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心如莲花爱似彩霞

2012-01-13 16:36 作者:黄叶斌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读倪霞散文随笔集《不争》《禅意·火花》

黄叶斌

心如莲花清洁尘世,似彩霞温暖人间,这是倪霞的散文随笔集《不争》《禅意·火花》两本书留给我的情感体味和心灵感悟

莲花是一种纯洁和美丽的象征,其出于污泥而不染的气质与灵魂,令人为之赞叹和自勉;彩霞是一种温暖和希望的象征,其无私奉献的品格与精神,令人产生无限的向往和期待。这两种美好事物能够有效地统一于一个人的身上,并且在文集中集中体现出来,这是一种巧合与机缘,也是读者的幸运和收获。

文集的作者就是这样一位平凡而又奇特的青年美女:近年来,她以出版4本散文随笔集的创作成果令人刮目相看,并且证明着她的作家身份(另外两本文集是《中国红》和《一路走来》);在荆楚网东湖社区里,她是一个活跃而勤奋的论坛版主和网络写手;在家乡报纸的副刊上,她是专栏作家;在西域行走和江南旅游的过程中,她是独走天涯笔写秋的当代“徐霞客”;在工作职业岗位上,她是一名称职的中国红十字会工作者;在佛缘慈善基金会里,她是一名传递爱心的志愿者;在家庭生活中,她是一位合格的母亲、体贴的妻子和顺的女儿;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她还是一个有着经商头脑的平凡女子……(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以上各种角色的介绍,是阅读她的文集的背景资料,也是开启并走进作者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在社会转型期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当代青年能够坚持业余文学写作的已不多见,而20年如一日地在文学的朝圣路上笔耕不辍,则更是一种意志的考量与精神的执著。倪霞做到了这一点,而且以多部文集证明了自己的努力、实力与笔力。

在此,笔者着重从写作与读书、写作与行走和写作与做人等关系进行初步的探讨和求证,并且以作者的文章为佐证。

写作与读书的关系,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并且选择的一种文化生活。

按照作者自己所说,读书与写作已经并且继续成为她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生态度,一种文化积淀——当然,只是一种业余的、零星的、随意的习惯或方式而已。她出行必带笔和笔记本,每天坚持写日记,经常逛书店购买经典名著,和朋友交换书籍,通过书籍和网络阅读克服浮躁与无聊的闲暇时光,遇事必记下所见所闻所思等……

对于作者而言,读书与写作并非为稻粱谋、为赢得浪荡虚名,也非晋级提职的敲门砖,只是一种心灵的陶冶、灵魂的浸润、思想的熏染、智力的提升、品性的修炼、意志的磨砺和笔法的超拔而已。好像每天不与文字和书籍亲密接触一下,不与自我的心灵对话一次,就仿佛失恋一般魂不附体寝食不甘了。她认为,读书是“一种享受、一份滋补、一种快乐”。这种听从心灵召唤的修行所达到的境界非常人所为,也是当今物欲横流的浮躁社会里比较稀缺而珍贵的人文品质。

如她阅读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沉醉在他的雨思里,不能醒来……于是提起笔,摘下片片雨瓣,夹在我雨中的线装书里”(《雨情》)。这是她在做读书笔记中的一种心情

她读日本作者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时,将译者丰子恺的精妙文笔,与读美国梭罗的《瓦尔登湖》美文以及所引用的孔子名言“德不孤,必有邻”联系起来思考(《祖先的光芒》),于是,思维的拓展与联想提升了她的学习收获;

她读英国诗人兰德的诗歌,懂得了生与死的关系,明白了“安静与踏实的心灵是快乐的源泉。……与大自然对话,与佛对话,用自己生命的火燃烧生命中的每一天,那样的平静无欲,她们才是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不争’”(《不争》)。这是在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生活感悟;

她读冯骥才的短篇小说《楼顶上的歌声》,在被吸引和感动的同时,“仿佛看到高山流水的音韵回荡在人性里;看到慈悲与智慧的互为;同时,给人类带来的和谐之光在闪耀……”(《歌者》)。这是她从文学作品的故事中提炼出的一种感悟;

她读电视连续剧《大敦煌》,在对比中感叹:“作为一个现代人,真幸福!在国富民强的大环境下,不用担惊受怕外来的侵害,不用仰人鼻息,不用饥荒逃难。在和平的日子里,尽情享受平静安详的生活”(《飞不到梦中的故乡》)。这是一种感恩心态的自然流露;

