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了我的“孩子”

2011-05-23 22:03 作者:述聞  | 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为了我的“孩子

——出书杂感

杜书文

当我进入古稀之年的时候,我的“孩子”终于在朋友的鼎力资助下诞生了。它取名为《圆集》老来得“子”,一大乐事,它是我孕育50年血脉的结晶,为了它的诞生,我梦寐以求,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付出了过多的汗水与心血。今天,它终于堂堂正正地站在了世人面前,圆了我终生的文学梦。它是在诸多朋友们的催生下诞生的,尽管诞生得那么艰难和痛苦,但它能正规地,堂堂正正地站立在世人面前,是对我心灵的莫大安慰,也是对社会、朋友和亲人一个交待。它将作为我生命的影子留在这个世界上,也不枉我在这个世界上走了一遭。

(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无论“孩子”长得是美是丑,总是用自己的心血孕育而成。媳妇的俊丑迟早要见公婆,书既然出了,就得面对读者、朋友和社会。让读者喜欢,朋友高兴,社会认可。书虽有正式书号,但由于自费出书,加上当今图书市场的诸多怪象,尽管它并不怎么丑陋,正规书店亦很难有他的位子。限于经济压力,印数不多,也不能印多,千册足也!就这,放在我那小小的家里也是屹垒如山,因屋内地方太小,无处存放,影响家人正常生活,常露不悦之色,只好借小区车房一隅让他栖身。风尘、淋、鼠咬难以保证,只有抓紧速速送出。

书出后,为了让社会朋友知道。有人建议开个研讨会,让一些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评议评议,借此宣传宣传,造点舆论,我拒绝了。因毕竟不是名家,没有必要人为炒作。真要搞,花钱是必然的,还得逐一登门去请,实无时间和精力,热情的朋友写了一则书讯,在《西安晚报》发了出来,也许不是名家之故,300余字的消息,删得不足百字,典型的缺骨少肉,朋友说:不错了,能发就给足面子了。是的,就我所知,该发的此类稿子多也,都发不出来,知足了。感谢文化艺术报》的主编陈若星,她也许深谙普通作家出书的艰难,不仅全文发了书讯,还准备将著名作家赵熙为本书写的序也发了出来。陕西出版社的《书海》也将赵熙写的序发了。这让我尤感欣慰。

对于自费出书的普通作者来说,写书已属不易,送书更是一件艰苦的事情。老身已属古稀之年,要把该送的书都送出去,已不是件容易的事了。外阜的朋友要通过邮局寄出,邮资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本市要送的,首先必须是省、市文联和作家协会,那是作家自己的组织,那里有作协的领导和一些平时交往过密的作家,给他们送书,完全是交流的需要。需要一一送去的,掐指算来已超过200有余。打电话让朋友来取,显然是不现实的,只好抽时间或坐公交,或骑自行车,或步行登门去送。有朋友感慨地说:“而今文人,似乎生得太贱了,自己辛辛苦苦写出来了,自己花钱印制,又由自己登门去送,似有太多的沧桑之感。这到底为了什么?”是啊,我也问过自己,到底为什么?自己也说不明白。反正是鬼使神差,不由自己。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绝不是炫耀,只想给社会和后人留下点什么,唯此而已。

书送出去一部分之后,便不断接到朋友电话,意想不到的是赞美者居多,首先是装帧,朴素、大气、庄重,是文人的性格。内容虽杂,但内涵丰富。印刷厂就有几位工人打来电话说:“印刷装订中看到了大作,觉得可读性很强,文章短小精粹,不耽误时间,几分钟就能看完一篇,过瘾!可否赠送几册?”。我满足了他们的要求。母校靳方才老师来电话说:“书就放在枕边,随时就可翻看,已阅读过半,每篇都有文采,有故事,有意境,文笔流畅,堪称美文,多年看不到这样的文章了。”有一位文友说:“过去是单篇阅读,印象不是太深,现在系统读了,感觉就不一样了,觉得篇篇构思精巧,充满真情,有的篇章是流着眼泪读完的。让我享受到了文学的魅力。”一位朋友说:“文如其人,透过这些篇章,让我看到了作者的人品、心灵和人性光彩的闪烁……。”

