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论曾原一

2019-01-22 18:10 作者:向宁  | 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论曾原一

在从唐朝至南宋的638年漫长时间里,宁都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考中进士者有7、8十人,考中举人者有100多人。宁都教育文化的发展,自然带动宁都文学的发展。自南宋诗人曾原一出现后,宁都遂被当时国人推崇为“诗国”。为什么宁都敢担当“诗国”的美称,这其中的原因有哪些?作者认为,这其中的原因至少有两条:一是自唐至南宋宁都的名诗人很多。二是宁都宋代以上诗人之作品质量水平极高。宁都文学的源头可追溯到汉代,这里有一个神话故事,说农家女张丽英在金精洞修炼成仙并飞天。神话终究是神话,现实的真相是张丽英在翠微山苦练文化,她吸纳天地之灵气,终于练成了真本领,能够写出好诗。因为她写的《金精十八章》实在令人叫绝。在中国能够写出好诗文的人,自古和羽化登仙并无二致。

在中国文学史上,大凡读书人都喜欢舞文弄墨,考上了进士举人就意味他一生与作文写诗结下了不解之缘分。在科举中人没有动过笔写作之人想必没有几人。但是在这芸芸众多诗人中,真正能把诗文写得好,写出名之人却少得可怜。然而,在从五代至南宋时代,宁都确有十几位文人把诗文做到了家。他们的名字是:廖融、廖凝、廖匡图、郑獬、孙虑、曾兴宗、崔与之、曾原一、曾郕、萧立之、萧士赟等。正因为他们的诗文做得好,所以他们在中华文学史上能够流芳千古。这些文化名人大都在五代史和《宋史》上有列传,而且大部分人在《中国人名大辞典》上也有记载,不仅如此,五代的廖凝和廖匡图以及南宋的曾原一和萧立之四人名入《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这时期可谓宁都文学盛况空前。

据史上说,曾原一年轻时与戴复古创立“江湖吟社”,也就说,曾原一是南宋“江湖诗派”的重要成员。重要到什么地位呢?在当时,因为曾原一的诗文写得好,所以连天下诗人都崇拜他,并美其名曰:“诗人宗之”。所谓“宗之”,就是推崇他为诗歌首领,以他为诗歌宗师,或曰开山祖师。可见,曾原一的诗歌在质量方面确实有非常高的水平。也许正是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宁都才被当时誉为“诗国”。

现在也许有人要问,既然曾原一的诗歌写得好,为什么他没有当上文曲星呢?所谓“文曲星”指在文学天空中永恒不落的星座,他们如孔子、庄子、屈原、李白、白居易、苏东坡等等。他们的诗文不仅被作家所处时代的人民所传诵,而且在现代乃至将来还会被人民所传诵。曾原一没有做成文曲星,我想其中的原因也不外是两条:一是在“江湖诗派”的文学天空上,还有比曾原一更亮的星座,他们就是刘克庄和戴复古等。这些文学巨匠把诗文写得比曾原一好十倍。

关于这一点,不仅需要读者去评判,更需要文学行家去评判。这就是发生在文场的“命案”简称“文案”。曾原一的文案谁能判得清呢?有!他就是文学高人。有待高人出,黄河乃得清。如果文学高人不得出,黄河就不得清,曾原一就得服命了。看来,这是智商问题,引起曾原一智商不如人的原因也许有多条,如年轻时因失怙恃父母不在身边,或者家庭贫困造成营养不良;甚至还有因家教不如人,或者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跌怀了脑子等等。(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第二个原因是,虽然曾原一的诗歌写得好,但他没有自己的文学理论。搞艺术的人最忌没有理论根据。而且这种理论根据一是来自继承古人,二是来自创新发展。在曾原一的文学细胞中,他到底继承保留了中华古代何人的文化基因?是陶渊明还是谢灵运,抑或是王维孟浩然,再抑或是陆游杨万里。这样的根据到哪里找?如果他有创新理论,又有谁见过呢?江湖诗派的创作理论是他搞出来的吗?但据现在正统的文学史书记载,江湖诗派的理论始作俑者和重要作家是刘克庄、戴复古和方岳等人。而且江湖诗理论又多学自“永嘉四灵”,故江湖诗人很不能自圆统一其学说,各个诗家没有统一的作诗原则。想当初南宋杭州一个叫陈起的书商,他在刊售《江湖集》时就已经知道这个事实。

