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雨中南太行(文/怡人)

2015-02-09 11:00 作者:怡人  | 1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文/怡人

《中国国家地理》某一期上曾有一句话,“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给了河南”,这句以前听起来有些许偏颇,但此行之后,感觉南太行的雄奇险峻,也确实令人赞叹无比。

据说南太行风景最佳的山脉,基本上坐落在河南的辉县与林州与山西交界一带,由北向南,再转西向,宛如一条巨龙般盘踞在华北大平原的西部。南太行,散落着一座座险峻的山峰,许多古村落星罗棋布其中,由于交通不便,很多村落犹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人家一样,“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其中的不少地方,近年来,由于影视拍摄或媒体报道等原因,已经名声大振,好多山峰与村落已经商业开发,渐渐融入了商品经济的大潮中。王莽岭、云台山、万仙山、八里沟、南平、郭亮等等,都掀开了盖头走向红尘,这些地方现今都游人如织,在此不多叙说。

今天有幸与E545一行14人去南太行转一转,我将自己三天来所见所闻如实的、陆续的介绍一些给大家,这是一处目前不是太知名的,尚且养在深闺中的地方。一般来说,这些地方基本尚未开发,目前只有部分登山好者及摄影爱好者偶尔经过,风景秀丽,民风古朴,不见于主流媒体。

—— 题记

【一】(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十月的最后一天,秋风不萧瑟,秋云却翻滚,乌突突的黑云从泰城的上方压下来,天地间玄黄一片。11点整,我背起包,开始了三天半的太行之驴行。

几天前,当太行之行被论坛批准后,我的心就一直忐忑着,心忙的不知所以。对于穿什么衣服、背哪个包。带什么具、什么零食,带不带热水壶等一系列细节问题纠结复纠结,对于自己体力能不能坚持走下来更是心里没底,当帽檐哥在帖子后面说:第一天的行程相当于……这个相当于使我心更是迷茫、担心,里辗转难眠,万一走不动?如何是好?

忙活了两天,终于准备停当。里身穿速干衣裤,上身保暖衣,外套,户外裤,把冲锋衣绑在身上,对于穿软壳裤还是户外裤,思忖良久,选择了户外裤,因为户外裤口袋多,钥匙、手机、零钱等统统装下,就省却了腰包之累赘。带了两包喜旺火腿肠,一大包小蛋糕,一包烤牛肉,两包小咸菜,一大包士力架,糖块。一个水杯,一个不锈钢饭碗,一双筷子,一双备用袜子,一件红色一次性塑料雨衣,双杖,户外镜,抓绒手套。

坐在公交车里,昨夜的,浅浅的,写意画般疏淡,温顺地随了秋风在脑海里摇曳,我闭上眼睛,开始恣意怀念起山上松软的土地,清新的空气,斑斓的色彩。整日在喧嚣与虚假的城市里生活,如一只蝼蚁般不停地游荡拼搏,满身心的疲惫,满腹的牢骚与愤怒,不知向谁诉说。真怕自己在柏油路上走得多了,心情也变得生硬起来。也许,只有让山风从我的双肩掠过,才能让我浮躁的心,重新沉静下来,才能沉淀出更有深度的生活吧!

胡思乱想之际,火车站到了,下了车,后面有人跟上来:“你是去太行山的吗?”我回头,见是在公交上坐我后面的英俊小伙,便答道:“是啊,是啊,你也去太行?”“你叫什么?我怎么没见过你?””我是找不到北。“”哇!原来,你就是找不到北呀。“我俩一路说着话向前走,远远地看见火车和帽檐哥在站前门廊处守候着……

不一会儿,大家陆陆续续到齐了,见到了久未谋面的游三姐、美女婆婆、悠悠竹、老班、青云、天青,寻悠者、扇子崖,进站、候车。

刚坐了几分钟,车站广播员抑扬顿挫的标准普通话在耳边萦绕,”旅客同志们,1161次客车开始检票了……“E545一行14人几乎同时起包,排队检票。我和美女婆婆刚走到站台,就听见后面青云在喊:”谁的包忘了带?“我俩朝后望了一眼,回应:”不是我们的。“之后,进入13硬卧车厢,我在15号下铺,坐定,放好包。胖子阿文便拿出了备着的烤鸡,火车扛着一箱啤酒上了车。

大家呼啦啦在床沿坐定,噼噼啪啪,一罐罐青岛啤酒递到每人手里,喝酒、吃肉,谈笑风生,其乐融融,欢声笑语在车厢里游荡,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最纯真的笑容,大家像一个大家庭的成员般围坐在一起,没有芥蒂,没有阶层,没有防备,彼此之间的友情就如手中的酒,清爽入喉,沁人心脾,酒酣耳热之际,对面突然出现一张俏丽的脸着实晃了下我的眼,帽檐哥说:”这是飞蓬。“我们彼此点了下头,算是打过了招呼。

青云一身灰衣如蝙蝠大侠般刚坐定,帽檐哥便脱口而出:”青云,你的脸怎么这么白了?“青云悠悠作答:“最近天天牛奶浴,泡在牛奶里。”哈哈!酒足饭饱后,我去了中铺休息,扑克大战在下铺的小桌上隆重上场,听着下面啪啪摔牌的声音,心中暗忖:这,注定是一次难忘的、愉快的行程!

火车“咣当、咣当”不急不缓地向前行驶着,车窗外,映入眼帘的是再熟悉不过的寂寥秋色,灰蒙蒙的天空下,一排排叶片稀疏的白杨无精打采地从眼前一掠而过,刚刚覆盖地皮的嫩绿麦苗给萧瑟的秋增加些许生机。天色渐暗,景色越来越模糊,快七点时,火车终于到达河南新乡——我们的终点。

下车后,稍等了片刻,载我们去清水庄的车子便到了。过了新乡之后的路况极好,路宽车少,窗外,夜色阑珊,车内,谈兴正浓。车子拐过一个弯之后,便驶上了土路,外面,黑魆魆的,一股草木的清香裹狭着一丝寒意袭上心头,有人马上脱口而出:“到了山区了。”我把头侧向窗外,贪婪地吸吮着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夜,遮挡住了我眺望风景的视线,却又将我对太行的神往之情发酵到极致。车子颤颤悠悠,一路颠簸着向前,我觉得像乘坐轿子般舒适享受,不知不觉间,清水庄到了……

下车后,最先感受到的便是深秋大山里的寒气,一种湿冷的感觉。这儿只有一户人家,分前后院,我们住的是前院,后院在崖上。

院子里很亮堂,一只灯泡孤零零悬在廊檐下,院子不是很大,没有院门,走进去便是用砖块砌就的水池,水很凉。有种半四合院的样式,南屋是厨房,走进去,只见靠南墙一面是自己垒的、贴了灰色磁瓦的灶台,灶台上,一只大大的铁锅里,黄橙橙的粥正在上下翻滚着,红彤彤的火舌不时地舔着锅底,不时传来木柴燃烧的噼噼啪啪声。这边是液化气灶,炉子上两个灶眼都冒着火,一只锅里炖着大白菜,男主人在另一只锅里翻炒着白萝卜丝。男主人个子不高,有着与环境不相称的白皙皮肤,给人精明能干的印象,操着一口地道的河南话。

