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像火像花像蝴蝶

2014-09-29 09:17 作者:闲潭碎梦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后来,总算领悟到不是所有发自内心的微笑都叫幸福,也在终于在一声声的呐喊中明白不是所有的保护色都只是为了保护自己永远都不会再重来的曾经,误解也在荏苒的时光中随风飘散。

那个月圆的中秋,十七岁的我们第一次走上街头,没有扩音器,没有遮阳伞,所有的人或走街串巷,或站在临时借来的木桌旁,竭尽全力地去做同一件事——募捐,靠着自身喉咙放大的音量吸引着匆匆路人,只为他们能放慢脚步,甚至因之驻足、捐款。

在一声声的呐喊中,昨日在一幕幕的重现。从来都不曾想过一直如火般燃烧热情的你也会有梨花带的时候,也会像花那般娇小,需要安慰亦或者说是呵护。

“我可能不会跟着你们一起上高三••••••我不能耽误你们。”话音未落,你的眼里已是蓄满泪水,你佯装着灿烂如往昔的笑容,却怎么也制止不住那早已迫不及待的泪水,眼角是你最初坍塌的防线。不明其意的同学在议论、在伤感、在落泪。然而,我在发自内心的无所谓,无所谓你来,无所谓你去,一切只因我在那一刻仍在与往事纠缠不放。兴许,我是有点被老师宠溺的孩子,习惯了课外与老师笑脸相和,呼呼喊喊,无规无据,所以才会如此难以释怀。课堂内外的你简直是判若两人,课下的你如同熄灭的火一般沉寂,仿佛连熄火之后苟延残喘的火苗也都熄灭殆尽。

在楼梯口偶然的有些必然的相遇,我如同平常和其他老师打招呼一样与你打招呼,你却匆匆行去,面无表情,只留下一个背影。我宽慰自己,你只是没注意到,只是不喜欢这种方式,所以没有回应。可是,一次、两次、三次••••••结果依旧是如此。敏感如我,深深的感觉自尊受到前所未有地伤害。以为课堂上似火般播撒热情与温暖的你竟是那种会偏学生的老师,难道只是我英语差?你就可以这样轻易践踏一个学生的自尊与骄傲?自此,你在我心中打上一个似乎永远都解不开的结。

记忆的回放总要让人看到最不堪的自己,每每至此,总要令我无地自容。 尤记得那天。你像花一样脆弱,仿佛无需摘折,就会看似飞舞地陨落。(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你说,你丈夫身患癌症,离生命的终点仅有一步之遥。你说,你恐怕没有太多的精力投入在教学上,你不能耽误我们。你说,你每天凌晨两三点睡,清晨五六点就得起床,你已走在崩溃的边缘。你说,哪怕一天不是24小时,只要多一小时,你就会与我们一起奋战到底。那一时刻,你已不再顾忌,在六十个人的目光地注视下,放肆地落泪。而我只是本着局外人的姿态在冷眼旁观。

后来,班主任说,你是最不舍我们的老师,你没有告诉所有人你丈夫的病情,只是为了让学校不会因此为我们换老师,也不会因此让慢适应的我们再去缓慢的适应一位新老师。那一刻,我深深地明白,你的不理不睬,并非你本意,只是生活的无奈让你在课后无力再假装热情洋溢。那一刻,我才惊觉,你的眼上眉梢写满憔悴。原来,你已不再如最初见你时那般丰神绰约。而我竟为自己不足为道的事在耿耿于怀,不肯放下,还在以因自己而降低班级英语平均分,沾沾自喜。可惜真相总是姗姗来迟,总是在遥不可及的后来。

回想至此,也许,只有迎合着其他同学的呼喊声,才能让那颗自责的心能够有稍作喘息的理由。须臾的休息时光,总会想起那个褪去所有保护色的你亦是和所有的女子一样,如花似蝶,脆弱不已。只是不知如果火流下眼泪,是不是就就意味着熄灭?你是不是自此若花般恐惧风雨,耗尽热情。也许,静默行去的时光已给出最佳的答案。眼泪浇灭了火海,却浇不熄那星星点点的火苗。

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在一句“我回来了!”之后,悄然燃起,予以寂寞如许的高三一片热情。离去的半年,你已然再次收起若花般不堪一击的脆弱,褪去厚重的蛹,像蝴蝶一样,轻盈地播撒似火热情。只是在课下独自离去的身影显得尤为落寞。在你的生命里,已历经了日的繁花似锦,日的炙烈灼烧,在这离别的秋日里,或许,做一只枯叶蝶是你最好的选择,在枯叶里掩饰着自己心中那份葬夫之痛的哀伤,保护着你的孩子们,正如半年之前你佯装热情满满,隐忍内心苦痛。让你的孩子们在激烈高考面前,毫无顾忌地去浴血奋战。你只是像蝴蝶一样带着我们在知识的苍穹下翩翩飞翔。

也许,你不是一位一百分的老师,但是,你像火,燃烧着热情,温暖着我们;你像花,摇曳在风尘中,独自坚强、美丽;你像蝶,披上暗淡的保护色,只为保护着你的孩子们。在我心中,你就是一百分的好老师。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89329/

像火像花像蝴蝶的评论 (共 11 条)

  • 心静如水
  • 春暖花开
  • 晓晓
  • 剑客
  • 老党
  • 记忆请停留
  • 荷塘月色
  • 江湖浪子;萤火虫
  • 雪儿
  • 海虹
    海虹 审核通过并说 欣赏佳作,祝文友国庆节快乐!欢迎到我空间踩踩!
  • 醉死了算球
    醉死了算球 审核通过并说 那个月圆的中秋,十七岁的我们第一次走上街头,没有扩音器,没有遮阳伞,所有的人或走街串巷,或站在临时借来的木桌旁,竭尽全力地去做同一件事——募捐,靠着自身喉咙放大的音量吸引着匆匆路人,只为他们能放慢脚步,甚至因之驻足、捐款。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