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藏书读书与写书

2015-07-27 16:31 作者:古古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藏书读书与写书

赖 建 青

书籍,能传播知识和记载历史,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象征。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自古到今,关于读书的话题从来没有停歇,古今贤达的名言佳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刻苦学习发奋读书,“凿壁偷光”、“囊萤映”以及“悬梁剌股”等感人的故事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颂。

读书,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人类无疑离不开书籍,而与它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大约可以分为四种:藏书、借书、读书和写书。

藏 书

书籍,是知识的象征,许多人以拥有它来增加知识,有些人却以拥有它作为荣耀和显示身份,以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形式却同样去购买书籍,正所谓是“殊途同归”。

于是字典上就有了“藏书”这个名词。

我曾有幸参观过几个领导的书房,书房内一排排宽大的红木书架上摆满了书,各式各样的书籍分门别类摆放得整整齐齐,有历史类、哲学类、艺术类以及文学类的应有尽有;书籍装祯有线装本、精装本以及无缝胶合本等,真可谓是玲琅满目洋洋大观。书房的主人不无得意地介绍说他的藏书已逾万册,有的人藏书数量甚至已达六位数。

如此丰富的藏书,犹如一片浩瀚的书海,精美的印刷装祯和熏人欲醉的书香不能不令人心潮澎湃肃然起敬,这让平常对数字十分茫然的我也忍不住在心里大约估算了一下,即使丢开那些每册上百甚至数百元的不算,只按每本平均三十元计算,把这些书买回来怎么也得要几十上百万元吧。

我不知道如果只是靠工资收入该如何才能把这些书买回家来。

感慨之余,我发现许多书籍似乎都没有怎么翻动过的痕迹,而它们的主人很坦然地笑着说现在太忙,各种各样的应酬都分不开身来,哪有时间来读书?先买回来让它们闲着,等退休以后再抽时间来看吧。

我不知道再过十几二十几年后,这些书籍的主人是不是仍有兴趣和时间来阅读,它们会不会成为真正的“藏书”。

还有些个企老板也好藏书,这不能不说是好事,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它直接或间接地对企业产生着影响。可与之交谈却发现很多老板并不怎么读书,而他们毫不避讳地说现在都说企业要重视文化,有这么多的书摆在办公室怎么也能体现企业重视文化吧,这对提升企业形象非常重要,花几十万几百万买这些书来撑撑门面还是很值得的。

有“人类进步的阶梯”之誉的书籍,在一些地方又似乎多了一种功能,那就是成为了一种文化象征而且极具时尚风韵的“装饰品”。

我有时想,书籍如果藏入“深闺”,没有被阅读,那还叫“书”吗?

也许是因为我写过一些文字的东西出版过几本书,大家都认为我一定会有阔绰的书房,会有很多的藏书。

对于书籍,我十分喜爱,也想拥有很多自己的藏书。可作为最基层的“工薪”族,在市场经济物价日涨的现实中除了应付生活必需的消费之外,似乎没有多余的钱可以“额外消费”,面对新华书店浩如烟海印刷精美装祯豪华而价格昂贵的书,只能是“望‘书’兴叹”。

其实我家里也有一定数量的书籍,可只能以四位数来计算,而且这些书大部分还是从旧书店以新书十分之一或五分之一的价格淘来的。这些书就象是图书馆里的,大都有翻阅过的痕迹,甚至有些还有批注之类的文字,然而这并不影响我对书籍对阅读的喜爱。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有很多人一暴富成了“大款”。

忽如一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经济的发展令城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里家电商场、服装商场、烟茶酒批发等五花八门的商店犹如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市场经济空前繁荣。然而,有人从眼花缭乱的繁华中发现,当年曾经辉煌的新华书店却日见消条,除了应付中考高考卖学习辅导材料的书店外,尤其是文学类的书籍正在悄悄地淡出人们的生活和视线。

社会上有人调侃说“有钱的人不想买书,想买书的人却没有钱”。

这句调侃说得不无道理。

记得曾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年人均购书不到1元钱,可如果再按平均数除去那些爱好藏书的领导和老板多出的金额,或许中国每年人均购书款连1角钱都达不到。

据有关资料介绍,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中的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奢侈品消费的大国,在国外,出手阔绰的中国人买名车购豪宅以及一些“官二代”、“富二代”在高档酒店会所的巨额消费,让许多福布斯富豪榜上有名的大佬们也叹为观止。这些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暴富的“土财主”或者是“土豪”以及子孙宁肯花数百上千元买一包烟、一瓶酒,也不愿花十几数十元钱买一本书。因为他们心里都很清楚,在当今中国,靠知识和文化只能混口饭吃图个温饱,要赚大钱发大财并不需要文化和知识,许多有真才实学的学者专家一生都很清贫,如攀登歌德巴赫猜想数学顶峰的陈景润,即使他是近300年来至今都无人超越的世界数学大师,可当时国家给予他的待遇却连一个科级干部也不如。据说邓小平曾批示要给他配一个秘书,可直到他去世也没能落实,而直接造成他英年早逝的原因就是骑自行车去新华书店买书被撞倒受伤和坐公交车去开会被挤出车外摔伤,从此再没能离开病床。

