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遥望“始祖母”

2014-02-02 07:28 作者:秦渭渔樵  | 1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祖母,这是无可争辩的。然而,倘若说我们大家拥有一个共同的远祖——共同的始祖母,相当多的人就漠然淡然,不知其所以然了。认同欲,感知欲就不那么强烈了。

农历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

“二月二,龙抬头”是一句古老的谚语。在二月初二这一天,东方地平线上升起了龙角星,所以称为龙抬头。民间又传说这一天龙神会从睡眠中醒来,于是人们在那时就会焚香祷告,祈求来年风调顺,五谷丰登。

癸巳年的这一天,我们华胥文化伏羲易学研究院的诸位同仁来到了位于骊山南麓,古滋水之阳的蓝田县华胥孟岩村,来纪念我们炎黄子孙共同的祖母——始祖母华胥氏。

遥望华胥氏,遥望远古的华胥部落。也许离我们真是过于遥远了,万年之久或者更远。我们的目前一片索然,除了山岭嵯峨,地貌依稀,似乎根本看不清什么。我们只能借助于历史的望远镜,借助于流传古今的传说故事,历代学者的辑录研究。在只言片语间苦苦求索。而我更是要借助于学者的研究成果完成此文。来认知这位海内外华人公认的——黄帝的祖母——我们的始祖母了。

为什么说华胥氏是我们大家的始祖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呢。且看专家们怎么说。(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华胥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是华之根、民族之母.

华胥氏是中国上古时期母系氏族部落的一位杰出女首领,其主要居住生活地,在蓝田华胥镇及临潼骊山一带;由于伏羲女娲的结合,才使人类得以生存和繁衍,因此,华胥氏是中华民族的祖根;羲母陵位于陕西省蓝田县的华胥镇,华胥镇因境内有羲母陵、华胥氏曾在这里建立了华夏大地上第一个母系氏族部落而得名;

作为伏羲,女娲的生母,她是华夏的繁衍之根。有专家称:在中华先祖中,华胥氏生伏羲、女娲;伏羲、女娲生少典;少典生炎、黄二帝。《秋世谱》中有“华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娲”的记载。因此华胥氏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母,是华夏之根、民族之母,是华夏子孙的繁衍之根。

华胥氏和龙的关系:

推理是这样的:古籍文献多讲"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伏羲",雷泽中的大人是雷神,雷神就是龙神--雷之声是龙的发音,和雷相伴的闪电是龙的形状。因此,伏羲便是龙神的儿子,女娲便是龙神的女儿,龙的儿女自然要生得"龙身而人面"--像汉代画像石画得那样了。这是"龙的传人"一说的最早源头。伏羲和女娲是有"龙祖"之称的,那么,龙祖的妈妈华胥氏就是"龙祖之祖"了。

若问华夏始祖是谁这样一个问题,许多人都会不加思索的回答:炎帝、黄帝,再说得远一点就是伏羲女娲了。其实,另外还有一个比这些祖先们更早、更真实的“老祖母”曾生活在我国陕西省蓝田县的华胥镇一带,她就是华胥氏。

远古时代曾经生活着一个叫华胥氏的繁荣的母系氏族部落,后人称为华胥古国,它与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据专家考证,华胥是我国最古老的母系氏族社会中杰出的部落女首领,是炎帝和黄帝的远祖,伏羲和女娲的母亲,在距今约八千多年前,华胥为了生存,带领部族民众不断的游徙,足迹遍及黄河流域。她和子女伏羲、女娲及其后裔,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华胥文化。华胥文化对人类历史文化的主要贡献有:制嫁娶之礼,使远古人类逐渐摆脱乱婚、群婚的状态;造网罟教渔猎,发明了渔网捕猎,成为畜牧文化的源头;作书契以带绳结,有了简单文字;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方之气,乃画八卦,开始了人类从规律上认识大自然,后来被炎黄的后裔逐步发展成为《易经》;女娲作笙簧,产生了人类最早的乐器,成为中华音乐的起源。华胥镇这个地名就因为它是华胥氏生息繁衍劳动过的地方而得名。

