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闲话朋友

2021-11-02 12:26 作者:竹影清风  | 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朋友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现象,问起来谁都能列举出甲乙丙丁等诸多朋友,但再追问什么是朋友,回答却是五花八门、林林总总……

随着岁数的增长,有些原来不觉得是问题的问题,会像影子一样跟着你,甩也甩不掉。关于朋友,以前确实没有仔细想过其内在涵义,但我知道也绝对不是吃顿饭、喝场酒那么简单的事情。

记得还是孩子的时候没有电视,文化娱乐活动也少,最开心的事情便是听故事。炎炎日的大杂院,每天晚饭后,大人们摇着蒲扇喝着沫子茶,而我则坐在小板凳上用一双小手支着下巴。起先是听大人讲,后来小伙伴们相互讲,再后来有了收音机,就听说书人讲。所以十岁以前植入我脑海里的朋友,是别人嘴里的模糊印象。

上了学特别是中学生时代,正赶上教育秩序比较混乱。那时候好像没有统一的教学课纲,于是历史老师顺应潮流,干脆把课堂变成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说书堂。本来是为了配合政治运动,没承想自我意识刚刚觉醒的中学生们,却被历史上英雄豪杰的忠勇所征服。一时间学校校园里“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实践此起彼伏,“忠义堂”的英雄豪杰成为榜样。那段时间朋友在我心中,就是那些忠诚豪放、宽容厚道、担当仗义、默契谦让等一系列美德,构成的一个个具体的文艺形象。

走上社会以后,恰遇百年变局的开端,社会不再扁平。东西文明对撞、新旧观念杂陈、多元文化冲击,原本立体的社会又注入了新的元素、新的内容。使得每个人的价值观念、亲情友情等生活的重要架构受到冲击,出现了交融性混乱。

如果把人的成长环境比作一个房间,那么二十岁以前如我一样的同代人,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开启的只是一扇小小的窗。透过它呈现给我们的世界简单而纯粹,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那个时候的电影或小说,里面的人物非好即坏,即便有个别的中间分子,结局总是要归入好和坏的阵营里去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直到后来四壁被突然打开,才惊奇地发现世界不是一个面,更不是一个点。它是一个一望无际的庞大综合体,目所能及的范围内,看到之前的好与不好,并不是泾渭分明的排列,既有纵横交织、又彼此上下勾连。新鲜诧异之余,实际上带给了我们更多的慌乱。

原先凭借感性建立起来的美好,靠着一孔之见识,得不到理性的支撑和解析。而泊来的现世哲学以及实用、功利等科学工具,又像大水一样,漫灌于基本上没有逻辑思维训练的大脑。如此情况下,朋友的概念之于我几分混沌、几分模糊,大部分则是待垦的处女地。

其实不论什么年代的人,青热血之时都难免懵懂茫然。若有不同,就是我们所处的时代发展变化太快,而我们准备的又太不充分,以至于在比较长的时间里,只能够靠着最不可靠的感觉,去应对杂乱纷呈的社会,当然也包括与人的相处。

如此则难免被碰得头破血流,但也正是体验的艰辛与感悟的困惑,促使自己重拾书本,期冀找寻与世界合理的相处之道。然而笛卡尔主张“心物二元”,而佛法则言“心物一元”,他们恢弘的理论体系,详尽地叙说了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但因其太过深奥晦涩,很难成为指导普通人的工具。站在凡俗生活的角度,跌跌绊绊的我恍惚觉得,人活着最主要的活动无非两大类:一是与物的交融,再一个就是与心的沟通。它们之间如何关联是学者专家的研究领域,而普罗大众需要的是简洁易行的方法。

人与“物”的交融,实质上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予取共存的关系问题。在长期与“物”相伴共生的岁月里,做为主体的人承上启下、从不间断地对恒定的、客体的“物”进行探索并把握利用,经过教训积累经验,通过观察实验归纳常识,然后在这两类活动的基础上,演绎推导并总结出“物”的定理,用以指导和规范人与“物”的合理并存方式。

