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砚台颂

2014-09-20 23:10 作者:赵九州  | 1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砚台颂

千雕万琢细研磨,

只为盛下满腹墨。

染尽池水浑与浊,

是非黑白任评说。

(仿明代于谦《石灰吟》)(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 原文译文 ,一方端砚,在历经雕琢研磨后,方才装下满腹墨水,清澈的池水在放入砚台中研磨后马上变得浑浊不清,其本质的黑白任由世人评说.

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引申意为,十载寒窗悬梁刺股,只为满腹诗书兴邦治国。其行人处事的黑白曲直是非功过任凭历史解说)

赵九州

农历甲午秋,天津塘沽

石灰吟

朝代:明代

作者:于谦

原文: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一作:千锤万击出深山 / 千鎚万击出深山)(一作:粉骨碎身全不惜 / 粉身碎骨浑不怕 / 粉骨碎身全不怕)

译文(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87121/

砚台颂的评论 (共 16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