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善待大自然——加拿大布查特花园的故事

2011-06-02 11:06 作者:Nicky  | 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到过加拿大旅游的人们,无不赞叹加拿大优美的自然环境。碧空万里空气清新,山脉巍峨林木茂盛,一望无边的草原,清澈醉人的冰源,田野宁静,山谷幽幽,构成北半球高纬度地域特有的景色。应该说,加拿大的优美环境多半是大自然赐予的,地广人稀,物产丰富,经济发达,客观上给了加拿大创造优美环境的条件。然而,加拿大优美环境的形成,人的因素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对这一点,当你了解温哥华布查特花园的故事之后,自然就会感觉到。

(布查特花园进门)

我有过参观温哥华布查特花园的经历,许多年过去了,这个花园在我的脑海中一直没有消失。这不仅在于花园很漂亮,更是因为其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我们决定去布查特花园,还是因为当地华人导游叶龙先生的一句话。他说,不去这个花园看看,将是你们的一大遗憾。尽管去花园要坐轮渡过海峡,要从温哥华到维多利亚岛上去。

为了赶上早班的渡船,我们一大早就用早餐,也就比较顺利地上了维多利亚岛。车子走了一段山路,来到了一个树木茂密的山谷。车子排着队,经过一个象检查岗一样的检票口,进入了山谷中的一块平地——花园的停车场。四周的山,草木郁郁葱葱。不是很大的停车场飘扬着许多国家的国旗,停车位划得整整齐齐,停车场里有许多花坛,种有许多我们从没见过的花卉。

从停车场走过几幢卖礼品的木屋,来到了花园的门口。进了门口,想象中非常漂亮的、大大的、庭院式的花园并没有出现在眼前,见到的是山坡、小路和满山满地的各种奇花异木。路面是经过精心修筑的,或卵石面或石板面,往里走,空间也不见得大,视线不时被高大的树木和茂盛的花草所阻挡。

面对此景象,我一时真弄不明白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花园。根据花园示意图,我们随着人流,一会儿爬台阶,一会儿走山沟,一个个景点走,象走迷宫一样。花园里的花木品种实在多,规划管理得非常好,每个景点有不同的风格,身在其中尤如在大自然中,少有在城市公园中的感觉。游罢整个花园,回头一想,发现自己是在一个山沟沟里转,整个山沟沟就是一个花园,周围山上茂盛的树木与花园融为一体。(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这是一个远离城市而且是在山沟里的花园,其最大的特点是它所拥有的花木品种多和它的自然性、风格多样性。如果你有心,就会发现山沟尽头山坡树林中有一座孤苦伶仃的与整个环境不相协调的高高的烟囱。它会使人感觉到这地方以前是座工厂,与人的关系非常近。

游完花园,如果不想去问问花园的来历,这个花园也就不会给人留下什么太特别的印象,一个花园就是一个花园,只是风格不同而已,也就会很快从你的记忆中消失。但当你一旦对花园的历史有所了解,你就会对它另眼相待了。我对花园有些好奇,问过叶龙先生,后来也专门查过有关布查特花园的资料,发现这个花园的确有它的特别之处,尤其是它修建的起因、它那体现人对自然环境的呵护,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19世纪末,在北美工业革命的萌发地,从事干货买卖的安大略人罗伯特·皮姆·布查特,被加拿大西海岸富有的生产水泥的重要原材料石灰石所吸引。因为他看到了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水泥,生产水泥的利润肯定比卖干货的好。1888年,他在温哥华孤独的海湾上建造了一座水泥厂,开始生产“波特兰”牌水泥。1904年,他干脆把家也搬到了海湾,建立了一个新家。水泥的销路非常好,没过几年,布查特家附近石场的石灰石被开采完了,留下的是一个荒凉阴冷、不长草木的矿坑。不难想象,开采石灰石,又生产水泥,这个地方的自然环境遭受到了何种程度的破坏。面对房子周围已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布查特的妻子詹妮总觉得这样的环境不行,不能把环境破坏了就不管。詹妮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女人,她大胆构思了一个整修利用被废弃矿坑的崭新计划,即把采石场变成开满鲜花的花园。