虽然人类之间的争斗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但是可以被科学明确界定的自然事项,则不论何种国家制度、何种意识形态,何种价值理念,明面上基本能够达成相对广泛地认识和相对协调的行动。

我们这代人普遍缺乏知识储备,好在物质文明的递进,使我们在体系化的社会里,能够便捷地使用现代科技成果转化的大众产品。不至于因为不懂机械原理,影响了开车出行;也不会因为对声电互换一无所知,就不能使用电话交流沟通。专业的事情由专业人员处理,是当代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也是当代人生活实践的必然结果。如果为了喝一口奶,就牵一头牛回家,那才是荒诞不经的事情!

但是人与“心”的沟通则不是1+1=2那样的简单明了,古今中外不乏贤能智者,他们百般努力,试图对此进行定义。人类文明史虽然因此而卷帙浩繁,然而事实证明,他们揭起的仍然只是冰山一角。

年少时我曾经质疑这些伟人虚有其名,但当时间让我有了足够的体验以后,才真切的感受到,不是伟人们优秀的不够,而是“心”的空间实在是浩瀚无比!

“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本来是针对人们欣赏文艺作品而言,却揭示了人心对世间万物的普遍反应规律。尤其是人与人之间,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是广袤对无边、是复杂对纷繁……

对物,人们可以采取“拿来主义”应对;对心,除了依靠自己“用心”体验,应该没有太好的途径。

虽然之前我对于朋友的概念没有十分清晰过,但是却也没有影响交结朋友的实践。从上小学开始到现在,只要是曾经学习、工作、生活过的地方,都保留了来往至今的朋友。我把这看做是幸运并为此欣慰,同时也意识到,朋友的概念与实践,本来应该是相互作用的,然而于大多数人而言,往往却很难同步。特别是我们这一代人,很多事情都是在反复试错的实践中,逐渐地揭下糊在眼前一层又一层的迷雾。

这是每个希望认真生活的人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虽然个体差异反映在朋友的问题上,会有各自表现的不同,但是它的共同点却是可以探讨并总结的。

首先,朋友从根本来说,不以时空为预设前提,它是两颗心在某一环境下的感应,是同一时刻相同认知共鸣的产物。

人这一辈子,不知道要遇到多少人。同学、同事、邻居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在一起几年、十几年,每天进进出出点头打招呼,看似很熟络,一旦分开,其中大部分却无半点牵念;然而电梯轿厢的碰面、旅行时火车、汽车的邻座、或者其它意想不到的各种奇遇……也许就多了那么一瞥,或者三言两语的交集,陡生好感后便铸成了一生的情谊。我无法解释其中的原因,但能感知每个人的心一定像电磁波一样,有着各自不同的频谱波段。

让自己的心充满磁力,拥有更宽的频谱波段,那么就有可能像高适心中的董大一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①

只是要达到这样一个境界,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它既取决于生活阅历的深浅,更受制于经受磨难以后对整个世界(包括人)的态度。人生之初,没有谁愿意曲折坎坷,但是不经历风,注定见不着彩虹。所以人生每一次的挫折和每一次的失意,表象上看是提升了生活的难度,实际上是帮着你揭去了掩盖在真相与实质上面的一层伪装。

趋利避害是人固有的本性,片面地秉持这一原则,遇到好事就拼命的去争去抢,遇到坏事则极力地推诿避让。一段时间里好像是顺风顺水,活成被人艳羡的样子,但是因为缺少搏风斗浪的经验,一旦遇到躲无可躲的浪高风急,临时的抱佛脚也都没处可抱了。

勇于接受挑战,并且善于总结分析,那么对人、对事、对物的辨识度也就水涨船高。或许某些事情并不是你所熟知的,但是待人处事的经验,已然形成的由表及里的思维方式,就不会被纷乱的表象而迷惑、而困顿。

