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笛声何在

2009-03-12 19:07 作者:玉玦  | 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窗外细霏霏,已是三月天气。人说:“暮三月,江南早长,杂花生树,群英乱飞。”我眼中的江南却是细雨绵绵似有无尽的哀愁与幽怨,似一位落魄的美女有些浑然的丽质和淡淡的哀伤,点点清泪飞洒在天际间就幻化成了这无尽的细雨。

这里的树都是常绿的,烟雨蒙蒙之中景致确实好看,清风细雨,古巷幽境,有着诗意般的境界,而我却总觉的缺了点什么。“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大好的春光,转眼已近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知清明时节的雨又该是怎样的一种风情。我忽然想到有一个小牧童,骑在牛背上咿咿呀呀的吹着横笛,晃晃悠悠的走在陌上,将一曲清歌掺着或喜或悲的情愫伴着笛声悠悠传遍田间地头,和着莺儿雀儿的啼唱,抒发着胸中的一片天地。

“杏花疏雨里,吹笛到天明。”该是何等的一种意境?又是怎样的一种人生?然而,那悠悠的笛声又在何方啊?在这里人群攘攘的大都市里,不乏有着能歌善舞精通音律之人,只是我常听到的却是小提琴,长笛,单簧管,萨克斯那些西洋乐器的金属气味飘荡在黄昏的色中。洞箫的呜咽柔肠百转的倾述之声似乎早已绝迹,清亮高昂的笛声也是鲜有耳闻,低眉信手续续弹的小巧的琵琶在一些孩子的眼中是那么的新鲜,只有那繁重的古筝或可以在某个晚会上占据一个小小的角落,美轮美奂的琴身和艳丽高挑的琴师反而却使琴声湮没无闻了。巴乌,埙,笙,阮,这些字眼陌生的仿佛不属于我们的国度,谁又知它们竟然都是乐器哪?

我们是不是该哭泣哪?为那些渐行渐远的曾经温暖过我们祖辈的身心灵魂的古老的乐器的离开,为它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自觉的遗忘在我们的世界尘封在某个角落。一杆翠竹用生命镌刻成的笛箫确实抵不过西洋乐器的华美精致音区广阔,但是那些曲调和旋律却慰藉了我们先人多少寂寞和欢欣的灵魂啊!在山之巅,海之角,无论是大漠还是都市,丝竹管弦曾占据过我们先人生活多么重要的部分!一曲折柳曲,几回断人肠,夜色中的笛音幻化成了多么美丽的诗句啊!“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游子的乡思,羁客的无奈不知会被这曲子引出多少清泪。虎丘的盛会早已不在,琴里挑文君的千古佳话也不复有后来人,高山流水知音难遇,二泉映月冷月孤魂。

当我们的后代整日忙着学习考试的时候谁又敢奢望他们再腾出少的可怜的休息时间来玩弄一下看起来是最便宜最普通最无用的民族乐器?即便是有,那也是可怜的天下父母替他们想到的通过一条艺考的捷径从而登上名校高校的天堂。一代代的老人故去,又带走了几多叹息。纯粹的名族的东西失去的又何止是笛声?简单的洋快餐,舶来的异国文明,几种文化在我的心中撞击,有时候我都找不到看不清我自己。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哪里才是我们灵魂最后的归宿?谁还有永远的敬畏,谁还守着不变的誓言?当城市的霓虹亮起,空气中到处飘荡着KTV里传来的歌声之时,我的心总是隐隐做痛,生命中正有什么在随着时间悄然离去,流逝在远方,悄然无痕。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27156/

笛声何在的评论 (共 1 条)

  • 泪

    说的好,文笔清晰,条理分明,我们是应该反恩了,祖辈的东西不该舍弃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