我和“飞蓬”住一个房间,刚好和饭桌冲着门,刚放下包,洗过手,就听到帽檐哥喊:“开饭了,开饭了。”房东端了一大盆粥放在桌上,粥很黏很黄,我以为是小米粥,原来是玉米碴子熬的,喝起来,醇香绵厚,驱寒、养胃,通体舒坦。葱花炒鸡蛋,黄艳艳的,好香啊!清炖大白菜,也吃的津津有味!这顿饭,我吃出了小时候饭菜的味道,久违的自然的清香……

这顿饭吃的余味无穷,气氛相当融洽和乐,斟满酒,相互敬让,简单的家常饭菜里满溢着友情的温暖,自然的气息。

饭后,我独自踱步到院外,放眼望去,天地间黑魆魆一片,天空黑的透彻,像是一块黑幕罩住了大地,站在黑幕中,除了想象,什么也看不见。无论我看没看得见,大山就在那里,肃然静默!静!远远地,隐约传来狼的叫声“殴殴殴”合着一些不知名的小生灵的低声和鸣,更衬着夜的幽静。

才站了一会,寒意不知不觉蔓延全身,回屋和房东要了一床被子,屋里有个阁楼,石头砌的台阶,很陡,我和三姐一前一后上了阁楼,自己抱了被子下来。被子很轻很软,一掂就知道是新棉花做的。我躺下后,飞蓬说门栓坏了,我心就一直悬着,万一半夜狼来了怎么办?越想越怕,迷迷糊糊中,夜,深了,院里的大公鸡清脆嘹亮的鸣叫打破了夜的宁静……

睁开眼,听见屋檐下“滴滴答答”的声音,心里一沉:下雨了。于是,马上后悔没有穿那条软壳裤,没有拿把雨伞,没有带件像样的雨衣……

站在门口,见秋雨缠缠绵绵,淅淅沥沥,扯天扯地,牵牵连连,没完没了,没头没脑。黑云遮山,天色阴暗。这山野之地,处处裹着云,含着风,孕着雨。太行在雾霭中,时隐时现,巍巍屹立。此时,眼朦胧,雾朦胧,山朦胧,心也朦胧。此刻,心不止是忐忑,而是有一种豁出去的悲壮,有种上战场,临危不惧的英雄豪气在心间。太行山乃革命根据地,就当是冒雨行军去前线吧!(哈哈!)

早餐,照例是玉米碴子粥,大白菜,清蒸野山药味道很好!那山药,如根雕般缠缠绕绕,曲曲折折。蒸熟了的野山药,绵软、温润、清香、润喉,入口即化,就为这纯天然的美味,也不虚此行了。

饭毕,三姐说:”下雨不走了,留在这儿,喝茶、打牌,谈理想、谈人生。“哈哈,此话正合我意,留在这儿体验一下山野村居的生活,也是另一种别样的收获呢。

我找了两个塑料袋套住鞋子,又和房东要了两个蓝色塑料袋绑在裤脚,穿上红色一次性塑料雨衣,背包,站在院里的棚子里等待集合……

【二】

队伍准时冒雨出发……

天蒙蒙,雨蒙蒙,一座座山峰被云雾覆盖着,朦胧、神秘。套着塑料袋的脚底湿滑,每迈一步都需小心翼翼,起步开始穿越的是“麒麟沟”,沟里,乱石密布,横七竖八,到处都是躺着、立着、斜着的红山石。烟雨太行,一股股蒸腾着的草香和着周围树木的气息,发酵一样在深秋的空气里氤氲开来。

脑海里突然冒出来那句:“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可此刻,没有子规的鸣叫,没有江南四月的绿色田野,只有满眼灰色的天,雾蒙蒙的路。雨,滴答在头顶的塑料雨衣上,滴答、滴答,发出一种温柔、透明的声音,一种久违的、暖暖的感觉瞬间占满了心灵

随着狼赶虎追似的急行军,这种美妙的感觉很快就消失在雨幕里,我开始心慌气短,四肢无力,气喘吁吁,满身大汗。情急之下,我的情绪化不合时宜地冒出来了,一下就坐在地下(也不怕雨水泥巴了),扬天高呼:“我的天哪,我再也不来了……”此情此景,貌似被飞蓬全部收录了。哈哈,写到这儿,我开始怀念那个场景,如果有机会,真想再次体验一下雨中太行行。

走在雨中,开始回味昨晚饭间帽檐哥讲的那个麒麟沟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清水庄物泽丰厚,人杰地灵,有位神仙云游至此,看中这里是风水宝地,想在此安家落户,又不想惊扰当地百姓,便摇身一变,化为一缕云烟趁着一头老黄牛吃草的当儿,顺势飘入老牛腹中后,云烟慢慢扩散、收敛,最后幻化为一只牛崽蛰伏在黄牛腹内。

这头老牛的主人姓高,家境殷实,人丁兴旺,高老汉年已花甲,耳不聋,眼不花,腰板挺直,身子硬朗。一个秋天的下午,高老汉牵牛扛着梨耙去耕地,刚耕了有半个时辰,只见天边一缕红云夹着金光像是滚火球一样慢慢向前滚动,火球越来越大,越来越红,染红了半边天。

高老汉看呆了,愣在地里不知所措。老牛突然躺在地上,痛苦万状的样子,无助的眼神可怜巴巴地望着老汉。老汉觉得很奇怪,便俯身查看,发现牛要下崽了。此时,老汉惊出一身冷汗,牛怎么突然下崽了?是凶相还是吉兆?稍微一踌躇的空儿,牛犊落地了……

看到“牛崽”后,老汉吓得一下蹲在了地下,这牛崽是个“四不像”,样子像鹿,却不是鹿。头上长着鹿弯弯曲曲、长长的鹿角,遍身鳞甲闪闪,眼睛红艳似火,通身绿莹莹,嫩嫩的绿色,像是刚发芽的柳叶,蹄子像骆驼,尾巴像牛。只见这“四不像”牛崽张着大嘴,伸出火舌般的长舌,呲牙咧嘴,在原地转圈。老汉吓得六神无主时,“牛崽”一口便把犁铧吞掉了。

老汉吓得拔腿就跑,边跑边喊:“不得了了,不得了了,有怪物,有怪物……”喊声惊动了四邻八舍,大家手拿家什纷纷出动,跟随高老汉来到地里,三下五除二,就把牛犊打死了……