所谓“江湖诗人”仅仅指那些生活在“江湖中”的文人,他们是落魄的科举者,小官吏和隐遁山林的小文人。这些人天各一方,过着或漂泊、或隐居的底层市民生活,在政治上没有地位,在生活上没有保障。比如曾原一,他在家乡宁都县城西边的苍山,过着自耕自衣的隐居生活,虽然是举子出身,但他和农民没有两样。关于这一点还有诗为证,曾原一与戴复古一生最多只见过两次面,第一次是曾原一及第入杭州时,第二次应是在曾原一归隐十年以后。戴复古千里来到宁都苍山看望曾原一,戴复古为此还写有《访苍山曾子实》一诗,诗曰:“故人子曾子,居处近金精。福地佳山水,诗家老弟兄。十年重会面,一笑最关情。万象亭前月,今宵为我明。”可以这样说,正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江湖诗人很难按照统一的作诗理论去创作。因为他们过着孤独的文人生活,写诗的原则也会千差万别。各人种各人的地,各人吃各人的酒,各人写各人的诗,很难做到雷同。

曾原一是宁都梅江镇人,他是南宋理学家曾兴宗之孙,他更是南宋较有影响的诗人。曾原一自幼聪慧过人,在南宋绍定四年(1231年)考中举人。但此时南宋的社会形势如何呢?可用兵荒马乱来形容。1234年,金国终于被消灭了,很快蒙古国又把兵锋对准了南宋,开始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开战。但南宋军队敌不过强大的北方军队,南宋小朝廷只好不断地向南方逃跑转移。面对官场的腐败和人民的痛苦,曾原一无意官场仕进,他很快回到了家乡宁都。回乡后他恢复了孩童时的读书生活,每天和堂弟曾原郕除了劳动就是读书写诗取乐,至今他所住的县城小东门的一条小巷仍被称作“构诗巷”(或有误读“狗屎巷”)。

为了抵御元兵的到来,曾原一曾倾囊集资修筑县城围墙。他这项保土安民的举措尽管赢得了人民的尊重。但时光到了南宋保祐年间(约1254年前后),曾原一约40岁左右,他不得已携家眷离开县城,到离县城3公里的苍山上隐居。在山上他筑“万象亭”居室,与家人在山上过着平静的耕读生活。他这样做无非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躲开兵乱为安全起见,二是避开沉重赋税和兵役。因为在北方,南宋与元朝连年战争,南宋统治者为了维持繁重的战争开支,向人民所加的赋税也在不断增加,害得各地人民苦不堪言。也许曾原一在深山中过了20多年的安定生活,这就是隐居生活。石户为槁木所翳,瓮牖被葛藤缠络。白天为渔樵耕稼所累,晚上只能听松涛或虎狼啸天或猫鹰打谜。

然而,到1276年,元朝军队终于占领了南宋都城临安(杭州),这时离南宋灭亡只有两年了。1279年,南宋丞相文天祥在广东海丰被元军俘虏。看来朝代的更替总是有原因的,当一个封建王朝走到它的末路,政权腐败就会产生,而且再不可收拾。比如在南宋初期,奸臣秦桧谋害抗金英雄岳飞,以及与金国签订耻辱的议和条款等。对于这样的腐败朝廷,明智的君子都会弃它而去。从这点说,曾原一辞官归隐是很明智的。

当南宋国势危如累卵时,躲在深山中的曾原一每天只能过着诚惶诚恐的生活。为了躲避元人对他的监视和搜捕,他很长时间甚至活得还不如山猪。山猪有地洞可藏身,有树根可疗饥,可是曾原一没有地洞,他也不能靠吃树根过日。当寒菜枯死时,曾原一全家只能吃野草和蚱蝉。为了躲藏,他只能在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树木芒草,并且让葛藤覆盖整个房屋,让茅草霸占门槛。晚上睡到半,当听到山风呼啸,他会像夜猫一样悄悄溜出茅房。午间休息,当看到山欲来,他也要像袋鼠一样把头从藤门探出看过究竟。白天劳作,他会经常跑到远处山岗上,如鲁滨逊一样向远处瞭望,看看山外的世界烽烟是否经常。然而,这一切都只为了一个目标,完成自己心的学术研究和诗歌创作。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曾原一在宁都苍山中虽穷老蹭蹬,但潜心著述,一生著作颇丰,有《时中诗集》、《苍山诗集》和《选诗衍义》等名著行世。

