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随友还乡记

2014-04-21 16:11 作者:秦渭渔樵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乙酉年重阳节后的一天。秋阳高照,碧空若洗。我与三几朋友开了车儿一路奔山西而去。

同行人中的一位被尊称为王老师的,老家在山西运城。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去省亲了。王老师中等个儿,瘦瘦的身材,白皙的面庞。一头自来卷儿的黑发。身着白色的长袖T恤衫,外罩一件淡黄色的西服。年届天命的人了,却多有朝气,少了暮气,一副俊洒飘逸的样儿。车子由王老师驾着,速度是百二十迈甚而更快 。可谓是朝发午至,未及中饭我们便到了目的地。在王老师的亲戚家小憩片刻,我们就起身去镇上了。

今天是镇上的大集。村子距镇上甚近,老远的就能听到喇叭的轰鸣。近前了便是人头攒动,摩肩擦踵;足下是尘土没脚;道边是纸头菜屑。叫卖声唤人声不绝于耳。脚底下尽是一摊摊的货物;眼目里尽是一爿爿的店铺。衣物农杂,吃食玩耍。百样齐备,尽可游玩赏用了。

在王老师的引领下,我们挨擦着人群,挤进了一座当地人称为后土寺的庙。所谓庙是一无蹲狮,二无丹陛,三无旗杆。庙院甚大却大都让卖服装的占用了,迎面的是仅存的一座大殿。所谓大殿其实是既无滴水重檐,亦无彩绘金妆,乃是一座民房而略显高大而已。倒是有一通匍匐在地的残碑字迹朦胧可辩;大概是宣统年间的修葺志文。 据书载:后土寺是供奉炼了五色石,补齐了天;功莫大焉的女娲神祗的;而且似乎另有它地。这里是否是同出一处就不得而知了。进了庙自然是少不了焚香叩拜一番的;我看到的王老师是颇虔诚的,其他人的祭拜就要打折扣了。因为大多的人进了庙大都是不知要景仰的是那尊神呢。

从庙里出来,我们漫无目的的在街上挤着看着。除了鞋面上的尘土似乎是一无所得的又回到了亲戚家。亲戚招待的午饭;大个儿的饺子,大盘的菜。虽然粗淡,却还爽口。饭毕,我们又出发了。此趟出去是觅古玩的。古玩这个行当我是未近门槛的。这不刚刚上了车,王老师就有交代了:看见了东西不要轻易伸手;走到近前脚底下要小心;衣服的下摆裤脚要当心!不要将人家的物件儿跌了、踢了、蹭了、碰了。到时候就说不清了。

运城这个地界儿可否是文物胜地,我孤陋寡闻,不揣深厚。但见在我们去转到的收者家里,藏品不少,品种良多。大件儿如石槽、瓷缸、铁甑、木匾额。小件儿如金的石的摆件儿、挂件儿、坠件儿。再如瓷罐、瓷盘、瓷盏儿。泛着黄色水渍的孤本善本,古旧字画儿。林林总总,真赝混淆。绝不是我等人儿能弄得清的。收藏人中亦是藏龙卧虎,不乏有高深之人。譬如走过的一家,并未见着男主人。但从家里的陈设的书卷气之浓;壁上书法功力之深;墙面所挂的奖牌奖匾。再添之家人朋友介绍时脸颊眉间的喜兴之色,就可见端倪的。又能在别的仰慕者家中的墙上厅壁看到其书法巨作,亦可见流传颇远。这里人家的门楼耸巨,足足在六米以上。居屋也高不可援。这可真使城里人要羡慕的了;城市里不及人家一半高的住屋——城里人高傲的头颅还能扬得起来么?(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忙忙迭迭的跑了一后晌。回到亲戚家,天已是黑得严严的了。我们草草的吃了晚饭,又驰向几十里外的城里觅驻地去了。

翌日晨七时许,早餐顾不上吃。我们一行人早早的来到了古玩市场。所谓早只是单对我们而言,黑黝黝的市场上早已是人声鼎沸,嘈嘈杂杂。一个个的地摊儿,挨得密匝匝的。亦可谓是琳琅满目。有卖旧瓷器的——瓷碗儿,瓷盏儿。瓷罐瓷壶瓷瓶儿。式样别致,新旧不一;有卖铜器的——坐佛、卧佛、立佛。烛台、香炉、礼器;有卖文房用品的——古色古香的砚台,有的精巧,有的粗拙。有新有旧,有整有残。镇纸亦是多多,红木,玉石,铜质的。纸品多是字画:赭黄嫩翠,姹紫嫣红。旧书也不少见,匣装的成捆的,据说都是明清的版本。看来是开市许久了。市场的角隅里亦不时的涌起一阵阵的人潮。和我们同去的当地人说:那时新来的摊儿,或许有新奇的玩意儿。

