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习水赋

2015-06-10 08:29 作者:焱风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习 水 赋

作者:曲华

巍巍中华, 雄盛四海; 熠熠习水, 傲然一方。缘天地造化,曰生命之绿洲; 沐宇宙惠泽, 谓人间之福地。历史悠远兮, 上下五千年岁月峥嵘; 风光壮丽兮, 纵横四百里河山锦秀。形胜襟屏兮, 踞黔北,连天府,接渝都,西南之汇要;物华天宝兮, 蕴宝藏, 滋万物, 出美酒, 华之名区。积巴蜀文化之底蕴,承川黔民性之气质。上古因鰼魚而名水, 民初以水名而设县。

壮哉习水, 抚今追昔, 往史钩沉。唐虞邈邈, 鰼人生生不息; 秋遥遥, 鰼国挺挺屹立。唐蒙拓夷道, 献佳酿传枸酱之甘美; 多同归汉化, 置犍为著史册之华篇。开创鰼部, 德赫辉雄踞一方称君长; 落业鰼水, 众部族依居两岸务桑田。宋皇安疆, 世明奉诏平南, 将士守土镇边; 明帝固土, 震斋领旨入播, 子孙开荒屯田。追寻亘古先民, 濮僚相延, 彝苗共存, 开荒破土, 牧猎渔耕; 回眸历史沿革, 郡州领辖, 厅县分治, 斗转星移, 变换长随。翼王西征, 天兵过境狂飙起;巡抚东剿, 王师驻扎烽烟灭。教化开启, 温水书院培儒子;文风蔚然, 半坎私塾育良才。皇宫威威,珍稀楠木作栋梁;京城煌煌, 名贵大麯登国宴。最难忘, 遵义会议挽狂澜, 航船确立掌舵人。四万红军离遵义, 三路纵队入习境。围追堵截, 蒋介石大军压境; 避实就虚, 毛泽东用兵如神。声东击西, 三转习域诱劲敌; 指南打北, 四渡赤水出奇兵。土城战役军魂壮, 二郎突险气势虹!

卓哉习水, 钟灵毓秀, 英杰如云。抗蒙救宋, 贵、贤、威、猛战殁沙场; 平梁护明, 鍪、鼎、镖、镐功高汗马。赤心报国, 袁桂芳蜀黔儒将; 斐然荣升, 罗光显名重朝廷。实业兴帮, 袁锦道黔省居首; 疏浚赤航, 吴登举身殒名存。风云色变, 罗乾象建功封侯爵; 时局危艰, 王占鳌百战授将军。深谙武经, 王明山授封武状元; 精通翰墨, 袁履和恩赐文进士。文滔武略, 谢汝钦名满北国; 德高才茂, 任之楷功著南江。献身民主, 袁咨桐血染花台; 捐躯共和, 何时清就义红花岗。江河后浪推前浪,光前裕后代有人!

奇哉习水, 神秘苍古,遗存荟萃。石斧锃锃, 诉说史前文明; 网坠沉沉, 揭示先民勤慧。崖墓层叠, 彰显汉晋僰人葬俗; 石棺连缀, 佐证唐宋僚人墓风。千年古镇, 滋州府、武都城、遗址灿灿; 百载码头, 老盐号、旧船帮、古迹昭昭。雄关扼要, 九龙囤、金子囤、囤囤险峰耸立; 门户锁匙, 红圈寨、翻坪寨、寨寨峻岭横陈。峭壁峣峣, 望仙台佛窟神韵尚在; 古柏森森, 蚂蝗坝道观仙姿犹存。掩映茂林, 状元府气宇轩昂; 雄峙大道, 将军第威严显赫。杉王擎长空, 笑傲风云千百载; 桫椤蔽幽谷, 饱经沧桑亿万年!(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妙哉习水, 龙吟鹤绕, 风水宝地。习山巍巍, 脉发昆仑, 峰峦起伏走苍龙; 习水淼淼, 源出星汉, 溪河蜿蜒淌灵秀。隐秀开泰, 双龙环抱, 人居福地万代兴; 藏风聚气, 万马归朝, 城聚宝盆千秋旺。紫气氤氲, 曲水回环, 水狮太极孕乾坤; 庆云缭绕, 螺山拱卫, 尧龙佛光呈祥瑞。吉乎!形势磅礴, 脉理隐延;格局恢宏, 浮排铺毡。得风水之佳境, 山水城融为一体; 具大道之玄妙, 天地人和谐一方!

美哉习水, 泼墨丹青, 高原胜景。晨光浮晓, 千峰拥翠迎朝晖; 晚霞映照, 二河奔流送夕阳。不尽层峦, 溪流湍激; 无垠碧野, 阡陌纵横。风吹稻菽千重浪; 光耀原野万顷金。画卷长抒, 岚光黛影, 天然避暑胜地; 飞瀑高悬, 雾锁云封, 恍若蓬莱仙境。赤壁神州, 童仙溪百壑奇观; 水漫丹霞, 三岔河千峰妙景。烟霞长嵌, 翠屏青嶂绕丹峰; 云萦漏窗, 涧峡风烟连绿洲。飞鸽云海苍茫, 小桥流水如诗画; 天鹅碧波荡漾, 湖光山色似锦屏。蛙鸣月, 千亩荷塘隐清幽; 啼晨曦, 万顷箐山露峻秀。樱红柳绿飘彩蝶, 花园城市怡仙客;水碧天蓝舞白鹭, 画里山乡醉世人!