想起来曾原一也是当时那个社会的一胥吏,他也有忧国忧民的思想。当看到人民的事业无人去做或遭到破坏时,他也会慷慨悲愤万分。或者看到腐败当道,他也会有一试医之的痛快心情。但他也想过安定的生活,然而在深山生活收入少,无意理顾家庭幸福生活。在这种环境下,他想作诗人,必须走更加险难的道路,他难道不矛盾吗?笔者常观江湖诗戴复古的名作品,如《夜宿田家》,该诗写诗人漂泊之苦,诗中的寒酸味不言而喻。又观其《江阴浮远堂》诗,面对江山破碎,作者表露的是万般愁苦。又观其《庚子荐诗三首》诗,诗中讲宋理宗嘉熙四年(1240),浙东一带饥荒不断,但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和孤忠。再观其《中亦役役》诗,诗人为名利奔走,不仅醒时多劳役,即使在晚上做梦也在服劳役。此是何等之诗呢?乃文人千古血泪在流。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定,也为了诗人自身的和平,作家用诗记录的全是奋斗的史诗。

笔者也常阅曾原一的名诗作,它们如《小重山》、《谒金门》和《菩萨蛮》等。所看到的不是那种身在江湖尤思其君的孤忠,也读不到为人民苦难发出悲愤切叹之骚声,而是作家对生活的感恩喜赠所给予的赞美。例如作家在《小重山》一词中,所看到的是“薄”、“银月”、“竹影”、“梅花”、“孤山”、“鼓声”、“斑帘”和“花烛”等美好意象。在这首诗中,笔者还看到作家与明月的相恋相随的高贵宁静的生活,而非是悲苦的记忆。在南宋末年,面对国家崩溃和山河离析的混乱局面,有人选择的是勤王报国之路,而曾原一选择的是隐居保命之路。那么作为文人到底该走那条路好呢?是该去做隐士呢还是去做志士?是该去做江湖诗人呢还是去做歌功颂德的政治诗人?请读者去思考吧。

2013.10.18

苍山行

宁都是江南有名的文化县,在文学和绘画等领域古代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对宁都古代文学家关注很久,其中一些古代文人对于现代人来说,似乎太陌生又太重要。就像其他文化遗产一样,我们对他们的了解是那样的少。他们虽然创作了太多的文化,但我们只闻其名,不见其实。对于他们的事迹只在县志上偶有报道,但对他们的著作谁也不曾见过。这是一种文化吸引力,它吸引文化人去探寻它的秘密。苍山,作为宁都最重要的南宋诗人曾原一的隐居地,它和翠微峰一样作为文化遗址,也是当今人关注的焦点。

我很想去探访苍山,但一直未有成行。今天(阳历4月2日)无事,天气又晴好,故决定去探访苍山。从宁都县的地图上得知,苍山在翠微山区,与翠微峰相距咫尺,遥相呼应,它在筼筜谷的西北方。早上吃过早点,我拿了毛巾和纸笔,骑上自行车就上路了。从县城新庄到五里亭渡槽桥大概有四里路,然后从水泥路进山,翻越八峰台有两里多路。到了八峰台度假村,我锁好单车,在度假村服务员的指导下,我开始从盘山的中间小路登山。值得一提的是,翠微山区作为重要的风景名山,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现在每条登山的路都进行了人工铺设。每条路都有2-3尺宽,用石板水泥砌成,而且每条路都相通相连。我行进在筼筜谷的山路上,觉得自己已经开始进入了原始森林。

翠微山区和宁都很多地方的高山区一样,不仅山高,而且林密,大都属于未经人类破坏的原始森林。山上有高大的树木,如椴树、栎树、泡桐、枫树、荷树、冬青树、毛竹、水冬瓜、盐肤木、野板栗、樟树和木腾等。拳头粗的木藤从高树上缠络下来足有十几丈长。有的树老死了,倒在地上腐烂难闻。大树下有密密的草灌,如蕨类、山苍子、野琵琶、荔泡树、荆棘、青葛藤、刺槐、禾蒿、小山竹和野苎麻等。还有野药材,如野人参、白芷、健草、地榆和何首乌等。山上不仅植物丰富,而且数量众多,3、4十丈高直径在2尺的大树成片成林。在古代,翠微山区所以适合隐士躲藏,还在于这里的山势高险,谷洞幽深。峰花峰,凌霄峰、石鼓峰、望仙峰、翠微峰和批发峰等,峰峰相连,一峰比一峰高,峰与峰之间则隐藏深谷沟壑。山路就在这些山腰和沟壑间蜿蜒。如飘带一般,一会儿飘向山间,一会儿飘向山顶。当你进入深谷时,你会觉得头上的千仞削壁就要压将下来,而四面的高峰又把你围在一个地洞中,使你感到呼吸艰难,也使你只能看到一床棉被大小的天空。有时乌云从头上飞过,会把深涧遮得暗无天日。山顶上传来几声呼叫,我事先以为是野兽猛禽所为,吓得没处安身。后来听清那是游人在山上喊山。

