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秦陇之音(王化理)

2015-03-02 10:17 作者:牧野微雨的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秦陇,礼同俗,乐同调,根同源。在秦陇,我最喜的就是那硬邦邦的乡音里蕴含的直率,体会最深刻的便是味道十足的秦腔,通达中饱含委婉,凄苦中充盈炽热。

秦陇大地,是中国本土帕瓦罗蒂部落的高地。在秦川和陇东,我羡慕那些一开口就能高喊一两段秦腔的人。五月,麦子上场了,那些赶牲口碾场的,扯着嗓门大吼一阵,连牛都精神焕发,不用扬鞭自顾拉碾。七月,忙月已过,秋收未到,农家人忙里偷闲,十里八地,请戏班子唱大戏,都扎在一起看戏,致使万人空巷。八月霜露到,在山坳里,一边犁地,一边对着大山喊,喊得崖壁回荡,地动山摇,喊得秋绵绵,荞麦花顿时鲜艳,香气弥散。再看那村庄里,劳累一天的人们,当幕降临时,家家秦腔飘出院墙,户户乡音开始联唱。

不仅秦陇人喜欢秦腔,乃至新疆、青海、宁,秦腔也受到热捧。在西北角的新疆,清代,秦腔就已进疆,戏班在乌鲁木齐等地活跃非凡,当地的一些少数民族同胞也加入剧团,刻苦学习,颇受欢迎。秦陇之音,传播范围之广,粉丝听众之多,与这片富有特色的大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息息相关。

再看看文化人对秦陇秦腔的理解和诠释。昔日张骞出使西域,带领300人的浩大使团,归来时只剩他、甘父和胡妻三人。电视剧《汉武大帝》中,张骞踏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在外漂泊13年,当归来看到长安城时,脚步放缓。三人筚路蓝缕,短褐穿结。张骞手持汉节,嘴唇微微颤动,突然迸出一声歇斯底里的秦腔,然后管弦奔鸣,就如积压在心底的多少要说的话,突然打开了闸门,把艰辛、苦难、思乡、出生入死的曲折经历用戏曲爆破一般,呈现了出来。这时,语言是多余的、苍白的,只有这一声凄惨悲壮的长吼,动天地,泣鬼神,饱满地表现了张骞出使西域的壮举。

《秦川壮歌》《秦川情》《秦腔牌子曲》《秦腔随想曲》等一系列地方色彩十足的音乐曲子,跟秦腔一样,张力十足。每当我听这样的曲子时,都有一种感觉:一起步,调子就爬上高音区,高亢得没有一点起承转合的余地,但只要演奏者有一丝气息,琴弦上换半个把位,调子似乎就可冲向云霄。那一腔激情,满怀张力、如泣如诉。

一次,我看一个陕西女娃演奏笛子独奏曲《秦川情》,声情并茂,一手一足都是情,一举一动都是乐。那音,发自肺腑之中;那声,穿越耳目之内;那情,寄予八荒之野。这样的曲子,沉响弦裂,声嘶力竭,其豪迈,举世无双,只有这片土地上的人,才能演奏出这样的风格。是什么造就了这般独特的音乐?我想,是秦陇这片热土养育了这样热心肠的子民,是秦陇这片热土孕育了火辣辣的音乐,只有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才能创造出这样伟大的音乐。(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本文发表于2014年11月27日酒泉日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35006/

秦陇之音(王化理)的评论 (共 8 条)

  • 心静如水
  • 春暖花开
  • 晓晓
  • 荷塘月色
  • 淡了红颜
  • 孤帆鸢影
  • 我本豺狼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