牛犊咽气后,只见一股绿烟从它身上袅袅升起,飘飘悠悠飞到半空,顺着村后的山腰漂浮而去,烟雾所到之处,地陷山摇,怪石嶙峋,经过之处形成一条深沟……

两天之后,京城观天象的卜算神师就到了 ,说测出皇帝的“坐骑”麒麟在这里降生了。当两差役得知麒麟被农夫打死的消息后,遗憾地对村人说:“太可惜了,麒麟生下来要吃生铁的,怎么能把这世间罕有的宝贝打死呢?”姓高的农夫听了后拳击着自己的脑袋,后悔莫及。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吉祥物麒麟在此出生,便把麒麟驾着祥云离去留下的深沟取名为“麒麟沟……”

秋雨淅淅沥沥洒着,点点滴滴,一声远又一声近,声声打在叶上,落在心里。山道依旧曲折蜿蜒,走在细雨中,雨水不断淋在身上,打湿的眼睛如泪水般模糊着眼前湿漉漉的群山,烟雨蒙蒙,一座座山被雾霭朦胧着、静谧着,于迷茫的山雾中偶见一簇红如燃烧的火炬般在视野里摇荡,升腾着如火的光芒。雨中太行飘逸着如诗的秋韵,在视野里跳跃着、散发着、燃烧着、澎湃着,把生命的大地涂染的一片绚烂。

红叶,是用大地的血液染红的吗?

升腾的雾气渐渐遮住了大山的容颜,远处的山轻虚缥缈,如有似无,视线越来越差,只见被打湿的落叶服服帖帖地蜷缩在路边,脚下,伙伴们结实有力的步伐踏在铺满落叶的松软泥土上,悄无声息。路边的衰草间偶尔会看见一捧儿夺目的黄野菊,被雨水清洗后更加光彩动人。

此刻,我身心皆在路上,心比脚走得更远……眼前一步一秋,步步是秋,秋色迷离,秋雨入心。太行山脉用烟雨迷蒙的情愫滋养、涤洗着我的心灵,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心情如水般平静、柔和,不浮不躁,不卑不亢。感谢大山和雨水,磨练我意志,涤荡我心胸。

太行山通情达意般的跌宕山势,让我们在不停的跋涉中有了一丝缓冲的余地,一段拔高之后,紧接着会有一段平路,路上荒草覆盖,落叶铺地,走起来感觉潮湿、柔软、舒适。队伍一直没有减速,没有休整,冒雨一直前行着……

无数的拔高、平地、拔高、平地之后,在山的臂弯里,突然出现一大片开阔地带,眼前是一个叫不上名字的小山村,房屋极少,檐角有葳蕤的杂草在雨中焉头耷脑地守候着,村庄很静,老旧的屋子被岁月的尘埃淹没了一层又一层,此刻正坦然地接受着雨水的滋润和清洗。路边有未收割的瘦高粱杆孤零零在雨中站立着,收割完庄稼的田地里空荡荡的……

南太行穿越纪实

村庄之后,山道泥泞,路中间时不时出现一滩积水,穿在脚上没有防水功能的图突登山鞋逐渐被浸湿,垫在鞋底的WSJ起了皱褶,硌的脚很不舒适。在整理鞋垫的空当,队伍一阵风一样远去了。只留我和飞蓬还有青云在后面。

能见度越来越低,只看得见眼前十几步远的地方。此时,真的是在云雾中穿行了,大山完全隐去了身影,满目皆雾色,缭绕复缭绕,缥缈复缥缈。

我想尽快赶上队伍,就小跑起来,边跑边示意飞蓬他们跟上,跑了一段,停下来看了眼,前后不见人影,灰白色的雾,把我层层包裹起来,看不清路,望不见人。恐惧感顿时袭来,脑子里开始胡思乱想:如果此时有狼突然站在我面前,怎么办?颠了颠手中用高科技材料制成的手杖。如果真的遇见狼,也来个太行山智斗豺狼,哈哈,正在自己吓唬自己的时候,抬眼一看,转角处有两个背包的身影,离我并不远,只是被云雾遮挡住而已。

从早上八点出发,队伍一直在雨中行,没有停下来好好休整过。此时,早餐的能量早已消耗殆尽,腹中空空,更觉雨水冰冷。被雨水和汗水湿透的衣服缠在身上,不断地吸收着身体的热量,冰镇着身体。手脚,冰冰凉。路越走越窄,顺着山势蜿蜒复蜿蜒……

眼前的路好似到了尽头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山洞,队伍在洞口停了下来,等待后面的伙伴赶上来,一起穿越山洞。

当我终于一路小跑着跟了上来,放下包想休息一会时,队伍开始出发了。洞里面黑咕隆咚,前后皆有人打开了头灯,很宽阔的山洞,里面很不平坦,有积水,有石块,我们放慢速度小心前行着,走到离出口有几十米的地方,队伍再次停下,指示在此午餐。脱下雨衣后,冷风嗖嗖直往肉里钻,冷……

如果此时此刻,能有一堆火,烤烤湿透的衣服,驱驱寒气,该多好啊,只是想想而已,在这到处湿漉漉的雨里,怎么可能生的着火呢?

山洞极其阴冷,一阵阵凉意袭身,加上吃着凉的饭,冰的水,饭后,更加冷了,寒意不知不觉蔓延了全身。悠悠竹教授,户外经验丰富,足智又多谋。一眨眼的功夫,从洞外的坡上拉来一大堆湿淋淋的枯枝,用吃饭时用过的餐巾纸和包装塑料袋做引火,居然把火点着了。开始,火势很弱,星星点点的火光,随时有灭掉的态势。扇子崖大师俯下身子,用可以将山峰吹倒的强大肺活量吹着微弱的、豆粒般一跳一跳的火苗,火,一点点大起来,不一会儿,就开始熊熊燃烧了……

大家马上聚拢来,围着火堆开始嬉笑打闹起来。三姐和美女婆婆扯着火车的抓绒衣在火堆上方游来荡去,三姐摇摆着身子笑的花枝乱颤:“给火车烤尿素衫……”笑声清脆爽朗,顺着山洞传的很远、很远……

四周弥漫着木柴燃烧后的那种淡淡的、煳煳的气息,一缕缕、一团团灰白色的烟雾在我们身体周围飘散,在洞口弥漫。速干衣真给力,在火堆边一站,胸前这片立马就干了,只是后背凉的很,我侧转身,想烤烤后背,结果,一不小心,差点蹲在火里,被婆婆姐一把抓住,说:“怡人,小心……”(烤火这段,被飞蓬悄悄在一边录像了,当她发给我时说:“姐,可惜没把经典的那段录下来,哈哈!)

