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您的孩子孝顺吗?

2013-06-04 15:04 作者:果冻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在当代中国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中“亲情缺失”成为一个让老年人痛苦,让中年人头痛,让青年人恐惧的问题。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人们越来越渴望亲情,老人希望得到子女的赡养,儿童希望得到父母的呵护,但是现代社会的城乡二元化格局使得这些以往随时可得的天伦,变得越来越奢侈。

中国是礼仪之邦,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所构建的伦理思想是中华传统伦理的核心。“百善为先”,注重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道德的根源。孝道起源于家庭关系,但以社会大众为指向,以个体和社会的和谐统一为终极目标,在儒家伦理实践体系中处于原德地位,是引发和培养其它道德品质的基础和源泉。

一、孝敬观的形成和确立

孝道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种优良的道德品质,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色。其发生历史非常之悠久,几乎伴随着中华文明而同时发生,从传说中之唐尧、虞舜、禹起,经商、西周而逐渐融入我华夏民族之血液中。秋之际,国家由合而分,三代所传之孝道逐渐衰替。后经战国、暴秦而几遭断绝,至西汉始见复兴。西汉政府提倡“以孝治天下”,以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大力宣传和奖励孝道,教化民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孝”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私有财产出现以后,子女继承父母财产的权利为社会所承认,父母与子女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确定产生了孝的观念。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在继承总结以往孝的观念基础上将“孝”提升为道德之本、教化源泉,并构建起了孝道行为规范,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孝道思想,儒家孝道自此诞生。曾子发展了孔子孝道思想的基本内涵,并亲身践履;孟子认为孝道是王者平治天下的根本,荀子提出“从义不从父”的思想。《孝经》将孝道思想系统化和理论化,孝道被提升为至德要道,并移孝作忠,主张孝治天下。此后孝道不断得到充实和延伸,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成为中国社会各阶层人士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并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政治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直至今天,孝道思想仍然根植于现代中国人的头脑中;可以想见在未来的很长时间里,人们依然会对“孝”道思想,念念不忘,津津乐道。

二、孝敬观的内涵及评价(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一)《论语》和《孟子》中的“孝”

“孝”的思想在孔子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孝”在《论语》中共出现19次,孔子提出“孝为仁之本” 的命题。“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悌”作为“仁之本”是对父母等长辈发自内心的、诚挚的敬,不是表面上做做样子。只有具备了“孝”才资格做其他事情。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孝敬父母被看作是道德基础。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孝还可以化民成俗,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孔门的孝道思想体现了春秋时期伦理思想的道德高度。

孟子用“性善说”和“良知良能说”阐明道德的本源,以五伦为道德的基本内容,以仁政为道德的社会目标。重申“仁者爱人”,对一切人的爱,要从对自己亲人的爱做起。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亲情最为天然深厚,这种亲情之爱,是仁爱的基础。所以他把家庭中的亲亲之爱看作仁爱的出发点和根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梁惠王上》)“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孟子•离娄上》) 。并且认为只有在家讲“孝悌”,在外才能讲“忠信”。认为“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离娄上》)

总之“孝”是仁义之道,是人自觉的道德活动,发自内心而出自义礼。有了孝心孝行,能亲亲敬长,就能齐家进而为治国平天下打下根基。百善孝为先,孝道可以说是自古以来的社会公认的道德法则,所有的道德实践皆可以孝道而得以成就。

(二)古代社会“孝”的代表人物和具体表现

二十四孝当中,孔门弟子大有人在,象子路、曾参、闵子骞、澹台灭明都是有名的大孝子。在孝与敬养的问题上。“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然后能事亲。”(《孝经•纪孝行章》)事亲之五事,养父母而令其乐而不忧为其一。认为除了供给父母衣食住行以外更需要对父母尊敬和关怀。“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孔子以为若只是能养父母,并非真孝;若不具恭敬心,与养家畜是没多大差异的,故真孝应敬亲。曾子以为:“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并认为:“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大戴礼记•曾子大孝》)。《礼记•内则》提供父母食衣住行等方面的满足,使他们不愁饥寒,可说是最低限度的尽孝,也可说是做人最基本要求。所谓“小人皆能养其亲”,为人子女者,不仅是在物质上奉养父母,而且也要在精神上使父母感到愉悦。