听了这些赞美的语言,真有点受宠若惊。觉得朋友们都有点言之过分。让我内心不安,其实我只是以平常的心态,把自己对生活的真情实感老老实实写出来就是了。朋友们的鼓励是对我莫大的安慰,也说明几十年心血没有白费。也说明它——我的“孩子”站在世人面前还并不怎么丑陋。

市文联秘书商子秦打来电话:省图书馆要收藏《圆梦集》,让送去三册。我很高兴,说明我的“孩子”将堂而皇之的站在了省级图书之林中。并将世代面对世人。这也是我最初没有想到的。越数日,又有西安市图书馆,派人来联系,要求捐赠《圆梦集》。遂欣然允诺。说明它已得到社会的认可。倍感欣然。数日后先后送来了收藏证,我将妥善保管。之后,还接到家乡姐夫的电话,说能否再多捎几本回来,想看的人很多,有些还是我当年的老同学。县图书馆打听我的地址,要求收藏《圆梦集》。这无论如何是拒绝不得的,因为那里是我的根。书中有许多篇章是描写家乡风土人情,山川风貌的。让家乡人看家乡人写家乡的文章有一种特殊的幸福感。

朋友鲁迁打来电话,说他花了四天时间一口气读完了《圆梦集》感受颇深,遂写下了《小人物也有大灵魂》这篇文章,希望在《西安日报》“书缘”专栏发表。“书缘”编辑于2009年5月27日在第8版,刊登了他这篇文章,大约由于篇幅限制,删去了一部分。下面是他传来的原稿:

(附)小人物也有大灵魂

——杜书文《圆梦集》读后

鲁迁

拿到杜书文最近出版的《圆梦集》(作家出版社)花了四天时间一口气读完,深为作者多彩的文笔所感动

《圆梦集》共50余万字,是作者近50年来文学作品的总集结。包括散文小说随笔杂文诗歌、歌词等。专集中作者写了故乡风情、亲人情怀、人间真、山川风貌、友人情谊。大约由于作者从小生活工作在关中农村和基层机关。这里古老的文化习俗,浸润着他的身心和散文意趣,因此,他极善于从民间习俗中挖掘素材,使他的散文充满了多彩的活力,不少篇章写得色彩斑斓,情趣映然。其艺术氛围和切入视角有着诗情的瑰丽和厚重的黄土文化意蕴。文笔老道,行文流畅,酣畅淋漓,令人耳目一新。但我尤为作者的平民情洁所感动。在当前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年代,作者没有卷入追名逐利的行业怪圈,没有为某些权势人物树碑立传,为他们的所谓“政绩”涂脂抹粉。而是出于一种浓厚社会责任心,站在平民的立场上,以绝大部分篇幅,写了大千世界和他身边平平凡凡,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既有工人、农民、也有知识分子,既有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者,也有在社会转型时期生活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农民工。写了他们的现实生活状况、思想感情、喜怒哀乐,以及他们不同的命运和生活遭遇。对于这些人物,作者赋予了浓厚的感情色彩,倾注了深切的同情心,挖掘了蕴藏于他们内心深处的闪光的东西,展现了他们心灵上,道德上传统的善良美质。不少篇章写得真实动人,催人泪下。

