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往事钩沉•乡村集市

2016-03-17 09:43 作者:彩云飞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惊蛰刚过,乍暖还寒,空气中已然夹杂着丝丝暖意。周末去乡下会友,途经一集市,老公提议下车走走,集市不大,吃穿零用、农具家什,倒也一应俱全,漫步其中,有种时光轮回、似曾相识的感觉,恍惚间回到了那个年代••••••

小时候住乡下,生活枯燥乏味,却也苦中有甜。赶大集,就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期盼的盛会,这天,十里八村的乡亲便停工歇息,早早收拾妥当,牵着牛,赶着羊,挎着提篮,推着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一齐往镇驻地的集市赶。集市上一般不用维持秩序,人们很自觉地按照自己的产品找准位置,菜市区、牲畜区、布匹区、粮油区、小吃区……。那年月,大宗交易会被当做资本主义尾巴割掉,老百姓顶多就是逮只鸡,攒几个鸡蛋,忍痛装半袋粮食,为的是换几个零钱,买点油盐酱醋,补贴家用。也有不买不卖的,悠闲地逛着、看着,只为享受那种热闹的气氛。大姑娘小媳妇们三五成群,在五颜六色的布摊前看了又看,摸了又摸,终究也舍不得口袋里那点钱,只买点针头线脑的回家纳鞋底用。当然,万一碰到心仪的廉价服装,狠心跺脚买下来也在所不辞。

要说集市一景当属剃头匠了,那时的乡镇大多没有理发店,能去大集理发已经很奢侈了。一副挑子就是剃头匠全部行头,一头是剃头的家伙什,一头是炭火炉子,上面放个铝盆,一盆水不知洗过多少人的头,却都乐此不疲。现在形容一厢情愿,总说“剃头挑子一头热”,大抵就是如此了。

那年月,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就是赶年集了。辛苦劳作了一年,攒点鸡蛋,秤点余粮,置办点年货,也是为了一家老小欢欢喜喜过个大年。这时候的大集是最热闹的,平时集市没有的东西都摆出来了,卖的拼命叫喊,买的讨价还价,那场面,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五颜六色的旺旺狗、迎风旋转的小风车、垂涎欲滴的糖葫芦,馋的孩子们眼珠都瞪出来了,跟在大人们后边苦苦哀求,一旦到手,那个兴奋劲就别提了。记得那年我五岁,母亲单位一位爷爷给我买了个风车,就是玉米秸插的,还没到家就散了架,我一直哭到母亲又给我买了一个才破涕为笑,那简简单单的快乐现在想起来都幸福。嘴馋了的男人从媳妇手里哄几个鸡蛋,用手帕小心包着,蹲乎半天,一有主顾赶紧卖掉,迫不及待地来到小吃摊前,切一块豆腐,来上一碗丸子汤,烫上一壶老白干,有缘再碰上同村知己,便猜拳喝令,不醉不罢休,直到太阳西斜,才醉意朦胧、心满意足地的往家赶,就算一顿埋怨也值了

说起来,我对大集还有一段难忘的情结。高中毕业那年,同学们复读的复读,回乡的回乡,“机关羔子”的我注定要端国家的铁饭碗了。等待分配的日子,父亲给我找了个工商所的临时工,那时改革开放刚不久,我家所在的镇驻地就形成了一个粮食市场,允许小额交易。每到逢集日,手推肩挑的,收粮卖饼的,占了整整一河滩。工商所的职责就是管理市场秩序,大概为了公平交易,减少纷争,分给我的任务是在一台磅秤前为买卖双方过秤,也相当于现在的中介机构了。领导专门交代我,过秤要公平,报数要准确,不许弄虚作假。那年我才十七岁,觉得这工作神圣而自豪,当然把领导的话当圣旨。记得母亲一位同事,我们叫他叔叔,家在农村,和大多数老百姓一样,生活也不富裕,他提了一袋玉米,提前就给我使眼色,打手势,我谨记领导的教诲,装作没看见,实事求是地过秤报数,现在我也不知道这位叔叔是否对我有怨恨。逢集就去过秤,相当劳累,我却很受用,我喜欢那热热闹闹的大集,喜欢看买卖双方交易后数着钱的笑脸……。可惜这份工作我只干了六个月,就进城当了一名光荣的纺织女工。

如今,生活越来越方便,交易手段越来越快捷,足不出户大小商品都可送货到家,好多传统的古老的东西随着时代的变迁摒弃了。但是,人们仍然喜欢赶大集这一原始的交易方式,只是赋予了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剃头匠早已淡出了市场,原生态的东西越来越受欢迎。那位大姐自轧的面条透着原汁原味的麦香,红红的火炉旁当场锻打的锄耧耙锨结实又耐用,木炭火烧现吃现烙,看看都咽口水,花花绿绿的服装鞋袜略显土气,却很接地气,很多老百姓的日常用品不是微商、电商、赶集网能买到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乡村集市,承载着百姓生活的乐趣,凝聚着浓浓的乡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巨大变化和农民幸福生活的缩影。

周末闲暇,去乡下赶大集吧!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23720/

往事钩沉•乡村集市的评论 (共 1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