我站在火堆旁,顺着视线瞄了眼洞外:视野里,茫茫然然弥漫着浓浓的雾气,给人一种寂寥、苍凉、空洞、无头无绪的神秘和苍茫的感受,雨,依然低语如诉……

我正在看着眼前的一片天胡思乱想,只见帽檐哥拉着一支很大的树枝笑着跑了过来,我们一起拍手欢呼起来:啊哦!太好了,太好了!因为有了底火,树枝慢慢被火烘干,渐渐噼里啪啦燃烧起来。火,驱赶走了寒气,烤干了衣服,烘干了心。有了火,大家的情绪很快高涨起来,围在一起谈笑烤衣,大家脱下鞋子,放在火上烤着,有人很快说闻到了一股咸鱼的味道。

队伍在山洞里停留了很长时间,不断有人去拣柴,然后扔在火堆里,红彤彤的火焰映红了大家的笑脸,身上渐渐暖和,体力也慢慢恢复,衣服也烤的差不多干了。可,大家好像意犹未尽,不忍离去,纷纷表示:再停会,晚不了。在雨雾太行中烤火的感觉,真的是美妙极了……

【三】

从山洞休整完毕,队伍继续向今天的目的地十字岭进发,出山洞之后,依然顺着蜿蜒的盘山道行走着,绕过一座山峰之后,进入一宽阔地带,地势平坦,路边有很多粗壮的落光了叶子的山楂树,树下的落叶层里偶尔会露出一点红,那是熟透了落地的山楂,捡一个放在嘴里,酸酸甜甜的,口感很不错。层层梯田很有规则地排列着,地里有未割的秫秸杆被雨水击打后,发出刷拉刷拉的声响。又是一个小山村,村庄建在一个土坡上,石头房看起来年岁久远,但依旧很坚固,与村后连绵的大山相依相偎,和谐共存。

队伍在山楂树下稍作停顿。我贪婪地打量着崖上不远处一个用石头垒就的小院和半掩的柴扉,篱根下有一丛经霜的黄菊,明艳艳的在雨里挺立着。住在这样清凉寂静的小院里,与瓜果树木为伴,与花草虫鸣为伍,望明月,饮清风,无车马之劳顿,无世俗之烦忧,简单、快活如神仙。

出了村庄,开始了不断的拔高,路,很窄,两边,荆棘密布,乱石丛生,成排成片的树木,在雾霭里隐约着、朦胧着……

经过很长时间的跋涉,队伍来到一稍微平整的地段,开始休整,补水。眼前一块巨石劈空而来,仿佛随时有滚落下来的危险,其石集奇、险、峻于一体,在高峻傲岸的山峰下,有意无意的构成了一道奇异的风景。衣服再次被雨水淋透了,头、体分家的一次性塑料雨衣,头部一次次被吹落、捡起、吹落、捡起……

继续前进,脚下渐渐成了石板路,一块块长方形平整的红石板铺就的山道蜿蜒而上,雨滴溅在石板上,飞起一朵朵小小浪花,被雨水冲洗过的红石泛着黝黝的红光。

此刻,雨蒙蒙,雾茫茫,风很轻,山很静,秋正浓。每一棵草、每一片叶都澄碧如洗。山是静的,草是静的,树是静的。踏着石板路洒脱前行,任心事飞扬,飘过天空,融在蒙蒙细雨里……

南太行穿越纪实

被雨水打湿的石板有点滑,大家小心翼翼地前行着,红石板路两边奇峰耸立,壁立千仞,悬崖峭壁,怪石嶙峋。

黄水乡那一段的太行山,古称“二栈”,在太行的二层台地上,分布着一些宁静的小村庄,滴水寨、南盘、石店、土梯、白云开、龙水梯、九峰山、后寺等等。南太行的特点是山峰的层次明晰,由下而上,大多都有二至三层的台地,一般来说,一层和二层的台地,大多属于河南,三层的台地,基本属于山西,估计这大概是“二栈”名称的来历了。每层台地之间,都是悬崖峭壁,互相之间交通非常不便,面对面二个村庄,隔着一道沟,鸡犬相闻,走路却要半天。从路上随处可见的收过的山楂树来看,这儿应该是盛产山楂。

龙水梯是黄水乡的一个行政村,坐落在太行的二层台地上,龙水梯名字的来历很有意思,因为村子坐落在太行的二层绝壁上,传说古时巨龙吐水,在绝壁上天然雕刻成梯,有了此梯,村庄方能与山下相同,故名“龙水梯”。这种台阶在南太行特别多,在公路未修通之前,是很多村庄通往外界的唯一出口,这种台阶太行山民称为“天梯”,这个名称非常形象。从山下的清水庄,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翻过乱世堆,攀上悬崖上的龙水梯,登上了二层台阶,视野马上开阔起来,沿着峭壁的下面,一小块一小块的田地与农舍散落在二层台地上。

在龙水梯的后面,据说靠近三层台地的半山腰上,有一个只有四户人家的小村庄,名字叫“白云开”。因为村庄的海拔比较高,经常被云雾遮盖着,只有白云散开的时候,山下才能看见村庄,所以得名“白云开”。

一块巨石呈现在眼前,四四方方,高耸入云,石头腹部横着一丝丝肉红色的条纹,像极了新鲜的五花肉,被雨水打湿后,更是非常逼真。我们情不自禁地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喝彩……

快到龙水梯的垭口的那一段,山势陡峭,旁边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峭壁,领队帽檐哥不时嘱咐:靠山体走,小心……靠山体走……

站在龙水梯尽头,只见三座山峰平地拔起,连在一块,手牵手,挺拔秀丽,傲岸俊美,四周云雾邈绕,视野里全是丝丝缕缕袅袅升空的岚烟,一层又一层山,在雨中散发着清新的气息。我和伙伴们身心沐浴在这山的深深处,心满意足,我们敞开胸膛,在这寥无人烟的仙境里清洗着散乱的内心。

过了龙水梯之后,是一大片草甸,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可惜,浓雾弥漫,什么也看不到。我在心里暗暗慨叹:太行,我为你跋山涉水而来,你为何要隐藏你的雄姿,让我遗憾而去呢?难道你也深知,总有一天,我还会再来?

走了一段较为平坦的小道之后,开始了无休无止的拔高……不断地拔高,体力消耗很大。走一段之后,我就要坐在路边的石头上休息一会,闭上眼睛,调整呼吸,极力恢复着透支的体力。脚下,不时的有成片的红山楂和青黄的海棠果扑扑地落了一地,边走边捡起尝着,酸酸甜甜,别有风味。路两边,奇形怪状的钟乳石,裸露着被岁月啃噬的痕迹,日久天长的风化,造就了乖戾、奇异的景观。厚厚的、黄黄的衰草为空阔、寂寥的深秋太行点缀了浓重的一笔。

这段拔高使我筋疲力尽,很是痛苦,大脑一片空白。这是一天中走的最为艰苦的路段。火车和三姐在前面不断鼓励着大家:快到了,还有50米,每当听到这些话,我心里便升起无限的希望……这样的心里激励战术很有效,促使我们一鼓作气战胜了这段最难走的路程。

很长一段拔高之后,又是一片平整的草甸,队伍稍事休息,补水。继续向十字岭进发。一路上,我都在欣赏悬挂在灌木枝杈上的小水珠,晶亮、饱满、玲珑剔透,和灰白色的烟雾组成一幅幅烟雨秋水图,美到极致!