盛哉习水, 龙腾虎跃,万象欣荣。井田喷岩气, 煤海涌乌金。水电照山乡, 火电亮都市。习酒酝辉煌, 百里酒城开伟业; 宋窖酿神奇, 千年老池复中兴。高速贯通物流畅, 园区崛起产业欣。宜居宜业, 绿洲红城显魅力; 宜游宜览, 景区古镇展新姿。搭台唱戏,四方聚焦;筑巢引凤,八面来风。开明开放,开拓开创;崇文崇武,崇诚崇信。花灯戏、钱竿舞、苗族芦笙彝族鼓,城市乡村歌如海,四面游人赏习风;苕丝糖、红豆腐、习水羊肉土城魚, 大街小巷人若潮, 八方食客夸美味。惬乎! 春风撩人醉, 乘兴登鰼楼, 放开眼界观大千,斯郡新貌堪一流!

伟哉习水, 继往开来,追远航。路漫漫其修远兮,永无止境;心浩浩其广阔兮,梦想无垠。立大志,展宏图,足下踏平万里浪;先天下,后局部,胸中常存一盘棋。跨越发展,后发赶超;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看!三千平方公里春风浩荡;赞!七十五万人民扬帆起航。锐意进取,未来不负拼搏者;天道酬勤,圆梦定属追梦人。噫嘻!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禹甸永隆,吾习恒昌!

乱曰:

天地为炉造化功,山水蕴情灵气重。

沃土耕耘几百代,鰼韵铿锵数千秋。

时代弄潮走在前,步伐不甘别人后。

风生水起掀大浪,云兴霞蔚旭日红。

赋文解释

“习”与“鰼”字使用说明:为便于书写,1959年1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将“鰼水县”改为“習水县”。后“習”筒化为“习”字,为“习水县”。为尊重历史与现实,本赋分别使用“鰼”与“习”字。

雄盛四海:喻当今中国的雄壮、强盛、富庶与兴盛。

傲然一方:喻当今习水的自尊、自信、自强与自立。

曰生命之绿洲:习水境内拥有地球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境内初步鉴定的物种1600多种,查明兽类种数72种,是世界上罕有的动植物资源物种库,有“生命绿洲”之美称。

谓人间之福地:习水境域生态良好,气候宜人,空气清新,富含氧离子,是一天然空调、免费氧吧。有“人间福地”之美誉。

上下五千年岁月峥嵘:习水境域分别经历了远古期、部族期、郡县期、土官期、府县期和民国期,现又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可谓历尽沧桑,岁月峥嵘。

纵横四百里河山锦绣:习水境域东西南北长度合约400华里。习水地处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过渡带,境内丹霞与喀斯特地貌兼有,具有山雄、水媚、林茂、洞幽等特征,是国内高品质风景名胜区。

西南之汇要:习水地处黔北、川南、渝西结合部,距滇东边缘空间距离约100公里,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已建成的蓉、遵,在建的江、习、古,以及待建的黔北高速等路网,使习水成为西南地区又一新的交通枢纽。不久的将来,习水的西南汇要地位优势愈加明显。

华夏之名区:习水属全国200个重点产煤大县,享有“黔北煤海”之美誉。种类繁多的天麻、杜仲、油厚朴等药材、以及黔北麻羊等蓄产在全国享有一定盛誉。特别是“习水大麯”和“习酒”,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名扬四海,被誉为“中国酒乡”。

巴蜀文化之底蕴:巴蜀文化泛指今重庆直辖市和四川省的文化。习水境域于清雍正六年(1728), 随遵义府仁怀县由四川改隶贵州。在改隶贵州前的1800多年时期里,今习水境域大部分时期属于巴蜀境域范围。为此,今习水境域的地方文化具有浓郁的巴蜀文化特征。

川黔民性之气质:今习水境域地处川、黔、渝结合部。今习水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坚强、坚韧、坚实和乐观向上的独特川黔民性气质。

上古因鰼鱼而名水:早在约5000年前的尧舜时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云贵高原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已经发展到了原始社会后期的渔互部落时代。在庞大的渔互部落体系中,有一支部落族群世世代代生活在今习水及周边地区的河流地带。这支部落族群对他们生活境域河流中的一种独有“鰼魚”产生了原始泛灵崇拜。由此,这支族群先民世世代代将“鰼魚”奉为上敬天神,下镇邪怪,中兴族人的灵物和图腾。“鰼魚”融入到习水及周边境域早期先民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将产有“鰼魚”的河流称为“鰼水”。

