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白鹿洞书院

2009-07-19 18:15 作者:龚家凤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的一日,从九江乘车,赶往白鹿洞书院。沿途山势渐高,翠色迎面,凉意顿生。蓦地,有山劈地摩天,雄奇挺拔,是为五老峰。

少时,读李白《望庐山五老峰》诗云:“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今日才见其峥嵘之面目。

沉醉间,车已进入白鹿洞书院的大门。

白鹿洞书院,因地处于低洼的峡谷中,从高处看,殿宇楼阁,若在洞中,加之唐李渤曾养白鹿于此,故名。与岳麓、雎阳、石鼓并称“天下四大书院”。

此地“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的确是个读书悟道、修身养性的好所在。

四周青山环合,古木参天。书院建筑古色古香,鳞次栉比,有礼圣殿、御书阁、朱子祠、明伦堂,雕梁画栋,飞檐仰空。庭院深深,花木扶疏,浓荫匝地。另有古牌坊、门楼上的扁额楹联文采飞扬。碑廊寮舍有众多的碑文石刻。门前有贯道溪环绕,取意于孟子“吾道一以贯之”之意。溪中有钓矶石、漱石、鹿眠场、流杯池诸胜。(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唐贞观年间,洛阳人李渤,来此构庐读书。他曾养了一头白鹿,很通人性,能为主人传递书信,购买文房四宝。当地人把它视为神鹿,称李渤也为白鹿先生。后来,李渤学以至士,为江州刺史。他很是怀念这个地方,公务之余,来此建楼台,植树木。至南唐,白鹿洞因得到发迹于庐山的君主李璟的特别关注,使建立在白鹿洞的庐山国学,一时成为当时的文化和学术中心。

南宋淳熙七年,时任南康(星子)知军的朱熹,来访书院旧址,只剩断垣残壁,掩埋在榛莽荒草中。便多次上奏朝廷,重修书院。后辞官此讲学,并制定一整套学规,这便是《朱子白鹿洞教条》。教条写道,“五伦”要做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学”应“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修身”应做到“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接物”应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后来还根据儒家经典,精心节选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刻印发行。这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四书”影响深远,后来成为封建教育的教科书,使儒家思想成为全面控制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

在贯道溪的对岸,有江西从随唐到宋元到明清的进士榜。中国有十万进士之说,而江西十占其一。可见江西自古乃文章锦绣之乡。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667/

白鹿洞书院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