经过六个小时的雨中艰苦跋涉,十字岭终于到了。十字岭是南太行海拔最高处,1708米。没有臆想中的登高望远,美不胜收。眼前,是一大片貌似丘陵的山坡。地势平坦,没有一棵树,只有残亘断壁,乱石满地。紧贴地皮的杂草呈现着极为特殊的明黄和新绿交错的艳丽色彩,为荒凉的十字岭略微增添了一抹生动。一块石碑上隐隐刻着海拔高度,不远处一座惨败的、矮小的石头房上用树枝挂着破烂塑料布,不知是谁挂上去的,也不知作何用。屋内供奉着不知哪路神仙,屋前一条长凳,估计是摆放供品用的。

我站在石碑前极目远眺,奇异的现象出现了,视野里云雾翻滚,如层波逐浪,好像站在一望无际的大海边,云雾满山飘,好似海水绕山腰,人都说那太行好,我却什么也看不到。太行的确与众山不同,虽蜿蜒宕伏,却没有把它的美狂放地地集中在最高峰,而是极其羞涩而内敛,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

我在十字岭漫步沉思,我踩着脚下的乱石,抚摸着雨中冰冷的石碑,心思缠绵……人的一生,要走多少的路,看多少风景,冥冥中皆有定数的吗?就如此刻,我与之邂逅,是不是也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缘分呢?我踩过的每块石头,踏过的每片土地,此生此世,我还能再次与它们相遇吗?

十字岭,我来过,走过,然后,依依不舍地离开……

离开十字岭不久,就到了如天梯一般的羊梯。这集结了无数勤劳的山里人智慧和汗水的人工“梯子”极其陡峭,有的路段直上直下,看起来惊险极了。不过两边都有铁栏杆或铁锁链作为扶手,只要注意,其实还是安全的。我只敢看眼前的一个台阶,扶着栏杆一步一挪地走着,山体另一边就是万丈悬崖,看着眩晕的很,被云海遮盖着,给人海天一色的奇妙感受。

才刚刚下午四点多,阴雨绵绵的深山里视线已经开始模糊了。此时,已经无心看风景,心头绷着一根安全弦。只盼着尽快走出这道通天般的梯子。

转来折去,下了一梯又一梯,手心都出汗了,可梯子好像走也走不完……

过了羊梯,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一段土路之后会有一截一截的石板路。青灰的石板小山道,无限向前延伸着……灰色的天,白色的雾,湿漉漉的荒草,广渺无际的旷野,组成了一个萧索的清秋世界。路边,枯藤缠着枯藤,树木拥着树木,大山环抱大山,无边无际……

一天的行程快要结束了,我们带着劳累后的快乐和惬意,带着大自然的和谐韵律,向着锡崖沟那缕飘着饭香的炊烟飞奔而去……

队伍经过一天艰苦的雨中跋涉,终于到达第一天的宿营地——锡崖沟村。

如果说陵川县位于山西的东南端,那么锡崖沟就是东南端的尖尖。从行政区划上说,锡崖沟自古属山西管辖,距东南太行最高峰王莽岭不过15华里,但太行山绝壁却犹如一道屏障将它阻断在沟底,这15华里几乎成为难以逾越的天堑,沟里人只能仰望如削绝壁从一条名为“蚂蚁梯”的羊肠小径艰难上下。

锡崖沟,一个千百年来默默无闻的山西小村,却在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里,成为一种精神、一种象征、一种标志,锡崖沟精神,就是顽强不屈,就是艰苦拼搏,就是奋发图强,它正是山西再次崛起所必须的精神品质。

我们进了农家小院后,宁静的山村农家一下子就忙碌热闹起来。

我和飞蓬住在二楼,走近室内,一股湿冷的气息扑面而来。身上湿透了,衣服和背包也湿漉漉的。冷、累、饿,裤脚和鞋子沾满了湿泥。我去楼下找热水时,看见帽檐哥在厨房忙活着炒“跑步鸡。”我进了厨房打下手,帽檐哥让我切姜片葱丝时,我看着桌子上一把独头大蒜发愣:“葱在哪儿呢?”帽檐哥说:“这就是葱,这儿的大葱就是这样的。”喔,真是不可思议,明明是我们山东的大蒜,怎么在山西就成了大葱了呢。

厨房里热气腾腾,“四只”跑步鸡在大铁锅里刺啦刺啦地被帽檐哥翻来翻去,院子里的灶上,大锅里的玉米碴子粥咕咕泛着黄莹莹的泡泡,旅馆主人里里外外忙碌着……

饭菜准备停当,帽檐哥西装革履,正装出席丰盛的锡崖沟晚餐……席间,推杯换盏,笑声朗朗,好不热闹。

酒足饭饱之后,大家围坐在火盆前,烤鞋袜,在烟熏火燎中谈人生,谈理想。农家做饭用的柴火抱了一堆又一堆,最后把人家准备明早做饭用的干柴都烧光才意犹未尽地散去……山野寂静,人睡去,一个个温馨的、期盼晴空的梦从被窝里飞出,在这个锡崖沟的农家小院上空飘呀……飘……

【四 】

锡崖沟,地处太行山深处。三面环山,一面靠沟。来的时候,在火车上,听帽檐哥讲顽强的锡崖沟人,为了改变与世隔绝的环境,用三十多年的时间硬是在悬崖绝壁上,用原始的方法,开凿出一条将近十公里的挂壁公路。

据说这里不仅有举世闻名的挂壁公路,还有质朴的民风,奇美的峡谷,壮观的飞瀑,秀美的村庄。称它为世外桃源,绝不过分。我们 住的房间没有想象中的简陋,还算是干净。价格便宜,每晚每人十元到三十元不等。

清早醒来,见女主人在灶房里烧火煮粥,裹狭着玉米清香的炊烟和空中迷蒙的薄雾纠缠不清。雨,终于停了……我拿着相机出了门,时时刻刻盼着出太阳。

农家旅馆外,一条小河从山脚的最深处,蜿蜒而来,又围绕山脚逶迤而下,一路欢歌,不知流往何处去……

雨后的锡崖沟,像是刚刚出浴的少女,清新、柔美。峡谷、溪水、石板房,带着早晨温柔清爽的凉意,扑面而来。“东有马东岭之屏障,西有白桦山之阻隔,北有王莽岭之险峰,南有青峰巍之对峙。四山夹隙之地称曰锡崖沟……”

由于千百年来的闭塞隔绝,给这里带来了贫困、出行艰难等诸多不便,但也使它世外桃源般的风情保护得相当好,无论自然景色还是风土人情都天然少雕饰,原汁原味,淳朴纯天然……

站在锡崖沟后面的路石上,远远地可以看见巍巍屹立的王莽岭……

在锡崖沟过得是开门见山的日子,抬头看见的都是让目光无路可逃的万丈高山。沟里人一直想走出大山,一条7.5公里长的“挂壁公路”是八百多村民,用钢钎、铁凿等最原始的工具,耗时三十载开出的。这是条需怀着敬意徒步的公路,因为它是一尊表现人类力量、人类坚韧和意志的雕塑。(关于挂壁公路,将在下一章节里慢慢给大家讲述……)