我在筼筜谷中独自走了约一里路,已经来到山势高绝处。脚下的石凳路越来越陡,周围的山林也越来越阴暗。我觉得自己已经变成了野人或古时的高人隐士。快要临近翠微峰了,需要攀登一座人造铁梯才能上山,但我不知前面的路有多艰险,我不能再走了,我只好坐在山路旁等游人过来。现在是阳历四月初,山里的毛竹大笋刚从土里钻出来,山路下随处可见磁盘大的黄麻大笋。约半小时后果然来了一对夫妻老伴,于是我们三人一同登上了凌霄山巅。在凌霄绝壁下面的山腰处,我听到从北面吹过来的山风撼动了整个山林。头上几十丈高大的树木全部舞动起来了,就像海里翻卷的波浪,一浪高过一浪,发叶的树和还未发叶的树全部呼啸起来了,就好像天崩地裂一般。我虽穿了毛衣,但还是感到寒气袭来。我知道这是自然的威力在作怪。但我是来寻文化的,我不停地在山上张望,想寻找到古代留下的关于文化的蛛丝马迹。我虽然什么也没有找到,但我相信文化和人一样也会隐藏起来。

为什么古代的文人喜欢隐居到很难发现的山野里呢?比如,东晋时的陶渊明弃官不做,而要隐居庐山脚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种耕读生活真的比官场生活好吗?为什么南唐时的衷愉要隐居宁都东阳岩,“江南名宦”真的要穿着官服归隐山林,成为山中景物的观赏者吗?在古时候,喜欢隐居的文人还有很多,比如,晋朝时的慧远以和尚身份终生隐居庐山。盛唐诗人孟浩然,早年也隐居山门。唐代王维在陕西辋川购得“兰田别墅”,过着“浮舟往来,弹琴赋诗”的隐逸生活。元代剧作家马致远因不满黑暗现实,晚年选择道士出家。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因不愿折腰侍奉权贵,“拂袖而归”。清初诗人龚自珍也因看不惯官场腐朽而辞官回家。在清初,宁都“易堂九子”在明亡后义不归清,皆隐居翠微峰。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原来,隐居至少有三大好处,一是避兵乱,二是避赋役,三是可著书立说。每当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和农民起义发生时,天下的豪杰文士不是勤王就是遁世。勤王意味着替皇帝去卖力送死,意味着抓壮丁充兵役,也意味着派钱派粮。但如果文人不想死,还不想交赋税摊派兵役,他就可以选择到深山老林躲藏起来,过着世人不知晓的独居生活。这是很好的事情,甚至在兵荒马乱的世道里,还可以做授徒教书和著书的高尚事业。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但问题在于,不是想隐居就能隐居,过隐居生活也要有理由,何况文人历来都是以骨气见闻于世。所以有骨气的文人要隐居一定要有更高深的理由。

中国文人的良知自孔夫子开始就已经确立,孔子教导人们要用“入世”的观点来立身处世,要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做到“达则兼济天下”,不能为“良相”就要为“良医”。这就说,作为一个谦谦君子,他必须“学以致用”,对社会有德有功,有大济苍生的伟大理想。曾原一是古代文人的佼佼者,在他的血液中自然流淌着古圣先贤的教导。带着对人民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忠诚,他也要发誓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那么,曾原一隐居的理由是什么呢?曾原一作为南宋臣子,他在1231年中举后,与戴复古创立江湖诗派,成为名重一时的大诗人,他也成为天下人仰慕的讲正气的大文人。他是人民的楷模,时代的英雄,他也是大宋帝国的精英人物。然而,就是这样的大人物也要隐遁山林。原来他是一位忠君的爱国分子。自从元军发动进攻南宋的战争后,曾原一曾在家乡宁都与其叔父,倾其家产修筑城墙以抵御元朝进攻。当元军攻下南宋都城临安后,南宋小朝廷不得不再南迁南粤。