民初以水名而设县: 1915年,民国贵州省行政公署同意当时仁怀县温水分县赤水里官渡塘人谢汝钦等社会贤达人士的呼吁,在原有温水分县基础上建立正县。基于当时拟建正县的行政区域主要分布在今习水河流域一带。为此,由首任正县知事杜瑶甫提议,谢汝钦等官渡、长沙籍社会贤达附和,并经贵州省行政公署同意,将新建正县县名取名为“鰼水县”。

唐虞邈邈: 唐虞即史前尧帝和舜帝的别称。邈邈为久远之意。

鰼人: 指以“鰼魚”为崇拜图腾的原始先民。

春秋遥遥: 春秋指公元前770─475年的春秋时代。遥遥为遥远之意。

鰼国: 据有关史籍和文献记载, 春秋时期,今习水境域为荆州西南裔,泛称南蛮,不属周王朝的职方。期间,生活在今大娄山脉北坡的鰼人先民已经发展到部落社会的高级阶段,并崛起成为一方有较强实力和影响力的鰼族部落群体。鰼族部落在今习水县境域及毗邻的仁怀市、赤水市部分境域建立起了雄长一方的部落方国—鰼国。

唐蒙拓夷道、多同归汉化: 据有关史籍记载,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汉武帝刘彻饮了中郎将唐蒙从南越番禹(今广州)带回产于今习水境域的枸酱酒,赞曰:“美之”。从此,枸酱酒名杨天下。同时, 汉武帝采纳了唐蒙提岀的出使夜郎,劝其归汉建意并派遣唐蒙带领军士千人及民夫万人从巴符关(今合江)入,途经今习水土城、东皇、温水等地,拜会了夜郎王多同,成功说其归汉并置吏。随后,汉武帝在夜郎境域基础上,并划岀的部分巴郡和蜀郡境域设置了犍为郡。夜郎回归华夏并纳入郡县管辖,开创了历史上不经战争而和平统一国家疆土的先例。

德赫辉开创鰼部: 据有关史籍记载,历史上有昆明族(即后来的彝族)原分布在今云南省境内,始祖叫祝明,居住在罗业(即今云南东川的落一带)。祝明有六子,分为六部。 其中,恒部这支后裔德额家则进入今川、滇、黔三省交壤的地区。据《大定志.水乌世系通考》记载,祝明的一支后裔由协移居到窦地(今云南昭通)之后, “窦地君有俄海者,生德赫。德赫有二子,长曰隆,少曰辉,德赫及其卒也,以位让于辉,辉让于隆而去之。邑人义辉,从者九千人,乃东渡白水,击都掌、羿子及土僚而降之。依鰼水而居。因自号鰼部”。东进到鰼水的辉,即德赫辉,东汉桓、灵时期人,其后裔一直生活在鰼水流域地区。

世明奉诏平南: 据有关历史文献记载,宋理宗绍定六年(1233),位于南宋边陲的播州沿边安抚司唐朝坝(今习水同民镇)、古滋(今习水土城镇)、仁怀(今赤水复兴镇)等处“蛮夷”岀扰,为边民患。总制袁世明奉诏率军从江西吉安出发,沿长江而上,入今川黔边邻习水、赤水和古蔺一带平夷乱。征战五月,夷乱平定后,朝廷钦授袁世明为“平南王”、“袁千岁”等,所率将士留镇守土,入籍当地。今赤水、习水二河流域袁氏族人多达数万。

震斋领旨入播: 据有关历史文献记载,明正统五年(1440年),“南蛮”叛乱,火烧州、郡。时任重庆总戎、昭勇将军、骑都尉的王元开领旨率八子“平寇”。其中四子王震斋(征播东南将军)奉命克服时为播州宣慰司境域的竹瓦寨(今习水东皇镇朝阳村一带)“蛮夷”后,其子孙留守其地,开恳屯田。今东皇镇一带王氏族人大多属王震斋后裔。

亘古先民:据有关历史文献记载, 历史上今习水境域地处巴蜀与南夷交汇地带,是西南地区历史上繁荣的民族走廊和集结地之一。数千年来,濮越、氐羌、华夏等不同民族,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从不同方位进入今习水境域与土著民族相融合,逐渐形成多种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据历史考证,在今习水境域这片古老土地上,除现今生活着的汉族、苗族、彝族和蒙古族遗裔等迁徙民族外,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先后还生活过濮人(僰人)、僚人等土著民族。这些土著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历史背景下称呼不一。如唐宋时期,今习水中东部温水、良村、寨坝、泥坝、大坡等乡镇一带土著民族泛称“南坪僚”,今习水中西部土城、同民、醒民乡镇等一带土著民族则泛称“南广蛮”或“武都夷”。 东汉后期迁徙今习水境域的昆明族(即后来的鰼部民族)五代时称“乌蛮”,唐代时称“普宁夷”元代时称“永宁蛮”或“阿永蛮”,明改汉姓奢氏,清改汉姓余氏等。明清以来,外来汉族对境域内土著民族则泛称“夷蛮羿子”。习水历史上的土著民族,有的在历史风云中迁往别处, 有的在历史长河中演绎为今天的汉族或融入为其他民族。如北宋初,今习水东部一带木攀族(僚人)“乐慕圣化,愿做汉民”,并“随龙姓赵”。又如,北宋大观年间,位于今赤水河流域有泸州夷人王募弱“献土输忠”,朝廷在其献土上建立滋州。上述例证及境内大量的崖墓、板岩墓等遗存证明,今习水境域历史上的土著民族濮人(僰人)、僚人,从北宋开始就逐步同化成为今天的汉族。