此外,孝还应包括:“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父母唯其疾之忧也。”(《论语•为政》)孟子认为“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孟子• 公孙丑下》)在父母的用度上君子应尽力而为。荀子也认为:对父母只做到“夙兴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是不够的。还要“身敬、辞逊、色顺”,并且注意自己是否“所友非仁邪”。孝的外延很宽,在《弟子规》中有着较为详细的注释。

(三)“孝”与“礼”的关系

在孝与礼的问题上。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要做到“无违。”(同上)曾子对于立孝的看法:“君子立孝,其忠之用,礼之贵。”(《大戴礼记•曾子立孝》)君子立孝而敬其亲,此乃是发自内心的忠诚,若有外在的礼仪作为表现之规范,则孝道可立也。强调外在礼仪对于孝的重要性。孝之表里皆为儒家所重。

在孝与顺的问题上。人孝顺父母是一应然的道德行为,但是否是完全的顺着父母呢?父母有过失时应怎么办呢?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劝谏亦应合乎礼义,非一味地强谏,当父母不听谏,则应更恭敬孝顺,等待时机再劝谏。当父母有过失,为人子者不可唯父母之命是从,而陷其亲于不义。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曾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而更进一步地发挥:“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惧而无怨;父母有过,谏而不逆。”(《大戴礼记•曾子大孝》)荀子鲜明地提出“从义不从父”的观点,对“争子”作了肯定和赞赏,对传统的愚孝行为进行了否定,从而又提出所谓的“大孝”的主张。认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荀子•子道》)

在孝与丧祭的问题上。孔子提出:“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对于丧礼,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对于丧葬,强调的是发自内心的悲哀,而不是丧事办的周全。丧礼在于感情的自然流露,而不在于是否奢侈。祭祀时要诚。“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论语•八佾》)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论语•八佾》)重视祭祀的作用。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谨慎地为父母送终,虔诚地祭祀祖先,民众的德行就会归于淳厚了。孟子的“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孟子•公孙丑下》)在父母的用度上君子应尽力而为,父母亲的丧事就更应该竭尽自己的心力。甚至认为:“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孟子•离娄下》)奉养健在的父母算不上大事,惟有安葬送终才算得上大事。可见对父母死后丧葬事情的重视程度。

(四)不孝的表现

先秦儒家也给出了一些不孝的例子,如“世俗所谓不孝者有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列出了几种不孝的行为表现。(《孟子•离娄下》)孟子特别强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

现在的孩子不孝顺有着新的特色,每年春节前后,电视广播里都会唱起那首熟悉的《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写出了空巢老人的心声和对子女的深情呼唤 。年老的父母诉子女只求“常回家看看”:

2010年11月24日,北京83岁的朱老太状告自己的六个儿女,要求他们轮流探望自己;8月江西安福县枫田镇退休教师刘老太状告三个子女,要求他们经常打个电话,春节能够回趟家;也是在8月山东省五莲县八旬老太安杨氏状告自己的儿子,要求他回家看望自己,生病时要在身边照料,并给自己养老送终;河南禹州刘老汉也状告儿子,要求见见自己五岁都未谋面的孙子;重庆合川区71岁刘老太状告三个儿女,要求孩子每月回家陪她吃顿饭。

当然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对于这些父母状告子女的案件,有人认为应健全法律保障老人的“精神赡养”,也有人认为应加强社会保障,让老人老有所安。