出挂壁公路,继续沿路前行就能到达王莽岭。王莽岭地处黄土高原与中州平原断裂带之最险要处,由高低错落的五十多个山峰组成,是太行风光的代表,有“不到王莽岭,岂识太行山”之说。

如果驻足峰顶,太行雄姿尽收眼底。那些褐红色的绝壁仿佛铜臂铁躯的巨人,让人刹时感受到自然不可抗拒的力量,而那凌空长在绝壁上的树和灌木,只能让人赞叹生命的顽强了。

挂壁公路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凿而出的,此类工程奇险、艰难。为了施工方便和开通后取自然光照明,挂壁公路多贴壁而凿,相隔十余米旁开一侧窗。从远处望去,这一线侧窗勾勒出隧洞的走向,像是一双双眼睛窥视着一座座傲岸屹立的山峰。

由于太行山绝壁多,开不成环绕而上的盘山公路。聪明的太行山人便将公路修成隧洞,这种堪称世界上最奇险的公路如挂壁上。便成为“挂壁公路。”

太行山人穷则思变,众志成城,以不死的决心挑战顽石,滴血的双手抠通山岭,硬是用钢钎、铁锤开凿出“挂壁”公路,创造了人间奇迹,成为罕见的人文景观,令人叹服。

锡崖沟挂壁公路可谓是我国工程量最大的挂壁公路。锡崖沟因传说仙人曾在此冶锡炼丹而得名,这里溪流潺潺,古桥飞架,景色恬然,是游览和写生的好地方。可是由于大山的阻隔,交通十分不便,影响了村子的发展。从1962年起,全村八百余口人向大山宣战,整整苦战30年,硬是在北边的王莽岭绝壁上凿出一条明明暗暗7.5公里长的公路。那挂壁公路在山壁上曲折三层,写成“之”字攀上山顶。2003年,这条砂石路被铺上了水泥。

当看到早晨第一缕阳光把锡崖沟的山峰涂上一片金色时,我抑制不住满心的激动和兴奋,终于可以饱览一番雨后太行雄伟又迤逦的风光了。

路边有一片塌方,好像是昨夜刚刚塌掉的,坍塌在路边的乱石看着触目惊心,幸好没伤到人。

早餐是鸡蛋、玉米粥、豆沙包,食欲从来没这么好过,饭量也惊人的大。

吃饱喝足后,带了一个花卷,起包上路。

从村后一个小道起步,经过一段短途拔高之后,转入大路,全是水泥路,路面颇为宽敞……这里就是锡崖沟挂壁公路的起始路段了。

三起三落,锡崖沟人二十年的奋斗与探索、是希望与失望的心灵煎熬,是汗水和着心血的挥洒与搏杀,三次筑路的失败,锡崖沟人并没有甘心,更没有死心。改革开放的风又一次点燃了锡崖沟人走出大山的希望。

1982年1月1日,党支部又一次举起了筑路的旗帜。他们请来工程师,制定了“依山就势,顺崖凿洞,天窗排渣,螺施上升”的大胆创新的筑路方案。为了筹集资金,他们捧出了准备娶媳妇的积蓄,献出了当年过门的嫁妆,捐上了备下的棺材,变卖了菲薄的财产。村委会卖掉了集体的树木、牛羊、饲养室、连几间办公室也作了贷款的抵押。他们决心作一次破釜沉舟、决死一战。他们组成了党员攻坚队,青年突击队,光棍决死队,妇女支前队,全村男女老少都扑在了修路上。

为了加快进度,只有在悬崖上开挖工作面。唯一的办法是从悬崖顶吊下大绳,把人悬挂在空中擂锤打钎。共产党员赵全钮,林小宝等十勇士,像红军攻占铁索桥一样,义无反顾地飞身挂在悬崖上整整熬过了五个春秋,硬是用虎口拔牙的办法凿开了一个个洞口。

50多岁的宋银其在洞里度过了三个年夜而不下山,许多家庭都是三代人在工地并肩奋战。妇女们月夜推碾、纳鞋、做干粮、补衣服供应前线。在修路进入最困难的时刻,转业军人宋志龙回村了。

在当时的锡崖沟,当干部就是当筑路干部,接班就是接修路的班。宋志龙在全村经济穷到极限的情况下,在疲惫不堪的乡亲们面前表了态:“我接班!我修路!”大伙拥戴他当了新一任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又一批敢死队,卷起铺盖,带上锅碗,剃了光头,扎进了工地,直攻地形最险要的“老虎嘴”,一干又是一年多。口渴了,抓一把冷冰冰的积;肚饿了,啃一口硬梆梆的干粮;流血了,捂一把土;皮裂了,裹一块布;头发埋住了脖根,胡子长到了喉头。他们只有一个心愿,一定要打通山洞,走出大山。

一路走,一路想…… 山峦叠嶂。沟壑相衔。岁月悠悠,流过那山村的沧桑…… 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锡崖沟人不想提起,却在游人中广泛传颂…… 那个新娘就是从下面图中那两崖夹石的一线天处坠崖的……

1990年腊月,60多岁的老支书董怀跃,就在即将完工的一次爆破中,他抢先去排哑炮,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位锡崖沟人心目中最权威的共产党员倒在了血泊中,力图前去拉他的宋双保也献身在飞腾的巨石中。人们本想打通洞过一个高兴年,没想到已经穷到极点,干到极限的人们,雪上加霜,被迫休战。这个腊月,那年春节,全村人没有一丝笑意,家家都传出了哭声,胜利又推迟了一个年头。

1991年6月10日,这条路终于打通了,当第一辆汽车开进锡崖沟时,全村男女老少每个人都掂着一挂鞭炮放,全路上、全村庄、全山沟,到处都响彻着鞭炮声,欢呼声。

在数百米高的太行绝壁底下仰望着之字型的挂壁公路盘旋直上,带给我的除了视觉上的巨大冲击还有心灵上的感动,在这样的悬崖上开凿隧道,即使对于今天掌握着高科技的人们来说,也依然是想也不敢想的艰巨任务,当年沟里人作出筑路决定该是怎样的一种胆略与气魄,矢志不渝的30年的成败得失又是怎样一种坚韧与执着!此路的艰辛和酸楚,只有一辈一辈的锡崖沟人才能体会和感知,尽管此时已经走出了挂壁公路,但看到锡崖挂壁公路时的那种冲击与震撼,依然使我心潮澎湃,激动万分,定会终生难忘!

当和熙的阳光再次洒到脸上的时候,我们走出了挂壁公路,回头仰望,数百米的悬崖上,一个个天窗记录着挂壁公路的轨迹,在笔直如削的崖壁上连结成一个又一个的之字,所有的之字共同组成了锡崖沟人不屈不挠通往现代生活的奋进之路。此行收获的是自然和人文的双重感动,不虚此行!

