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爱心从血管里流出

2011-08-29 07:33 作者:快乐与你同行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心从血管里流出

肖兆力

建湖县近湖镇沈舍社区居民徐杏,从2002年9月开始无偿献血,在她3本【献血证】里,累计献血近万毫升,接近于3个正常人的总血量。

血液,生命,好人。我们这个时代,正是有许许多多像徐杏春这样的好人,在点燃无数个生命希望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为这个社会,传递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爱心接力。

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40多年前,徐杏春的母亲被查出患有白血病,从建湖县城辗转到上海大医院接受治疗,受当时医学条件限制,半年后,年仅33岁的母亲,抛下一家大小5口撒手人寰。(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如果换了现在,如果找到相配型的骨髓,母亲能够接受造血干细胞的捐赠,她根本就不会早早地离开我们……”。提起早逝的母亲,徐杏春喉头哽咽、泪流满面。

1992年9月,由建湖县人民政府和献血办主办的“同在蓝天下,共享生命的感动”——无偿献血及大型签名活动现场,别有一番景象。随处可看见“无偿献血、造福社会”、“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更加美好”等红色的无偿献血横幅,蓝色的遮篷、白色的流动采血车,身挂着红色爱心大使的学生以及穿着红色旗袍的礼仪小姐,再加上那一张张年轻而又纯洁的笑脸,徐杏春不禁被这篷勃的朝气、灿烂的青春和热情的心灵所感染,空气里流动着激动的暖流。就在这一天,徐杏春在采血车内,第一次献出了400毫升血液,从此便一发不可收。随着她一次次健康血液的缓缓流出,换来了一个个生命的延续……

一幕感人至深的场景

几年前的一天中午,徐杏春正在家里做饭,年仅17岁的小儿子王晓天拿着一本红彤彤【献血证】,激动地对她说:“妈妈,我今天在盐城的流动采血车上献了200毫升血。我也和您一样,是个献血者了。通过这次献血,我还知道自己是稀有的O型RH阴性血者。”看着儿子得意的表情和瘦弱的身体,徐杏春心里充满了埋怨和自豪,紧紧地把儿子搂在自己怀里:“你才多大呀,等你长大了,身体长结实了,有你献的。”

据了解,截止到目前,RH阴性献血者特别少,一直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其稀有血型者数量由少到多依次为O型RH阴性血者、A型RH阴性血者、AB型RH阴性血者。按照国家献血法规定,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方可献血。

一串让人感动的故事

1996年3月,徐杏春所在的轻工业供销公司效益不好,很多人下岗,每月只拿几十元的生活补贴。同事陈少飞突然查出肝癌,并不宽裕的徐杏春先后两次捐款200元;徐杏春的一位远房亲戚叫唐登英,家住钟庄乡下一个偏僻的穷村,丈夫去世多年,家中3个小孩读书,生活十分艰难。多年来,徐杏春自己省吃俭用,给她家送钱送物,从不间断,直到把她家的3个孩子培养成人。

“在我们沈舍社区,徐姐是个闲不住的大好人。社区有事请她帮忙,只要一个电话,不管自己有多忙,她都会立刻赶到社区,这点特让我们感动。”社区干部充满深情地对我说。

近几年,建湖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文明城活动,徐杏春琢磨着自己如何响应政府号召,为建湖创建尽点力。于是和常在一起退休的人商量,成立了一支义务宣传队,大街小巷去宣传,净化县城环境,打造美好家园。不仅如此,见到垃圾广告,自己花钱买涂料把它刷掉;见到社区有婆媳不和、姑嫂不睦,她都会主动登门去说服。

爱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精神,真爱矗立在天地间,激起无数人心底的感动!

街坊邻居对我说:尽她所能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是徐杏春多年养成的一种习惯。“这些事,真的算不了什么。我不做,总会有别人去做,他们做的也许比我还要好!”徐杏春始终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些应该做的小事。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167163/

爱心从血管里流出的评论 (共 5 条)

  • 张涵
  • 梅花雪
  • 尔承
  • 寒烟冷月
  • 那一眼的沧桑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