说干就干,詹妮从附近的农田征用了大量肥沃的土壤,用马车运到矿坑里。一年过去了,在詹妮的管理下,废弃了的采石场出现了鲜花,再后来,整个矿坑开满了鲜花。这就是最初的花园,也就是现在花园四个区之一,叫“新境花园”。

(花园一景)

布查特先生对妻子非凡的工作引以为豪,他也加入了改造被废弃矿坑的行列。他自己收集了许多观赏放在那引人入胜的花丛中;在秋海棠树荫下训练鸽子;在池塘里养鸭;在草坪上放养鲜艳的孔雀;在主房里养了只脾气很坏的鹦鹉。

1908年,布查特一家受到世界旅游业的影响,在他们家的海滨上建造了一座“日本花园”。迎面为红色神宫门楼,富有日本风格。园内遍植加拿大枫树、百合花、日本樱花和松杉,龙胆随翠竹起舞,白杨伴垂柳扬花。有小桥、流水、花店等胜景。以后,在他们的网球场上建造了一座对称的“意大利花园”。按古罗马宫苑设计,园旁围以剪成球形的长青树墙。内有两水池,星状池旁设花坞,蛙形喷水池中有意大利石雕,整个花园为对称的图案式结构。

布查特太太的园艺名望很快传到各地,到1920年,超过人前来参观她的杰作。望着众多的游人,好客的布查特夫妇用同一种手势欢迎来自各地的来宾。于是,游客们给这个花园起了个名:“Benvenuto”——意大利词,意为“欢迎”。1929年,在一大片菜地上又建起了一座漂亮的花园——“玫瑰花园”。园地宽广,玫瑰品类繁多,花团锦族,锦绣天成。

(音乐喷泉)

除此之外,布查特花园还建有温室花房,里面布满各种名贵鲜花,分叠多层,犹如花山花岛。“水舞”喷泉,亦为园内胜景,间彩色灯光与群花相辉映,喷泉的水花,竟能合音乐节拍和灯光闪动起舞,故有“水舞”之名。

1916年,布查特的水泥厂停止生产水泥,一直到1950年,工厂继续生产瓷砖和花盆。此后,海湾水泥厂不复存在,唯一幸存下来的只有一座高高的窑炉烟囱,直到现在,算是一个历史的见证人,俯视着被布查特太太奇迹般回收利用的采石场花园。

布查特花园一直保持过去优雅的传统,成为加拿大西海岸最重要的展览花园。每年有超过700种一百万盆花卉,从3月至7月在整个花园不断开放。今天的布查特花园已成为园艺艺术领域中的一枝奇葩,是世界著名的第二大花园,在展

示花卉方面拥有很高的国际声誉,每年有近一百万人到访,享受花的美丽。

【高高的窑炉烟囱(远处白色建筑)】

一个采集石灰石而废弃的矿坑变成一个享有国际声誉的花园,其意义非常之大。花园何其多,但变废墟为花园的又何其的少。由此联想到人类千万年的活动,总是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而少给大自然以回报,因而总是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人类向自然界索取将无止境,但人类也应该善待大自然。发展经济损坏自然环境是难免的,问题是人类应该采取补救措施,使自然环境的损坏减少到最少的程度,使人类免受自然界的征罚。布查特花园最现实的意义也就在于此。

回到本文开头的话题,加拿大的环境只所以这样美,其重要的原因是加拿大人懂得保护自然环境,在一百多年前、在工业革命兴起的时候,人们的头脑中就有了环保意识,就开始注重保护环境。今天,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时候,不该向人家学点什么?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122810/

善待大自然——加拿大布查特花园的故事的评论 (共 2 条)

  • 依儿
  • 芳草依依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