看到南宋军队节节败退,做过“错事”的曾原一,在元军到达宁都之前,在南宋保祐年间(1253-1258年),只得携家眷到县城西边的苍山隐居。当元军的铁蹄陷落宁都城后就要屠城,多少正义生灵将会惨遭荼毒。在这生死关头,曾原一却选择了逃跑。这不是他的文化人格在丧失,而是他的文化人格在升华。试想:如果曾原一与元军在城下鏖战不休,其结果只能是人亡楼空。但是,曾原一没有这样蠢,他选择了苍山,选择到苍山的荒无人烟躲藏。他坚信这种躲藏生活不是逃避现实,而是战斗人生的新开始,或用时髦词语叫“战略转移”。

隐居对于曾原一来说,还暂时保住了他钟爱的文学事业,他在深山老林可以继续读书写诗。正如他在《题廋马歌》诗中所写的,他不愿做一匹被人养肥的马,因为那样“肥时无奈人争骑,骑时鞭打无休时。”曾原一隐居的另一原因是,看到朝中腐败官僚当道。腐败分子季鹰“夙晏忆莼鲈”,只知贪图鲈莼美味,醉生梦死,不知亡国之恨。这样的小人物曾原一是不能与之共事的,他只有辞官回家才是正路。

何况隐居还有其它的好处,这就是“耕读”山野,晨兴理荒废,荷锄戴月归。夜来携酒杯,儿孙绕膝梁,堪舆神仙同乐哉!此后,再不要用自家种的韭菜梗饭去喂养腐败的官吏,因为喂养他们脑满肠肥,国家照旧风雨飘摇。此后也不用九叩十拜去侍奉昏君庸主。曾原一想着想着竟然飘飘欲仙,他恨不得立马回到宁都的“苍山”,立马回到“狗屎巷”侍弄起自己心爱的学术和诗歌。在战火纷飞的南宋末期,曾原一期望的就是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曾原一在苍山开始了人生的新篇章。这个新篇章写就的不是血与火的惨状,而是学术和诗歌创作的新概念。为了完成这个人生新概念,曾原一克服了无数艰难困苦。比如,为了生存,他要开荒种稻、种菜和种茶。在遗世的深山,高树上的雕每天都能看到,曾原一荷锄翻耕和作畦劳作的身影。也能看到他戴着斗笠摘茶或打樵的身影。在这些身影中,人们触摸到了他对人生价值追求的新境界。这就是从军救国转变到学术和文学救国。这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战斗方式,但实现的人生价值却相同。所以说,曾原一始终是一个正直的人,他决不会与恶势力同流合污。他的文化人格永远不会贬值或改变。

通过隐居,曾原一总算保住了他的高尚气节。但是,他的诗书却不一定保住了。他虽然著作等身,但是他的著作至今散佚不知去向。也许当时有好心人冒着生命危险,把他的书稿藏起来了。但更大的可能是,当元军终于攻下了宁都城,他们四处寻找曾原一,终于在苍山的老林把他找着了。在元军的弯刀和火焚面前,曾原一不但诗书不保,而且性命也不保。这是一种假想的结局,但这种结局对于一个文人来说,终究也不是好事。因为在文人要人格还是要诗书的问题上,曾原一还是缺少深刻的思考。我们后人不能不为之扼腕叹息。文化是如此的脆弱,我们怎样才能保住文化,这是永远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也许因为时代久远或人为破坏,在翠微山上,我始终没有找到一点文化的痕迹。当我走完翠微山区一道道山路,终于回到北面的山脚下时,我坐在躲雨亭中休息。这时我再一次感到撼天动地的潮声。当时亭外还是阳光灿烂,我知道那不是自然的威力,那是文化的威力,文化赋予翠微山另一种神奇。那种神奇不仅仅撼动人身,更撼动人心。那种神奇和自然力一样,不仅仅撼动古代,更撼动现在和未来。我想,我们怎敢轻视文化呢?我们是该到了为文化修桥补路的时候了。

2015.4.3

论曾原一的“清幽”诗派

曾原一是宁都古代最重要的诗人,他也是南宋末期“江湖诗派”的重要成员。在文学成就上,因为他开创了“清幽”诗歌的新流派,所以他成了一代宗师。正因此,在南宋文坛上,他有崇高的地位,赢得了“诗人宗之”的美誉。

说到南宋末期的江湖诗人,他们只是一些江湖中的落魄文人。在南宋战乱年代,因为家国倾荒,生民涂炭,所以,他们或辞官或不第,而是成了归隐山林田野的忧闷之士。说到他们的诗歌,事实上,他们不是一个诗歌流派,他们虽然有共同的文学追求,但那只是社会环境和潮流所造成的结果。因为江湖诗人更有各自的文学主张。以宁都曾原一为例,他的文学主张与众不同,那么,他的文学渊原是如何形成的呢?

