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想念京夫

2014-03-10 08:47 作者:五棵石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写毕忠实的事躺在床上,头脑忽然像过电影一般又想起许多过去文坛的人和事。说到“陕军”干将还有一位也是从艰苦的生活过来的,他就是京夫。

记得那还是在遥远的三十年前。当时的陕西作协还是刚刚恢复活动,《延河》杂志也复刊不久,急需培养一批文学骨干。后来就在胡采,杜鹏程,王汶石一批老作家的倡导下举办了第一期的读书会,选拔了在当时文坛才刚刚露头的一批文学新秀,有好多在后来的中国文坛上赫赫有名,如陈忠实贾平凹路遥京夫还有邹志安张敏刘斌李凤杰周矢等,后来的第二期还有高建群杨争光叶广芩庞一川等。

我当时年纪很轻也无名气,只是刚在刊物上发表了几个小说,因为汶石作家的提携也被充数进去。

我记得那是秋季节,很多从陕北下来的朋友已是皮袄在身。从商洛过来的京夫,一副穿戴单薄也来报到。他那文弱白净的模样让我很有好感。他在班上很少言语,如果开口都是一副请教对方的口吻,态度非常谦卑。可是在写作上,他可是埋头苦干,从不让人小瞧。他后来在读书会上写成的小说《拐杖》后来就发表在《人民文学》,还获得了全国第二届鲁迅奖,一举成名。后来他还在调来陕西作家协会以后还写了很多的中长篇小说,名声鹊起。但是他的生活还是艰苦,身体还是一副病怏怏的感觉。

陕西很多作家大多是农村出生的,长期的困顿生活使他们的身体都是不好。前几年已经逝世的路遥志安,还有如今刚刚去世的京夫都是。贾平凹也一直病在生活里不得好转。

从读书会毕业我和京夫就熟悉了。我当时每次去商洛玩都要去他那里坐坐,和他在他住的文化馆的家里吃饭聊天。我还对他住在一栋有天井的像南方风情的院子很是羡慕,以为是符合作家口味的建筑。(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有一次我和张敏周矢一块去,他还安排我们给商洛的文化人士讲文学课呢!真是羞煞了我们。商洛是个藏龙卧虎之地,有很多文化的积淀,读唐宋诗词就会发现很多名篇都是和这里有关的。记得唐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就是写此地的。所以给商洛人士说文化才是班门弄斧。那次我还认识了写花鼓戏《一文钱》的剧作家。他写得那戏在上京汇演曾轰动过京城。可当时那人的境遇却是很悲凉。

后来他在《延河》当编辑还为我发表过小说呢,这些到现在我都还记得他的好。

现在他的人已故去有两年了,坟头的草可能也长得老高。可他的文学还在读者还在,他会不会欣慰呢?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28046/

想念京夫的评论 (共 1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