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下午到黄昏

2014-03-05 15:37 作者:英子  | 1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我因为要找一样少见的东西,所以,这个周日有了必须出门的理由。

兜转很久,总算询到了这个地址。我站在街口,朝最远去望。这长街,比我想象的还要深很多。于是欣喜,一定会有的。

似乎所有的批发市场都是那一种声音,繁杂。就像指定的。年轻伙计们自得其乐的笑声;搬运工或提或扛装卸货物的呼声;小面包车司机粗犷的叫喊声;买家拖着的购物车轮子在水泥路面尖刺的响声;还有老板们讨价还价的计较声。

我在第一家店没问到有那样东西,心里就有些失落了。转念说服自己,别家应该有备着的吧。我唯有继续找,继续问。

其实,从走进这条街开始,我就感受到那些眼神的温度了。炙热。和时下的寒极不相称。怎么总觉得像一群狮子审视一只不知道从哪儿闯来的小猴呢?越来越害怕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不知名的勇气支使我兀地回头看,原来没有几个我这样的女孩子到这里来。我看起来也不像个做生意的,至少不是做渔货生意的。所以,他们自然觉得奇怪。就像我一开始奇怪他们那样。我明白了,但他们还没明白。

我只是想找我要的。

那么大的干货市场,几百家的店,元贝、干鱼仔、螺、蟹、还有那么多像山货一样的补药,似乎每家必有,但就是没有我要找的那一样。

两个多小时后,我不得不离开了。

生计

从街口到珠江边的那一条很长的人行道,就像一个开关,不知道在我走过的时候被谁按动了。于是,我坠落到另一个世界。

这里的节奏极慢。若内心和现实一样安稳,这就是一处可以长住的风景。

以水为墨的毛笔字,垂钓,象棋,太极,俯首贴耳。

还有,那些被盖上“走鬼”标签的小贩们在推车旁等着过路人来买他们的东西,矿泉水、菠萝、花生、玉米、烤红薯,在周围没有小吃店的情况下,这些已经算琳琅了。

我很希望他们生意能好,但又担心城管会来。

那种生存与职业之间的冲突。谁难为了谁?

江边的风景

一路走,一路都是风景。绿树,水边,轻风,笑颜。

不时有小男生踩着溜冰鞋从我面前飞过。单排轮都玩得那么自如。我长这么大到现在都还没学会过四轮的。因为怕摔,再直白点承认,我是怕摔得不优雅。

前面,有小朋友妈牵着,快乐地扭着步子。卷卷的金黄色头发和蓝眼睛,高高的鼻子,个个长得可。尤其,他们的英语很棒,我与其比,倒像是个刚学会说话的小孩。他们和我相视微笑。

那个小女孩头上的粉色蝴蝶结很漂亮。像她的人一样讨喜。

路边,爱情

情侣们,靠着石栏,也有在石凳上并肩而坐的。如果,夕阳能在这时候出现是很合适的。衬托和见证他们的甜蜜。

每对情侣都有自己的相处方式。

每两个人的爱情都是不可复制的。

而我们,无需羡慕,因了有夕阳下自己的倒影。

经过信

邮筒像哨兵一样站在邮局门口。永远都是那两种颜色,深青和浅黄,搭配得蛮好。

在即时通讯这么发达的时代里,寄信是怎么回事呢?大概是思念需要时间,彼此需要感受时空辽阔的两个人。若关于爱情,比如异地,我以为这是难得的浪漫。然,邮筒一直清闲。又或许,多久以后,它不再出现了。

我不知道我还能等多久。一辆车过去了,另一辆车来了……

假如车的终点就是车站,车的起点亦是。那,我在等车还是等风景?

公交车站这儿有两条长凳,不绣钢造的。一条,满满地坐了三个人;另一条,坐了一个人和一些行李。我很累了。可以凑过去的,请他挪一挪。但我以为他一定很珍惜他的行李吧,拎了那么远一定累了。即使他走开了,旁边那拥挤的三个人也应该过来一两个。所以,始终没有我的位置,也不需要有。

饥饿的人嗅觉最好。

视线范围以外一定有好吃的。然后,我想念死党煲的汤了。谁做的都那样美味。她们煲汤做饭、个个能干。我不禁检查了一下自己,似乎没有任何长处,就连手指都算短的。我唯一的长处,大概就是有这些很多长处的好友。

其中一个发了短信来,她明示我已经走了很久,劝我停下歇息。我不敢那样做。因为我一懒起来就很懒,连动一下都觉得要浪费我本来不多的毅力。相对,我更能忍。

懒和忍,或许都有它们内在的惯性。所以,我选择继续左右脚依次前移。也不知道谁发明的,人走路都是朝前。

我要边走边等着坐家里的座位。

躲起来的焰火

这天气,越走越阴沉。我们却都想着有晴天来配合心情。这终究是个自私的想法。且,有些野蛮。谁都有权力和自由表现自己最真实的情绪,不是么?包括太阳。但它时常被我们推诿说成是心情不好的原因,如此无辜。它也就是宇宙里的一份子,就像社会上的每一个我们。它更孤独,因为,太有光芒了。

我们有时候不愿表现那些情绪,是因为没有懂的人。所以,这样看来太阳又是幸福的了。因为我们都知道它今天不高兴,没有心情出门,就像现在的宅女。

江边有这么怡人的风景,人是应该多出来看看的。如果有一所房子,面朝波光粼粼的珠江,也不比奢望中的在大海边看春暖花开相差很远吧。但这也是另一种奢望。北上广的房价,比高楼本身更让人仰望。通货膨胀得没有道理,不管平民的死活。

