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黄岩溪系列之三:大寺基

2022-05-27 15:30 作者:平凡鸟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大寺基在黄岩最西端,为括苍山之余脉,位于黄岩、永嘉、仙居三县区交界处。群山环抱,峰峦叠翠,平均海拔900米,最高峰1250米,台州的永宁江、温州的楠溪江皆发源于此。沿黄岩溪源头上行,有黄仙古道、黄永古道通大寺基。南朝(宋)谢灵运留有一首《登永宁江源头有感》:

献初岁,白日出悠悠。

荡志将愉乐,瞰海庶忘忧。

策马步兰皋,绁鞚息椒丘。

采蕙遵大浦,搴苕履长洲。

白华缟阳林,紫虈晔春流。(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非徒不弥忘,览物情弥遒。

萱苏始无慰,寂寞终可求。

当年谢灵运赴永嘉太守任时,走的大概就是黄永古道,他望海的地方是大寺基第二峰,此峰因谢灵运登临望海而得名“望海尖”。

现在,驾车从黄岩出发,可以沿富山公路,过决要村向右,再沿永仙公路上大寺基;也可沿上郑公路,过干坑、抱料村后,再向右沿永仙公路上大寺基。现在,整个大寺基都属林场区域。

大寺基林场面积亩,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达亩,占林场总面积97%,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走进万亩林海,空气洁净清新,有着“台州氧吧”之称,2019年被省林业厅、省民政厅、省卫健委、省中医药管理局四部门联合命名为首批“浙江省森林康养基地”。

千百年来,大寺基一直是一片荒芜的山野,没有人烟,一片荒凉。直到1958年,省林业厅调查队深入到大寺基实地调研。最后得出结论,这里荒山面积巨大,土壤肥沃,腐殖质深厚,海拔高,天寒风大,具备绿化植树的天然条件,适合经济植物绿茶培育。于是经县林特局,县人民政府审查同意上报,于1958年7月16日批准建立国营黄岩大寺基林场。1959年9月,县里抽调原光明公社各大队60余名社员,组成开发大寺基的先遣队,开山辟路,迎接大寺基绿化大军的到来。1960年10月至12月,黄岩各机关约500名干部职工,分批来到大寺基林场劳动锻炼。这片荒芜的山野从此注入了活力,变得热火朝天。经过一年半的艰苦奋斗和突击奋战,成片的山野被开辟了出来。随后,大寺基林场留下部分同志在场当管理员。再经林场职工几代人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大寺基。

现在林场职工大多是当年开发大寺基先遣队的子女。据他们介绍,他们父辈当年怀着响应党的号召绿化荒山的雄心,以茅草窝为房,以自带的红薯为食,以山泉水为饮,不怕苦,不怕累,才有今天的大寺基。据一个老职工的儿子回忆说,他小时候父母出工干活,把他带到劳动的场地,在边上挖一个窝,把他放在地窝里。一次地窝边上的茅草着火,差点把他烧死。可见,这里的林场职工像塞罕坝的林业工人一样,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精神。

大寺基,平均海拔900米以上,每天云雾缭绕,滋养着大自然的宠儿“龙乾春”高山云雾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其独特的品质,“龙乾春”以茶形细秀匀整、色泽翠绿油润、香气清高持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醇爽口而著称,作为绿色有机茶叶,深受消费者的喜,并屡获殊荣。大寺基建场后,逐年开辟茶园至今已有800亩,最高年产干茶(炒青)1080担。据上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在大寺基任林场场长的王天泽同志介绍,“龙乾春”茶叶品牌的创立是在1989年,是由原林特局农艺师谢兆传主持研制的。龙乾春茶制作技艺是在自古以来手工制茶技艺基础上继承发展而形成的一项民间手工技艺。该制茶工序操作复杂,由鲜叶采摘、鲜叶摊放、杀青、理条、造型揉捻、烘干、拣剔、审评拼配归堆与贮藏等10道主要工序组成。1989年至1991年,该茶叶连续三年在台州市名茶评比中蝉联第一名。1991年10月经台州市科委组织专家鉴定,“龙乾春”茶叶品质达到国家名茶标准。1992年“龙乾春”被评为部优产品;1993年获浙江省第四届春茶会名茶第一名;1993年经国家商标局批准注册“龙乾春”茶叶商标(商标号),成为台州市农副产品中唯一有注册商标的产品;1994年获首届“中茶杯”特等奖;2002年获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金奖;2004年、2005年均获浙江省农博会金奖;2006年获北京马连道第六届茶叶暨浙江绿茶博览会金奖;2008年获“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金奖等系列称号。2009年6月,龙乾春茶制作工艺被列入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市政府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春日,来到大寺基,可欣赏一幅春茶采摘图。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东亚山庄和万福寺周围成片茶园生机萌动,绿芽初绽,迎来了一拨又一拨采茶女,采茶女色彩缤纷的春服像鲜艳的花朵漂浮在绿海之上,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景!这时,我想起了清代黄岩诗人徐焘用黄岩溪民歌体写的《苍溪竹枝词》:

