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桐溪探胜

2011-10-17 09:56 作者:千金小姐  | 1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山水之美,美在自然

山水之名,名于人心。

桐溪离瑞安市区、温州市区都不到20公里。从瑞安市区出发,车行了约半个小时,就把我们送到桐溪村口。远远看见一道长堤横卧在两山之间。同行的人说,这就是桐溪水库大坝,有186米长,13。5米高,福泉山脉内几十条清泉细溪汇集到盘古楼尖山麓,才有了桐溪河。从前,河边遍植梧桐,人们就给这条河取名桐溪河。1958年,人们用辛勤的双手,历两年之久筑起了这条大坝,于是青秀的福泉山腹地就有了一座巨大的人工湖——桐溪水库。

大坝南端土墩上矗立着一座两层亭阁,亭顶恰似两片桐叶,因名双叶亭。伫立亭之上层,我骋目四望,前方的桐溪水库,汪汪一泓碧水如明镜般镶嵌在葱笼苍翠的群山之间,湖光山色相映生辉。三面的山岫浓荫覆盖,墨绿色的杉树与松树娉娉婷婷,微风下摇头摆腰,惹人怜。亭下的埠头边,一字儿排列着十几只游船,两三只游船在湖上游弋,划船者都是盛装男女。有的情侣一对,情意绵绵;有的朋友十多人挤坐一船,击水相戏……。

我由水库管理处的何锡良主任陪着,坐着快艇到湖中心的无名岛去。离艇登岸,一座造形古朴、翘角飞檐的六角亭便出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幽思亭。亭柱上一左一右两副对联,左联是张如元所书:“青山不墨千秋画,溪水无弦万古琴”。右联为原瑞安县委书记张桂生所撰注、书法家林剑丹手书:“翠树碧波相映趣,游鱼飞共生欢”。形象的联句,遒劲的笔法,为桐溪风光增色不少。

亭边站着数十尊石雕像,神态从容,栩栩如生。他们原来站在李维樾(注)墓前,30多年前水库建成后沉入1。5米深水之中,直到1986年久旱水浅被挖出来才重见天日,被列为市级文物,安置在这无名岛接受游人的抚摩、赞赏。据说温州地区石雕像生仅此一组,可谓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一座九曲桥把无名岛和相距5。6米的“小鼋渚”岛拉到了一起,小鼋渚原名“麻山”,因形似大鼋鱼,才有是名。我们缓步走过九曲桥,踏上小鼋渚——一座有平方米的岛屿。岛上现在已环岛筑了一条500米长的环湖路。岛上绿茵遍地,树木茂盛,鸟语花香。松树、杨梅树、枫树密疏有致地混在一起,交相辉映,把小鼋渚变成了一幅美妙的图画。岛上没有市区的喧闹、嘈杂,却有宁静、安祥的自然环境。这小鼋渚活脱脱一个水中“袖珍公园”。徜徉于林中幽径,我们宛若置身仙境,顿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听说有人要在岛上建楼造房,搞什么旅社、饮食、疗养设施,那样一来,岛上的幽静环境、郁郁野趣不就荡然无存了?现在这样子多好,你瞧,前面树丛中就有一对情侣,正在相依相抱,窃窃私语。我不忍打扰他们,连忙和朋友们悄然避往别处。

快艇又把我们送到水库西面山麓,上岸穿过一片树林,迎面三间黄色的仿古建筑,这就是岩庵。庵边好几个大大小小的石洞,是难以数计的巨石叠出了这么多曲折幽暗的石洞,执手电在其间钻来钻去,委实别具情趣。站在蝙蝠洞中,陪同者向我们数起了桐溪珍景,水库附近有龙潭、龙井,有纱帽岩、金奶岩、寿桃岩,水库东边的太平山有百丈岩、狮子岩、老鹰岩,周围山上有天庆道观等古迹。

桐溪风景区有个雅号叫“浙南的小西湖”,那是敝友周巨展兄给概括的,两天的桐溪之旅,使我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当然是心口如一的:周兄的结论绝对正确!

(注)李维樾,字荫昌,明万历举人,崇祯七年(1634年)授江浦令,十四年(1641年)擢户部给事中,督漕江北,明亡后还籍,曾倾资募兵拥护福王抗清,后因与马士英不合,退归素园。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221530/

桐溪探胜的评论 (共 12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