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香山寺钟声

2008-07-28 16:57 作者:徐霞客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未到香山寺,便已听到那洪亮悠远的钟声,这钟声仿佛从亘古传来,似有魏宣武帝之魂,似挟周武之威,远观香山寺,只见绿树青山中有飞檐阁楼耸立。西元2007年4月15日,我走进香山寺。

香山寺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位于洛阳城南12公里的香山上,因山上盛产香葛而名之。寺背依青山,面对伊水,又紧靠繁华的九朝古都洛阳,历来是官贵文士畅游之所。风流皇帝乾隆曾在此留下了:“龙门数十寺,第一数香山”的佳句。

寺依山而建,进入山门后,一座座佛堂呈阶梯状分布,寺主体建筑为明清时期,廊柱飞檐尽现古朴之貌。寺中一欧式风格的小楼,最引人注意。此楼是1935年,民国河南省政府为蒋介石、宋美龄所建。1936年,蒋、宋以避寿为名,在此风景绝佳之地密晤张学良、阎锡山商讨西北剿共大计。晨钟暮鼓,没有让蒋宋沾得一点佛气,倒是少帅有些慧根。当年十二月,蒋被幽西安,才有国共抗日之举。历史总会给伟人开些玩笑,同样是这座小楼,一个打败无数蒋军的共产党将领杨成武,文革时期被隔离在此。虽然青山依旧美、伊水仍潺湲,但由于足不能出楼,食被限量,杨大将军一家仍倍感凄凉。若干年后,身为全国政协副主席的杨大将军,重游故地,面对佳境发出了“世事无常”的感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毕竟是范仲淹的理想,然芸芸众生何以处世呢?寺中一楹联让我眼前一亮:到处能安皆乐土,此心无障是菩提。

游完全寺,凭栏西望,巍峨的卢舍那像似在欲语还休,俯视伊水清流,却再也找不到汉唐之舟。悠远的钟声中,我不禁遥想,也许在历史长河的某一个时间点,从西北迁来的北魏文帝、宣武帝,意气风发的武则天也站在这个栏杆边赏河水、看青山……

突然,一身着长袍,面色白净的唐装老者向余大叱:汝辈不通文采在此呓语,真是大煞风景,听我为尔歌一曲‘六月滩声如猛,香山楼北畅师房。深起凭栏杆立,满耳潺湲满面凉。纱巾草履竹疏衣,晚下香山踏翠微。一路凉风十八里,卧乘篮舆睡中归。’

香山寺的钟声把我从境中唤醒,原来旅途困顿,竟倚栏杆而憩。然梦中老者是谁?嘻!吾知之矣,戏我者莫非是香山居士白乐天!(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10496/

香山寺钟声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