藏书多,无疑是好事,可如果平时不阅读,只是摆在书架上书柜中,成为名符其实真正的“藏书”,那就失去了书籍本身的意义。

而古往今来很多有成就的人并不一定有很多的藏书,只是他们善于学习善于读书。如“扬州八怪”之首的郑板桥饱读诗书才华横溢,而且当过县令做过“父母官,却是“一肩明月,两袖清风”,清贫一生。据传曾有“梁上君子”闻其当过官,“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料想其家中必有金银盈仓,遂乘夜色潜入他家,意欲偷些钱物,岂料郑家却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

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入吾门。

腹中诗书有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

出门休惊黄尾犬,踰墙莫损兰花盆。

天寒不及披衣送,乘此月色赶豪门。

郑板桥虽然没有豪华的书房和丰富的藏书,只能靠阅读把知识积累在心里在腹中,而他吟诗退贼的故事也因此传为千古佳话。

腹有诗书气自华。

金钱可以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

人的知识不等同于自己的藏书数量;藏书丰富的人知识不一定丰富,藏书少的人知识不一定贫瘠。

借 书

人们喜爱看书,是因为读书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从古到今,尤其是在印刷技术还不发达的时期,很多人买不起书,只能靠借书和抄书来学习和积累知识。千百年来,流传着许多感人肺腑脍炙人口的故事。

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家境贫寒,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终于成为有所建树的文学家。

明朝有一位叫宋濂的人,家里很穷,根本买不起书。宋濂为了学习知识,常常借书读。许多富有的人家藏书很多,但是都不愿意借给他。有一次,宋濂又到一家富户借书看,这家人不愿意借给他,所以借的时候讲明十天之内要还回来,可十天根本就读不完那本书。到了第十天早晨,天下着大雪,那家人以为宋濂会借故不来还书了,可是宋濂却冒雪把书送了回来。主人为此很感动,他告诉宋濂以后可以随时来看书,不再给他限定借书时间了。

还有曾给后人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古名句的北宋大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出身贫寒,无力上学也没钱买书,只好跑到寺院中的一间僧房中去借读。

在寺庙读书期间,他将自己关在屋内,足不出户,手不释卷,读书通宵达旦……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靠借读获取知识的范仲淹也与他的千古名句流传后世。

喜爱读书的人,大都会有过借书的经历,或是在图书馆借,或是向同事向朋友借。

在上世纪文革那段特殊时期,很多人也曾有过抄书的经历:作家张扬写的《第二次握手》、还有佚名的《一双绣花鞋》、《恐怖的脚步声》等小说都是当时人们喜欢看的手抄本。后来这些书都由出版社出版发行,还改编和摄制成了电影和电视连续剧。

借书,并不会贬低自己的形象;而抄书,则更能让人好学催人奋进。

读 书

读书,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高尔基说:对于有文化的人,读书是高尚的享受。我重视读书,它是我一种宝贵的习惯。

宋代理学家朱熹在其所著《训学斋规》中提出读书要做到“三到”,书中曰“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

关于读书的好处,古贤今人说得很多,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等等;战国时期赵国的荀况还写了《劝学》名文,以劝说和鼓励人们多读书。而宋真宗赵恒的《劝学诗》则更是别出心裁:

富家不用置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堂前读。

诗歌表示的意思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最佳的出

路。在古代实行科举制度开科取士,人们只有通过读书参加科举考试中被录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金榜题名”后,才能在政府任职,进入官场。入仕做官,那就意味着什么都能拥有了。

金钱、美女和功名,还有什么比这些更具诱惑力了呢?

