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古典诗歌教学的思考

2018-12-10 21:22 作者:天涯望海楼主人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关于古典诗歌教学的思考

内容提要:古典诗歌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对青少年进行诗歌艺术教育,在我国有着优良的传统。古典诗歌艺术博大精深,青少年要做到真正准确地欣赏它,确非易事。要成功实施诗歌教学,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诗歌教学,应遵循相应的艺术规律:围绕古典诗歌本身具有的艺术审美特征,分析诗歌语言内涵及其特色,赏析诗歌意象,最终达到妙悟其优美深远意境的目的。诗歌教学在发挥诗歌审美教育作用的同时,要始终让诗歌的艺术美占据学生的心灵,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只有这样,诗歌教学才会收到理想效果。

关键词:诗歌教学 审美特征 语言 意象 意境

我国古代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古典诗歌作品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古典诗歌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一个没有传统文化的民族,是一个不幸的民族;然而,有着优秀传统文化而不知如何发扬光大的民族,也同样是一个悲哀的民族。中华民族之所以屡经磨难但仍能绵延几千年而不息,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中华民族是一个懂得如何珍、弘扬、传播自己优秀文化的民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典诗歌为中华文化这一大树的根深叶茂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古典诗歌是我国文学艺术园地中的一朵奇葩,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都应该精心呵护她,让它开放得更加艳丽多姿。我们要为传承中华文明作出自己应有贡献,那么,大力加强诗歌教学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围绕文学艺术审美特征鉴赏古典诗歌

黑格尔说:“艺术的使用在于用感性的艺术形象的形式去显现真实。”①形象性是艺术共有特征,文学艺术形象是文学作品中出现的能够诉诸人的感觉和感情,使人想起人和人的生活的感性形式②。艺术的形象性也就是指这种感性形式的具体生动性和艺术感染性。艺术形象不同于生活中实在事物的形象,艺术既可描绘现实生活中一切本来就有形的事物,也可描绘那些不具形的抽象的东西,如人的感情、想象、幻觉等。艺术形象不仅反映了对象的特点,也体现了艺术家本身的个性特征和对事物的独特感受。艺术形象的塑造不一定追求外表的酷似,贵在以形传神,必要时不妨变形。(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特殊样式,同样具有自身的艺术审美特质。一首诗如果缺乏打动读者心灵的艺术美感,那么它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我们可以围绕诗歌的艺术审美特征来欣赏孟浩然写的一首诗: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钓鱼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诗吟咏的主要对象是什么?孟浩然要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表现手法?欣赏这首诗,我们基本上要围绕上述三个问题来思考。读者在欣赏它时,尤其是首次接触这首诗时,尽管可能不会硬性地给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但读者实质上是在无意识中围绕着诗歌的艺术审美特征来品读它的。在教学诗歌时,有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他们可能凭直觉就能品味到诗歌中所蕴含的某种情味,但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诗歌时,就不可能回避诗歌的艺术审美特征。

文学是生活的特殊反映,它具有自己的审美特征:一曰形象性,二曰情感性,三曰想像虚拟性。古典诗歌属于文学的范畴,同样具有以上三个方面的特征。文学必须同时具备的这三个审美特征是它区别于其他艺术种类的三个要素。诗人用诗歌这种特殊形式反映生活、表达情感总是要借助一定形象,这种形象一般不是纯然本色的。作者总是要对这种文学形象的原型进行适度加工改造,使之符合自己心中美的标准,使之成为欣赏者能感知到的能激发他们情感的艺术对象。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赠张丞相》(简称,下同)这首诗时,就应该诱导学生去感受揣摩诗歌所塑造的中心形象,以及作者在突出这一中心形象时,还可能写到的其他形象。从诗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来看,我们差不多就可以知道诗人写的主要形象是人还是物,因为一个“望”字就已经让我们感觉到了诗人是在写自己——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站在洞庭湖边的某一高楼上,远眺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心中有所思索而久久难以平静。实质上,诗歌后面以议论形式出现的四句诗写的就是诗人自己。另外,诗人为凸显自己这一形象,他又以艺术手法写到了其他的形象,这一形象就是洞庭湖。试想,作者如果把前面写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四句诗略去,那么,作者自己这一中心形象就会失去陪衬,这样,整首诗将会失去和谐之美。作者这样写,涉及到了一个艺术创造话题。诗人通过塑造形象反映五光十色的生活或展现人的独特心灵世界,本身就是艺术创造的复杂过程。诗人要把形象塑造得生动逼真感人,就需要发挥艺术创造力。这种艺术创造力跟文学审美特征的第三个方面——想象虚拟性——有关。我们来看诗中的陪衬形象——洞庭湖。古往今来,描写洞庭湖的诗作很多很多,《赠张丞相》应该是其中名气很大的诗作。这首诗之所以名气这么大,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诗人把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