随着对外释放和向内吸收的强度增大,经过捶打的内心因此获充了磁力。它不仅为你生命的自由独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且遇到同频的另一颗心时,几乎不费太大的气力,马上就有可能达到共振的结果。这也许就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的内在逻辑。

所以人活着不要没事找事,但是一旦有事,千万不能怕事躲事。每一次事情的处理、特别是棘手事情的处理,填补的都是内心的某处空白。这样的事情处理的多了,假以时日,才有可能走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②的心路历程。到了这个时候,你内心的丰盈不仅提高了处变不惊的能力,而且不论何种境遇、何种状况,心与心的交流沟通都会豁然通畅。时间的长短、距离的远近、甚至地位的高下不再成为心灵交汇的障碍,结交朋友便有了更确定的自信、更自主的选择。

苏东坡的人生经历,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他一辈子屡遭贬谪、飘零不定。追溯他的足迹,黄州惠州儋州,仕途和生活每况愈下,他也自嘲“不合时宜”。 但是正因如此,历史上虽然少了一个大有作为的政治家,却成就了一个名垂千古的大文豪和生活家。他所到之处不论高低贵贱,总能拨动众人心弦,因此朋友遍及天下,既有名人高士,也有贩夫走卒。登大堂可以挥毫泼墨,居乡野能够烹小鲜品粗酿,活成了千年以来的人中典范。

当一个人感慨世事险恶、知音难觅的时候,实际上最应该检视自己内心的修为。“花香蝶自来,梧高凤必至”反映的就是这么一个朴素的道理。

其次,朋友反映在人的行为上,一定是平等互动的基础上,双向主观选择的结果。

“朋友圈”是谁发明的不知道,但是三个字准确无误地道出了当代人的社交实质。和有些动物相比,人的力量、速度以及感知力要稍逊一筹,所以自古以来,人的结群搭伙是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客观需求与必然选择。这个传统作为人的特性之一沿袭至今,“朋友圈”就是这一传统的当代形式。

朋友能够“圈”在一起的基本条件,不论是上下勾连、还是左右联结,交合点一定是平行等位的,错位的关系硬是“圈”在一起,不会持久牢固。

如果说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圈子组成的大圈子,那么每个人则是一个个小“圆圈”,是组成各种圈子的基本单位。它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内在质素,包括知识、阅历、认知、天赋、感受、悟性等,另一部分是外部标签,包括相貌、口碑、威望、身份、职务、财富等。这两部分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圆圈”的体量大小。

每个人的社会活动,其实就是顶着这些“圆圈”的活动。而人与人的交往,恰恰是这些“圆圈”的碰撞、鉴别以及分类。这样的活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当合适的圆圈碰在了一起,它们相同和相似的部分重叠并产生共鸣,自然而然形成了 “朋友圈”。

一个人内在与外部的总和,决定其“朋友圈”的规模和数量。你的“圆圈”大,与其它“圆圈”碰撞交合的机会当然就多。依据自身拥有的资源,有可能形成多个“跨界”的圈子。这些圈子因为与你的某些质素重叠而共鸣,但它们之间却不一定必然关联。因此,不要简单地认为,我的朋友就是你的朋友,我的敌人,你也必须与其为敌。如果纠结于这个问题不能释怀,影响的是为人的气量与格局。

朋友圈的构成,除了同学、同事、以及工作关系人出自于天然平台的撮合以外,其余基本上以内在质素、外部标签划分归类。一般来说,相同点越多,越是容易被“圈”到一起。还是以苏轼为例,他有“政治圈”、“文人圈”、“生活圈”,一方面反映了他丰富的生活经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他的真诚宽容、达观豁然。从朝廷重臣到布衣百姓,社会地位的跨度不可谓不大,但他却能够在巨大落差中从容往返,潇洒自如。

