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庭教育之——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连载19)

2019-11-27 19:14 作者:老庄黑色闪电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六、信誉的榜样

圣人云:信为道元功德母。又云:无信不立。“五常”中有信,“五伦八德”中也有信,可见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君臣有信,企业有信,朋友有信,社会有信,社会就能和谐、文明、进步,家庭就能兴旺发达。

子贡问孔子:“如果要治理好一个国家,需要哪些条件”?孔子说:“一曰兵,二曰食,三曰信”。子贡又问:“如果非要去掉一样,先去哪一样呢”?孔子说:“去兵”。子贡紧追:“如果还要去掉一样,去哪一样”?孔子说:“去食”。孔子认为,一个国家,有强大的军队,有足够的粮食,有很好的信用,就能立于不败之地,甚至称雄于诸侯。如果没有了军队,只要有粮食和信用,这个国家照样能安定和平地生活下去。这在秋时期这样的国家很多。如鲁国、蔡国、郑国等中小国家,当时用的就是这种国策。虽然在军事上不能与大国强国争锋,但他们都能利用信在各诸侯国间周旋,最终能使国家安定和平,使老百姓安居乐业。现在瑞士这个国家用的就是这种国策。几百年来,瑞士不与任何国家和国际军事组织结盟,不参与任何军事活动,保持中立,使瑞士安全地躲过了两次世界大战,几百年都没有战争,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保持排行世界前列。

圣人认为,哪怕去掉了兵和粮食,只要有信,国家也不会一下子灭亡。有信用的国家,粮食可以从别的国家借到,渡过难关。如果没有信用,那就真的完蛋了。

信用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不胜枚举。明朝末年,有一个刚成立不久的穗康钱庄,一天,一个乞丐老人拿着一文铜钱要来存钱,伙计嫌太少不想开单。老板听见立刻出来批评伙计,不得怠慢顾客,并亲自为老人开俱存单,客气地交予他,这个事在当地传开了。过了一段时间,有一位将军拿着一百两黄金来钱庄存钱,老板验货后准备开存单,将军摆手说不要写存单,他在外打仗携带不方便,他相信钱庄。老板说好,存单还是要开的,你那么信任我,我帮你保管存单,到时候你要取钱的时候只需说你的名字就行了,我记得住你的。

过了几年,一个军人摸样的男子来到钱庄,声称要替几年前在此存钱的人取那一百两黄金。并说那人是他军队里的大哥(上司),曾救过他的性命。因大哥在一次战斗中负重伤,临死前委托他来钱庄取钱送回家里交给他的父母和老婆儿女。这种情况本来就没有存单,而且存款人已死,来人又不是本人,钱庄完全可以不认账。但老板是个极讲信用的人,他问清情况并核实此人身份后,立刻把一百两黄金和全部利息分文不少地兑给来人,此事一时传为佳话。这么信用极高的钱庄正符合了《易经》上那一句话:“厚德载物”。故此钱庄代代兴旺,延续了数百年,一直到了清朝末年。这就是信用的力量!(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把“信”一词用到极致的是春秋时期的季札,这可能是信用的最高境界。季札是春秋时吴国的外交官。受国君命出使鲁国,路过徐国,受徐国国君招待,席间见季札所挎佩剑,甚是喜。季札由于王命在身,佩剑乃外交官身份标志,当时不便赠予徐国君。心想待完成使命回来后把佩剑送给徐国国君。数月后季札回来又路过徐国,正准备把剑送予徐君,闻徐国国君已亡故。季札到墓前吊唁,完毕,把佩剑取下挂在墓前树上,以了心愿。随从疑问:徐君已死,况且先生又没有答应过要把剑送与他?季札说,人要守信用,即便在心里答应过也要践行诺言

在当今物欲横流,信用缺失的年代,也有这么一个值得弘扬的信用故事:东北有个小包工头,带领村民搞建筑,挣一点辛苦钱。然而,工程款遭拖欠,他垫出去的两百多万分文收不回来,还欠下村民八十多万血汗钱。气急之下病倒了,没有多久就去世了。但这位包工头的妻子在安葬完丈夫后,把所有欠账的村民都叫来,大家以为要宣布“人死账烂”,然而这位守信的妻子却对大家说:丈夫死了这账没有烂,欠大家的钱她来还,请大家放心,她还不完还有儿子接着还。大家带着怀疑的心情走了。

接下来她就去找亲戚借了一些钱来,做起了小生意。这位从没做过生意的女人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由于她诚信经商,礼貌待客,没多久小生意越做越开,逐渐扩大,有了一些积蓄后就马上还给村民一部分,就这样,没几年就把所有的欠账都还完了。自己也从一个农村妇女锻炼成为一个小有成就的女老板。其实我们注意到这个包工头家庭过去为什么赚不到钱,现在在条件极差的情况下能赚到钱?这正应了那句老话:人有善念天必佑之。人有诚信天必助之。她发了要还村民血汗钱这个誓愿,就等于向天道下了“订单”,付给老天爷的“款”就是诚实经营,童叟无欺,勤劳工作和笑迎顾客。她做到了,天道“发货”了,她成功了!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zawen/vduibkqf.html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庭教育之——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连载19)的评论 (共 1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