我们来仔细揣摩一下《赠张丞相》的写法。诗人从眼前洞庭湖景象写起,前四句着力描写洞庭湖的雄伟气势及可以撼动山岳的力量。这气势飞动的几句诗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宽广胸襟,这为后面四句诗的议论抒情蓄足了势。后面四句诗由眼前的景物描写转入到了写自己。诗人面对浩淼无垠的湖水,联想到自己还是一介布衣,功名未就空有出仕为官的远大抱负,而无人引荐提携,就恰似想要渡过茫茫洞庭湖却无船只一样,只有羡慕别人坐在船上悠闲垂钓取乐的份儿。这样,诗人就把自己想要做官请求张丞相推荐的意思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了。全诗由景及情,转接自然。而贴切形象的比喻,巧妙的典故,使这首诗成为千古传诵意境绝妙的艺术精品。

果说过,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的花朵。黑格尔说,想象是人类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教学《赠张丞相》这首诗时,如果教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艺术想象力,他们能真正欣赏它那妙不可言的意境吗?所以,艺术家创造艺术形象少不了神奇的想象力。同样,作为欣赏者,更需要非凡的想象力;只有这样,读者才能深得古典诗歌的妙趣,才会引起心灵共鸣,与诗人同悲同喜,同忧同乐。

通过对大量诗作的形象及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我们就不难理解诗歌作品具有情感性这一审美特征了。自古以来,我国文论中就有“诗言志”一说。“志”的范围宽泛,“志”既是抱负胸怀,又是情感等,还包括一切心灵世界的东西。但作者的情感往往是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的,它不是苍白无力的,往往具有摄人心魄的艺术力量。欣赏诗歌,就是要在把握作品形象的前提下,调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品味作者高妙的艺术表现手法,然后去仔细玩味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就是欣赏古典诗歌的基本思路,这样的思路实质上是围绕诗歌的艺术审美特征自然而然地展开的。

二、语言是鉴赏古典诗歌的向导

古典诗歌,尤其是唐诗宋词,是文学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典诗歌的语言是十分精粹的,它有着自身的特点。今天的读者如果仅用理解现代汉语的方法去解读古典诗歌,那么就会劳而无功,更谈不上真正领悟古典诗歌的神韵理趣。正确赏读诗歌的语言是鉴赏诗歌意境的基本前提。打一个简单比喻,语言是鉴赏诗歌最可信赖的向导。

对于诗歌语言的特点,有关文学理论总结得很多。大致说来,诗歌语言的特点有:一、凝练典雅含蓄;二、具有韵律美节奏感;三、生动形象,充满情感,富于想象;四、语言结构具有跳跃性。把握了诗歌语言的这些特点,我们才能透过诗歌的简省文字,由表及里,捕捉到语言文字描绘的有限画面所包蕴的无限意趣。我国唐代诞生的近体诗(律诗和绝句),是唐以前人们对诗歌的声韵和节奏特点探索的结果。近体诗具有特有的严谨典雅的韵律美。正因为近体诗具有这一特点,所以,我们在真正品味它之前,不妨反复声情并茂地吟咏它的语言,读出其应有的韵律之美。这样,诗歌语言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也就渐渐浸入了你的心灵。进入情境诵读那富有情感的诗句,你会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这正如前人所说的那样:“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有助于理解,而深入理解又可帮助记忆,这完全符合一般人的认知规律。

谢冕在他的《关于诗歌欣赏的通信》里曾谈到这样一个观点:欣赏诗歌要先做好读懂诗歌语言的准备。他说:“欣赏诗的第一步是要读懂,要弄懂字面上的意义。对于诗歌欣赏,语言上的阻碍不仅发生在古典诗歌方面,可以说不论古今中外的诗歌都存在这种语言的障碍,因为诗的语言在文学品种中有其特殊之处。”谢冕所讲的诗歌语言的特别之处,大概指的就是诗歌语言具有凝练典雅含蓄、有时结构上存在跳跃性的特点吧。诗歌凝练典雅含蓄,有时很像古典散文——诗中的多数字词是具文言味的。古典诗歌中也同样存在省略现象——诗句中省略得最多的是主语和一些虚词。所以读者在阅读时要一眼看得出来,不然的话,就会存在理解上的难度。