她读仓央嘉措的诗歌,在自问中寻找大爱的真谛,终于明白了“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的道理(《情痴》)。这是她在反省中获得灵魂的升华;

他读刘小川的《品中国文人》一书,沉浸在李清照的伤感而凄美的诗词中,懂得了爱情与文学、时代与命运之间的关系(《晨读》)。这是她在古典的烛照中美丽着自己的心情;

以上所列举的篇目可以看出,作者的阅读面很广,勤奋而有收获,思考而有笔记。她把自己早已嫁给了文学——从心灵到思想、从物质到精神。她以行动挖掘、验证并充实着这样一句格言的内涵:“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她的快乐与美丽就具有与他人不同的意蕴,她的爱好与追求就具有与世俗不同的看点。她在《禅意·火花》文集中大胆创新:在文章前以一段名人名言作为题记,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描述或思考。这是一种现代与过去的会晤,一种凡俗与精华的嫁接,一种文字与灵魂的融汇。

作者的写作实践告诉我们:写作与读书的关系,是车轮与动力的结合,是风筝与风力的联姻,是河流与源头的脉动,是心灵与世界的对接。阅读,使读者永远保持着年轻的心态、淡静的心灵与旺盛的心力,而文字之流也就源源不断地滋润心田了。

写作与行走的关系,是决定文学作品或心情日记的品味与质量的关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来是文人志士的一种精神价值追求和人格成长的必要手段。这种行走的传统在作者的文集中得到印证或阐释,也是一种读自然之书、社会之书、人文之书的有效途径。

行走的姿态,是对外部世界疆域的访问与征服,也是对内心世界情感的调适与充实。作者曾经欣赏和效法武汉晚报女记者范春歌的“大侠”风度,把豪情、探险、孤寂痛苦和磨练装进行囊,用双脚丈量并发现着祖国西域(如西藏、甘肃等地)的贫瘠与丰饶、雄奇与荒凉、沧桑与年轻、沉寂与喧闹,也用心灵感知和感动着普通农牧民的淳朴与粗狂、坚韧与乐观、真诚与开朗、慈悲与感恩的人格魅力和人文风情。作者以一个普通人的眼光和思索留下一幅别样的民俗风景画与生存状态,用现场的文字及时记载了这些足迹与心声,也是为读者提供了一段时代的记忆与历史的备忘录。

另外,作者还独自或与同事一起领略了江南水乡风光、东北人文风景、闽贛老乡热情、海南热带气息、湘西民族特色等。她更多的是从现代城市文化和历史人文景观的角度进行描摹与反思。作者力图从静态或业已变化的自然景观中发现某种文化的烙印和历史的密码,把现代文明的改革开放和历史人文的开发利用进行反思、反省和反诘——从历史的、时代的和社会的角度去质疑、探寻和呐喊。这种社会使命的担当,是一种可贵的文化自觉与责任意识的觉醒。

行走中,作者不是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的旅游者或者休闲者,而是一个探险者、发现者、朝圣者。每到一个地方,她首先关心的是与文化遗迹或文化名人有关的信息,然后独自去采风和记录。她认为,这是一种“对文化的敬重与向往”,是一种偷香化玉的思想炼狱。面对先贤大家文化泰斗,作者的虔诚与敬重、激动与对话,是以一种玩命的姿态和义无反顾的朝拜体现的。她多次不顾家人的反对或担忧,只身一人在大雨瓢泼或夜色深沉时出发。于是,王勃、陆游、李白、范仲淹、苏东坡、包公、孙中山、沈从文、冰心、李叔同、雷锋、三毛、舒婷等人的有形或无形的灵魂就保佑着她行走的安全与顺利,并且使她经常遇见路途中的高人、好人和贵人的帮助、支持与施舍。看来,这是上帝的恩赐!

