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驿城之恋一

2012-02-09 19:57 作者:尘缘若梦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豫南平原,地处淮河上游的丘陵平原地带,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之称,盘古开天地、重阳节、梁祝故事、董永七仙女爱情故事的发源地之一,这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随着改革开放和进一步大力推动中原崛起,现在家乡经济也十分的发达,特别是近几年,都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大力筹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家乡人民的生活在不断的提高。离开这片土地已经有十五年了,中间也偶尔回去看过几次,每次回去都会有不一样的变化,小孩子们都长大成家立业了,房子也越建越高了,而我们这一代人却在渐渐的变老。一路走来的风历程,酸甜苦辣和悲欢离合成了我们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印记……

我刚记事的时候,我们家是一个大家庭,哥哥姐姐我们兄妹六个加上父亲母亲一共八口人,恍惚中只记得大哥已经结婚了,大姐什么出嫁的我没有一点印象。另外还隐隐约约记得那个时候经常会有很多人来我们家里,我小时候的玩具很多,大多都是些刀枪和二胡弦子之类的,当然也都是大人们不能用的,等长大了才知道经常来我们家的那些人是我父亲的学生,我玩的那些不能用的刀枪都是假的,是父亲他们唱戏用的道具(那个时候我父亲是在戏班里面教戏的老师,母亲是在戏班里和父亲认识的,因为我小时候的一场病导致父亲和母亲就再也没有回到戏班里教戏),后来二姐二哥和三姐他们都陆续出嫁和结婚了,只剩下我和父亲母亲一起生活。

一九九五年下半年,十七岁的我因为家庭条件不好而辍学在家,当时外出找工作没有地方可去,只能呆在家里,偶尔的跟着村里的年轻人在附近的工地和砖厂干一些粗活,挣点小钱。

离村子不远的小镇是当地比较繁华的地方,每逢双号的时候这里都会有集市,当地人都会来这里做买卖交易(我们那称为赶集)。而我从小就比较内向,再加上也没什么钱,所以我很少去镇上逛,一般买东西都是大人们去,也有很多的小孩子和年轻人喜欢去。当时的主要交通工具还是以自行车为主,那个时候对农村来说谁家有辆摩托车就算是很稀罕的了。镇子上的人相对来讲比较有头脑,会做生意,所以才有能力在镇子里住,当时镇上的经济产业也没有多少,其中有两家种植食用菌的大户带动了镇上一部分人致富,同村的的华子就在其中的一家大户干活,还有镇西边村子里的一帮中年女性也在这些种植食用菌的大户家里不定期的干活,而作为农村的我们当时还没有经济条件和场地来种这些东西赚钱。

九六年开,天渐渐的暖和起来,万物复苏,遍地生机盎然,休息了一个季的人们陆续的走进了田间地头,有的是在给自己的庄稼除草松土,有的是给自家的牲畜割野草,我还是和去年一样跟着村里的年轻人在附件的砖厂干活,虽然我年龄不大,身材也没有现在高大魁梧,但是比起现在帅气很多,干活的时候也特别的卖力,从不偷懒,而且效率也很高,所以大家都夸我能干,那个时候的我人品口碑都是很棒的。

转眼一个多月过去了,大路两旁的草越来越绿,野花儿也竞相绽放,蝶飞蜂拥,金黄色的油菜花一片一片的纵横交错,蓝色的天空中偶尔有燕子飞过,微风轻轻的吹过,树丫上的叶子发出沙沙沙沙的响声,田地里的电线杆上站了几只麻雀,叽叽喳喳地唱着属于春天的歌儿。(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日落西山,倦归巢,我像往常一样在这个时候回到了家中,刚吃完晚饭,华子来我家串门子(我们那有这个习俗,吃完饭没事干到处溜达溜达,去合得来的邻里家坐坐,称之为串门子),我赶忙把华子迎进屋内,搬了把椅子给他坐下。母亲在厨房洗刷碗筷,我和父亲陪着华子聊天拉家常。话间父亲递给华子一支烟,点燃,继续拉家常。聊了一会儿才知道华子的来意,原来华子是晚上才从镇上回来的,特意来找我去镇上和他一起干活的。镇上种植食用菌的那家大户现在活多,华子一个人忙不过来,那个大户要他回来找一个人和华子一起干活。我当然是一万个同意了,在砖厂干活又累又不挣钱,所以我就很肯定的答应了华子。华子给我讲了工资待遇,听过之后我非常满意(每个月200块钱,包吃包住),不过有一点就是要常住在那,这点对我来说不算什么,上学的时候都是在学校住的。那个时候对农村来说,这个待遇已经很不错了,再说华子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找的,感觉我人实诚,干活又好,再加上我的家境不是很好,也许这就是他找我的理由吧。我和父亲说了言谢的话,大家又小聊了一会儿,华子起身要走,父亲又递了一支烟给他,母亲也从厨房出来相送。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37677/

驿城之恋一的评论 (共 5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