诗歌中典雅凝练的句子是随处可见的,它往往可以起到以少胜多、引人想象思索的作用。诗句的凝练典雅含蓄,往往是通过炼字用典,通过艺术想象运用特殊修辞方法来实现的。如比喻、夸张、拟人、通感等修辞格的运用,往往可以是使诗句更生动、形象、优美。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③中的“历历”“萋萋”就显得格外凝练典雅。它不光具有和谐的韵律之美,更可使人想象到“汉江上历历可见的树木和鹦鹉洲上的繁茂芳草”。“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④中的“尚”“休”,以及“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中的“济”和“端居”就非常具有文学意味。原来诗人写作诗词时总是按照艺术美感来遣词造句并反复锤炼的。中国古诗词讲究炼字,不仅追求字词的视觉效果(如“风又绿江南岸”),而且追求字音的听觉效果,如贾岛与韩愈的推敲之辨(“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就是古人锤炼字句达到了何等程度的明证。诗人作诗时这样苦心经营,为的就是要使他的诗作给人留下思索想象的广阔空间,我们难道不应该下大力气去解读品味它吗?

诗歌中的巧妙用典不光可以使诗句精炼,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丰富诗歌的意境。读诗时,我们只有明白诗歌典故的出处和寓意,才能真正领会诗人的匠心独运。诗歌中的典故不是硬塞进去的。有时诗歌如果不运用相关恰当的典故,诗人的情感往往就不能含蓄委婉或强烈地表达出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是唐崔颢《黄鹤楼》中的诗句,它将神话传说与现实结合在一起,构成一种令人遐想神往的艺术境界。诗人登临胜地,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黄鹤而去,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心中不免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惆怅之情和寂寞之感。“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⑤刘禹锡借用典故,用前一诗句表现了他对在永贞革新中被害遭贬的朋友的深切怀念之情;后一诗句则表达了作者长期遭贬后对人世沧桑恍如隔世的感叹。再看李白《行路难》中两句诗:“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其中的用典多么神奇。通过用典,这两句诗巧妙地表现了诗人虽遭排挤打压不免愤懑但仍对理想执着追求和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诗歌中的典故是大量存在的。作为读者,多多了解诗中的典故,既可帮助我们欣赏诗歌意境,又可丰富我们文史方面的知识,我们应该要有见“典”心喜的思想。

另外,要准确理解诗句,有时要特别注意诗句中的互文现象。互文修辞的运用同样可以起到压缩字词的作用。正确识别这种修辞,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句。如王昌龄《出塞》中的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主人下马客在船”都运用了互文这一修辞格。读律诗时要特别注意诗中颔联、颈联对仗的特点——因为对偶性的诗句可以参互理解,我们依靠这一点往往可以扫除某些诗句理解上的障碍。

诗歌语言的风格是多种多样的,或清新自然,或绚丽明快,或沉郁顿挫,或平实豪放······形成这些风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诗歌语言表达方式的灵活处理,二是诗歌抒情方式的迥异,三是诗歌艺术表现手法的巧妙运用······诗歌艺术技巧的不同使古典诗歌呈现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品读诗歌的语言是欣赏诗歌的重要环节。读者只有在诗歌语言这一可靠向导的指引下,才能进入欣赏诗歌意境的无穷天地。

三 、意象是鉴赏古典诗歌意境的一把钥匙

如果说诗歌的深邃意境是一座幽深的大厦,那么意象就是打开挂在这座大厦之门上的大锁的钥匙,找准了诗中的意象就是找准了鉴赏诗歌意境的钥匙。

艺术作品是为了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而存在的,而审美经验的传达势必要借助一种媒介——意象——才能成功。意象是一种心理存在的审美表象系统,它包括意与象两个方面,“意”指主体在审美(包括创作)时的意向、意图、意志等,也是主体审美时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体验、审美理想、艺术追求等。“象”则是指由想象创造出来的能体现主体之“意”并能为接受者感受体验到的非现实的表象。“意”与“象”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意”无“象”则“意”永远无法显现,“象”无“意”则“象”就失之空洞、肤浅;“意”藉“象”而成形,“象”凭借“意”而获得意义,两者唯有结合才有生命力。总而言之,诗歌意象就是打上诗人情感烙印的物象。

