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中纪事》之五十泥屐

2013-11-18 10:56 作者:秦川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我知道,在我们的历史中有一个叫木屐的东西已经流传几千年。但是,泥屐却是一个被人少识的物件,只在关中某个特定地域的特定时期才出现过,时至今日,它作为那个特定地域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直珍藏在我记忆深处。

翻遍民俗学家们研究的文献和史料,迄今为止,除了木屐,我没有找见任何有关泥屐的记载;另外,在所有有关屐类的足衣里,也没有这样专门的叫法。于是,我就一直猜想:泥屐可能就是从木屐演化而来的,或者干脆就是木屐的一种。至于泥屐的叫法,也可能和所有方言一样,只在我的族人中小范围使用和流传,并没有进入大众语汇之中。当然,这只是我个人一厢情愿的猜想,并不见得会被我那些族人们所普遍接受——因为,如果泥屐是一种发明,那专利权一定在他们。

在关中我老家的村上,村人几乎有一半是我的族人,而这些族人中木匠又居多数。以木匠的手艺做一对泥屐,应该说是小事一桩。

据我观察,泥屐的做法与木屐做法没有太大的差别——一块木料按照脚的大小锯成鞋子一样的形状。所不同的是:木屐底部带有两道木质的屐齿,而泥屐却是装了四根棱形的木腿,形状类似庄户人家里使用的小木凳一样。木屐直接穿在脚上,做工也一定是很精细的;而泥屐套在鞋上,其做法要比木屐粗糙得多。木屐的系带细软柔和,从底部孔径中穿出的系带在脚趾处分叉后,又被斜拉着从后跟两侧的孔径中穿过;泥屐的系带讲究结实耐用,前后两根系带是用铁钉钉上去的——前边的宽带在脚趾处被横拉着钉在泥屐底部的两侧,后边的窄带被斜拉着钉在后跟处底部的两侧,穿泥屐的时候,只需要把脚和鞋往上一套即可。当然,屐带是废旧牛皮的最好,也有那些不讲究的人就索性用两截绳子把鞋和脚捆在泥屐上。

泥屐的木腿装在底部用凿子凿出的榫眼里,四根木腿装好后用木胶灌注,不松动、不滑脱;泥屐的木腿有高有低,没有什么标准,只要在行走时路上的泥水湿不到鞋底脚面就行;泥屐的木腿向两边稍微斜开,榫眼的斜度确定木腿的斜度,削成斜面的木腿上下端与地面和泥屐底部保持在两个互不相交的平面上,那是为了稳定的缘故……

匠心独运——我惊诧于我那些木匠族人们精巧的构思!在关中道上或者北方其他地方,除了我和我的族人们,这样的泥屐不知道是否还有别人穿过?(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泥屐穿在脚上,走在泥地里,会让人蓦地生出一种陡然增高的心理优势;会让人觉得像踩高跷一样,忽然就有了凌空一飞的冲动。穿上泥屐,四根木腿稳稳地扎在泥里水里,我们可以在泥地上稳稳当当地行走,可以不用担心天的泥水会湿了我们的鞋子和脚面或者混在泥水里的坚硬之物会划烂了我们赤裸的脚板。

小时候,拥有一双十几元钱的胶质雨鞋是我们一种高贵的奢望。十几元相当于什么,没有人精细算过,因为,那时间对我们来说那是一个天文数字,穷困的庄户人家一般是想也不会去想的。没有胶质雨鞋,泥屐便成了我们雨天出行的主要雨具。

木屐已经流传了数千年,这已经被专家们的研究结果所证实。木屐有沙滩木屐、潮汕便屐、文昌木屐;在国外还有日本木屐、荷兰木屐……在众多的木屐中,我没有找到一个与泥屐完全相同的足衣。那么,泥屐又是从何而来?始于何时?是泊来之品还是我的先人中某一位高人的发明创造?这些我都不得而知。我只知道它曾经在我们过往生活中出现过,曾经是我们滞涩的生活中一个充满意趣的物件、一个重要的元素,曾经给我们带来过不少方便。

我知道,木屐至今还在一些地方被普遍使用,甚至已经被演化成时尚的现代足衣。而泥屐却已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消失时间大概应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之后,也就是我走出关中老家村子之后的某个时间。因为,自那以后,除了拥有一双胶质雨鞋已经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外,村子里的泥路也已经逐渐被水泥路面所替代,泥屐也就变得再无用武之地了。

人类进化就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沉淀的东西有些进入了我们的视线,有些被忽略了。被忽略的,并不一定都是没有价值的——我想,泥屐就应该是这样的东西。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97469/

《关中纪事》之五十泥屐的评论 (共 4 条)

  • 纤纤柳絮
  • 何时明月
  • 婉约
  • 剑客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