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运河边的老家

2014-09-25 10:53 作者:洪笙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运河边的老家

洪笙

故乡,到底是指一个人的出生地还是祖籍老家我一直不甚明晰。依第一种说法,我出生于北京,胡同里长大,应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了。但我始终认为我的故乡是天津武清宝稼营村—我的老家,儿时那些美好快乐记忆大多是我在农村老家的时光。

我的老家是一个不足百户的小村庄,据老辈人讲,村名是乾隆皇上给起的。因村西边的北运河经常发洪水,乾隆帝到此巡幸河工,视察堤防,问身边大臣:这村叫什么名字?大臣赶紧上前答曰:祈禀皇上,此村名叫“保驾营”。乾隆帝听罢沉吟片刻后说道:民以食为天。普天之下,五谷丰登,朕即足矣,还是改叫“宝稼营”吧。从那以后,无论社会怎样动荡,村名始终没改过,一直延续到今天。

北运河,这个承载着千年历史曾经连接南北漕运的大动脉,从西北向东南围着村子划了一个弧淙淙地淌过。河面平阔,常见三两只在空中嬉戏的家燕倐地俯冲下来,箭一般掠过水面消失在对岸的青纱帐中,几声呢喃随波荡漾。偶尔能见到打鱼的小船逆流而上,船头除了艄公还站着几只白脸绿眼的鱼鹰,艄公手举一支长长的竹杆,驱赶鱼鹰下河捕鱼。当鱼鹰凫出水面时,口含猎物,“嘎嘎”地吵着向其主人请赏,寂静的河面顿时一阵沸腾。那时的河水清澈,非常甘甜,站在岸边能见到河底的鹅卵石和穿梭其间觅食的小鱼,全村人吃喝用的水全都取自这条河,她是我们的母亲河。每天清晨,白丝巾般的轻雾依依不舍地徘徊在鳞次栉比的农舍周围,各家的雄鸡唱着嘹亮的咏叹调,此起彼伏,将沉睡的村庄唤醒。大人们这时便要用扁担挑着两只水桶来到河边担水,回家倒在柴灶旁的大水缸里,供一家人使用。

我家就依偎在河的东岸,院墙外不到30米就是河堤了。那是一个华北地区常见的农家院,三间土坯房,坐西朝东。中间是厨房兼门厅,左右各一间卧室。19世纪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曾说:“画家们都知道,最有趣味的住宅一般是穷困的平民们的那些毫无虚饰的、卑微的木屋和农舍。”房屋虽简陋,却是我最温馨的家。卧室的白墙上,彩色粉笔涂画着我的“杰作”,奶奶左手扶门框右手搭在眼前望日头断时辰的身影至今仍时时浮在眼前。(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当我跨出幼儿园的门槛,背起书包上小学时,“造反有理”的“文革”开始了,我“刚一上学就停课”。那时父母的命运和所有人一样,被各种疯狂的运动所折磨,自顾不暇,更逞论望子成龙,把我送回农村老家由奶奶照管也许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少年不知愁滋味。到了乡下,我就象断线的风筝,可以自由自在地遨游了。那时,我们没有芭比娃娃和变形金刚,没有游戏机更没有电脑、ipad,玩具和游戏全赖大自然的赐予。爬到树上捕蝉、猪圈棚顶掏窝、河堤上挖鼠洞、藕塘里钓青蛙、举着长把扫爪捕蜻蜓、残墙断壁下逮蛐蛐等等,最开心的要算游泳了。

村子的西南角是北运河的转弯处,经长年冲刷,形成了一处细沙铺就的浅滩。在稻花飘香的季节,吃罢午饭,我和左邻右舍的小伙伴们便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脱去遮羞的衣物,争相恐后地拥进大河的怀抱。到水流湍急的河里戏水,是勇敢者的游戏,也是学游泳的终南捷径了。一开始,我是用一条腿踮着脚尖作为支撑,双手拼命地往后刨水,顺流而走。数不清呛了几回,喝了多少水,时间不长,我就能像泥鳅一样在涌浪里钻来钻去了。

的阳光是最烈的,海蓝色的天空,一碧万顷,几朵棉絮状的云彩在田野的尽头悠闲地踱步。晌午时分,岸柳像害羞的姑娘长发低垂,不知谁家的驼色小狗,躲在树下吐着舌头喘粗气,求偶的昆虫“滋啦—滋啦—”地在打盹的草丛中轻声吟唱。赤脚走在发烫河滩上,就像踩着通电的电热毯一般。我和小伙伴们常常会别出心裁,将河边的滋泥抠起,往脸上、身上、屁股上涂抹,将自己从头到脚糊成一个泥人,除了说笑时露出的一排白牙,浑身上下黑黢黢的,分不清彼此谁是谁,活脱的就是庙里的罗汉。涂抹完毕,我们便来到河堤的一处陡坡,也是这一带的制高点,距离河面大概有两三米的样子,一字儿排开,齐声喊着“一、二、三”,几步助跑后, “扑通扑通”径直地跃向大河的深处,水花飞溅的“哗哗”声在两岸回荡,仿佛为我们的勇敢和无畏鼓掌喝彩。

夕阳收起最后一抹余晖,色借着袅袅炊烟悄悄地从村的东边弥漫开来时,奶奶便招呼我抱柴禾烧火做饭。一米见方的灶台上嵌着油亮的大铁锅,沁满柔润包浆的木制风箱紧贴着灶台。拉风箱是我的主业,双手用力将风箱中的拉手拉出再推回,一来一去,“呼哒呼哒” 的节律汇成一首动听的小夜曲,灶中的玉米秸随之燃烧升腾,“噼啪”作响,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柴香,平添了几分食欲。晚餐是一家人的正餐。虽是素炒时令青菜、小葱沾黄酱、玉米面的贴饼子,但全家人围坐在炕桌旁吃得依然津津有味,至今想来似乎余香尤在,口水难抑。

现而今每当节假日去郊外踏青赏景,定要顺便品尝当地的农家饭,但不知怎的,其味道总觉得与儿时差了那么一点。细想想也不奇怪,但凡刻意模仿的、“人工的”事物,终究没有原生态、自然天成的来的真切。就好比城里的公园,也是绿树成荫,小桥流水、假山喷泉,比起十层楼阳台上的绿植盆景已是相当地豁然了。可稍加品味,就会感到这公园里的风景还是有些许的矫情做作。其实,原味原汁的“老味道”是几代人的薪火传承,饱蘸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绝非急切所得, “道法自然”方为人间正道。

光阴荏苒,自奶奶去世后,我已有多年没回老家了。不是不想回去,多想再听一遍奶奶讲的那个神秘的老故事,再牵着小狗驱赶羊群到河堤上散步呀,然而我又不忍让沧海桑田的巨大变迁搅扰了我那童话般的故乡之。儿时那纯净的河流、古朴的街巷、满是涂鸦的老宅和那村外如画的茫茫原野还能找寻到吗?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88289/

运河边的老家的评论 (共 5 条)

  • 心静如水
  • 雪灵
  • 春暖花开
  • 晓晓
    晓晓 推荐阅读并说 当夕阳收起最后一抹余晖,夜色借着袅袅炊烟悄悄地从村的东边弥漫开来,儿时那纯净的河流、古朴的街巷、满是涂鸦的老宅和那村外如画的茫茫原野便一点一滴浮现作者眼前,一条蜿蜒、承载着千年历史曾经连接南北漕运的大动脉,从西北向东南围着村子划了一个弧淙淙地淌过……文章生动细腻,读来如亲临其境的感觉,推荐共赏。
  • 中国公民

    中国公民常回家看看!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