杜书文是我省一位老业余作家,平时为人善良质朴,待人真诚忠厚本分,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如一头老黄牛。加上他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这样的家庭背景和思想美德,自然决定了他创作的切入点和着眼点。如《阴霾散尽见太阳》中的普通农村姑娘楚玉霞,把她的大爱无私地献给了比她年长18岁的落难知识分子靳方才。她那么善良,那么宽容大度,对丈夫那么体贴入微,那么真情挚爱。成为农村妇女中不可多得的典范。《无名的挽词》中早年丧夫毕生守寡的无名老嫂,为了维护贫困多子的婆家,毅然拒绝再婚。她含辛茹苦,像对待亲儿子一样的对待着年仅六岁的小兄弟。小兄弟饿了,她立即递上了热腾腾的馒头;小兄弟脚冻得发麻,她立即把弟弟的小脚揽在她的怀里暖热;小兄弟的手叫虫虫咬了,她立即用口把虫虫的毒汁吮吸出来;小兄弟在外边受了委屈,她冲出去和人家论理,并搂着小弟弟一起伤心流泪……嫂子成了小兄弟心中的上帝,小兄弟成了嫂子心上的一块肉。《卖红薯的小女孩》在忙乱中把别人付给她的一张假币,找给了作品中的“我”,女孩发现后,尽管红薯已经卖完了,却并没有离开原地,她牢牢地记着母亲的一句话:“要靠诚实挣钱,不能骗人,只有不骗人的人才能挣更多的钱”所以,她一直等了几个小时,直到把真钱换给了“我”才离开。这种至纯至美的心灵多么值得称道呀!《最后一个顾客》中,下岗小伙子,把别人找给他的假币,花给了一位可怜的卖菜的女人。虽然离开那女人已很远了,但终于良心发现,又返回来巧妙地用真钱把假钱从那女人手里换了回来,心灵才平衡下来。这种体恤下层人的品质多么难得!还有《农民工》中的老李,虽为农民工,却那样本分实在。他知道农民工进城找工作不易,所以干起活来特别认真,不仅把分内的事干完,还把本不属于他的活也干了。他说“人嘛,干啥都要讲个责任心,咱是农民,本来人就瞧不起,既然接了活,就一定要干好,毛毛草草对不住人,反倒让人更瞧不起,多出点力又累不死,换来的却是信任,出门人就靠个诚实勤快!”朴实的话语,多么令人感动。还有一心一意为村民服务的《电工栓拴》,和《溪儿湾的故事》中一心为村民解决水源问题的复转军人旺泉;靠着自己平时所积的厚德而赢得村民敬重的孤寡老人《阿莹奶奶》;《石砭峪风波》中已经卸了任的老村长;《远方的妈妈》中,心地善良如母的老大娘;《宽容》中的母亲;全心全意为人治病的《点灯人》;文革中死于非命的《小虎》;《小白杨》中可怜的街头卖唱的失学幼童;《小街凡事》中的绪寿老人和卖菜小伙;《雨夜来客》中的腊腊;《等待》中无助的含冤老人等等。都是生活中极其平凡的普通劳动者和社会底层人物,这些人物都被作者敏锐的目光扑捉到他的作品中。这些人虽然普通而又平凡,却都有人性中耀眼的闪光点。正是这些闪光点,闪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正是这些闪光的东西才成为支撑我们中华民族道德的基石和大厦。

我希望看到更多像杜书文这样关注小人物的平民作家。因为小人物身上同样具有大写的人性,大写的灵魂,大写的生存信念,而这一切正是文学应有的大的境界。

接着,又有老朋友张兴轩写来评论文章:

杜书文的恋乡情结

——《圆梦集》读后

张兴轩

书文把他的新作《圆梦集》送给我。读过之后,有关乡思怀人的篇什立即吸引了我。并引起了强烈的心理共鸣。

思乡怀土是人的感情中最珍贵的部分,也是文艺作品中常见的题材。一般来说,漂泊在外,浪迹天涯的人容易怀乡,所谓“游子思乡”;年龄大的人容易怀乡,因为在潜意识中,故乡就是他们的根,落叶就得归根。从书文的作品中,可以窥见他有很浓的恋乡情结,他把它发为心声,行诸文字,遣兴驰怀,慰己感人。