历史沿革:据有关史籍及文献记载,习水境域从公元前约2100年的夏至民国初年设立习水县,其建置沿革简况如下:

夏禹时期,今习水境域属梁州南境(贵州古代史等载)。

商周时期,今习水境域属鬼方(贵州古代史等载)。

春秋时期,今习水境域属鰼国范围(贵州古代史等载)。

战国时期, 今习水境域属大夜郎国鰼邑范围(贵州古代史等载)。

秦朝时期, 今习水境域大部属巴郡符县范围(四川通史等载)。

西汉时期, 今习水境域大部隶属益州犍为郡符县境域范围(四川通史等载)。

东汉时期,分犍为郡另立江阳郡, 今习水境域大部隶属江阳郡符节县境域范围(今合江县)。

东晋时期,今习水境域大部隶属东江阳郡安乐县境域范围(今合江县)。

南北朝时期, 今习水境域宋时大部隶属东江阳郡绵水县境域范围,齐时大部隶属东江阳郡安乐县境域范围(今合江县),梁时大部隶属泸州安乐戍境域范围(今合江县),北周大部隶属泸州江阳郡合江县境域范围。

隋朝时期, 今习水境域大部隶属泸川郡合江县境域范围。

唐朝时期,贞观十六年(642),在今习水东部境域温水以南置乐源县, 乐源县隶属黔州都督府珍州管辖。唐仪凤二年(677),在今习水境域土城置浙州,领淅源、越宾、洛川 、鳞山四县, 隶属泸州都督府管辖。唐元和元年(806年),在今习水同民镇境域置蔺州,隶属泸州都督府管辖。

五代时期,今习水境域隶属前蜀、后蜀、后周。仍沿袭唐代羁糜州县制。

北宋时期,宋大观三年(1109年),泸州夷王募弱献土归宋,在今习水土城镇建滋州,领承流(治所附郭)、仁怀(治所赤水复兴)二县,隶属梓州路管辖,今习水中西部境域属滋州承流县管辖。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废滋州设武都城,隶属泸州管辖,并承流、仁怀两县设仁怀堡(治所赤水复兴)隶属泸州合江县管辖。时,在今重庆綦江赶水建南平军,隶属夔州路管辖,今习水东部境域隶属南平军管辖。

元朝时期,在今习水土城镇设古滋城千户所。同时,在今习水、赤水境域设有仁怀、古滋等处。时,古滋城千户所与仁怀、古滋等处隶属湖广等处行中书省播州军民安抚司管辖 。元代后期,红巾军首领明玉珍在重庆称帝,建立大夏政权,在仁怀、古滋等处境域建立怀阳县。时,今习水境域隶属大夏政权怀阳县管辖(治所在今赤水复兴)。

明朝时期,洪武年间,改古滋城千户所,设唐朝坝长官司,隶属四川行中书省播州宣慰司管辖。今习水大部分境域隶属唐朝坝长官司管辖。明嘉靖年间,永宁宣抚司奢氏侵占播州宣慰司杨氏在今习水县同民、醒民镇等境域,并设立唐朝镇。明万历二十九年(1572)平播后实行改土归流,复置仁怀县(治所在今赤水市城区),同时,将原永宁宣抚司奢氏侵占播州宣慰司杨氏在今习水县同民、醒民镇等地划归遵义军民府管辖。今习水境域分属仁怀县土城里、二郎里、丁山里、小溪里、吼滩里及赤水里管辖。

清朝时期,清雍正六年(1728),仁怀县随遵义府由四川改隶贵州。今习水中西部土城、同民、醒民、民化、东皇、隆兴、马临乡镇境域先后属遵义分府、遵义厅、贵州粮储道仁怀直隶厅、遵义府赤水厅管辖(上述府、厅治所均在今赤水城区)。其余寨坝、泥坝、大坡、温水、良村、山岔、仙源、官店、桃林、双龙、桑木、二郎、永安、二里、回龙、习酒(部分)、程寨(部分)乡镇境域,道光二十年(1840)前隶遵义府仁怀县管辖。道光二十年(1840)移遵义府经到温水后,今寨坝、泥坝、大坡、温水、良村、山岔、仙源、官店、桃林、双龙乡镇隶属温水府经管辖。其余桑木、二郎、永安、二里、回龙、习酒(部分)、程寨(部分)乡镇境域仍隶属遵义府仁怀县管辖。

