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志愿者”为何成为官员“替罪羊”?

2014-05-27 16:50 作者:巴恩鼠  | 1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近日,巴中城管一名副中队长拒交两元停车费,与收费老人发生纠纷,后强行开车离开,致收费老人摔倒在地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昨日,巴中市城管部门表示,该副中队长侯飞甫既非公职人员,也非临聘人员,系一名“志愿者”。(成都商报,5月26日)

巴中市城管局关于侯飞甫系“志愿者”一说,随即引发舆论哗然。广大网友纷纷吐槽“比临时工还高大上的志愿者出现在城管队伍中了,百年奇闻?!”、“副队长都是志愿者了,估计队长应该是临时工吧?”等等如是。其实对于本案的性质,巴中市公安局巴州区分局已有定论。侯飞甫,巴中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临聘人员,在非机动车道上驾驶私家车回家时,与收费员梁宗仁发生纠纷,强行离开时,造成梁宗仁受伤,最终医治无效死亡。

通过公安部门的认定,笔者认为至少有两点可以确定,一是侯飞甫确系巴中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临聘人员。二是他因私事造成群众死亡,与单位无关。但是巴中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并没有主动向社会公布事情经过和相关情况,而是“创造”出一个新名词“城管志愿者”,与侯飞甫划清界限。就是这一不负责任的举动深深地刺痛了公众的敏感神经,引发了强大的舆论狂潮,没有担当的行为如何让群众相信、满意?

温家宝总理曾说过:“现在影响我们整个社会进步的,我以为最大的是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诚信,一是政府的公信力。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素质,公信力驱使公众服从政府的指令,是政府行政命令得以执行的本源。一个政府如果丧失了诚信和公信力,它将举步维艰,最终会被人民所唾弃。现在一些政府部门在涉及本单位的舆情时,不能正确积极面对。往往采取“鸵政策”,甚至“一刀切”,划界限,最终致使舆情发酵,给政府形象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笔者认为,政府部门要勇于担当责任,真心诚意回应社会关切,才能增强公信力。比“城管志愿者”更可怕的是不敢担当!(广羽)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55711/

“志愿者”为何成为官员“替罪羊”?的评论 (共 13 条)

  • 龙行天下
  • 春暖花开
  • 心静如水
  • 荷塘月色
  • 晓晓
  • 剑客
  • 婉约
  • 雪灵
  • 雨袂独舞
  • 低吟浅唱999
  • 晓梦芳菲
  • 聿铭
  • 常道
    常道 审核通过并说 赞一个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