这位 “万岁爷”为了让人们读书,竟然不顾“皇帝之贵”、“天子之尊”,以如此直白如此通俗的诗文劝学,真的是用心良苦感人至深,也实在难能可贵,更觉其可爱。

阅读,是全人类的事情。

据说,最喜欢读书的是美国人,他们年人均阅读量一直在全世界位列前茅。诚然,这与美国人对读书的认识和整个国家阅读的氛围是分不开,而他们对读书的奖励和惩罚也很独特,非常有趣而别致。

有位中国留学生到华盛顿美国国会图书馆去看书,由于他在一段时间里去那里阅读的时间长,被告知自己经评为该馆当月的阅读冠军,奖品是一盒巧克力。虽然奖品的价值不高,却颇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意思;后来,这个留学生又因为借书未按时还,被美国国会图书馆处以罚款。正当他准备交付罚款时又被管理人员告知,罚金可以用阅读来抵,标准是在馆里阅读1个小时可抵2美元罚金,如此独特的处罚让这位留学生感慨万千。

奖励,是鼓励读书;处罚,也是为了促使读书。

这就是美国为什么能保持年人均阅读量位居世界前茅的最好诠释。

读书,无疑是人类最有意义的行为。然而,一个人一生要读多少书籍才好呢?

前些年,有个电视台邀请了一南一北据说是很有名的“大师”,对应“世界读书日”拍摄了一期专题节目。当主持人问两位“大师”读了多少书时,“北大师”回答说自己读了10万本书,令观众们一片哗然。有个速算能力较强的观众当场提出质疑,说“北大师”年龄还不到60岁,如果从10岁开始读书,那每天平均要读9本书,这可能吗?

质疑被“北大师”以泛读、跳读、浏览等为理由搪塞过去。而“南大师”比较“谦虚”,说自己只读了5万本书,按这个数量计算,日平均也必须阅读5本书。

针对人的一生要读多少书的问题,有人曾对特别喜爱读书的鲁迅一生阅读的书作了个大致的估算,他一生中对各类书籍的阅读数量大约在1万本左右。

在1万本书的沃土上,成就了鲁迅先生这个文化巨人,而自诩读了5万和10万本书的南北两位“大师”却似乎并没有多大的建树。

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并不是读的书越多就越有成就,“贪多嚼不烂”,读书的关键是要读懂读透,且能“为我所用”,这才会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关于读书,高尔基说过很多,但其中有一句不正确的话:“书籍是青年人不可以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

我之所以认为他说的这句话不正确,是因为读书不单是年青人的事。

三国时期的魏相曹操留下了著名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名言,更是让人们记住了古代雅典著名的政治家梭伦。

写 书

著书立说,让自己写的诗文变成铅字,这是许多人寐以求乃至终生追求的最大心愿。

著书立说即是文学创作,其体裁十分丰富,大致可分为小说(有长篇、中篇和短篇之分)、散文杂文随笔报告文学、诗歌、辞赋等。

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把作家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的意思就是文学作品中有作家对社会历史与发展独立的思考和看法,有作家思想的闪光。

北宋理学家张载(字子厚,人称横渠先生,1020-1077年)对著书立说的要求提出了著名的论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句名言被后人誉作“‘四为’真言”,一直被作为衡量一个作家道德立意的标准。

这是因为,一本书也许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人们追求的是“高效率,大收益”, “花三五年写本书,不如半年养条猪”……写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的人越来越少,“快餐文化”充斥着城乡的文化市场。

关于写诗文小说,曾有人打过这样的比方:写一本长篇小说(一般认为要达到30万字以上),犹如建一幢楼房殿堂,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写一首诗歌、一篇散文或者中短篇小说,好比建一间小屋一间平房,不需要很长的时间。虽然诗文的伏劣在于质量而不在于长短,古代也曾有“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的感慨,可一般来说其所花费的时间、心血以及难度远比写长篇小说要少得多小得多。

文艺创作往往就与农民耕耘劳作一样,付出的越多,收获就越大。

据说有一个画家去向老师诉苦,说自己一天就画好了一张画,可不知道为什么卖了一年也没能卖出去。老师听了,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如果你用一年的时间画一张画,那不用一天就能卖出去。

十年磨一剑。文艺创作还需要的就是要持之以恒,贵在坚持,精品是“磨”出来的。我曾撰写过一首题咏水墨虾图的诗:

铁杵磨针成于志, 滴水穿石贵在持。

黄河尚有澄清日, 青虾岂无化龙时。

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在面对外国记者对新中国建立带有轻蔑和质疑的问话时,曾有一段对中华民族高度概括而又非常精辟的话:“我们中国有什么?我们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4万万5千万的人民,还有一部《红楼梦》……”

而这部位居“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更是作者曹雪芹在“三餐食粥酒常赊”那种极其贫困潦倒的环境下坚持不懈创作出来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要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但要笔耕不辍的勤奋,还要有知识的日积月累厚积薄发,那就必须多读书善读书,才不会留下“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73009/

藏书读书与写书的评论 (共 6 条)

  • 淡了红颜
  • 荷塘月色
  • 雨袂独舞
  • 草木白雪(李淑芳)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阅读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要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但要笔耕不辍的勤奋,还要有知识的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 丫丫

    丫丫欣赏,喜欢。问候好友!!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