民国时期,清宣统三年(1911)十二月,辛亥革命“温水同志会”领导人何时清接管温水理民经政厅,成立“大汉温水分军政府”。民国三年(1914)八月,在“大汉温水分军政府”先前已终止的混乱背景下,划岀原温水理民经政厅地域及仁怀县赤水里地域(原赤水县官渡区、长沙区及习水县东皇区红旗、程寨和狮子公社)设立“温水分县”,温水分县先隶属于遵义县,后隶属于仁怀县。民国四年(1915)九月,撤销温水分县,以原“温水分县”地域,同时将赤水县属插花地东皇场等处划入,正式设立“习水县”。习水县成立之初的县治仍在温水。民国四年(1915)十一月二十九日才迁往官渡。1950年2月14日,习水县人民政府成立。1950年5月,习水县人民治所临时迁驻温水。1951年4月,县治定迁东皇至今。

翼王西征: 据有关历史文献记载,清同治元年(1862年)七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领的数万太平天国“天兵”西征,途经习水境域。时,石达开率领的数万太平天国“天兵”与清军和仁怀直隶厅、仁怀县等地方民团武装发生多次激烈战斗,当地民众纷纷逃避。

巡抚东剿: 据有关历史文献记载,清同治年间,在贵州黔北等地暴发了大规模号军起义,其中有一支青号军串入今习水境域大肆烧杀抢掠,残害百姓。清同治五年(1867年)四月,新任云南巡抚刘岳昭奉旨率领清军征剿盘聚在今黔北及川南一带号军,并将行营移住温水节制军政要务长达半年之久。号军剿灭后,刘岳昭因功绩卓著升任云贵总督。

温水书院: 据有关历史文献记载,清光绪二年(1876年),由时任温水理民经政厅经历的王少岩牵头,捐资创办了温水书院。十年间温水书院培养出秀才43人,贡生14人,举人5人,为当时的封建社会培养了许多栋梁之才。如贡生傅朝臣、谢汝钦,举人任思政、任之楷等。

半坎私塾: 据有关历史文献记载,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今习水良村吼滩半坎任贞云之妻袁氏出资创办私塾一间。在近200年间,为当时的封建社会培养了许多栋梁之才。其中有40余人考中秀才、举人、贡生等。

珍希楠木: 据有关历史文献记载,明嘉靖、万历年间,朝廷多次派遣官员到今习水同民、土城等乡镇采伐优质楠木,用作北京故宫修缮。

名贵大麯: 1992年,习酒公司特地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制作了一批“习水大麯”作国宴用酒,今样品尚存。

土城战役:土城战役即青杠坡战役。是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打的第一仗,是四渡赤水的发端之役,是共产党军事史最能展现领导人英雄气概的一幕——中国共产党后来的两代领导核心、三任国家主席、一任国务院总理、五任国防部长、八位元帅、一百多名将军,当时全部集中在一个不足2平方公里的葫芦形隘口中鏖战,血战青杠坡,血染赤水河。书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史篇。

二郎突险:1935年2月19日,二渡赤水的红三军团先头部队,在二郎滩打了一个漂亮的背水战。当时贵州军阀犹国材的副师长魏金镛亲率两个团占领二郎滩对门的麻坪大山,企图凭借把司坳险要的地形,阻击我军二渡赤水河。三军团十二团先遣营凭借两条小木船,乘船渡河,抢占滩头阵地,连夜架设浮桥,续渡大队红军。19日晨,在嘹亮的军号声中,红军除部分兵力在包谷顶侧面牵制敌人外,主力兵分三路仰攻把司坳,迅猛击溃黔军两个团,缴获无数。

贵、贤、威、猛战殁沙场: 据有关历史文献记载,南宋时期,蒙古军犯蜀,播州沿边安抚司安抚使杨价,自告奋勇率杨氏“涅手军”五千开赴前线御敌有功。为此, 播州杨氏“涅手军”被南宋皇帝赐封为“播州御前雄威军”。该军属于南宋王朝正规军中的“边屯军”。播州御前雄威军由前、后、左、右、中,五军组成。每军编制约四千七百余人,设统制一员、统领二员、正将五员、副将五员。五军共计二万三千多人,杨价为都总制。在南宋全力抗蒙的大局下,宋理宗绍定六年(1233)总制袁世明所率“平南军”被整编为“播州御前雄威军中军”,驻防在今习水土城一带。据史料记载, 总制袁世明有袁贵、袁贤、袁威、袁猛四个儿子。长子袁贵,敕授“御前雄威军中军正将”,后升任“统领”职。二子袁贤,敕授“御前雄威军中军正将”。三子袁威,敕授“御前雄威军中军统制”职。四子袁猛, 敕授“御前雄威军中军统制”职。袁 贵、袁贤、袁威、袁猛,兄弟四人先后在抗蒙救宋的战争中战殁于资州 (今资阳)、简州(今简阳)战场,为拯救亟亟可危的南宋王朝英勇捐躯。