首先,江湖诗人能转益多师,既能宗信晚唐贺岛姚合苦吟之风,又能接合江西诗派的廋硬刚劲之法,还能师事“永嘉四灵”练字垂句之功,更能模写“中兴四大家”的简练平淡之技。所以,江湖诗人好为“简淡微婉轻清虚明之体”,诗风“清苦冷僻”,“自然精巧”。然而,江湖诗人不仅会继承,还能自创新格。如姜夔创“清雅”词派,吴文英创“清艳”词派,史达祖创“清婉”词派,周密创“清巧”词派,王沂孙创“清淡”词派,张炎创“清朗”词派,蒋捷创“清丽”词派,戴复古创“清健”诗派,崔与之创“雄雅”诗派,曾原一创“清幽”诗派等。下面仅以宁都曾原一的作品为例加以分析。

曾原一的人生经历大致是:南宋绍定4年(1231年)考取举人,后结识戴复古,共创“江湖吟社”。但很快因元朝向南宋开战,曾原一看不惯朝中腐败,不久便辞官回家。在家乡,为了抵御元朝官兵进犯,曾原一曾与其叔父倾家修筑宁都城墙。到南宋保佑年间(1253-1258年),曾原一看到南宋政权气数已尽,便携家眷隐居宁都县城西北苍山中。从进苍山到南宋灭亡,曾原一在苍山大概隐居了20多年。几十年间,曾原一所作诗歌汇合成集,便有了著名的《苍山诗集》和《时中诗集》等。他的的诗歌反映了他的隐居生活,其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主要裁剪于他的隐居环境。

从作家本身看,作者过的是隐蔽的、不公开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处在深山之中,因此是一种与世隔绝的仿佛“阴间”或“囚禁”的生活。这种隐居生活也是深远的、僻静的和昏暗的。从曾原一的作品看,作家的日常生活和自然环境必定会带到他的文学作品中,因此他的诗歌意象在色彩上一定是纯净单一和昏暗的,在形象上也一定是峻削的和寒冷的。

先看曾原一的诗歌《同戴石屏十人重游分韵得凿字即席赋》:“线迳盘邅回,老壁出参错。洞深路欲无,且进还悸愕。太虚堕滓液,有此奇伟作。芮也劳斧斤,此语失之凿。斗崖湿生云,泉杂云影落。殿头何时仙,怡然骑木鹤。”这首诗写了曾原一携戴复古等十位友人同游翠微山和金精洞的经过。此诗用典精当,夸越时空。非用白描手法,而重形象创造。故诗写得流光虚奇,但朴素平淡。从意象上看,有线迳、老壁、深洞、太虚、斗崖、云泉、殿头和木鹤等。这些意象都是翠微山中之景物,故幽寂清寒,灰暗虚空,它给人一种幽深、静寂和散淡之感。

再看曾原一的《菩萨蛮》词:“淡黄斜日留汀草,檐低半露遥岑小。病眼不禁愁,阑干无数秋。雁声何处落,旧梦还惊觉。风重葛衣单,深山吹笛寒。”这首词写作者在深山秋日的所思所感。它包括的意象有:黄斜日、汀草、屋檐、遥岑、病眼、阑干、秋日、雁声、旧梦、秋风、葛衣、深山和笛声等。词里没有闲放超旷之趣,有的是寂寞和隐忧。它的意境昏花迷乱,似梦似幻。远山遥岑、意放思凝,病眼阑干,秋愁情酸,清寂伤神。更有雁声旧梦,难酬深山笛寒风重。

最后看曾原一的《小重山》词:“薄雪初消银月单。疏疏浮竹影,矮红阑。梅花梦事落孤山。禁人处,霜重鼓声寒。 留取晓来看,斑帘低小阁,烛花残。一帆明月去沧湾。空相忆,雪浪月痕翻。”这首词写了作者在深山独自消寒和思人的情景。整首词通过薄雪、银月、竹影、孤山、梅花、红阑、严霜、斑帘、烛花和帆影等意象,营造出了孤寂、凄清和幽静的氛围。诗人触景生情,情景交融。词气淡雅清媚,清幽细腻。词的形象是那样的高蹈绮彩,诗的色彩是那样的纯净单一,使人一看就知它是一首“清幽”之词。曾原一的其他优秀之作还有《金精山》、《金精歌》和《作歌咏苏云卿》等,然而,它们都是以金精山和苍山写成的艺术作品。