我们的人一到市场便走散了。因为来的目的各不相同 。我肯定是属于闲逛——啥也不懂却饶有兴趣的人;我的一位知己朋友是属于有收藏愿望却还在门外观望,未敢探足及里的人。王老师却早早的看不见影儿了。大约是过了三几刻钟,市场上人潮的涌动才稍稍平缓了些。我们也才远远的瞅见了王老师在一个摊儿前蹲着,忙踅了过去。只见王老师的手上捧了一尊铜佛在端详着。眼见佛容阔面垂耳,端凝慈瑞。左臂云起,右肢隆胸。发髻楚楚,衣带婵婵。质地细腻,匠工秀巧。一幅禅定思善的模样儿。甚是可人洽意。说起王老师对古玩的浓情厚意,自然离不开他多年的艺术修养。说起艺术修养更不能撇开他的好及其所从事的事业。准确的讲王老师其实是我朋友的熟人,故而以我对他的了解可谓是知之甚少。只听说他是画院的画家,而且是国家知名画家的秘书。也偶闻他曾在企业里供职,从一个工人到干部到一个职业画家的所走过的路;可谓艰辛,可谓漫长。我不得而知。但依我一个中年人的眼光与所历,可以想见其的不易。

王老师似乎正在与摊主儿议价。但见他放下了手中的物件又欲转身走了的样儿;走了几步又回身了。又好象摊主在唤他。最后我亦不知他以什么价儿成交了。看着王老师来来回回转着圈儿磨价钱的样儿,就知他是老手了。亦所谓的意欲得之,必欲远之;玩的是欲擒故纵了。我的朋友却心愿未了。于是由王老师帮着选了几件,价码都不大。王老师却说:保你个个都是真东西,只会增值而绝不掉价儿。

太阳正对了头顶,我们才吃了早餐。未几,我们的车儿便行驶在了去县的路上。

夏县是个据有远古文明的地儿。禹都安邑即指此地。试想当年禹受命于危难之际,上奉帝意,下携民愿。领万众奋发于浩野之中,战山斗水,治理黄河。凿龙门,疏九泽。一逾十三载,三过家门而不入。以致力于建立夏王朝,开辟远古文明之先河。禹王右手握规,左持准绳。披九山,决九河。抉九水,定九洲。大禹的伟大形象真正是深入人心的。

仲秋时节,道边的地里满是苞谷枯黄的秸杆儿。搬掉了苞谷棒子的秸杆儿,一如女人做了母亲却被人攫走了儿女一般。悲愤之余,无奈之下。只能是叶片凌乱,衣衫不整,不修边幅,无精打采的样儿了。路另侧的苹果树们却是异样的精神头儿。秋风吹掉了枯叶,圆硕鲜润的果子却更明晰的展在枝头上。一眼望去,密匝匝,红灿灿。坠弯了枝儿,压折了棵儿。我还在思忖着;难怪苹果树老是长不高呢!

去夏县的缘由亦是因着王老师的到来,夏县一帮子书画的爱家藏家玩家慕名邀请的。见面的地方是在一位藏友的家里,主人的喜好是一目了然。进屋迎面是一巨幅的牡丹图,鲜红光艳。侧墙上是行书的岳飞的满江红。笔法大气飞扬,遒劲有力,挥洒洒脱。里墙是一排高橱,列放着大幅的主人与他人(应该是书画名家)的合影以及书籍画册。这里的一切都彰显了主人的气韵与富有(藏品之胜)。小事寒暄。人们似乎已等待多时,颇有些急不可耐了。王老师居中,藏友们围圆。十多人便促膝交谈开了。而在这之先,还有个颇有意趣的插曲儿。

为了欢迎王老师的到来,夏县的朋友们还是做了些准备的。其中便有了似乎是藏友们的领导的开场白。开场白的主持是位憨厚敦实,中等个儿的中年人。看来也是屋主了。主人从他的工作经历说起,历述了他何时参加工作;何时晋级以至于后来如何进入到机关里的过程。又从他因何缘由引发收藏之趣以至于后来如何的与些书画名家交游。一一列述,娓娓迩来。这其间虽偶有闲言打断,却仍未能影响主人的情趣。亦是不嫌琐屑的讲完了。态度谦卑,诚惶诚恐。主人不厌其烦,来宾只好洗耳恭听。以示尊敬了。倒是王老师甚具童心童趣。一句说笑,使得略有点沉闷滞涩的空气有了些恬意。主人的爱犬不时的在王老师的膝下匍匐嬉戏,主人欲呼之出去。王老师说:这狗怎么和我一个样儿,都是卷毛的。众人便发笑起来。其中也不乏会说话的人奉承到,王老师你真幽默。玩笑也罢,幽默也罢。人们一下子如释重负感觉轻松了。气氛变得更为融洽了。在王老师与藏友们谈画议画的间隙里,我才有时机打量了于我而言:交往甚稀,知之甚少。却是电视上有影,报纸上有名的——另一场景下的画家朋友王老师了。