鍪、鼎、镖、镐功高汗马: 据有关历史文献记载,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永宁宣抚司宣抚使奢崇明(即鰼部五十四世后裔诺宗阿玉)指使部将在重庆起兵反叛明朝, 后定国号为“大梁”。“大梁”军队在数月时期里,迅速攻占了重庆、合江、沪州、遵义等四十余州县,天下震惊。时,世居今习水河流域程寨、三岔河乡一带,分别担任威远卫及川东军事要职的袁世明十四世孙袁鍪、袁鼎、袁镖、袁镐兄弟四人及子侄辈,为维持国家统一,誓死效忠大明王朝, 充当了这次平“大梁”的急先锋。经过数年艰辛煞战,尽皆受到朝廷敕封、擢升。其中: 时任守备的袁鍪,先后升授为都司、游击将军、副总兵。时任游击将军、威远卫指挥佥事的袁鼎, 战死在竹瓦寨(今东皇镇朝阳村),后封赠袁鼎为明威将军,并在战地竹瓦寨(今五中校区内)建“忠勇祠”,在遵义府(今遵义老城)建“双忠祠”祭祀。其子袁惠芳荫升参将(正三品),威远卫指挥佥事。袁镖,授都司(正四品)。袁镐,授都督佥事(正二品)。

袁桂芳: 袁桂芳系今习水三岔河乡人。明代天启年间,因军功授游击将军。曾负责戍守和修建息峰、修文县城,为官府同僚敬重称誉,送匾一块尚存,上镌刻“蜀黔儒将”。 其墓中央刻有“赤心报国”四字。

罗光显: 罗光显系今习水土城镇人。清咸丰六年(1856年)月,钦加都司衔总理贵州全省塘务府姚为大首选罗光显荣升,送匾一块尚存,上镌刻“名重朝廷”四字。其生前事迹待考。

袁锦道: 袁锦道系今习水县三岔河乡人,袁世明第20世孙。清嘉靖年间,他利用当地的竹、木和邻近地区的矿产资源,先后兴办了铁厂、锅厂、铧厂、纸厂、竹器厂、蓝靛厂,建各种作坊48间,成为贵州早期工业文明开创者。

吴登举: 吴登举系今习水县习酒镇人,清乾隆年间,吴登举刺指呈文,请求参与疏通赤水河道工程,并以身家性命作保。朝廷准奏,令其参与开河。经四年竣工。贵州巡抚张广泗题写“忠耿过人”四字相赠。后人将新龙滩改为“吴公岩”以示纪念。

罗乾象: 罗乾象系今习水县土城镇人。明天启年间,永宁宣抚使奢崇明反叛明朝,自号“大梁”。在平息奢乱中,原永宁宣抚司宣抚使奢崇明主将罗乾象叛奢投明后屡立战功,并出奇兵斩杀奢崇明、安邦彦于五峰山桃红坝。战争平息后,罗乾象封为卫远侯、骠骑将军,荫其侄为龙安府知府。万历皇帝亲题“平蔺元功”之匾悬于古蔺城楼,以示旌表。

王占鳖: 王占鳖系今习水县民化乡人, 清咸丰初年武举,八寨团总局团总。因抗击太平军、青号军等岀生入死,身经百战,功勋卓著,先后授封骑都尉、宣威将军、南阳都阃,并钦加正三品衔。现“骑都尉第” 匾额尚存。

王明山: 王明山系重庆总戎王元开五世孙。明隆庆年间授封武殿元(武殿元系武状元别称,又称武鼎元),世袭宣抚慰(土司官名)。位于今习水县东皇镇草莲坝水口的王明山坟墓和碑刻尚存。

袁履和: 袁履和系今习水县土城镇人,清代道光年间“岁进士”,其生前事迹《增修仁怀厅志》有载。其墓“岁进士”镌刻尚存。习水境域清代“岁进士”、“恩进士”较多, 袁朝瑾只是其中一个代表。

谢汝钦: 谢汝钦系习水县官渡人(今属赤水市),清光绪十一年(1885)乙酉科拔贡。曾先后任五常同知、伊通州知州、长春府知府及吉林分巡道等官职。光绪二十七年前后,奉派督办滇、黔、桂三省边防营务处,清廷特赏“果勇巴图鲁”称号(满语意为“勇士”)。清宣统二年(1910),谢汝钦自请开缺卸职返乡。民国四年建立鰼水县,谢汝钦是最主要倡导者和促成者。

任之楷:任之楷系今习水县良村镇吼滩半坎人,清嘉庆六年(1801年)任江西永新知县,后署江西南昌督捕同知,声誉翔起,后升大名府知府。逝后数千人为其送葬,其生前事迹《续遵义府志》有传。

袁咨桐: 袁咨桐系今习水县土城镇水狮坝人。1928年就读于南京晓庄师范,并与王若飞、石俊、徐一冰等共产党人相识,受其影响参加革命活动,1930年被捕入狱,被敌人严刑拷打,英勇不屈,9月在南京雨花台就义。新中国成立后,袁咨桐的事迹资料收藏于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史料陈列室。