咚咚茶鼓闹西乡,

初过雀舌黄。

双鬓如蓬郎莫笑,

山棚一月采茶忙。

这首将古代黄岩西乡采茶风俗描写的淋漓尽致。古代这里有民间小戏《打花鼓》娱神,祈求每年的茶叶丰产丰收。这首诗歌写出了茶叶丰收,在采茶季一个月时间内,采茶女们忙于采茶,连梳妆打扮也无暇兼顾。但状如“雀舌”的高山云雾茶,不断出产,让她们心花怒放,一切辛劳都沉淀在这一片片茶针之中。

天,大寺基是天然的避暑胜地。站在大寺基高处,举目四望,远近的山峦,像绿色的波涛,连绵起伏。凉风习习,挟带着清新甜润的空气。这里,没有夏日的暑气,只有清凉和舒爽。2019年7月,入选浙江省避暑气候胜地。

林区植物种类丰富,树木品种多样。有南方红豆杉、银杏、罗汉松、金钱松、浙江楠、紫楠、枫香、紫玉兰等50余种。每到秋季,漫山遍野红、黄、绿等色彩灿烂夺目。

季,冰花盛放,雾凇成林,大寺基更是台温两地摄影爱好者拍摄雾凇、景的重点打卡地。

大寺基,顾名思义就是大寺院的基地。大寺基万福寺,古称普光院,始建于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迄今有1040余年之历史,方圆十余公里无村落,是一个清净清凉的修行圣地。根据传说,很久以前,寺院里住着一位老和尚,长年不沐浴,脏得发臭。小和尚们敬而远之,大和尚们也善意地劝说他。老和尚说:“不是我不洗澡,实在是我洗澡不太方便。如果你们一定要我洗,我有个要求。 第一要在房间里放七七四十九个大水桶,要盛满水。第二,我洗澡的时候,任何人都不准偷看。”大家都遵照老和尚的要求照办,老和尚在房间里面洗了好久,洗澡时发出巨大的水声,一位小和尚很好奇,拨开门缝偷看了几眼,只见一条大龙一桶过一桶洗过去,水花飞溅。吓得小和尚急忙奔去敲大钟,钟声大鸣,惊吓了正在洗澡的巨龙。于是龙腾而起,大雨倾盆,转瞬之间淹没了整个寺院。洪水滔滔,流向温州,巨龙一见此景,迅速缠住一块巨石,堵住了流向温州的洪水,洪水掉头流向上郑乡境内。至今,这块巨龙缠过的岩石仍然存在,一圈圈缠过的痕迹清晰可见,人称“龙缠岩”,“龙乾春”茶叶的取名,就源自于这块岩石。寺院被水冲后,仅留下寺基,于是,这里就叫大寺基。 近年来,万福寺开始全面恢复重建。目前,寺院已初具规模。

来大寺基,可以在万福寺听禅;可以登台州最高峰——大寺尖,感受“一览众山小”的意境;也可步山水诗人谢灵运的足迹登望海尖望海;还可以去东亚山庄领略那里的一湖碧水,欣赏观日台日出的壮美,感受鹰飞栈道的惊险,等等。总之,大寺基是每个季节都值得一走的地方。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yvrdkqf.html

黄岩溪系列之三:大寺基的评论 (共 3 条)

  • 浪子狐
  • 漫舞洛城
    漫舞洛城 推荐阅读并说 一门心思选好文,百花丛中觅新人!让文学来温暖整个世界,你的关爱和支持就是我们中国散文网发展壮大和愈加旺盛的坚硬基石和有力支撑!!!在鲜花铺就红毯的圆梦路上,有你有我的不离不弃和温馨相伴,人生注定更精彩,再次谢谢你我最亲爱的朋友!!!顺祝工作心情都愉快!!!
  • 逐梦星空
    逐梦星空 推荐阅读并说 弘扬真善美,发挥正能量!若想获得更多推荐机会切记以下几点,(一)散文、诗歌,小小说是本站的三大优势板块和发展趋势;(二)文章的内容固然重要但是一个好的标题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神奇效果;(三)篇幅不宜过长,越是短小精悍的文章更能抓住读者的心从而让人有一种过目难忘的视觉冲击和心灵享受!心若在,梦就在,有梦就会有未来!最后衷心的希望你能够一如既往的创作出更多具有可读性的优秀作品来!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