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站在长城之上》

2014-12-26 18:30 作者:依岸观涛  | 3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长城,是一个旷世的雄伟工程,在世界上视为中国的象征。这块中华文明的瑰宝,其地位被学者誉之与埃及的金字塔齐名。自1987年,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它便成为了中国的旅游圣地之首。

邂逅北京,登临长城是人们不可缺少的选项之一。其原因除了它牵连着远古的民族文化之外,还与近代人民的领袖毛泽东“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诗句有关。作为一名中国人,谁不想到那里去登高远望一番呢?就算是女人,当一回女汉子也是人生快乐之事!

我与团友们去游览八达岭长城,是在APEC临近的日子,是日天气奇好,游人众多,当我们登到了长城的高处,灿烂的阳光已将深秋的寒气一扫而光,晴朗的天空象被清扫过一样,连半丝的云彩也没有,真是极尽了苍穹的湛蓝。

站在长城高处,依烽火台向西南瞭望,只见眼前是一片起伏跌宕连绵不断的山岭,它的样子极象是大地隆起的筋骨,又宛如劲力士身背凸显的肌肉,张扬着力量的壮美。而蜿蜒远去的长城就伏于山陵之上,就像是一条腾挪欲升的巨龙。从岭上向北望去,已然见到是一片平坦的原野,不难看出,山谷的低处,就是太行与燕山的交汇处,是通向北京的一个重要关隘。而长城恰象一条巨大的链条,从东西两侧锁住了它的咽喉部位。

面对眼前历经风却坚实如初的城墙,赞叹是必然的。因为在极其陡峭的山岭上,没有任何机械可依靠,就凭着人们的一双手,开石砌起六、七米高,顶部三、四米宽的城墙,它的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别的不说,就石块的开凿和运输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十分艰巨的工程。当初建城的人是如何克服困难的,现在已经无法考究,但它历经沧桑而依然屹立,说它是惊天动地之作就毫不为过。

长城最早建于秦代,其目的是军事防御的需要。而八达岭长城则是史上修建和保存最好的一段,人称为明代长城。看着眼前那雄伟壮观的长城,自然就让人想起明代的事情来。从史料上记载,明王朝在它统治的270年中,为了军事防御,从来未间断过对长城工程的修建。其目的是维护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原农耕文明,防止游牧民族联盟对中原的侵扰,而修建这种关隘式的军事工程是明朝重要的国策之一。(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只不过历史变迁的轨迹,有时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而最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明代拥有了史上最好的长城,却没能让它的江山永固。而由于当时朝廷的腐败,经济衰退,加上陕西遇上了连续三年的大旱,朝廷又没有想办法去缓解荒情,于是众多的饥民就揭竿而起。而李自成则以一个“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聚集起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扫荡了朝廷的精锐,攻陷了北京城。皇帝朱由检亦因此而自缢身亡。而当时还拥有一定实力的守(山海)关将军吴三桂,为了避免被农民军剿灭,几经盘算,最后为了日后的荣华富贵,竟然主动勾结清兵入关去抗击李自成。致使清军历经多年的战争都无法迈过的山海关屏障,在这次“开关揖敌”中便轻而易举地进入了中原之地。自然,那明代的江山也就理所当然的落到了清朝的手里。尽管吴三桂后被封为平西王,但由于其降清之举,成为了史上最无气节最被人所不耻者。只是到了后世,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将陈圆圆扯出为其当遮丑布,用“冲冠一怒”的气短,来掩盖其恶劣的行径。

若我们回头再来探究一下那一段历史,这明朝的灭亡的根本原因,它不是关隘不够坚固,而是人民没有饭吃啊!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禁赞叹毛泽东的治国方略。在建国之初,尽管那时国家十分困难,都动员千千万万的民众,不遗余力的进行兴修水利,将其作为农业的命脉来抓。正因为此项举措,使得一个地域辽阔的农业大国,在全国各地建成了超过八万座的水库,因而彻底改变了农业的灌溉现状,这对稳定国家的粮食生产以致稳定国家大局,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的。而且,这几十年前修下的水利工程,现在还在造福人民。这就是共产党的英明。翻开这还未远去的历史,那时兴修水利所动员的人力物力来看,它的规模和它的影响,是不比修筑长城逊色的。它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民生工程。它的广益可谓是惠及子孙后代的。

治国与民生从来就是一对相互依存的矛盾。国恤民则人心齐,民护国则境能安。共和国凡几十年的历程,无不证明这一点。试想,如果没有执政党和人民的团结奋斗,我们是不可能在战争的废墟之上将一个共和国建立起来的;我们更无法克服重重困难,冲破西方阵营的围堵,而取得今天为世界所瞩目的成就的。

只是到了今天,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一个国家要应对的问题比以前更复杂了。你发展快了,有饱饭吃了,自然就成为霸权者打压的对象。就2014年间,在我们国家周围,围堵的声音经年喋喋不休,鬼子的反华叫嚣亦此起彼伏;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不断在我国的东海和南海挑起事端,他们挖空心思的从网络、能源、金融与及舆论等方面竭尽攻击之能事。他们收买“公知”“大V”,在思想上制造混乱,他们利用我们当中一些人的短视,散布极具煽动性的文章和段子,他们诋毁领袖,抹黑政府,污蔑英雄,以涣散民心。便以民主为幌子,去干分裂的勾当,欲将一个泱泱大国瓦解了而后快。不久之前,香港就上演了一幕“占中”的戏,这就是他们的一个杰作。好在人民的觉悟已经识破了其不良的居心,一个似乎得意的运动只能悻悻的收场。但它正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颜色革命”已经来到咱家门口了,我们真的要百倍警惕,不能掉以轻心。

帝国主义者从来都把霸权作为掠取经济利益的手段,并视为自己的命根,容不得任何人挑战它的淫威。只要你跟他发出不同声音,他就千方百计的来制裁你,消灭你;只要你的实力接近他,他就认为你分掉了他的蛋糕,你自然就成为了他的敌人。因此,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不为浮云遮眼,不为现象蒙蔽,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国家的安全和政权的巩固,从来都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在思想驰骋之时,我忽然又想起了早前一则似是而非的言论,说的是长城已失去了其防御功能,它也不应该成为民族的骄傲。对此我是不认同的。因为从远古走来的长城,它是聚集了上千上万中华儿女的力量破石所筑,如果我们的先辈没有万众一心的坚定和决胜困难的勇气,这城肯定是建不成的。从这一点上看,蜿蜒于峻岭之上那坚实而雄伟的长城,恰恰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其中亦饱含着族人世代追逐和平的决心。倘若舍弃了它,那就丢掉了华立世的根本,毁掉了根植于国人心中的信仰。到那时,再遇外侮,我们就没有法宝可倚,来对付气势汹汹的敌人。

文/依岸观涛

2014年12月26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18412/

《站在长城之上》的评论 (共 37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