何时清: 何时清系今习水县温水镇人。早年游学在外。清宣统末年受孙中山“推翻帝制,创建共和”的影响,积极投身革命活动。何时清受同盟会指示秘返温水,宣传革命,建立同志会,发展会员300余人。辛亥革命成功,1911年冬月,何时清即发动起义。攻占温水理民经政厅及武衙,建立“大汉温水军分政府”。民国二年(1913),何时清被捕,坚贞不屈,就义于今遵义市红花岗处。

石斧、网坠:1940年以来,有关考古专家先后在今习水县土城镇境内发现了大量石斧、网坠等遗物,揭示了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习水境域就有原始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并创造了辉煌的史前文明。

崖墓:今习水县境域“崖墓”遗存较多,主要分布在程寨、三岔河、寨坝、官店等河谷地带。经有关专家考证,属汉晋时期濮人(又称僰人) 葬俗。

石棺: 今习水境域“板岩墓(俗称蛮子坟)”遗存 较多,分布较广。经有关专家考证,属唐宋时期僚人(即今仡佬族)葬俗,其葬俗一直延至元、明时期。

千年古镇: 千年古镇指今习水县土城镇。经推断,土城应为春秋时期鰼国都邑,大夜郎国时期鰼邑,唐朝时浙州州治。据史载, 土城为北宋时期滋州及承流县治所,州、县撤销后设武都城于此。元朝时设滋城千户所于此,明朝时设威远卫左所于此,清朝时为仁怀厅土城里里署。

百载码头: 百载码头指今习水县土城镇。据史料记载,土城自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建置滋州以来,商贸就逐渐发展起来。明代万历年间改土归流后,时任威远卫指挥佥事的袁初,为促进土城地方经济发展,减轻民众疾苦,投见四川总督王象乾等陈情后,商旅税赋得到减轻,土城商贸由此更加繁荣。特别是清朝乾隆年间,赤水河道通过整治疏通以后,土城成为川黔边区重要水陆码头, 商贸盐运进入鼎盛时期。

九龙囤、金子囤: 今习水县土城镇周边有九龙、金子、天赐、七宝四大军事囤堡遗迹,均系明代万历年间土官袁切、袁初为防御奢、杨二姓大土司欺凌而建囤兵场所,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历经多次兵祸袭扰。

红圈寨、翻坪寨: 红圈寨系贵州与四州接壤的重要门户,位于今习水三岔河乡境内。翻坪寨系永宁与播州接壤的重要门户, 位于今习水醒民镇境内,均系历史上重要的军事防御寨堡,历经多次战乱袭扰。

望仙台佛窟: 习水县三岔河乡望仙台佛窟系贵州清代早期工业文明开创者袁锦道所建,佛窟人神共塑,寺祠合壁,誉为贵州第一石窟。

蚂蝗坝道观:习水县东皇镇蚂蝗坝村石宝山古道观系明代峨眉山道人徐守玄等入境传道所建,该道观雷堂号为“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距今己有400余年历史,为县内目前尚存最古老道观遗存。

状元府: 经初步考证, 今习水县东皇镇蚂蝗坝村尚存庞大的古屋建筑,系明代隆庆年间明皇授封武殿元(武状元别称),世袭宣抚慰王明山状元府,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为县内目前尚存最古老、最庞大的府第遗存。

将军第: 经考证,今习水县民化乡丹桂村尚存庞大的古屋建筑,系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正三品骑都尉、宣威将军、南阳都阃王占鳌将军第,今同治皇帝钦赐“骑都尉第”火焰匾遗物尚存。

杉王: 习水县东皇镇太平村巨杉至今已有约800年的历史。此树经南京林学院专家考证,认定为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杉树,故名“中国杉王”。

桫椤: 习水风景名胜区长嵌沟内分布的桫椤群,是约三、四亿年前地球遗留下来的珍贵木本蕨类植物,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植物。

脉发昆仑:位于中国西部的昆仑山脉系中华民族总龙脉, 昆仑山总龙脉向东南延伸岀北龙、中龙和南龙三条分龙脉。其中,南龙﹝名巽龙)是长江以南广大地区。习水龙脉属昆仑山之巽龙支脉。

源岀星汉:星汉古称银河,这里指习水浩浩之水源自宇宙太空。

隐秀开泰:隐秀形容含蓄、幽静、不显露;开泰形容亨通安泰、平安顺利、重见光明、通畅。

双龙环抱:县城正北山脉酷似二条巨龙从东西方向汇首在今县城正北的“三八水库”一带,形成环抱姿态。网索“习水卫星地图”清晰可见。据传说和文献记载,早在明代以前,人们就称这一带山脉为“来龙岗”。

藏风聚气: 指传统风水文化中蕴蓄不泄的上上吉地。

万马归朝: 县城周边自然山体形势由高到低,由远及近地有序排列归集到今县城中心地带,并形成盆状。传统风水文化将这种自然形势称之为“万马归朝”,意为祥瑞之地。

紫气:紫色的霞气,古人以为瑞样的征兆或宝物的光气。.