站在观景台上,可见在两座高耸的山峰间,有一座馒头状的突起,一个山顶有一个酷似人头的地方,那就是山神。只见他:头高高扬起,傲视前方,气势雄壮、伟岸,极具唯我独尊、独霸四方之气韵。头上几棵枯草在秋风中飒飒飘动,好似他稀疏的头发,颌下的“胡子”也不再浓密如初,而是稀稀落落。我们不禁感叹:岁月不饶人,山神也老了……

再往前走,到了“扇子崖”大师所说的“流氓”景点,与众不同的太行,用自然的大手笔,抒写着人与自然的相互融合和天地合一、阴阳平衡的自然法则,点燃着人们的热情,演绎着世间万物的神奇和谐。太行丰盈的体态,随便摆出一种站姿,便秀丽妩媚,巍峨峥嵘,疏密有致而错落大方。

东庙华村之前的这段路程,一座座山丘,平而缓,拙朴平实。很平顺的水泥路,走起来很是轻松愉快。褪去绿衣,换上秋装的山岗沉稳地肃立着,成片成排的墨绿松林保持着一如既往的庄重老成。晚秋的晴空在这里更显高爽明丽,此时的太行是快乐的、丰盈的、美丽多姿的!

队伍到达东庙华村之后,车子已经在此等候。这儿有个摄影基地,在此补水稍作休整后。车子载着我们徐徐开动,继续前行。我坐在“大智”与“大勇”中间,只能是“大愚”了。(呵呵)车窗外,视野渐渐开阔,层层叠叠的山峦,潮水般涌入眼帘,而后飞速向后掠过。

层林尽染的山峦,好似在诉说着季节的轮回,生命的斑斓,一片片落叶,好似为大地串起一个个旧梦……天那么蓝,云那么俏,阳光朗朗,照亮了心扉。我把心事一件件翻出来,让这世外桃源的阳光把一颗颗心温热,把阴霾慢慢蒸发在空中吧,只留下快乐和美好,相伴以后的路程。

一层层梯田整齐排列着,大地红黄绿相间,每一个角度都像是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令人陶醉其中……

大家兴致很高,一路欢歌笑语不断。期间,终于明白了“火车捐书包是怎么回事,还有万水千山的故事,哈哈,欲知详情,请咨询青云,哈哈哈!“还有竹教授面对静幽山村发出的超乎于常人的不一般的感慨:如果在这里娶几房媳妇,生八个孩子……哈哈哈!此言已经在太行 路上定位为经典妙语!哈哈……车子走走停停,上车、下车,拍照,看景,休闲自在,心里别提多美了!

坐在车上,路边刘秀城、马五寨的牌子一晃而过了……

一处村庄,掩映在浓密的树林里,四周被山包围着。一处房屋牵引着我的视线,灰黑的烧制的小瓦很精致地排列在屋顶,瓦片上隐隐看见墨绿的青苔,薄薄铺了一层,那略略翘起的檐角,在晚秋景致的衬托下,显得那么古朴、沉静和婉约。我真的看呆了,不由得脱口而出:我不想走了,我想留在这儿,坐在这棵大树下,品茶、看书……扇子崖大师随口答道:把怡人留下,我们换点回去的盘缠……哈哈……

【五】

秋天,最不缺乏的就是色彩。太行晚秋更是触目皆景,在这个大自然极其鲜艳多姿的季节,它流淌着迷人的、艳丽的景致,以丰厚、斑斓、炫目的最美状态展示在天地之间。秋的热情把绿叶燃烧成了花朵,又把花朵沉淀成美酒,醉了我们的心。和煦的阳光铺满了山间小道,一排排落光了叶片的小白杨整齐的排列着,保持着一成不变的站姿。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靠在山脚下,静谧、安详,两排拙朴结实的房屋,安然坐落于山的怀抱里,被层层错落有致的梯田环绕着,村庄背后的大山,披着华丽的秋装,尽情展示着它不施粉黛却依旧五彩斑斓的自然美,我们的脚步跟随心灵在激荡,迷醉其中,流连忘返……

野杜鹃的叶红的那么撩人,野核桃的叶黄的那样夺目。这满目的秋色盛景如何穷尽?只好掬一把秋风抒写心事,把秋意盎然的太行美景涌入心怀,藏入心底,待来日慢慢回味……

村庄外,小路边,几棵红叶树下,一座小巧精致的袖珍石头房,玲珑可爱。问了帽檐哥,说是村子里的小庙,祭拜山神的。我在这儿站了一会儿,仿佛看到这里跪着虔诚叩拜的山里人,烧纸的白烟在树下缭绕、飘散……

车子到了一处废弃的房屋前停下,以后的路只有徒步完成了。这是一处被山民遗弃的石屋,屋前有几棵粗壮的梨树,树下树上全是黄澄澄、水灵灵熟透的梨子。我们随手捡起来,擦一擦,就大吃起来,水分很足,很甜,纯天然无公害免费水果。司机师傅很实诚,爬上树使劲晃,梨子纷纷落,我们捡了塞在包里,背起来沉甸甸的。

下面的路,全是砂石路,路两边荆棘丛生,荒草萋萋,山岭绵延,一望无际。给人一种很苍茫、凄凉的感受。走到只有一户人家的屋前时,队伍停下来午餐。家里没人,屋子是锁着的,院外停着三轮车,院子里的摩托车没有上锁。院落破败,几只鸡悠闲地在院里散步,对于我们的到来显得不惊不乍,从容的很。院外的崖下,一张席子铺在一块支起的大石板上,上面晒着萝卜丝和切碎的萝卜缨子,一边的树上挂满了好似是黄鼠狼之类的动物毛皮……

饭后,帽檐哥和大家商议晚饭是吃鸡还是杀羊的问题,大家一致同意杀羊。意见统一后,青云来到院里,发动了摩托车,一溜烟跑远了,一身灰黑的户外装,加上拉风的灰黑花色户外帽,和黑黑的脸膛、黑黑的墨镜相映衬,活脱脱一个“黑老大”形象,哈哈!很像一匹北方的“狼”,带着能吃下十只羊的“蛮劲"开着摩托横冲直撞在窄小的山道上,为了大家吃羊,青云表现的颇为勇敢和果断,大家纷纷担心,火车说:”青云一会回来,会不会被打得鼻青脸肿啊?“帽檐哥说:”没事,你看青云这个样,人家看见就害怕,不敢动他的。“话音刚落,青云手台来了:”帽檐抄手,请讲。“”羊要五点多才回来,是要还是不要?“大家商议了一下,五点多,太晚了,不要了。过了一会儿,青云回来了,毛发未损。起包,出发……

来到河南和山西交界处,一脚踏河南,一脚踩山西,休息、合影。

下午四点多,轻松到达宿营地青石爽。青石爽,很诗意的名字,这是一个四周环山的小村庄,村里有很像样的一条公路直通到关山,这儿离关山很近。我们住的这户人家是个二层楼的院落。收拾的还算是干净利落,有太阳能可以洗澡。晚饭,三姐亲自下厨,炒花生米,炖大白菜,凉拌当地野菜,被主人起了个特前卫的名字:世界第一名菜!我看着菜单,偷偷笑了……