由苏东坡的人生轨迹,我以为至少带给我们两点启示:一、身份、职位、财富等一切外在表象的不平等,都不是成为朋友的鸿沟。虽然这些外在的标签对鉴别和选择有明显的导向,但是“跨界”朋友的交合点,往往在于内在的相同和相似之处。所以真正的朋友之间,即便表面上存在距离,也绝对不会出现人格的差异和高低;二、不论何时何地何种境遇,都不能够忽略了完善自己的努力。逆风才能更好地飞扬,因为每一次的挫败和失意,恰恰是提高认知、丰富感受、增强悟性的绝佳时机。内心强大了,幸与不幸公与不公,就不再对独立自由的生命体验产生太大的影响了。

所以单从结交朋友的点位来看,内心质素的高低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能不能够交到朋友,交到什么样的朋友,都不可避免的被其所左右。

一个人的努力程度,应该和自己的拥有成正比。然而现实告诉我们,耕耘是收获的前提,但并不是每一份耕耘,都能够达到希望的预期。把每一次遵从内心的行为,都当作对生命的责任,对外展现了格调,对内则把控了平衡。苏轼就是这样走完了自己虽然坎坷、却极其精彩的一生,而我也坚定的认为:像人一样活着是值得毕生追求的目标。

活得像人不是做得像人,“活”和“做”虽一字之差,却是真诚与否的分界线。 “活”是由心而生的自然表露,目标朝向是“我应该”,对人对事遵从的只是一个“道”和“理”字。至于结局如何?或者别人怎么评价?内心都是平和喜悦的,也不会因为没有达到应该的结果而心生怨怼,时间最终可以为它归位。“做”则是从一开始便攻于算计,所有一切都以“有利”为中心目标,甚至不惜丧失原则或牺牲他人利益。但是算计毕竟是算计,真的假不了,假的即便是用上了再迷惑人的包装,也经受不住时间的检验。

“活”成人样是下意识的自然表现,与功利主导的世俗社会不可避免地会有冲突。为了不屈从,有时不得不让渡本该属于自己的部分利益。这种状况下还要坚持“活”成人样,是基于对人生的通透理解,并且切实感受到了真实地活着,摆脱掉的是让许多人无法承载的负累。所以选择舒适喜乐、坦坦荡荡的生活方式,没有处心积虑地遮掩伪装,你当然轻松,与你相处的人也不会感到压力。没有任何羁绊、没有粉饰和做作的关系,选择不选择、喜欢不喜欢就全是顺心而为的举动。

喜欢或者不喜欢,是每个人的自由。单向的喜欢和拥趸,在现代社会被称作“fans”,一般情况下在明星和追星族之间尤为突出,现实生活中、特别是恋中的男女,也会经常的出现。一方对另一方好感、喜欢、甚至崇拜无可指摘,可以被理解,但是能不能够得到正向的回应,则是另一方的自由。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形成互动,就成了俗话所说的“剃头挑子一头热”。单向的主观意愿,达不成互为朋友的目的。

另外生活在现实社会,总有一些工作或者生活中绕不开的事情。这时候主动寻找、并想方设法结识掌管了该类资源的人,付出和得到被双方认可,互动在某一时刻就会变得热络。但它秉承的是单一交换为核心的原则,求与被求者从一开始就关系不平等,因为他们看重的,都围绕着事情本身,主观上没有情感选择的必要。至于往后的发展,则要看双方有无内在质素的契合。

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功利为目的的社会关系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只要符合法律和社会规范,这种关系的建立与利用当然可以理解。但是一个人生活的全部被这种关系充斥,少了平等互动,不去顾忌人格尊严,缺乏与自然的自由联结。那么即便坐拥万贯家财,却因情趣的乏味难以得到由心而生的尊重与选择,到头来很可能落得个孤家寡人、寂寥清冷!