工业污染严重的天空,大多时候灰蒙,甚少能在晚上看到月亮和星星。所以,我觉得这些繁华背后有忧伤 。就像善感多愁的情人,尽管,她不温柔。

广州,闪耀的大都市。寻梦的人很多。一拨又一拨的人来了又走,我想问其原因的。但想到他们在火车站的表情,像告知:广州,雾太重,看不清方向。我自然没敢去过火车站几次,觉得会被渲染很多失落上身,何况原本就有失落的欲望。但始终,那些一拨又一拨离去的人里面没有我。我还留在这儿。并不因为把握住了所谓的梦,而是我竟然不清楚像他们那样离去、转移是不是我的方向。所以,羡慕和祝福他们。

就算我们都是出来看看的吧。

死去的照片

路边的花儿朵朵娇艳。若能把它们带回家就好了。可,不是摘。那太残忍。于是,就需要发明一种工具,为了所有不能带回或者重返的美好事物。其实,我包里有相机。并没有故意要带的,大概是它自己跟来的吧。我一直没有要用的意思,或许它会落寞。

如果我想体谅它。

试想一下,某个女孩,一个人,用相机对着路旁的花草咔嚓地拍照,那看起来该是多大的一份落寞,多少过路人看得到的落寞。比不得藏好在包里的它。我其实并没有这种情绪,所以,会觉得无辜。这种误会,我犯不起。并且是在处于主动的立场下。

如此,将带不回一张照片。即使我那么爱看那两座桥。

有人说过,照片是一种祭祀。照片中的人或景物都定格在那一瞬间,而那一瞬间是已经过去的了,已经死了的。那么,关于景物,我更愿意把这一切看到的留在眼睛里,随着记忆或明或暗,都没有关系。它永远是美丽的,长存的。

不知道是谁最先有自拍这个意识,倒挺不麻烦别人的。我不愿意做死在那里面的人,所以,也没有自拍。至少也要等我有好的心情、愿意死的时候。

邂逅

我要过江了,走海印桥。

记忆中,在广州步行穿过这么长的桥是很危险的。不时有自行车抢道,从衣角疾驰而过,刮着风,掀起你的恐惧。这两年,改了些。桥上,人行道最靠边,比自行车道高出很多。所以,还算安全。

于是,我有了精力观察前方有没有人狭路迎来。没有。却有一个和我同方向的妙龄女郎。

用女郎来描述她,大概是她的身材让我这么决定的。因为玲珑。还有那句:对于一个女人,侧面看气质,正面看相貌,背面看身材。

棒球帽、卷的马尾,白色运动风上衣,里面搭了一件稍长的黑T恤,花图案的紧身裤,咖啡色的平短靴。

或许,有哪两个元素搭配错了。

但我经过她侧面的时候,她是有气质的。

一开始就没打算要看到她的正面。我不是男性。我想,至少清秀吧。最关键的,我没有看的必要。她的长相是否好,于我都只有两种心情:欣赏亦或失望。

抢过她的步子,侧脸以外,还有仅剩不多的脚底下的江景,在流动。

我没有错过。

她的眼神

下了桥正走着,斜前方有射灯一样的目光。随后,我看到了,他俩的表情那么默契。就连看我的时候,眼神都是一个角度的。不偏不倚,一度都不差。

我把他们留在身后了。

“媳妇儿,改明儿我也买一件那么漂亮的衣服给你,和她的一样。”

“我又没说要。”

“你的眼睛背叛了你的嘴,哈哈”

“讨厌,什么事都瞒不过你”

“咱就明天去,说好了啊”

“嘿嘿,谢谢啦。”

好像我和他们互为风景了。我不介意。

我们和鱼儿

人,社会和现实里的人总要在意别人的看法,或多或少。最起码,我们都在意自己的外表。

以前,我在意的更多。有很多书里面写:自由就可贵。

鱼儿多么喜欢自信地摇头摆尾,我们都羡慕它们那样的自由。可谁曾见它们相撞过?不也得左右看着点么?鱼缸并不大。

好多人,天南地北到处闯,多少万的平方公里,仍觉得没有自己的位置,和空间。

它们也不全然自由。

末路了

滨江路的酒吧街就是漂亮。有西式的白栅栏、盘灯,万紫千红的吊篮花……我从这里经过是以为这段直线距离很可贵。

直到我看见前面有个转角处。必须得绕着走。我都快要站不住了,不但没有近路。

其实,我即刻掉头是最省力的了。但除了路以外,别的,我们都回不去了。

谁说我把路当成路在走呢?不回头,这应该算是一种修行。

执念

中大码头。

找着一个石栏边上的空位站下,和旁边的很多人看着游轮发动。大家都好像正在经历离别一样。游轮上的人,还回来吗?

我要虚脱了。眼睛好像都不怎么灵活。

好想快些回到家。好想直接拦一辆的士坐上去算了,短暂的瘫痪过后就到了。她们一直鼓励我:都已经走了那么久,不能半途而坐车。给自己一次深刻的徒步经历。况且,你那么缺锻炼。

好吧。比起纠结我更愿意和享受乖乖地听话。

路越走越远了。

终于!到了! 在百家灯火的时候。

从下午到黄昏,这段光阴就像梦一样地不真实,也尤其漫长。我始终不相信。就像前段时间我的恶梦一样让人不敢回顾。

5个小时,6座桥,7站地铁,11公里。

我还是清醒的......

至少,还有力气发短信:我到家了,谢谢你们!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26587/

从下午到黄昏的评论 (共 13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