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与王羲之对话

2013-07-16 08:55 作者:妮娜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从小到大,总是听身边的人说起王羲之的书法,对其名也早有所耳闻。想必只有内心真正沉静的人才写得出这般脱俗的书法吧!但真正第一次与王羲之对话,还得是这篇《兰亭集序》了。

这次兰亭集会,占尽了良辰、美景、赏心、人和、乐事。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足以让脑海中浮现当时的画面。与自然的融洽,游玩的乐趣,让人解开心灵的枷锁。回归自然的本质美,长叹内心深处的情感。其间对人生感悟更是让我豁然开朗。人生苦短,人的欲望总在得到与倦怠中来回摇摆,在这摇摆的指缝间,时间飞过。俯仰之间生命总会有尽头。古往今来,多少昔人有同感,但都逃离不出生命的轮回。便纵有万般的无奈,有待于何人说!人生就是这样固定不变的,那我们就只有改变自己的心态,对生命做另一种诠释。

苏轼的一生辗转反侧,先后被贬杭州、黄州、惠州、儋州、最后死在海南回京的路上。在外人看来他终其一生是痛苦煎熬不幸的。但他却不这样想,被贬杭州时,他"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被贬黄州时,他“长江绕郭知鱼美,如竹连山觉笋香。”被贬惠州时,他"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临南人。”就连被贬儋州时,他也“九死蛮荒无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是何等的旷达。他有利于山水、人文、风俗间不被外人所扰,他只为感受自己生命中的乐趣,感动上天给予他的生命时钟,就算是时钟停止转动了,他也旷达的过完一生。苏轼是这样诠释他自己的一生的。其间也写下了许多名诗,让后人有感于斯诗,与王羲之同感人生。

也不光苏轼的旷达,陶渊明也可谓平淡之人,丝毫不与外世相争。潘岳做清哀悼亡之诗,庾信作悔过之诗,郭璞作悲诗,但陶渊明不为诗,只写其胸中之妙耳。他是一个真正用心去感受生命的人。他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叩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这种作风,就叫作“任真”。

纵观古今,也有一大群王羲之这样的人。旷达、淡泊、放浪形骸之外。全身心的去感受生命,去玩味生活。尽自己的力量尝试着为生命留下点什么。。

与王羲之的对话过程中,我觉得我的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顾望徘徊,能不感叹“人生如”如梦幻泡影?(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至今为止,又为自己的生命做过点什么,是否该静下心来,好好体会一下生命的美好,身处城市的羁绊,是否也游历于自然,感觉如的马蹄,如雷的呐喊,江南雨的滋润,细听湖湘稚儿的哭,西湖河畔的喃语。

与王羲之对话,感之于怀,呜呼,感慨万分矣!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51085/

与王羲之对话的评论 (共 8 条)

  • 纤纤柳絮
  • 浅笔抒写
  • 黄瑞槐
  • 落寞吴姬
  • 婉约
  • 茶韵清香
  • 孟杨
  • 铁指兰花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