在文集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特色:图文并茂的大气,相得益彰的装帧。让文字和图片共同留下岁月的痕迹,是现代图书出版业界的一种潮流。这也是能够吸引读者眼球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套用一句俗话: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作者深谙此道,并且以在场者行走的姿态和随时捕捉灵感火花的文字记录证明了自己的人生辉煌和价值追求。其实,囿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的作者大部分也只是在家乡或身边朋友的小圈子里观察而感动着、反思而记录着。尽管不乏一些优秀或不错的作品出现,但是,其家庭的琐碎事务复制和家乡的自然人文景观再现,却总是给予人不痛不痒或不温不火的一种感觉。这是由视野和眼光的选择所致,也是由题材和主题的确定而形成的。如果我们像作者那样,每年能够抽出一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潇洒地外出走一回,或独自前行,或结伴而行,或组团共行,那么我们的人生将会更加精彩,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丰富,我们的情感将会更加深沉,我们的笔触将会更加灵动,我们的收获将会更加丰硕。坐井观天式的写作与遨游苍穹式的写作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这已被事实所证明。

写作与做人的关系,也是我们心领神会并且努力实现知行合一的一种人生课题。

一般来说,人品决定文品。思想肮脏、灵魂丑陋、情感虚伪、行为诡异的土壤里,是不会开放出鲜艳的人格之花和文学之果的。做人的大道,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与内涵,就是要有大爱的仁义、自律的修养和向善的行为。作者在写作中明白这个道理,并且身体力行为人表率,在文章中绽放出一朵朵“禅意·火花”般的美丽。

作者以“不争”为书名的文集,就是一种大彻大悟的禅意隐喻和精神指向。应该说,争取什么,或者不争取什么,这是一种个人行为,且受到时代和客观条件的制约。但是,写作的意义及影响力却超越了个人的范畴,它一旦发表出来或者被人阅读,就是一种集体意识的无意碰撞和相互交流,是一种个人观念或人格形象的宣言。文字的力量,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浸染与渗透,它比钢铁还要坚硬和挺拔,比溪水还要柔韧和绵长。它的穿透力和感染力是任何力量也无法比拟的。正如作者所言,“所有人都是生活在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争有所不争之中,我为我的不争而快乐地走进了今天,走向明天……不争,其实也就是在尘世里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这种充满辩证法的禅意和清醒的世界观,为她的生活解除了不少的烦恼,同时,也为她的写作提供了一种理性的支撑和精神的源泉。

作者对做人不仅具有感性的认知和理性的自觉,而且在禅意修行的参悟和大爱甘霖的播撒上更是做出了一些令人赞叹不已的举动:她对地方报纸的文学征文活动提供赞助、对家乡旅游文化和人文景观开发的思考与呼吁,对火车站晕倒的女子实施人工救援、对在西域结识的康大爷一家人的友情往来、对失业教师的无私帮助、对寺庙收养的小女孩和孤儿、留守儿童给予物质上的资助、对年轻军人读者的忘年之交……这些举措和朋友,都是她在行走中的巧遇或因为书籍的缘分而结交的,而且基本上是文人圈子之外的朋友(当然她的文人朋友几乎遍布全国)。这是一种心灵阳光的透明与温暖,是一种人缘关系的真诚与直爽,也是一种为人品质的真实写照。由此我们看出,作者的文章为什么能够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与欢迎了,为什么能够被吸引和沉浸于她的文字里而回味无穷了,为什么她的朋友遍布全国而粉丝不断增加了——这就是她文章里面的心灵美与文辞美统一的美学价值所在,这就是莲花的特质和彩霞的光辉了!

写作与读书、行走和做人的三者关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越辩越明的永恒话题。能够做到四者的统一,需要长期的修炼和实践的体悟,需要人文的熏染和自我的否定,需要心性的顿悟和创新的超越。当写作成为一种习惯,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行走成为一种习惯,施善成为一种习惯,那么,优秀也就成为一种习惯了。这种习惯的养成,不仅是个人的福气,也是对他人的一种警示和示范。

对文学的痴迷和沉醉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上升到一种信仰的高度,一种宗教的情结,一种毕生的奉献了。作者尽管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社会影响,但是,从文学的意义和文本的角度来看,作者的文章大部分是一种心情日记式的记载(其中一篇写乌镇的《湖光碎影》是具有散文诗的意境的),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粗糙、稚嫩和随意的痕迹(在文字校对上我曾经指出了几十个错别字)。因此,在题材的选择上还可更加宽广些,在文字的表述上还可以更加严谨些,在随意性的写作上力求更加深思熟虑些,在体裁的应用上还可以作出更多的尝试……如此,我们相信并期待着,作者的文学之路将会走得更加坚实、遥远而辉煌!

(写于2012。01。10)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32314/

心如莲花爱似彩霞的评论 (共 3 条)

  • 浅笔抒写
  • 剑客
  • 看戏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