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原创散文汉水女神与襄阳老龙堤

2014-02-08 14:01 作者:泉石公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泉石公十岁之前听家严讲周昭王有延娟延娱两个妃日相拥行走不离,延娟尘上无迹,在沙滩上地上灰尘上行走不留任何脚印痕迹,延娱日下无影,在日月光下行走没有身影,故称神女。经查考相关资料果然不错有此记载。

据晋王嘉 《拾遗记•周》载:周昭王二十四年,东瓯献二女,一名延娟,一名延娱,此二人辩口丽辞,巧善歌笑,步尘上无迹,行日中无影。后二女与昭王乘舟,同溺于汉水。

西周当時因楚国强盛威名响贯华引起周天子不安而势必伐楚,从樊城到襄阳以汉水为界,汉阴才是属于楚国地片。然而周昭王伐楚就是经南阳、邓城、樊城渡汉水过襄阳在如今的营盘村码头上岸到南漳荆山以武力抖威,当時正是楚笫5代国君熊艾治国。

周昭王16年,即元前985年,天大曀,伐楚涉汉,遇大兕。

周昭王19年,即元前982年,祭公辛伯以王伐楚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

周昭王24年,即元前977年,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貫紫微,其王南巡不返。(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周天子第三次伐楚全军复没,延娟延娱陪侍周昭王享乐没超过一年就“南巡不返”一同葬身汉水升华为神。

旧石噐時代中期,一部分远古古人从周口过南阳在南蛮荆楚大地与当地古人融合开创先楚文化,襄阳正是必经之地。

原生楚祖先人坐荆州大地万古根基,到黄帝時代首筑襄阳原始夯土城墙设北津戍坚固门户,又筑南阳众多原始古城大战黄帝部落,至秋時期楚人取荆州以立根基,重修襄阳城墙设北津戍定襄阳以为门户,筑南阳千里楚长城北伐以图中原,楚祖先人两次北伐襄阳都是必经之地。

西周昭王姬瑕三次伐楚走的也正是这同一条过南阳的天然万古隘道,襄阳当然还是必经之地。而当今营盘村这块风水宝地就是当年的汉江一段南岸天成地就的有重兵良将把守的襄陽渡口,千古北津戍和千古营盘村因此而得名。

马如森编著殷墟甲骨文字典中的“襄地”“襄” 字证明,在殷商一千多年之前的黄帝時代早期就已经有襄阳这个美丽的地方和响亮的地名。

宋朝人罗泌文献《路史.国名记》“今襄阳,古襄国。黄帝時襄城小童者。非襄邑。”之宝贵记载足以证明黄帝時代的确已有襄阳襄城。

明清顾炎武文献《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考襄阳古有大堤曲,是堤之设,自商周已然矣。”黄帝時代的襄阳城距今四千多年,商朝距今只有三千多年,秦始皇之后才有的襄阳老龙堤距今满打满祘最多也只有二千年,显然此记所载之商周大堤实乃保护襄陽原始夯土古城的四周大堤,包括现在夫人城到长门,从长门经四季青过胜利街到响水洞的原始古大堤,相比之下自然要比现在襄阳到万山的这道老龙堤以及从长门经厐公祠、涂家巷、刘家河、杨家河、岘首山到观音阁的古大堤都要早二千多年。从长门到响水洞的这道原始古大堤虽然是只到人民公社之后才全部荡平,但她辉煌的古迹却万古流芳永不磨灭。

西周春秋楚國襄陽与黄帝時代襄阳“浮在江心洲” 原本就是四面环水的汉江水围城邑,情況完全如同現在的漁梁洲开发区。当年万山至羊公山、先人洞山、岘首山山下正是汉江襄陽段分岔的江道激流中心,也正是上至丹江以上,下至汉口以下,历時两千多年南來北往的航船要道,秦始皇统一中国这段江水改道干涸才变成良田村庄。

勤劳智慧的襄人祖先们为了保护襄陽城墙和城外庞德公故地淤良坪一片的民宅良田,必须人工修筑老龙堤彻底截断这段江道,以杜绝汉江特大水災的肆意泛滥,所以说此后历朝厉代而多次人工修筑的老龙堤,正是这段江水改道干涸的铁山证据,然而现在厐公办事处之河心村的命名也正是如此同一个道理。

现在所看到刘备坐骑的卢马蹄印在襄陽真武山脚下与历史事实完全相符。当時襄阳西门外仍旧是特大的檀溪湖,刘备马跃檀溪跃的正是檀溪湖水通往南渠的一段特宽溪水沟。檀溪湖、南渠、老龙堤均是同一時代的古迹。

襄陽万山古迹王粲井等证明,当年从襄陽西门外坐船过檀溪湖可到万山,但仅有的一条独路就是走老龙堤。堤北边是汉江这与现在完全相同,而不同的是当时老龙堤南边就是檀溪湖,檀溪湖水连接南渠经岘首山观音阁又归入汉江。

刘禹锡“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浆声咿哑满中流。”之大堤曲,正是老龙堤接替营盘村的历史使命而成为新時期汉江南岸新渡口的文史证据。靠近万山山下老龙堤段也正是当初汉水激流中心周昭王延娟延娱乘胶船破裂沉江之处,所以这就是郑交甫“神女弄珠”与“解佩授珠”以及襄阳“穿天节”的來由和根源,然而曹操亲自主持的王粲杨修等建安众多才子大作“神女賦”,同歌汉水神女也就是在这段老龙堤上。

泉石公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18814/

原创散文汉水女神与襄阳老龙堤的评论 (共 8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