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张说《论语》·连载105

2018-04-16 06:28 作者:张关林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张说《论语》·连载105

5.1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注释——文章:这里指古代有关礼乐、法度等文献的学问。性:人的本性。天道:指自然和人类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

(白话)子贡说:“老师关于诗书礼乐等文献方面的学问,我们可以听到学到;老师关于人性和天道的论述,我们却无法听到学到。”

(张说)这里的“文章”,可引申为具体学科知识,“性与天道”指关于主导事物运行基本规律的知识。这段话可解读出两层意思。1,知识分有两类,一类是具体领域的学科知识,另一类是主导所有具体学科知识、主宰人性与大自然运行的总规律的知识。前者可以直接学到,后者无法直接学到,只能通过具体学科知识去感悟。2,大多数人,包括十哲之一的子贡,都误认为“道”是一种与具体学科不相关的独立存在,等待老师把“道”的知识直接传授给他,所以以子贡为代表的高智商群也是属于无法悟道的人。

孔子是否体悟到第二类知识“道”呢?显然悟到了。因为只有懂得了基本规律,才能在具体领域里游刃有余,得心应手,通达无碍,也才会从不谈论“道”是什么的问题。孔子当然不会去谈根本无法谈论的东西的,所以在子贡看来,老师的“性与天道”的学问,“不可得而闻也”。他觉得孔子应该教给他这个知识,但却不教。他有意见。(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子贡的看法是大错特错的。《论语》研究大师南怀瑾和钱穆的解释也是大错特错的。子贡说,我怎么没听老师谈过天道呀;南怀瑾说,本节说明子贡程度不够,孔子不跟他谈“天道”,因为谈了他也不懂;钱穆说,孔教是从人心出发而抵达人道,而孔子终不深谈这个问题,所以学生怀疑老师在隐瞒,就是说,钱穆觉得孔子始终不肯深谈这个问题,难怪子贡认为老师隐瞒学问。

这是悟性不高之人的严重误解。南怀瑾和钱穆充其量也就是子贡的水平,子贡不懂,他们也不会懂这样一个道理:这两类知识,绝非商店里能分开陈列的两类不同商品。但子贡和南、穆三人却把它们当不同类的并列物体来理解。子贡学到的是孔子关于“六艺”、人际关系、关于如何解决具体问题的言论,却没听到孔子直接谈“性和天道”,岂不是让“性与天道”的橱窗“空空如也”,什么也不放?心里有意见。

实际上,“道”的知识,是充斥弥漫在具体学科(比如六艺)中的,是与具体学科知识有机融合,无法分开。学天道,只能通过具体学科知识自己去抽茧剥丝地体悟,即便体悟到了,也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述。《道德经》第一句话就告诉你:“道可道,非常道”:“道”如果可以说得出来,那已经不是普遍的真正的“道”,而是着了相的近似的“道”了。这就是孔子无法直接谈“性与天道”的原因。

都知道一句名言,叫做“形而上者谓之道”。何为“形而上”?就是看不见摸不着,没有任何形式的东西,所以,也不可能有能表述它的语言形式。这方面禅宗最有体会。禅宗有一首名诗说:“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若在纸上求妙法,笔尖蘸干洞庭湖”。就是说,“妙法”(即“性与天道”)是不能用语言文字来表述的。学禅宗的人都明白他们的教学原则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五祖找接班人的时候考虑两个人,一个是满腹经纶、学问很高的神秀,另一个是不识字的慧能。两人各写一首禅诗。神秀先写:“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慧能不识字,叫人读给他听,他听了后,念了自己的诗,叫人抄在墙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一看,立刻明白,神秀无法悟道,因为心里念着“菩提树、明镜台”的相,而慧能打破了神秀百般呵护的“相”,所以决定把禅宗老大位置传给文盲慧能,而六祖慧能后来的确振兴了禅宗。

这个典故充分说明,形而上之“道”是没有现存的知识直接装着的,它渗透、弥漫在所有具体的学问中,“不可”直接“得而闻”,要靠你自己去悟。学禅宗的人,甚至认为整天扫地也能悟道,他们的悟性远超子贡。

因此,学道者首先要懂得上述道理,才有可能悟道,学道者如果像子贡那样等老师告诉你道是什么,那就永远不会悟道。可见,子贡,钱穆,南怀瑾等人离开悟道,差距有半个地球了。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ibi/vywrrkqf.html

张说《论语》·连载105的评论 (共 4 条)

  • 襄阳游子
  • 淡了红颜
  • 雪儿
  • 心静如水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