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官员染指高考,为何如此“营生”

2014-06-17 10:23 作者:陈天真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一个镇政府的文教助理,不把心思放在如何提高全镇教育水平上,竟拉上身为高中生的表弟及另5名高中生,利用出售高考答案及作弊电子设备牟利。辽宁省铁岭市下辖的昌图县法院12日公布此案一审判决书:主犯张芳及其表弟卢某某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和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网易新闻)

每年6月7、8号举行的高考因其参考人数多和影响范围广,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最大的考试。每年这几天围绕高考而来的新闻络绎不绝,其中最让人深恶痛绝的就是那些将想着靠高考发横财的家伙。仅靠出售高考答案及作弊器材,新闻中的张芳获利53万余元,对比一个镇政府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收入来说,可谓是巨款了,难怪其明知案发后的严重后果,仍然想着顶风作案。

其实排除张芳本来公职人员的身份来说,这类案件在高考期间并不鲜见,一方面是因为有需求就有市场。参加高考人数众多,其中肯定避免不了一些想着靠旁门左道取得高分的学生及家长。高考作为“鲤鱼跃龙门”的跳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实除了高考,但凡是有考试的时候都会有人在打听:哪里可以买答案,怎样可以包过。另一方面是因为有市场就有供应。当不法分子看清市场潜力时,商人的敏锐性让他们立刻将眼睛盯上了能够触摸到高考试卷的人。高额的回报让部分人放弃原则、监守自盗,亦或是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中有的是人民教师,有点是国家干部,有的是社会精英,作为受过高等教育他们没有逃脱一个“利”字。这不仅是他们自己的可悲,更是社会的可悲,是国家的可悲。

新闻中的张芳作为政府人员不思为民办事,将赚钱的歪主意打到高考上面。贩卖高考试卷及作弊工具的行为虽然说是其个人行为,可是其工作单位真的就一无所知么?是没有引起重视还是对干部监管不到位,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个事件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打击领导干部贪污腐败的同时,也要注意加大干部思想教育,时刻绷紧其遵纪守法这根弦,让干部们明确地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62066/

官员染指高考,为何如此“营生”的评论 (共 7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