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阆中—梦里寻它千百度

2013-08-27 09:52 作者:蓝色雪花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旅行中最有意思的片段就是寻找那些有谜一样似曾相识的感觉的地方,因为欣赏便渗透着对它的了解与想念,有的地方去过无数次也未必有心动的感觉,而有的地方人生仅此一次旅行,便记忆犹新无限深情,每每到过的地方,都是因为旅行的而留下了走马观花的足迹,如果没有感觉的地方停留也是徒劳的。阆中,因为这次来的目的不同,有关于母亲的儿时的回忆才会新奇而感怀。每个人无法忘记的是自己故乡,纵使千山万水也要寻根,离开这里又回来走走,也算是一种幸运吧。

母亲十五岁便从这座县城走出去,一去竟离开了儿时所生活过的地方四十年,如今退休了,有时间可以出来旅游走走看看时,便欣然想起了这座城,此行是寻回故乡,她的回忆至今竟依然清晰,记忆中的华光楼、清真市、回民街、团结路、胜利路小学,东风中学,穿梭了太长的岁月,终于又回到此看看,如今事过境迁,物是人非,外婆嘴里常念叨的她最喜欢吃的是阆中的油茶和蒸馍,以及如今不再任何地方再吃的羊杂碎面,因为只有阆中的记忆中才有的味道,弹指一挥间,一个当年不谙世事的小姑娘晃到了退休,不禁感叹人生真短暂,当年的小孩如今都已同她岁数相当,大多五六十岁了,像她一样从故乡的四合院中走出的人如今又都在哪呢,是否也有浓烈的思乡情,这是一次没有任何向导的旅游,母亲就是我们最好的导游,我们来看看她曾今居住的生活地,在这里依然留着民风淳朴的乡音乡情,当地人纯善热情,不管是七八十岁的老人还是十来岁的孩子向他们打听任何事,都会非常愉悦。

我们非常期待找到母亲曾今住过的四合院,真怕只有零散的线索。不出意外的标志性的华光楼依然屹立在古城中,清真寺依然留存至今,当年祖爷垫租的房子通过母亲记忆与辨识,那个当年门牌号是团结路五十号的人家,我们随行一路打听才知道,当年的团结路如今变成了礼拜市街,这条街这条巷依然深情弥漫着市井气息,嗅觉中扑鼻而来的牛羊肉味如此浓烈。礼拜市的五十四号也是现在的一家马姓大院,在走入深处,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标志的四合院,古朴的生活气息,宁静而雅致,一眼便瞥见一棵常年生长而体型健硕的柚子树,据母亲的回忆,当年居家的地方还有口大的方形水缸,现在已荡然无存,时代的变迁,虽然物是人非,但不经意间就能感受这院内的生活。记忆中当年祖爷在此垫租的房子,一大家人生活的屋子就在此,时光拉近了距离,模糊了视野,仿佛看见了当年跨过门槛进进出出的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古色古香的长门在一天晨曦中是敞开又在黄昏夕阳下关闭,仿佛能在黄昏浮动的院内,灯火阑珊处,看见那个年轻正盛的男子行色匆匆的回家与家人一起用晚餐的教书匠,祖爷教书当老师,那个诗书满腹的满清秀才,后来在学校里跟外国人学了八年英语,在当时阆中的中学里教语文和英语,这样一间屋子便是当年那个穷教书匠凭自己微薄的收入垫租的房子,并养活一家老小,精打细算的过日子,母亲的记忆便是我们的见证,一段多么值得回味的人生片段,那悄悄流逝的人生正渗透进了生命中。

阆中,中国四大古城之一,现在也因为是母亲的故乡而依恋,去到过江南,体验柔情婉约的水乡人家,这样的川北民居倒也大气端庄。流转了千年,变换了年代,可流年分明安然无恙,丝毫没有改变它的气息。没有现代都市的浮华、喧嚣。如果你体会了城市生活的腻,可以找寻这一处不起眼,却让心宁静的地方,体会寻常人家在这里的悠闲平淡的市井生活,嘉陵江畔的阆苑仙境,一砖一瓦记录岁月的沧桑与变迁,洗尽铅华留下那斑驳的城墙中深深勾勒的岁月痕迹,凹凸的青石板路、中国标志性的四合院瓦房,山水的写意,自然比别处占据人气和优势,好山好水就会是好地方,因为是历史文化古城,关于三国时期的大名鼎鼎的勇猛大将张飞,关于滕王阁、锦屏山、明代白塔、慕名而来的游客自然很多,而于我来说,却同样是从闻名中外的世界文化旅游地都江堰辗转到另一座文化古城,自然很亲切,在这里能感受的虽然也有休闲吃喝的商业气息,但也侥幸保留下它的原滋原味。

观戏台上的川北皮影,闻着那街头巷陌传来的醋味飘香,进张飞庙寻找三国故事,到街边品尝地方小吃,阆中的牛肉,保宁醋、蒸馍随处可见,这座古城还有独特文化底蕴,站在那状元牌坊下,曾几何时怀揣着多少人的想,阆中的文庙和贡院一起,构成古城一片全国罕见的科举文化区,在这里索性养住了几分人文余脉,体现了当时近乎苛刻的国家正式科考,在这里走出过唐代状元尹枢、尹极,宋代的状元陈尧叟、陈尧咨,还是西汉历算天文学家落下闳故里。在这里人与自然,自然与文化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

古街任何一条巷子,都保留下川北赤脚小镇的地道生活,就算是“农家乐”的客栈,商人也让它多保留一份多了份文人气息,大致他们的精神坐标里有着贡院散发的书香气息,任何一个以姓氏命名的四合院里仿佛真的会有寒窗苦读的状元走出,古朴的陈设都尽量保留着精神,你所能见到的是这里没有高大挺拔的钢筋水泥楼,别一番宁静的气质,填补了精神空虚与浮躁。不需要任何广告形式的招揽,就在这里找到心的安静,好地方会有人涉足而去的,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越过了每一代人的生存,增添了自信,享有盛名。每家的院落都保留翻修和维持原有的风格,当年的大户人家在自家院内赏月、听戏,精致的木格子窗,木楼的扶梯,楼上楼下,正房、书房和厅堂,庭院深深,灯笼高挂,倚窗而望你便能想象到几代同堂的生活。(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正如歌曲《阆中之恋》那般深情的回味阆中,因为历史文化的厚重与积淀,使它散发出特有的知识分子的气息,这里不是管是武将还是文人都是兼容的,因为注定在这片土地中生根发芽的是赋予他们有着文人墨客的聪明智慧,也有武将的豪气冲天,忠肝义胆。

一条小巷,一道风景,一座城,一些人,心里滋生着满足,中国式的靠谱生活,那恍如隔世的老屋,有院内一树一树的花开,待柳发新芽,待燕子飞来屋檐呢喃,在每一个清风朗月下,诉说不尽的年华往事,凡尘来往,有时也只作了匆匆过客。或许,仅仅为的只是这风景,就像上一个人,有时候不需要任何理由,没有前因,无关风月,只是爱了,没有遗憾,并不伤感。人生的旅途不在乎目的地,只求图内心的圆满。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71733/

阆中—梦里寻它千百度的评论 (共 4 条)

  • 梦之语
  • 风语
  • 歆言文墨文学网
  • 涧谷幽客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