水狮太极: 今习水县土城镇水狮坝自然形势酷似阴阳太极。当年, 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拉开了闻名中外的长征途中四渡赤水战役序幕,使中国革命在危急关头摆脱困境,走向胜利。

庆云:五色云。古人以为喜庆、吉祥之气、祥瑞之气。

尧龙佛光: 今习水县城正北有海拔高达1654米尧龙山(俗称老猫岩),为县城周边最高山峰。尧龙山云蒸霞蔚,巍峨壮观。峰顶面向县城方向建有古寺庙一座, 香火终年不断。据传,遇晴好天气登山,有缘之人能在峰顶看到佛光胜景。

脉理隐延,浮排铺毡:风水学熟语,喻习水隐龙之基本形态特征。

二河: 指习水境域内最大的两大河流,习水河与赤水河。

阡陌:指田间小路。

赤壁神州:指位于习水县城西北部童仙溪景区的一幅酷似中国地图的丹霞石壁自然景观。

水漫丹霞:指位于习水县城东北部丹霞谷景区的一处自然流水景观。

烟霞长嵌:指位于习水县城西北部的长嵌沟风景区自然景色

云萦漏窗:指位于习水县城西南部的漏窗沟风景区自然景色。

飞鸽云海苍茫:指位于习水县城东北部的飞鸽子风景区自然景色。

天鹅碧波荡漾:指位于习水县城西北部的天鹅池风景区自然景色。

千亩荷塘:指位于习水县桑木镇土河坝的千亩荷塘。

万顷箐山:指位于习水县城北部的大面积自然生态屏障。

井田喷岩气: 据勘探,习水县寨坝镇仓头坝蕴藏有丰富页岩气。经测试,最高日产10.5万立方米,开采价值及高。

煤海湧乌金: 习水煤矿地质储量达52亿吨,可开采储量约为27亿吨,有“黔北煤海”之称,是全国2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

水电照山乡:习水拥有以杨家园水电站为代表的水电站近百座,装机总量达6.7万千瓦,是贵州较大的水能大县之一。

火电亮都市:习水拥有已建习水电厂一座,和在建二郎电厂一座,装机总量达318万千瓦,是西南地区较大的火能大县之一。

习酒酝辉煌: 习酒酝辉煌,语意双关:一是指习酒公司自创建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二是指习水酿酒工业的迅速发展。规划建设中的“习水白酒工业园区”上起习酒镇黄金坪,下迄土城镇高坪,全长约40公里,规划年产酱香白酒20万升以上,建成投产后,整个白酒工业园区将成为名符其实的“百里酒城”。

宋窖酿神奇: 习水县土城镇狮子山有宋代酒窖遗址。宋窖酒业目前正投资扩建,建成后年产酱香型白酒5000千升。

崇文崇武:习水在历史上和现代都有浓厚的崇文崇武传统。特别在崇武方面,习水在历史上是著名的武将之乡。著名的“袁家军”在宋、元、明时期远征近讨,战功卓越,威镇川黔,成为封建王朝的重要依赖力量之一。现代的攻防型峨嵋派温水小手拳有上百年历史,现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练武强身者众多。

一盘棋: 指县委、政府制定的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富民、强县、设市、率先小康”四大历史任务,以及将习水的发展方向定位为川南、渝西及黔北区域性中心城市。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太阳和月亮每天经过天空,江河永远流经大地。比喻人或事物的永恒、伟大。

禹甸: 本谓夏初大禹所垦辟之地。后因称中国之地为禹甸。

恒昌:喻习水永远繁荣昌盛。

乱曰﹕“乱”指诗歌等作品在篇末,总理全文大意,即陈明题旨,是全文的结束语。

旭日﹕指初升的太阳。这里喻蓬勃崛起中的习水。

作者筒介

曲华,祖籍河南南阳, 贵州习水生长,早前曾从事国企及行政管理工作,迈入天命之年后,偏好地方历史文化学习与研究。

2015年9月,习水将迎来建县一百周年华诞。为表达对家乡习水的一片眷眷之情与拳拳之心, 邑民纵观千年历史,横览一方人文,在充满自信与自豪的心潮下, 撰写了本篇《习水赋》献给家乡建县一百周年。本赋意在扬我习水雄风,展我习水风采, 增我习水自信,壮我习水襟怀。愿此赋能与知音共鸣,与朋友共享,与邑人共勉。

余属野路散打,非文墨岀身,故赋中不足与遗憾在所难免。在此, 敬请领导、朋友、学者、邑人海涵,并不吝赐教。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62413/

习水赋的评论 (共 8 条)

  • 雪灵
  • 春暖花开
  • 心静如水
  • 绝响
  • 晓晓
  • 醉死了算球
  • 读书不求甚解
  • 西楼望月lzw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