史前富有神话色彩的人物很多,比华胥氏还早的主要创世人物有人皇,盘古,天皇,地皇,有巢氏。但为什么要称华胥氏为中华民族始祖母呢。这是因为;一是后世依据传说整理的文献材料,均明确记载华胥为女性;二是明确记载其有生地,名称,部落(有9个氏族组成),子女(有名有姓),去世后有葬地,充分证明在神话色彩浓厚下的华胥氏是传说中的历史人物,不是”半神半人”或”虚幻”的“神”。三是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宋国蒙人庄周分别在《列子~黄帝》,《庄子~马蹄》中依据传说记录了黄帝神游华胥国(部落)的情况。在依山傍湖水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小国。离中原(今河南)很遥远。乘车,坐船,步行都是不能到达的,只能神游而已。哪里没有国君,没有忧愁,长生不老。不知道生死。他们和睦相处,不分亲疏,大公无私。没有损人利己或尔虞我诈的事情发生。人人平等自由。人民勇敢勤劳。做事无顾虑,也没什么畏惧。入水不死,火烧则飞上天空。刀砍棒打无痛痒。百姓在地上,天空都可以生活,空中飞行如走平地。睡眠如同在床上。云雾不遮目,雷霆不盖耳。他们在地上行走快如飞,高山大河无所挡。往来自如。我们揭开这个神话的外衣,可以看到这些恰好是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无财产私有,没有阶级剥削,没有国君统治,没有专政机构的实际情况。先民和首领共同劳动,共同享受,人人平等。自由往来。没有私心杂念,不怕各种自然或人为灾难。华胥之国先民的生活情况,代表了众多母系氏族公社的时代特征。

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华胥氏开始,她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华胥氏生伏羲、女娲,伏羲、女娲生少典,少典生炎黄二帝。这些文献典籍的记述,都清楚地说明了正是由于华胥氏生养了伏羲、女娲再由伏羲女娲结合成婚,才繁衍出了中华民族。因此,华胥氏是华夏之根,民族之母,是华夏子孙的繁衍之根。

华胥氏是我国上古时期,最古老的母系氏族社会中杰出的部落女首领。她是炎帝和黄帝的远祖,伏羲和女娲兄妹的母亲,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八千多年前,华胥氏为了生存带领远古先民们不断的游徒,足迹遍及黄河流域,创造了我国的渔猎、农耕文化,开创了中华八千年文明史。历代文献典籍的记述表明:华胥氏是华夏之根、民族之母;华胥陵是全球龙的传人的祖根所在。从华胥到华夏,从华夏到中华,形成了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文化,她彰显出了中华民族的同根、同源和血脉亲情,因而奠定了华胥陵的历史性、人民性、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神圣历史地位。因此,华胥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

华胥生养了太昊氏伏羲氏和女娲氏,太昊伏羲氏,女娲氏之后少典,有娇氏先后生炎帝,黄帝。后黄帝战胜炎帝,取代炎帝“天下共主”地位。组成了华夏部落联盟。天下尊黄帝为盟主,尊华胥氏为祖先。由于华胥氏对于先民社会的发展贡献大,威望高。子孙迁布广远。在黄河,长江流域均有遗迹过或传说故事。

千百年来华胥陵的祭祀活动延绵成俗,规模盛大。每年农历二月二,传统的龙头节的祭祀会上,华胥陵前人山人海,彩旗如林,爆竹声声,香烟缭绕。至今,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海外华夏儿女,仍然继承了这一传统,华胥民族恭尽道之情尽在其中。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海内外华夏儿女追根渊源,寻根祭祖的愿望愈加浓厚。华胥陵作为中华民族始祖母华胥氏的陵寝,是凝聚海内外华人的重要纽带。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17640/

遥望“始祖母”的评论 (共 18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