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山包上那座寺院、学校

2013-08-02 14:57 作者:平凡鸟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在离我老家10里左右公路边的山包上,有一座寺院,从公路乘石级上去约需10分钟。我每次从老家往返,都有上去一趟的冲动,因我青的黄金年龄段,就是在这个山包上度过的。

我18岁拿到师专毕业文凭,回到自己老家所在的乡中学任教,当时乡中学就在这个山包上。大概是为了省钱,这里有寺院大殿作基础,大殿可用作学校的礼堂,旁边搭有厨房,还可用。在大殿左边用砖瓦建了两个平房的教室,右边建了四间木结构的两层楼房,楼上用作教师宿舍和办公室,楼下用作学生宿舍,这就成了一所初中学校。当时初中是两年制,共有五个教师。我接替的是原来一个从小学抽上来的老师的课,担初一语文和初二地理、卫生。当时初二那个班级有几个学生年龄与我差不多,有一个学生还比我大两岁。原来那个从小学抽上来的年约四十开外的老师,根本制不住那些十八九岁的调皮男生,经常在教室里被一群调皮学生起哄,甚至还被学生在教室里脱掉裤子。如何镇住这帮与我年纪相仿的调皮学生,就成了我踏上工作岗位后的第一个难题。我采用的办法,一是认真备课,无论是地理还是卫生,在当时来说,虽是不受重视的副科,尽量做到不照本宣科,争取用知识征服学生。好在我在师专两年,虽然政治活动多于正式上课,可我不热衷于政治,在这两年里,书还是看得不少,“忽悠”这些学生还是绰绰有余。二是尽量不在教室里与学生正面碰撞。有时碰到调皮学生在教室里捣蛋,我告诫自己要制怒,先用好言把他安抚住,下课后请他到办公室,到办公室后,对他在课堂上的行为进行严厉批评。学生到办公室后,心相对较虚,且旁边没有了呐喊起哄的同学,自尊心也就不像在大庭广众下那么强,即使批评严厉些,一般也不会顶撞你,即使偶尔顶撞一二句,最后他还是要屈服的,因你的身份毕竟是他的老师。严厉批评后,再辅以语重心长的教育和鼓励,最后离开都是心服口服的。不到一个月,课堂上就没有了捣蛋的学生,在学生中树起了作为老师的威信。于是,我有了工作以来第一次取得成功的快乐。同时,也悟出一个道理:作为老师,你想要在学生中有作为老师的地位,自己就必须在教学上有作为。

我在这个山包上的学校里,不仅收获了当教师的成功的快乐,也在这里获得了情。她在离这个山包约两公里的村小任教,她是当时我们乡教师界有名的靓女,我虽算不上俊男,但,是乡里最年轻的中学教师。在好心的同事和朋友的促成下,我们开始了交往。从此,平淡的生活中,有了期盼;清苦的生活中,有了甜蜜和幸福。每天下午放学后,我会站到山包的边缘,看着她从山下公路的那端出现,渐渐走近,再跨上一级又一级的石阶,来到我的身边。当时我40元左右的工资,生活是异常艰苦的,我们很少有吃鱼与肉的机会,菜基本上都是自种的青菜、腌菜、南瓜。有了爱的滋润,我们在生活上丝毫没有苦的感受。唯一郁闷的是她的父亲严厉制止她与我交往,因我家是在偏僻的山坳里,而她又是当时十里八村有名的美女,追求的人不少,完全有条件嫁到城镇去。好在她坚贞不渝,冲破其父设置的重重阻碍,与我走到一起。清晨,我们一起站在这小山包上迎来第一缕阳光;旁晚,我们一起注视着火红的夕阳渐渐沉没在西山的背后;月色溶溶的晚,我们相拥着细数天上的星星。当时,我们的愿望就是这样平静地在这小山包上相拥着,一起到老。山包上的一草一木,见证了我们爱情美好,这个寺院的大殿也成了我俩结婚的殿堂。

我在这个山包上的学校里先后工作了六年,中间有一年,因当时派性争斗,被调到一个村小的戴帽初中工作了一年。后来,因山包上的初中改办高中,我就回到这个山包上教高中。那时,四人帮已粉碎,大中专院校都已恢复招生。农村学生考上大中专,就可脱离草鞋,有条件和资格穿上皮鞋。这样,教学质量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当时,文革虽然结束,但派性斗争还在延续。我们一起教高中的同事中有好几个遭受过当时所谓揭批查的冲击,可说是志同道合。在这个山包上,没有什么政治斗争,颇有世外桃源的味道。我们心无旁骛,专心教学,专心自己读书。晚饭后,大家一起散会步,聊聊人生和理想,散步后,各自回房间读书。读书到11点钟,大家一起到厨房,自己动手做点夜宵。那时夜宵,基本上只是红薯或面条,但其乐融融。这样的生活过了一年,这一年,也是我工作至今同事之间相处最快乐的一年。一年后,这所学校撤了,我们同事也各奔东西。我们同事后来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偶尔碰上说起,都觉得在这山包上的学校中工作是一生中最怀念的地方。曾多次相约,到这个山包上重聚一次,但因种种原因,至今没有实现。

前年的一个日,我和妻子去老家有事,在返回时,见时间还许可,我们把车停在山包下的公路边,决心上去看看这个曾经是见证我们爱情的地方。石级的左边,原来是山包下附近生产大队的杨梅林,这杨梅林自山脚一直延伸到山包上我们宿舍的窗户边。每当杨梅成熟时,看守杨梅的人会摘上一篮杨梅送给我们品尝。有时嘴馋,我们也会用钩子在窗户边钩一下,摘几颗解馋,即使看管者看见也不会制止。记得妻子怀孕那年,她喜欢吃酸,从杨梅结果开始,一直吃到杨梅成熟。可现在,杨梅林已不复存在了,大概是由于杨梅树年龄老化,又疏于管理,大多枯死了。我们原来的宿舍和教室,学校撤时就已拆走。那座我们用作礼堂的寺院大殿,现已有了几尊佛像,左右两边建了两座厢房。虽看不到僧人,但看大殿中的香炉和烛台,这里的香火还是较兴旺的。大殿后面和右边的山地,原来是我们学校和附近生产队的红薯地,现都已改种枇杷。这枇杷树不知是哪年种植的,现已亭亭如盖。

离开这个小山包已经三十余年了。我曾经的青春虽已不再,但曾经的美好将会伴随着我的一生。(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2013.8.2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59611/

山包上那座寺院、学校的评论 (共 6 条)

  • 漂浮的云
  • 枫月儿
  • 婉约
  • 极目千年
  • 闲织一段锦
  • 夏秋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