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季节的诉说

2013-09-03 11:21 作者:风清清619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书本上关于秋天的描述,永远是金色的,因为秋天预示着收获,是一个让人充满想象力的季节。而在我的记忆里,却对秋天有种说不出的厌倦。

从小在偏僻的西北小城长大,见惯了秋风卷着落叶狂哮而过的景象,只眨眼功夫,一棵棵曾经郁郁葱葱的大树,便已是干巴巴、光秃秃,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了。那情形无论如何也无法与金秋十月、秋高气爽这样的溢美之词联系在一起。这种印象固执的在我脑海中停留了三十余年,直到2006年彻底颠覆了我对秋天的印象,让我对它有了别样的感觉。

那年秋天我是在江城武汉渡过的,那种记忆即便是多年以后想起,都会使我流连忘返。这种感觉一定会让南方长大的人很不屑,是啊,倚傍着青山绿水长大的他们又怎能体会那种六月穿棉袄、大风刮着石头跑的生存环境。这不由的让我想起生长在陕北农村的人们,长年的缺水干旱,也一定会让他们对城市中随处可见的自来水管感慨万千吧。不知道是谁说的:“人与人生来就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是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界,又赤课裸的离开这个世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句话并没有什么毛病,但在我看来,这句话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或者理想罢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古以来,人们都相信共同的属性或者性格能将物和人分类,也许也正是这种属性将人分成了不同的层次,如果你是一个工薪层,你会发现你的朋友圈多半跟你的状态差不多;如果你是一个一掷千金的主,那么你的圈子里放眼望去绝大多数也一定是腰缠万贯,财大气粗;如果你不幸是捧着苦力饭碗讨生活的,那么你就只好待在弱势群体的圈子里了。这就是人生,人生就是这么现实,不管你是否接受,命运都会把你投到你该去的那一层。记得曾经读过一篇小说,记述在同一时刻、同一产房出生的两个孩子在离开医院后截然不同的命运。当然很多人都不愿屈服命运的安排,都想努力挤到上一层、再上一层,实现这一愿望的途径可能有很多,但在中国受益人群最多的途径却是饱受争议的高考制度,正如白岩松在耶鲁大学演讲中说的,无论有多少人报怨中国的高考制度,而他依旧会感谢它,因为正是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改变了中国千千万万象他一样的普通人的人生。是啊,无论中国的高考制度如何诟病,都不得不承认它的巨大作用和现实意义,毕竟它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圆了许多人的想。

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层次整齐有序的规范着人类生活,激发着人们孜孜孜不倦的追求和热情。同一层面的人们相互理解,因为他们有着大致一样的背景和生活。不同层面之间的人们可以相互理解吗?至少我认为现阶段还是远远不够的。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一个年轻母亲在丈夫不幸去世后,将孩子无情抛弃然后离家出走,当人们纷纷指责这位年轻母亲和她的众多亲友时,电视镜头里出现了那个窘迫家庭的画面,可以说是破败不堪。也许衣食无忧的人群永远无法体会每天为吃饭发愁的感觉,在大家纷纷谴责年轻女人没有责任感、不配做母亲的同时,是否能体谅她因贫困而丧失的道德、因无助而心生的无奈。层与层之间的差别,虽无形却时刻提醒着我们它的存在,虽无影却犹如利刃时不时让我们的内心受到伤害。

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任何历史阶段,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这种三六九等的划分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这种差别源自于每个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建立和谐社会,也许正是缩短这种差距最行之有效的办法,这里面包含了权力、义务、责任、理解和尊重等丰富的内涵 。希望在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有一天人们不再单纯把追求物质利益作为跃级的目标,而是在追逐心灵需求的过程中实现层级的跃升,相信也只有到那时,各行各业、不同层级的人们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75457/

季节的诉说的评论 (共 3 条)

  • 梦之语
  • 听雨轩儿
  • 孤帆鸢影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