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远去的拉锹

2016-01-18 09:18 作者:老夫子(熊自洲)  | 6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拉锹,是专门用来切土砖的长铁锹,形状似英文字母“z” 字的铁铲,锹长500mm、锹宽150mm,后端镶1根三、四尺长、茶杯粗的木锹把,前方系一根五、六尺长的麻绳,缠在1根横木上,用来拉砖。

六、七十年代,农村普遍住的是土砖房,切土砖用的就是这种拉锹,一套4件,一把长拉锹,两把小直锹,一把划线耙子。小时候,目睹了土砖制作的全过程,长大后,我也拉过砖。

在我的记忆里,土砖制作挺麻烦,费劲。首先,要选好稻田。稻谷收割后,割去地表面上的谷桩,起好围沟,排水、滤干,然后,用牛拉着石磙,在稻田里碾压结实,碾压时间不易过长,每天早中晚各碾一次,一次不超过1个小时,时间长了,容易起泡,碾压时间一般三四天,每块砖面上达到7个牛脚印才箅碾好。接着,请来切砖师傅和五六个帮工,在碾好的稻田里,用特制的铁耙子来回划砖线,踩小锹的人沿线一锹一锹往下踩。掌大锹的师傅双手握把,弯腰,插锹,把锹控制在水平线上,三个人用力往后一拉,恰好把一块土砖切满,大锹师傅向前一小歩,迅速将砖坯端起来,侧放一旁,一排三块,,一块块地切,一排排地拉,一天下来,几千口土砖整齐地躺在砖田里。

切砖是个技术活,要专业人员来操作。师傅除心灵手巧,有足够的力气外,还应掌握好厚薄尺度,土砖厚度一般为9公分。

土砖切好了,两三天就要翻砖,把侧立的一面翻过来,利于凉晒。过了几天之后,还要将砖一厢厢码起来,码成半人高,让它自然风干。砖干了,就请人来帮忙。这时,湾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出动,挑的挑砖,码的码笼。挑砖这种重体力活,一般由青壮年男劳力来完成,妇女和老年人则码笼,只见他们手拿扁担,用草要子作砖夹,打个活套,系上麻绳,一担挑6块砖,力气大的挑8块,每块砖重达二十斤。

大集体时期,农村谁家有大繁小事,都是义工,主人家一日三歺热情招待,半上午,主人就送来包子、馒头,绿豆汤犒劳大家,我们小屁孩也沾光,吃饱了喝足了,也加入到挑砖的行列,一人背一块砖,屁颠屁颠跟在大人后面,有时,大人嫌我们走得慢,挡了他们的道,就不让我们背,他们疯劲来了,打着号子,连挑带跑,不一会儿,一厢砖就挑完,主人看在眼里,喜上心头。(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六十年代中后期,国家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郧县700名户、3000多人分期分批移民到江。我们生产队一下就来了3户移民,首当其冲的是解决住房问题。1970年,早稻一收割,生产队就安排社员在稻田里碾砖,请来师傅切砖,我们学生伢也参与其中,划线,踩小锹,帮助大人拉大锹,有时,我们趁师傅休息的瞬间,几个同学在一起,分工明确,轮流掌大锹,拉砖,我们拉出来的砖,要么薄了,要么锹插深了,拉不动,逗得大人们在一旁哄堂大笑。

土砖房是人们世世代代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八十年代前,家家户户住的都是土砖屋。土砖房暖夏凉,挺适合人居住,现在,我家的土砖房,经过几次维修、改造,仍在住人,不过,我在老屋旁又建起了一栋新楼房。

随着时代的进步,土砖房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红砖瓦房。进入九十年代后,大批红砖瓦房被推倒,又重新建起楼房,土砖房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土砖拉锹则离我们远去。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11603/

远去的拉锹的评论 (共 65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