应当肯定,曾原一诗歌的奇特全在于他能塑造奇幻的意象。用意象抒发自己的寂寞情怀,这在南宋诗人中还是很少见的。由上面分析可知,曾原一的诗歌确实具有鲜明的个性,这种个性使他的诗歌在南宋文坛成了一颗耀眼的星辰。当然,曾原一诗歌的美学成就远不止上文所列,要把它全部呈现给读者,需要更深的研究。

2015.4.27

访筼筜谷

现在正是暖花开的四月份,在家看书闷了,老想出去踏青,寻访古圣先贤遗迹。在翠微峰的南麓,在高山峻岭之间,往往藏有大片开阔的大谷沟壑。在这些山谷中,既可以种茶、栽竹和种菜,还可以建房。古时候就有不少高人在这里隐居。

从县城西南面,沿水泥马路走2、3里,就可以到达八峰台山区,翻越八峰台就可以进入翠微峰住假村。原来,过去是圣贤的隐居地,现在却变成了旅游度假的新景区。这里虽然山高林密,但地势平坦开阔,山前还有小溪潺潺。即使进入烈日炎炎的季,这里的气候仍然很凉爽。在古代,这里就已经有了村庄,或者是隐士居住的村庄,因为从山外有石砌小路通进山里。现在这些光滑的石子小路虽然被水泥马路代替,但在深山未修马路的地方,仍然可看到古时的石子小路和断桥。可见,在过去,即使在大山深处也有人烟居住。

曾兴宗和曾原一祖孙二人,就是这里的正常居民,他们分别是南宋末期的理学家和大诗人。多年来,在我的心中总有一个愿望,想寻找到古时圣贤的遗迹,想解开他们的文化密码。可我进山多次,由于没有知情向导的指点,一直未能如愿。上星期六,天气晴好,我决定再次进山寻找古迹。这一次在半山腰上,正好遇上了两位翠微峰景区管理人员,她们告诉我筼筜谷和苍山所在地址。我沿着她们的指引,总算找到了这两个文化遗址。

在翠微峰的十二峰中,南麓景区有三座高山,它们是凌霄峰、石鼓峰和莲花峰,三座山峰成三足鼎力之势。在这些高山中间,分布着大小三四个峡谷,如水城里、石鼓涧、锦绣谷和筼筜谷等。筼筜谷背靠莲花峰,它的东面就是石鼓峰和苍山。筼筜谷有十几亩见方,现在满地荒芜,生满了灌木、杂树和山竹。在过去,这里曾是曾兴宗的家园。关于这一点,可以从曾兴宗与朱熹的交往中得知。

乾道3年(1167年),朱熹任南康(江西星子县)军知军,到任后,他马不停蹄地到各地考察民情和教育事业。朱熹经抚州过宁都县,曾拜访过曾兴宗,还为他留诗一首,即《寄题梅川溪堂》:“沧波流不及,上有一亩园。幽人掩关卧,修竹何娟娟。虚堂面群峰,秀色摩青天。静有山水乐,而无车马喧。人言市门子,往往苍壁颠。挥手谢世人,日中翔紫烟。遗迹尚可觌,神父邈无缘。慨然一咏叹,曜灵忽西迁。褰裳下中止,濯足娱青川。”这首诗描写了曾兴宗的隐居生活画面,他俨然就是巢父或陶潜再世。在深山老林,在溪岸之上辟有一亩田园,但见瓜肥菜绿和鸡鸣犬吠。即使白日午中,村庄静无声,只闻修竹沙沙摇响,大学者掩门而卧。他从屋中走出,仰面就能看见黛色青山高与天接。在这样的地方,只有山水相亲,而无车马喧嚣,曾兴宗过着躬耕自食的生活。

据考证,这里讲的“溪堂”就是“筼筜谷”。因为从诗中所写到的景物可知,这里有高山、有波溪,还有修竹。还可以想见,在南宋末期,筼筜谷是多么的安静繁华。曾兴宗在这里建有“水竹幽居”和“岁寒”居,他在这里招徒讲学和著述,时间可能一直延续到南宋灭亡以后。作为深山居民,曾兴宗年轻时在筼筜谷里,一边读书一边劳动,完全过的是“耕读”生活。但当他做官归隐后,筼筜谷便成了曾兴宗讲学、著述和关心天下大事的舞台。课堂上,他为同学们讲天下兴亡之历史。每当讲到激愤处,他定会拍案大骂奸臣当道,如夏桀昏聩,商纣暴虐,王莽乱法和马谡大意等。每当讲到称心处,他又会开怀大笑良臣忠肝,如佰夷叔齐不食周粟,田横不仕,管晏多谋和魏征贤良等。