饭毕,躺下,累并快乐着,吸饱了美景的身心,满足、欣慰,连梦都是香甜的……

清早起来,正在洗刷,帽檐哥喊:快来看日出!我扔下洗面奶,跑去拿了相机。站在屋后的空地上,只见东方一片红霞染漫了一片天,太阳像一个圆圆的火球一点点升空,天,高爽、清澈,那一片醉人的红,慢慢氤氲开来,染红了地平线,我透过落满轻霜的枝桠看到了一幅优美的水墨画……

早饭过后,大家站在青石爽的院里集合,屋后有一簇东洋菊正在恣意开放着,红艳,热烈,一共四朵,婆婆姐和三姐每人摘了一朵,戴在了帽子后面,我也跑了去,把仅有的两朵摘下,我拿着两朵红彤彤的鲜花刚跑下崖头,两只蜜蜂就“嗡嗡嗡“把我给包围了,我吓得赶紧蹲下来,闭上了眼睛。一只蜜蜂围着我打转,另一只停在我的嘴巴上,转了三圈,我吓得把花儿扔到了一边,蜜蜂一会飞跑了。

飞蓬执意不肯戴,哈哈,阿文就帮我戴在了帽子上,之后,把这事给忘了,拍了许多照片后才想起自己头上的红花。后来,在关山有个人偷偷对着我拍照,说:”带红花的关山女妖,哈哈!“我与关山共妖娆!

离开青石爽不一会儿,就来到了著名的关山景点。只见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陡峭嶙峋,韵致各异,或粗犷险峻,或柔媚清秀。空气里透着一股淡淡的凉意,阳光空灵剔透,不携一片云,不挂一丝风。视野里重峦叠嶂,千峰竞奇,万壑争秀,绵延无垠……

此时,王勃的滕王阁序的句子在脑海里闪现: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自古以来,这里都是军事要道,是丝绸之路南路西进的必经之地,人们都把关山看作了一个不可逾越的关隘,关山怎么会名不响,声不亮呢!

一路走,一路叹,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奇妙之作非人力所能比。我的拙笔实在无法描述出关山之美,走出一线天之后,扇子崖大师那句:“好像重生一次”的经典妙语犹在耳边……上片子吧,虽然拍摄技术含量为零,却也如不施粉黛之俏佳人,为大家展现真实的、原汁原味之关山风貌……

出了关山景区,队伍上了一个缓坡之后,拐进了小山道,路很窄,脚下是一层层腐败的落叶,踩下去很柔软舒服。两边荆棘丛生,脸上、身上不时被划得生疼,我的头两次撞到了树上,边上是很深的沟,被密密的树林遮挡着,倒是不显得眼晕了。

帽檐哥走的像飞一样快,我一路小跑,紧跟紧赶。好在拔高坡度很缓,不很消耗体力。走到一个比较平整的树林里,帽檐哥说在此午餐,我一听,傻眼了,不是午餐在饭店吃吗?我的包里除了几块巧克力,什么也没有。我放下包,心里七上八下,怎么办?不好意思张口,难道要饿着肚子走下面的路吗?正在不知所措之际,我前面的飞蓬递过来一块花卷,我赶忙接了,心里的感激真的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紧接着递给我两根腊肠,这是我此行最难以忘怀的一顿饭,飞蓬,是此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她,谦逊,随和、善解人意、热情、温婉、大方、知书达理,总之,接触起来,让人很舒服。她是济南的一名城管人员,(美女城管,哈)青云给她起了个简称叫:“管儿”。我落在后面了,她就停下等我,让我走在前面,因为我害怕走在后面,心慌,担心迷路。当然,并不是吃了人家的嘴短,哈哈,就说好话(嘿嘿)这是我的真实感受,我停下来换衣服,她也等我,可我赶上来,就自己跑到前面去了,我为此至今还羞愧,(嘿嘿)我害怕追赶的感觉,总觉得像是后面有狼在撵我,心里慌里慌张,怕得很。

此时,我一边胡思乱想,一边埋头赶路……雨后的树林里,空气湿润清新,植被茂盛的山林,品种繁多的树木,枝桠交错,藤曼缠绕,落叶层叠,做一下深呼吸,顿觉心旷神怡,舒畅美妙!人生如秋歌,一切的繁华终将像落叶,随风飘散,最终化为尘埃……所以,千万不要活得太累,什么都是浮云,转眼成空。看淡成败得失,静待春去秋来,坐看云起云落,花开花谢随它去,我自随性我自香。我愿做那清雅的词、隽秀的诗,一生花开成景,花落成诗。即使到了八十岁,依然绽放着花一般的笑颜……

队伍顺着山间小道一路穿行,穿林海,踏草地,小路,蜿蜒复曲折,绕过来弯过去,好似永远也走不到尽头……眼前,枯枝败叶,荒草萋萋,满目晚秋的萧条景象一望无际,走在无边的山道上,徐徐的山风吹过,太行,随着我们疲惫的步伐渐行渐远……又一个小山村翩然映入眼帘:破败的石屋前挂满了去皮串在一起的红柿子,柴房前堆满了像是艺术品一般的树疙瘩,墙角,花盆里一棵不知名的绿色盆栽寂寥地守望着饱经沧桑的旧院落。

队伍在小村前停留休整了片刻 ,继续前行。道路越来越宽敞,挺拔的白杨和公路连成了一片,地上铺满了艳黄的叶片,灰白的枝条齐刷刷指向天空,无形中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拐过一个垭口之后,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起来,一大片平原的中心是一个小村庄,掩映在一片树林里,眼前,绿油油的麦苗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摆动,水灵灵的红萝卜在阳光下发出诱人的红晕。三姐不禁感慨:又回到了人间……我也随声附和,是啊,这个人间,我们又回来了!

队伍在此集合等候车子,至此,太行穿越算是顺利结束,我们直接从这坐车去新乡火车站……

我刚在田埂边坐下,竹哥就说:怡人,你知道吗,这就是银环的村子,朝阳沟。我不禁朝村子的方向多看了几眼。只听帽檐哥说:别听他忽悠,刚才在村里遇见位老大娘,他走上前去问道:您是银环吗?哈哈……

到了火车站,兵分三路,吃完饭。飞蓬、三姐和青云留下吃红焖羊肉,扇子崖和寻悠者去了静雅的小吃店,大部分人去吃了手抓羊肉,手抓羊肉很地道,味道好得不得了,至今想起来,余味缭绕……

上车已经十一点了,躺在上铺,在临铺此起彼伏的磨牙和吹口哨的伴奏下,我渐渐沉睡……

到泰城时,已经是早上五点了,人们还在睡梦里,街上很静,我仰头看了眼天空,居然看见了满天的星星在闪烁,我站在院里看了好大一会儿,在心里默默地说:再见了!太行,经年之后,无论我去与不去,你的巍巍雄姿已经嵌入我的意念之中,永不褪色!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30762/

雨中南太行(文/怡人)的评论 (共 13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