对亲人的眷恋之情。

骨肉亲情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然情感,缠绵缱绻,挥之不去,割舍不开。在这组作品中,他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了父爱母爱和姐弟兄妹叔嫂之间的手足深情,其基调是悲怆的、伤感的。感情张力很大,是大悲大痛,是锥心铭骨,是哭天抢地。读着这些文字,让人不能不为之动容。为什么感染力会如此强烈?我以为,关键是写了人的命运。书文的亲人中,有几个是悲剧人物,命运多舛,灾难频仍。他贤淑、温和、善良的嫂嫂,结婚没几年便失去了丈夫,整天以泪洗面。没有子嗣的她把母爱深深地赐于小她二十来岁的小弟。他们之间与其说是叔嫂关系,不如说是母子关系更为贴切。书文的小妹妹荆莲,不断受着命运的捉弄,童年兵荒马乱,缺吃少穿,家境艰难,过早辍学,父母多病,她承受着一个女人难以承受的繁重体力劳动;加上政治因素,又受着无端的指责攻击和谩骂;婚姻也不尽如人意。而这个集不幸于一身的女子却偏偏在车祸中丧生。其情之悲,其状之苦,不唯书文,作为读者也不能不洒一掬同情泪了。全方位,多侧面地刻画人物,使其形象更鲜明,更丰富,更具立体感也是书文作品感染力强的另一个因素。书文的母亲是一个完美的女性,善良、仁慈,为了儿女,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她,一个70多岁的小脚老太,连续8年奔波在通往大队、公社、县委的大路上,为落实家庭成分而历尽艰辛,阅尽了人生冷暖,世态炎凉。其出发点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儿女的前途不受影响。这就把母爱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再者,书文还善于撷取生活细节,把骨肉之情表现得真切感人,入木三分。他通过一顶帽子写父亲对他的关爱;通过一只火蝎子钻进妹妹的耳朵写妹妹磨面的劳作之苦;通过嫂嫂在灯下一边做针线活,一边给小兄弟唱歌的细节,强烈地撼动着读者的心灵。

请看:“每当她唱起这些歌的时候总是那么伤感,脸上总掠过一丝淡淡的忧伤,甚至还闪着晶莹的泪花……歌声凄切、哀怨,如泣如诉,泪水伴着歌声,滴在我的脸上,空气也仿佛凝滞了一般。这时,我也噙着泪花使劲地摇着她劝她不要再唱了。”(《无名的挽词》)

这是一段带泪的文字,把一个失去丈夫的青年妇女内心的痛楚表现得淋漓尽致。不要说作为小弟弟的书文“噙着泪花”,凡读过这段文字的读者也禁不住热泪盈眶了。《文心雕龙》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书文的描写确实起到了情动而辞发和披文以入情的艺术效果。

对乡里乡亲的关切之情。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美不美,泉中水;亲不亲,故乡人”。对乡里乡党充满深情,也是人之常情。这方面的篇什虽不太多,但也写得声情并茂。在《乡音,乡情》中,最后的一段议论发得特别精到:“乡情,乡音是无形的感情链条。不分地域,不分生熟,无论走到那里,都不会让你感到寂寞孤独,无论走到那里,只要心有灵犀,都让你倍感亲切。当你被困难所困扰,他会鼎力相助,帮你排忧解难;当你身无分文时,他会慷慨解囊,帮你走出困境;当你饿得发昏的时侯,他会把仅剩的食物分一半给你。这也许就是那说不清道不明的乡情、乡音的魅力所在吧”。说出了乡亲之谊的底蕴。在《农民工》中,他一方面写了那位乡党的诚实、勤快、干活的认真:“把本不该干的活都替我干了”;更重要地写了农民那种艰难的生存状态:“家被洪水冲毁,秋田和4亩葡萄园被淹,麦子没种上”,“家里至今还住着帐篷,娃要上学,老人害病要花钱……”这些经历本来就够感人了,在作者给他管了一顿饭之后,他说出的最后一句话更让人伤心:“叔!不怕你笑,进城两个月了,今天是吃得最饱的一顿”。没有对农民弟兄的深切同情,是体会不到这句话的酸楚的。