白天,曾兴宗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要接待四方前来问道求学的志士耿臣。这些结交名士除了大学者朱熹和爱国诗人陆游外,还有南宋宰相韩侂胄和著作郎李道传等。晚上,曾兴宗则要伏案学习和著书。他穷经抉奥和探微索隐,他要把关于挽救南宋灭亡的心性之学用最好的文字记录下来。

曾兴宗是朱熹的大弟子,他从年轻一直跟随朱熹学习治国儒经。曾兴宗于宋宗乾道7年(1171年)乡试中举,再于宋宁宗庆元5年(1199年)中特奏进士,从此踏上仕途,官授广东肇庆推官。可是就在第二年,即1200年4月,朱熹因病去世,这年朱熹正好70岁。曾兴宗在宦海中最可靠的恩师不存在了,更为惨痛的是,由于朱熹一生耿直为官,得罪了很多权贵达人,一场禁“伪学”风波终于在朱熹的晚年发生了。

宋宁宗庆元2年(1196年),监察御史史沈继奏劾朱熹“十大罪状”,于是朝廷上下对程朱理学掀起了声势残酷的清算。他们效法北宋元祐党籍的故伎,开列59人的“伪逆党籍”,从此“党禁”案再度发生。许多正直官员和朱熹门生大多列入党籍并受到处罚,而且朱熹被列入“伪学魁首”,以伪学罪落职罢祠,朱熹门生被尽行流放或坐牢。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庆元党禁”案。

曾兴宗是朱熹的学生,自然难逃牵连,于是他只能忍气吞声丢官归隐宁都。他回到翠微峰的筼筜谷老家,虽然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但曾兴宗的意志并没有消沉。他在教学之余,一面努力探讨救国大学问。他以程朱理学为背景,不断地开拓进取,最终建立自己的新理学。在此期间,爱国大诗人陆游曾来翠微山中拜访过曾兴宗。

因为有诗为证,陆游的诗是《赣士曾兴宗字光祖以其筼筜谷图来求诗》:“高人心虚万物宗,家世常以仕易农。买山本爱坡上竹,手种已偃岩前松。瀑泉三伏凛冰雪,谷声火里酣笙镛。了知自是一丘壑,不与金精为附庸。”在这首诗中,陆游称赞曾兴宗的人品和人格,就像松竹一样高洁。更对曾兴宗不愿阿附权贵,愿做丘壑隐士表示钦佩。你看,面对朝廷腐败和奸臣弄权,曾兴宗选择的道路是归隐。他要与山坡上的松竹为友,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阿附权贵。他的心中流着冰雪一样的山泉,他愿听笙镛发出的纯净之音,而不愿听那些为个人私利发出的营营苟且之声。看来,在南宋王朝争权斗势的腐败风潮下,一个正直知识分子的良知良能,却放射在宁都这片山水中间,在王朝更替的刀光火海中,他就像一面旗帜,永远值得人们去仰视和尊重。

希望通过学问来救国是古往今来,中国知识分子的洪志,曾兴宗亦如此,他也想用自己开创的理学来救民于水火。那么,在学术上,曾兴宗是如何继承朱熹的思想,又在哪些方面开创了理学的新境界?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要不断地挖掘整理,他为后人留下的名著《唯庵文集》。只有深入学习和探讨他的著作,各种问题才可找到答案。应当相信,随着曾兴宗学术研究的兴起,以及后人对他的故园筼筜谷文化遗址的开发建设,一代理学大师的形象,将在人们面前一定会越来越清晰伟岸。

当我从筼筜谷下来,准备回县城家中时,看见山道上依然人来人往。其中有中老年人,也有小孩学生。他们进山的目的大致相同,尤其在寻找山水之乐,不如说,在寻找宁都古圣大儒的文化密码。这些文化密码隐藏在哪里?人们怎样才能解开它们?何时才能解开?这应当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但愿一切想法都会水落石出,得到圆满的答案。

2017.4.21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ibi/vzzgpkqf.html

论曾原一的评论 (共 1 条)

  • 心静如水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