王老师与我同庚,是个直性子不拘小节的人。记得我们一次去韩城的经历。因为我才拿上本本,根本谈不上什么驾技。在冲一段泥坡时有些手忙脚乱。王老师直谏到要惜车呢!小心蹭坏了底盘;待上了坡又忙着爬下车底去看,全然不顾是面生的人;是朋友的朋友。亦不顾别人面上的赧色。晚上吃饭的时候,最后的一道菜老鳖疙瘩汤略显味咸了,王老师拿起面前茶盅里的残茶就倒进自个碗里,又将蘸过菜的醋汁加了些许。还说道这下子味道才合适了。站在他身旁的服务员捂着嘴笑着,看着他的所为,待客的主人还对他大有意见;哎!要啥言传吗?俺这里得是买不起调料了。

我这里思绪云游,遐想万端。那边王老师与他的慕友们在热烈的讨论,听得见王老师正在演讲呢。王老师说:你们藏品的优劣高下我就不妄加评议了。因为都各有其道,各具风采。也不是几句话能说得清道得明的。我单就你们刚才所表露的收藏理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供参考。 王老师说:我以为好的收藏家要收、藏、展、营并举。因喜而收,因爱而藏。但一味的孤芳自赏,藏在深闺人未识亦不好。闺女大了总要嫁人的吗!所以就要在人前露面,也就所谓展示了。展示了有人看了便可能稀罕,便有了喜欢的人。便可能产生购买或交换的欲望。于是乎便产生了经营的问题。你可以物易物,以画易画。你也可以抛砖引玉,以劣营优。你更可以广募名作,扩张己望。这其间你会不断的提高自己藏品的质量与数量。以期达到收藏并发展的远大理想。

王老师的一番话得到了赞许,甚而有了欢快的掌声响起。 因为我们要在当日赶回家里,就忙起身作别。主人却有些依依不舍了,并说已安排了饭局;甚至安排了参观。看来是盛情难却了。见王老师看了看手表,又向我们这边张望。我们的意思肯定是吃饭参观都是好事,何乐而不为呢。只要你肯去我等单是奉陪吃喝玩乐的任务,无甚劳烦的事。又况是却之不恭呢。于是我们到了一处颇具气势的酒店吃喝。酒是杏花村的上酿,菜亦多是地方名品。席间自然是杯来箸往,不免高谈阔论一番。

酒足饭罢,我们来在一处古迹。但见园子里松柏森森,绿草茵茵。红墙金瓦,殿宇高耸。门楣上镌着司马温公等字样,细看原来是北宋司马光的家庙。院落一字行陈列,前庙后墓。远处似乎还有座*水书院的建筑。临了,主人又带我们去了大门外的碑亭。外观碑亭高在廿十余米之多,在旷野之中孑然矗立,直刺苍穹,雄姿伟岸。碑身净高九米,再加上缡首下狴犀(音),足见之高;阔一米半厚半米,可见之巨;身居亭内,仰目不可尽其项顶亦见其尊了。

游玩尽兴已是日近西山,我们一行人作别了。所谓举手常劳劳,两情相依依用在此时也可谓是一景了。说起来我们还是些庸人,依然脱不了俗臼。坐上车不免议起先前的事。我说,王老师毕竟是大地方来的人。虽然称不上名声显赫,但也是颇具影响的人了。因而人家慕名而聚,诚惶诚恐的待见了。甚至有人字斟句酌,费尽心思;从深底里掏弄写名言警句来应对,也是不容易的啊!王老师说:这样的场面我见的多了,也就不太多想了。王老师又讲了许多闲闻趣事。末了,王老师说,接触这些人的目的主要还是交朋友,扩大影响。时机成熟了就把院里的画家约几个过来搞个画展,与当地的名流名士做些交流。一方面开拓视野,提高艺术功力。另外卖卖画,搞些经济上的创收。好为咱将来的发展打下些基础。将来的好作品要依靠今天辛勤的劳动啊。要集素材,多写生。要多交游,提高鉴赏力。要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向自然界学习;也要向人世间学习。提高艺品先要提高人品。所谓人德修养和艺德修养。这样才能有利于一个艺术家的成长

三个小时的车程,我们便又回到了西安。明天的生活依旧。期盼着王老师的艺术创作之路越走越宽,有着更加灿烂的未来。亦祝福家人朋友,当然也包括我们大家平安快乐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43216/

随友还乡记的评论 (共 8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