其实从这其中折射出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即如何培养孩子的孝敬观?这些诉诸法院的老人们的子女不孝顺,除去所有的外因之后,应该找一找老人自身的原因。也就是说他们在以前教育子女的时候不可否认的出了一点问题。那么正常的家庭孝敬观教育应该是怎样的呢?综合那些幸福和睦,亲情融融,尽享天伦的家庭的成功来看,大致有以下三个孝敬观教育共同点。

第一明确家庭关系 在家庭中,营造一种长幼有序的环境,让孩子从小知晓长幼尊卑。比如,等父母长辈都到齐了才能吃饭;看电视先征求长辈的意见等。

第二坚持细节训练 孩子的道德标准和生活习惯几乎完全在家长的引导下建立。因此,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提出具体要求。比如,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可以要求他们,回家主动向父母问好,中学生在父母生病时要主动照顾等。

第三父母以身作则 孩子最善于模仿,就像父母的一面镜子。须知,你今天给父母倒一杯水,将来你的孩子就可能端一碗汤,送到你的床前。

三、孝敬观的当代价值

先秦儒家的孝敬观既有其历史局限性,也有适应时代发展的合理性因素。当今社会我们应对那些经得起历史检验有价值的东西加以继承和发扬。孝敬观对于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家庭稳定幸福、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对当代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教”字从孝可见孝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一个人最先生活的环境是家庭,接触最多的人是家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首先应从爱家人,爱家庭开始。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又怎会尊敬别人的老人。我们应抛弃思想教育的“假、大、空”吸收先秦儒家孝道的精神的精华,从亲人做起,从家庭做起使思想道德教育更有实效。

(二)对家庭生活的稳定幸福有积极作用

“孝”是亲情之爱,是生生不息的爱心,是形成个人品德之根源,“道由孝生”,孝乃“德之本”,是“立人之本”、“人伦之本”。先秦儒家强调“百善孝为先”,认为孝是实现一切善行的力量源泉和根本,奉行孝道是追求各种美德的起点。人世间诸多美德,都是以“孝行”为基础衍生出来的。孝则家和万事兴,小家关系着社会这个大家庭,针对当前我国家庭中存在的“代沟”问题加剧,家庭道德破坏等问题,迫切需要建立在全体家庭成员平等基础之上的、用以调节家庭内部行为规范的社会主义的新型孝道。发扬先秦儒家孝道思想,提倡尊老爱幼有助于解决家庭养老问题,有利于代际和谐和社会安定。据调查,我国当今社会对子女较多的是溺爱,对老年人却普遍缺少精神关怀,即所谓的“敬老不足,爱幼有余”成为诸多家庭的通病。使年轻一代不能健康成长,年老一代又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而精神关怀的主要来源应该是自己的儿女,可很多儿女却没有这样做。通过教育普及、法律约束、政府保障和道德提倡等途径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孝道,改善中国家庭养老健康发展。不管社会如何变化,老年人的物质赡养和精神生活的赡养都需要子女有孝心,孝道始终是维系家庭和睦、国家兴旺必不可少的道德内核。

(三)对和谐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

“孝”是和谐社会培养公民道德素质的起点,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先秦儒家的孝道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大力倡导和弘扬儒家敬养之孝,对于提高人类道德境界,建立人际和谐具有重要的伦理价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多为他人着想的“爱人”,是我们民族所崇尚利他主义精神的一种体现,是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传统美德。“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从消极作用说,在家孝父母,已养成了对权威的服从,多有和顺之德,故不会犯上作乱。从积极作用说,行孝是对人有爱心和对社会有责任感的行为,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子不子,父不父,家不家,天伦缺失,五常失序。“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孟子》)“凡有血气,莫不尊亲”(《中庸》)。“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孟子》)家庭和睦,父慈子孝,是良好人性的源泉活水。我们主张正本,就是回到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444341/

您的孩子孝顺吗?的评论 (共 9 条)

  • 黄瑞槐
  • 小人物
  • 浅笔抒写
  • 杨科
  • 婉约
  • 剑客
  • 明月
  • 彩霞满天
  • 惜缘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