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简单

2014-05-24 09:16 作者:阿哥撒旦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周末的时候,回乡下给奶奶庆生。老人家显然对我们的到来感到意外,因为过生日这种事情在农村人眼里,远不及地里的农活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儿孙能够回来,许久不见,热闹一场。这远比为自己过生日更加快乐

每次半晌午到家,老人家总是要张罗着做点早饭。对于我们的辛苦她最能理解,工作挺累,早上睡个懒觉,肯定是来不及吃早饭的。

其实,她哪里知道,虽然在小小的县城,哪怕起的再晚,总还有吃早饭的时间。随处可见的包子铺,面食馆,至少让你走路或者坐车的时间,能够填饱肚子。

乡村的早饭就显得复杂。必须要早起,公鸡打鸣的时候醒来。等柴火架好,一把松毛引燃,炊烟随着太阳一起升起,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稀饭与粥,是同一个东西两种名称。粥更洋气一些,有些养生的味道。大街上有各种粥铺,粥里又放各种佐料,味道很是可口,保健效果也很好,在注重养生的现代社会里,应该是不错的选择。我更习惯叫它稀饭。爷爷常常回忆,当年我的祖辈,从河南逃难到江西的时候,多亏了稀饭的帮助,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繁衍生息。

等鸡喂好了,猪食准备停当,菜园子里的各种蔬菜也得到了灌溉,锅里的稀饭扑腾扑腾冒着泡,差不多熬好了,洁白如玉,香气腾腾。倘若有昨的锅巴,熬一锅色泽金黄的锅巴粥,味道更是香醇,让人留恋。(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没有油条、包子、馒头,没有各种形式的粉面。一碗白粥就点咸菜,早饭便开始了。简简单单,就像这每天的生活一样。

白粥是老年人的最,牙口不好,肠胃不妙,喝粥刚刚好。但对孩子来说,更奢望的是炒一碗油饭。

油饭像是现在的蛋炒饭。但是简单多了,只放点菜油,没有蛋,所以我叫他油饭。香而不腻,调料简单,倒也可口,是解馋的好东西。

农村人的饮食,多半是自给自足。从主食大米,到菜园里各式的蔬菜瓜果,再到调味的油,都是靠自己的辛劳所得。只要你辛勤的劳作,不管世态炎凉,人间冷暖,至少可以填饱肚子,这是上天对勤劳最基本的馈赠。

舌尖上的中国,让许多人认识了古法炼油这一传统的食用油制作方法。我们这一带的农村,吃精炼油的极少,菜油最有市场。

菜油来自菜籽,菜籽来自油菜。人们眼中的油菜,最瞩目的算是它的花。清明前后,油菜花开,让久居闹市的人有了放松的去处,有了休闲的场所,也成就了像婺源这样的地方,简单之中也有黄色花海,让人神怡。

其实江南一带,哪止婺源,哪里有辛劳的农人,总少不了这满目的景色。只不过天时地利人和被它占尽,让他被满世界知晓。

等繁华散尽,将是历经艰辛的收获期。收割是第一道门槛。健壮的农村汉子挥舞着镰刀,挥汗如。勤劳的妇女用毛巾包裹着头发,带着草帽,丝毫不让须眉。一排排的油菜整齐的倒下,码放在田野里,像是一列列牺牲的士兵,十分壮丽。

收割完的油菜,还需要大自然的恩赐。太阳的暴晒能够迅速吸走水分,让油菜壳干裂,让油菜籽更容易抖落。

只不过天公总有不作美的时候。暴雨和洪水是最恐怖的事情。一年的辛苦,一年的期待,很可能就因为连夜的暴雨,漫涨的洪水而化为乌有。农民可悲的地方正是如此。靠天吃饭,身不由己,可风调雨顺的日子,哪里会经常有呢。

这两天,爷爷奶奶总惦记着晒在田里的油菜。天气不好,总怕暴雨来了,田里的油菜被洪水冲跑。才吃过午饭,两位老人就背了工具,到田里踩油菜去了。

踩油菜也不是简单的活。先把地上的油菜杆拔出一块方地,垫上雨棚布。再把一捆捆晒干的油菜码放堆好,人站在上面使劲的踩,将壳中的油菜籽抖落。当然人越多越好,我们小的时候,喜欢在上面跳舞,蹦蹦跳跳,算是娱乐,也有收获,一举两得。

等菜籽壳全部脱落,将秸秆抖净,把散落的油菜籽用筛子筛过,用袋子装好,再背回家。暴晒几个日头,晒干了水分,就可以送到油榨房了。

榨油的过程,以前也不得知,只看过机器,大桶的菜油,还有压榨剩下的枯饼。这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肥料,算是榨油的工钱,一并给了油榨主。

一百斤的油菜,大概能换回二三十斤的菜油。这便是那一年的辛劳,从播种,到收获,所有的劳累所得。得到这二三十斤的,是农人的希望变成了的现实。还有多少,是被大水冲走了的,一年辛劳,颗粒无收,一无所获。

但希望不曾停止。明年依旧播种,等待收获。

年轻人不在耕种,老年人步履蹒跚。当机器的轰鸣代替了无声的劳累。当快节奏也融入一个一个的乡村,当简单的生活变的更简单,到时候,菜籽油,还会有这原始的醇香吗?还会有人等待收获吗?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54510/

简单的评论 (共 6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