对乡风民俗的愉悦之情。

在《圆梦集》中,作者还写了不少诸如放天灯、祈雨、荡秋千、看皮影等民风民俗方面的以及当地土特产,如华州杏、豆豉之类的东西。这些作品一改前面悲怆的气氛,怡情快性,轻松自如,读后如沐风,如饮村醪,意味绵长,颈热微醺。可以说,这是书文最具特色的篇章。这类文字,不一定要有什么微言大义、立意高深,重在写生活情趣,犹如一件件工艺品,小玩艺,随手把玩,只要赏心悦目就行。关键是要从中发掘出美来。书文的这组作品给人的感觉,首先是逼真、传神。像《故乡的皮影》中,大槐树下搭戏台的环境气氛;小孩子们等不到开演,打呼哨、鼓倒掌的不耐烦情绪;戏班子依然抽烟、喝茶、满不在乎的神态;以及孩子们好奇地钻进后台偷看并恶作剧地用铁丝钩走了一个黑脸包公的头,闯下戏演不下去的大祸等等,真实可信,微妙微俏,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是很难写得这样传神的。再如《河湾里的笑声》里洗衣的女娘儿们,叽叽喳喳,嬉戏笑闹,在没有男人的天地里,尽情地释放着她们的天性,显得那么率真和烂熳。这段描写真实精彩到它就是它,换一个环境不行,换成城市妇女也不行,换成知识女性更不行。这就是特定环境中的典型特定人物。其次是自然、生动、妙趣天成。“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像《祈雨》的宏大场面、《撵天灯》的有趣活动、《擒狼记》中的诱狼过程,都有较浓的原生态意味。就连《三月,清明雨》中的打秋千,也写得异彩纷呈,情趣盎然:二愣子“几下就窜上了天空”的楞劲;疯女子“越蹬越快,不一会儿便窜得老高”的疯劲儿;秋姑吓得双腿直打哆嗦的怯劲儿,以及福顺奶奶乐滋滋地地坐在秋千上,象神仙云游在空中一样优哉游哉的神态,个个性格鲜明,形神逼俏,尽态极妍,耐人寻味。再就是文笔细腻,挥洒自如,浓淡有致,动静咸宜。在书文展开的故乡风情画卷中,有的清新淡雅,宛如一幅水墨画;有的浓墨重彩,类似笔力遒劲的大写意;有的闲适恬静,像江南的园林;有的喧闹激越,使人灵魂受到强烈的震撼。一句话,它从各个方面满足了读者的审美需求,给人以美的文学艺术享受。

刘勰说过:“岁有其物,物有其情,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乡情是一支唱不完的歌,乡思是一樽纯美的酒,愿它常唱常新,千杯不醉。

有人问我《圆梦集》出版后,有无出第二个集子的打算?明白的讲,没有打算。因为第一,我已年过古稀,思维难免枯竭。第二,我不是专业作家,不用担心舆论的压力,背上没有包袱,平时的创作完全是“信天游”式的,有感受有兴趣就写,没有感受是不会随便动笔的。经验证明,硬写是写不出好作品的。不但自己感到别扭,读者看了也倒胃口,得不偿失。年纪大了,保健是第一要紧的事。不可过多劳累,慢慢写来,只要不出意外,若干年后或许可以聚沙成塔,弄出第二个集子来,也说不准。

近乎一年过去了,由于还有精力,思维还算灵敏,所以写作并未中断,数了一下,较为成型的已有六十余篇了。部分已在报刊陆续发表,这让我欣喜万分,但紧接着一丝忧郁又袭上心头,这“二胎”能顺利产下吗?回想第“一胎”的问世,已使我苦不堪言,多亏好心的挚友慷慨解囊,让我得以圆梦,令我万分感激,是否还有好心人呢?真不敢多想。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120546/

为了我的“孩子”的评论 (共 1 条)

  • 兰花草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