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传承

2015-09-16 09:20 作者:静若潺溪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北方的秋天是个多雾的季节。

今年中秋放假,早就计划好的要回老家。早早起了床,吃完早饭就直奔早市,想趁人少买些海货带回老家。看着外面的天气,不晴也不阴,隐隐约约有点薄雾,这样的天气出门是最不可测的,尤其是要走沿海高速,没准就堵在哪。这种担忧或多或少也影响了回家喜悦的心情。到高速路口一看,高速是开着的,心中窃喜,或许之前的担忧是多余的了,急忙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告诉已经上高速了。车刚刚开出了十几公里,明显感觉前面的车速慢了下来,心里不免有些打鼓,难道真的堵车了。离塘沽收费站大约还有四、五公里的时候,车终于停了下来,眨眼的功夫,前后的车就排起了长龙,真有点比肩接踵的感觉。不得不熄了火,走出车外,正在前后张望发愣的功夫,脸上感到落下了细细的朦朦的湿气,不远处的海面上,雾漫漫涨起来,渔船只露出些隐隐约约的轮廓。看这阵势,一时半时是走不了,我赶紧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告诉家里12点前是到不了了,下午2点应该差不多可以到吧,妈妈说我吃的蒸饺已经包好了。高速上堵车真是一种煎熬,前后都动不得,等到九点了,太阳出来了,白蒙蒙的雾气翻腾,飘散,终于可以看见远处的收费站。由于高速封闭这段时间,积压的车太多了,车虽然可以动了,但其实就是挪,可以用厘米来计量,走到12点的时候,还没有走出塘沽,自己心里着急,更是担心家人等的着急,赶紧给妈妈打电话说恐怕下午5点才能到了,妈妈告诉我饺子已经下锅了,她又怕我着急开车,急忙说:“开车别着急,饺子可以再热”。就在这着急与期盼中,我到下午5点多了才进了家门。

看到我平安进家,妈妈很是高兴,赶紧拉着我去洗把脸,就急忙把已经热了三回锅的蒸饺端了上来,还是那么好吃,皮薄馅大,馅剁的很细致,有肉味但找不到踪影,味道还是小时候熟悉的味,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由于连续回锅,饺子的边变得有些硬了,吃起来有些影响口感,一旁的侄女看出了我的心思,就悄悄告诉我说饺子边可以不吃,一会拿去喂小狗好了。说这些话的时候,我俩的声音是很小的,不敢让妈妈听见,我抬眼看了一下妈妈,时光印染了白发,岁月吹皱了脸庞,微驼的身躯还依然在灶台前忙碌着,刚想答应侄女的话我又咽了回去,脑海里浮现出了小时候妈妈讲的故事

小的时候吃顿饺子,绝对是很奢侈。那时能吃一次白面包的饺子,只能是过年或者家里来亲戚的时候。平时过节,或者家里人谁生日,吃的最多的都是白薯面包的饺子,饺子馅里是很少放肉的,最多是多放一点猪油,即使是放一点点肉,也是过年剩下的,妈妈把它放在咸菜缸里,那肉都不能用两来计量,只能是一小块,而且很咸,防止时间长了变味。包白薯面的饺子是很考验功夫的,皮太厚了不好吃,太薄了包不住;馅太少了,口感差,太多了,一蒸就会流出来,而且只能包蒸饺,是不能煮的。每次妈妈都会很细心,尽量把皮擀薄一些,多包一些馅,尤其是饺子的边尽量不太厚,但尽管如此,我和弟弟每次都不吃饺子边,嘟嘟囔囔说不好吃,一开始妈妈都会先骂我俩几句,然后自己把我俩剩的饺子边给吃了。等我俩稍微大了一点之后,妈妈给我俩讲了一个故事:以前有个地主,特别爱吃饺子,但他每次只吃那包了馅的那边,而将饺子边剩下来。老管家不忍心看他这样浪费,劝说过几次他也不听,还埋怨人家,只好悄悄把他扔的饺子边放在一个篮子里。后来有一年,家里遭遇洪水,一无所有了,只有他和那个老管家保住了性命,连续挨饿好几天,老管家不忍心看着他继续挨饿,就把他带到了后山的一个山洞里,从一个破旧的篮子里拿出一些发霉的面团,支起一口锅,不一会儿给他端来一大碗面片汤。这个地主像吃山珍海味一样,眨眼功夫一扫而光。他吃完后非常感谢老管家,直问老管家怎么会有这么好吃的美味呀。老管家摆了摆头说:“这是你自己当年留下的。我只不过将它们收起来了,晒干了”,他才幡然醒悟。

无法考证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它却一直影响着我。是呀,现在的生活条件比过去好多了,但我们还是应该牢记“有福不可享尽”。 辛苦一辈子的父母,也许不能留下金山银山,但这个故事却是一个永远受用的传承。正如叶适在《留耕堂记》中写的那样:“其留者则必与是心俱,不然,则货虽留而心不足以留也。留之家,家不能受;留之子孙,子孙不能守。”是呀,同样做为父母的我们,将来要给孩子留下什么呢,值得我们深思。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83812/

传承的评论 (共 8 条)

  • 雪灵
  • 晓晓
  • 心静如水
  • 荷塘月色
  • 沐子
  • 楊葱头
  • 春暖花开
  • 我本豺狼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