文学艺术的意象的主要特征是:虚拟性、感性、想象性和情感性,文学艺术的审美特质是由文学意象的这些特征决定的。文学意象的虚拟性表现在意象可以任意地编造和虚构,有时甚至可以违背现实的常情常理。比如,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两句诗所描写的景物并非实有,而是经过了主体创造性的加工——即虚构虚拟,其目的在于表现一种苍凉的人生况味。诗歌审美意象是经过诗人的意向和想象,将“意”与“象”融合一体而构成的,它本身是想象的产物。它不同于普通的直观表象、人工表象或单纯回忆表象。想象性是诗歌审美意象最重要的特征,也是艺术品超越现实并具有虚拟性的内在原因。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正是诗人借助想象,将多种人生感慨熔铸在一起的结果。诗歌艺术意象的情感性形成于诗人创造意象的心理活动中。情感与“意”有密切联系,是诗人熔铸意象的重要动力和方向。艺术意象总是包含渗透着某种形态的情感因素,使意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前面对《赠张丞相》一诗的分析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既包括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包括诗中抒情主人公(作者自己),更多的则是指诗中所描写的景与物。意象是诗中最基本最关键的要素。美国诗人庞德对意象下过这样的定义:“意象”是一种“理性和感性的集合体”。⑥诗中有时出现意象组合。“所谓意象组合,就是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把一个一个的意象组合起来,形成一幅跳跃的画面,使它们产生对比、衬托、联想、暗示等作用,让读者从一系列的意象中体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意蕴。”⑦意象有别于生活形象,它倾注诗人的思想,包蕴着诗人的情感。诗歌形象的意象性与文学语言本身所具有的情绪色彩有密切关系。诗歌教学,只有真正理解了诗中的意象,才能深入感悟诗歌的意境。欣赏诗歌时,分析意象与感悟意境往往是分不开的。

<一>意象的赏析

1、了解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

诗歌中有些意象经岁月的磨洗流传下来后,往往成为诗中感情的寄托,具有稳定的文化或思想内涵。当然,意象除了具有传承稳定性外,还具有多义性。在鉴赏诗歌时,要结合作者的境遇和时代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分析意象本身的形、色、声、态等,还要注意其冷暖之别。

例如马致远的作品《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分析——抓意象的形:“<干枯的>藤<老无生机的>树,<黄昏的>鸦 <古>道 <西>风<瘦弱的>马,由此推知其意象特点为凄清,属冷色调,进而归结其情感为羁旅愁思。

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⑧ 分析——抓意象的色:红胜火的江花,绿如蓝的江水,其意象特点是温暖,属暖色调,表达的是则是作者对江南美景的热爱之情。

例:“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月,愁空山。” ⑨分析——抓意象的声:“号”、“蹄”,杜鹃鸟空谷传响,充满哀愁,将读者带入一个悲哀、凄凉的境界,使人闻声失色,更觉蜀道之难。

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⑩分析——抓意象的动态:“萧萧”“滚滚”,在仰望茫茫无际的落叶,俯视奔流不息的江水的同时,不由让人联想到落木萧萧之声,长江汹涌之状,无形中传达出诗人韶华已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欣赏诗歌意象,要注意意象具有选择性这一特点。诗中的意象,不是诗人随心所欲写进来的,它往往打上了诗人特定环境下情感的烙印。同时,意象还具有与诗歌整体情感氛围和谐一致的特点,因为不恰当的意象往往会损害诗歌的艺术魅力。

<二> 赏析意境——领略物我相谐的艺术境界

“意境”属于我国古代文论中的诗歌美学范畴。宗白华先生指出: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11自古及今关于意境的理论分析,确实是见仁见智。《诗品》作者司空图强调“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揭示了意境含蓄蕴藉和发人想象的美学特征。梅圣俞提出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以及后来出现的“情景”“神韵”“气韵”“兴趣”“滋味”“格调”等学说,都丰富了意境理论的内涵。意境是以意象的存在为前提的,它要求的是主客一体物我合一的境界。意境虽与意象相通,但又是有区别的,因为二者所达到的层次、深度不同。意象主要讲的是审美的广度,意境则主要就审美的深度而言,意境深邃,意象广阔。如用空间尺度来比喻的话,意象偏向于横向,意境则偏向于纵向。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便是以意境为主,以意象辅之,主要体现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景致,以引起接受者的审美情感的共鸣。其次,意境是意象的升华,他是主体心灵突破意象的局限所再造的一个虚空、灵奇的审美境界。所谓“境生于象外”就是对意境这一特点的高度概括。诗歌意境虽说是一个美学范畴,但它是从大量的艺术创作实践中提炼概括出来的,它实际上存在于中华诗词艺术的优秀传统之中。对诗人来说,虚、空、远等意境始终是其创造的核心目标。