其三,通过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到朋友是情感认可的纽带,也是彼此间能够满足各自需求交换的平台。

朋友的语义最早出自于《周易•兑》:“君子以朋友讲习”。意思是志同道合的人,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交流体会

讨论交流是基础,目的在于明确是非,认清事物的本质,解决工作或者生活当中的困惑和问题。每天面对全新的生活,大部分人都是通过感性的积累去发现、去总结。能把自己不成熟的感性认知拿给某个人、某个圈子讨论交流,是基于相互认同,它来自于稳定的一致性、以及不为任何外力所动的一贯性生成的品性特质。如果总能得到务实的建议,或者梳理出理性的结果,那么情感的螺旋上升就是必然的。真正的朋友不一定价值理念完全趋同,但是有信任、理解、包容打底,敞开胸襟坦诚以待则是可以期待的。如是,哪怕争得面红耳赤,彼此也断然不会心生龃龉。对事物复杂性的意见分歧,反倒促成了大家共同成长的环境。

前段时间上海复旦大学美女教授陈果关于“朋友是无用的”演讲走红网络,引发人们对朋友这个概念的再次审视与探讨。我赞成她对朋友功用性的质疑,却不完全苟同她对朋友功用的全面否定。

人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忽略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完整的人。同样,任意扩大或者缩小其中一个方面,容易给人留下遗憾甚至造成缺陷。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人赖以生存的最基本元素,人活着,须臾之间离不开它们的存在。衣食住行渗透在现实生活的角角落落、方方面面,而作为个体的普通百姓,谁能够完全凭着一己之力,从容应付并处理好发生在自己、以及自己家人身上的所有事情?所以客观地说,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互助和关爱的需求。

爱和奉献是一种境界,但是把它们抽象和孤立了,感觉中似乎更加的纯粹高尚,然而实际上却把它们变成了没有生命力的绢花,一旦旧了脏了,被当作垃圾扔掉就是它的宿命。所以人类的所有社会活动,包括朋友关系的存续,是不是应该首先建立持久永续的根基?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这个根基,用“关爱”和“互助”来描述,我以为是贴切的。

如此看来,朋友既是一种平等的权利义务关系,也是一种良性互动的交换关系。朋友间的交换不以交换为目的,而且也不要求像贸易一样等价等值。

富人们随手一掷的数百千万捐赠,是值得称道的公益精神,但比起都在饥饿之中,却能将仅剩的一个馒头分出一半给别人,我认为后者的人性光芒更为耀眼。所以朋友之间某些时候的付出,不在于物品本身价值的高低,而在于是否情感使然下的自觉自愿。读懂了朋友交往表象后面的逻辑,那么看似随意的日常生活中的你来我往,往往透射的是超出了交换本身的真情实意。

况且朋友间的交换是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的交换,它不局限于物品之间,也有可能是某些专业技能和知识的被利用、甚或是轻松愉悦气氛的营造、或者某种情趣的渲染。

从朋友的角度出发,得到帮助的同时,就一定会考虑:我能为朋友做些什么?只要有这种想法存在,那么他就会努力进取,就会不断完善自己,就会想方设法让自己变得能被他人所用。因此朋友的交换平台不仅仅是功用目的地实现,还是提升自己的动力源泉。

当然人的能力有大有小,或许我能用以交换的东西,不能够满足朋友能力范围以外的所需。但是真诚,你有我有大家都有,愿意拿出真诚,而且不加防范地亮出软肋,我以为这才是朋友间可以交换的最重砝码!

人生的路漫长而曲折,但因为有了朋友,泥泞时他就是你的拐杖;困难时他就是拉你的双手;失意时他就是能够使你坚强起来的支柱……

所以我要说:真正的朋友,是一生中最大的财富,请珍惜你生命中的每一位朋友!

2021/10/26完稿于兰州五泉陋室

注解:

①语出唐代诗人高适《别董大》。

②这是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的参禅三境界。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cvedkqf.html

闲话朋友的评论 (共 2 条)

  • 漫舞洛城
  • 淡了红颜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