清王国维所提出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是意境的两种类型。王国维的理论较前人的说法更深微细致。他举了不少例子来说明他的理论:他认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与“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12属无我之境;他又认为“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13属有我之境。所谓“无我之境”,是指创作主体的完全消失,隐退在艺术意象的后面;而“有我之境”中的“我”则以强烈的主观色彩明显地渗透于艺术意象中。在诗词艺术作品中,“有我”与“无我”以各自独立又相互渗透的方式,创造着多种多样的艺术意境。中国诗歌艺术不论是“隐我”还是“显我”,均是将“我”与物合为一体的,也即人们常说的“天人合一”。王国维的意境理论具有不可否定的艺术逻辑力量,深得后人理解认同,因为他不仅把意境的内涵揭示得明白清楚,而且明确给意境分类。总而言之,创造有意境的意象世界,是诗歌艺术的最高追求和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意境就是在诗画作品中,艺术家通过特殊手法描绘的情景交融的艺术画面所达到的难以言说的优美境界,这种境界是“特殊”与“普遍”的共同体。我所说的“特殊”是指意境往往表现了个人某种特殊情感,所说的“普遍”是指意境又符合人类普遍的心理情感体验,又具有引人共鸣符合一般人心理体验的普遍意义。总而言之,意境是情、景、境的和谐统一体,有时甚至是情、景、境、理的统一体。诗歌意境的营造,是指诗人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到一个超越现实时空、物我合一、妙不可言的境界中。正如王国维所言,诗词作品有境界就自成高格,否则,就会与艺术美感无缘。诗歌教学就是要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培养学生欣赏意境的能力,因为欣赏诗歌意境是学习诗歌的最高层次和目标。

杜甫晚年客居江汉时写过一首诗,意境非常深远,我们不妨来欣赏它。《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诗歌中间两联写到了远浮天边的薄云,永夜孤悬的明月,已薄西山的落日及飒飒的秋风。“片云”“孤云”既为实景,也有寓意。“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月亮和“我”都是如此寂寞。“落日”比喻自己已是黄昏暮年,“秋风”正是眼前实景,正好与“落日”喻象相对。“片云”和“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两联虚实结合,情景交融,营造了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我们只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就不难理解年老多病的诗人当时特有的情感心境了,这是个人特殊情感的流露。但我们只要设身处地想一想,只要是一个有情感有灵魂的人都会有相似的感受,因此这首诗又写出了人类普遍的心理情感。全诗情景和谐,意境深邃,具有感人的艺术力量。

龚自珍居北京时,曾对戴醇士说:“西山有时渺然隔云汉外,有时苍然堕几席前,不关风雨晴晦也!”14宗白华对龚的话这样评论:西山的忽远忽近,不是物理学上的远近,乃是心中意境的远近。宗白华曾经从哲学和宗教的角度谈到他对意境的看法。他说,人生有五种不同的境界,并且各有特点: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作者还独辟蹊径地提出了一种宗教和学术之间的境界,那就是主于美的艺术境界。宗白华的论述确实精辟。我们学习诗歌,就是要追求诗歌艺术境界中的美。我们对诗歌意境的欣赏永远没有止境,同样,我们对诗歌意境理论的探索妙解更是没有尽头。

我们在遵循诗歌艺术规律进行诗歌教学的同时,千万不可忽视古典诗歌的审美教育作用。我国古代文论家荀子提出过“美善相乐”的观点。两千多年前古罗马的贺拉斯曾把“寓教于乐”当成艺术法则提出来。美善相乐和寓教于乐的观点都说明了文学的教育作用必须通过“乐”(审美)来进行。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追慕着希腊文明,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憧憬着中古文化。我们的青年学生应该转益多师,应该从我国大量优秀古典诗歌中吸取营养,从而增强审美意识,陶冶精神情操,提高道德修养。因为我国古典诗歌最闪光之处就在于它包含了体现着真善美的人文精神,这是先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人文精神又是我们中华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

注释:

①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65页。

②见《文学概论》,童庆炳主编,1989年第一版,第60页。

③崔颢《黄鹤楼》。

④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⑤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酬》。

⑥见《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出版,第264页。

⑦见《中文专业论文写作研究》陈果安等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一版,第173页。

⑧白居易《忆江南》。

⑨李白《蜀道难》。

⑩杜甫《登高》。

⑾引自《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载《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8页。

⑿陶渊明《饮酒》及元好问《颖亭留别》

⒀冯延巳《踏鹊枝》及秦观《踏莎行》。

⒁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的“意境的意义”部分。

【作者简介:何济民,笔名端木、云水鹤,网名天涯望海楼主人,籍贯湖南衡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散文网正式创作会员,曾为“凤凰博报广告分享计划”签约撰稿人 。优秀作品广为网络转载。明月濯心,仗剑天涯——慕独立学者风骨,法先贤为人准则。愿以云水胸襟、公正立场为草根阶层立言,为民主进步添薪。】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zawen/vvnqpkqf.html

关于古典诗歌教学的思考的评论 (共 3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