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张说《论语》·连载295

2018-10-08 14:29 作者:张关林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张说《论语》·连载295

14.10,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白话)孔子说:“贫苦却没有怨言是困难的,富裕却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张说)生活过得不好,但没有怨言,这的确很难。贫苦是相对富裕而言的,看到别人过得比自己好,却没有怨气,这不是人的常态。贫而怨才是常态,也是仇富的心理基础。但孔子说富而不骄是很容易做到的,这就不符合事实了。贫而怨,富而骄,都是常态,富而无骄才是异常的。孔子为什么把异常说成常态?也许是因为他看到自己的几个富裕弟子并不骄(如子贡等),一叶障目,产生了谬见。

为什么说富而骄是常态呢?因为人担心生计是人的第一考虑,为了生活而委屈自己、不敢得罪他人的,比比皆是。而富裕的人没有生活之虞,所以不怕得罪人。不怕得罪人自然容易骄横,这是常理。我们凡夫俗子的谦逊,往往是因为不谦逊会对我们不利而不得不谦逊。如果不谦逊不会带来什么恶果,谦逊的人肯定会减少许多。自我张扬是人的天性,自我压抑是出于无奈,如果没有无奈因素,人人都会自我张扬起来。孔子对此似乎认识不足。

14.11,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注释——孟公绰(chuò):鲁国大夫,属孟孙氏家族。老:古代大夫的家臣称老,也称“室老”。优:本指优裕,这里指力所能胜任。滕、薛:当时鲁国附近的小国。)

(白话)孔子说:“孟公绰,若是叫他做晋国的赵氏、魏氏的家臣,是完全可以胜任,但是让他做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却能力不够。”

(张说)孔子认为用人必须根据其具体才干,不可一俊遮百丑,一件事做得好了就什么都能做好。这个思想十分睿智,但深懂其理者鲜矣。我记得在文革时,劳动模范郝建秀、陈永贵、吴桂贤、倪志福等纷纷成了中央领导人,结果他们在政治上毫无建树,远不如在各自的劳动岗位上出色。这就像孔子说的,孟公绰适合当赵国和魏国的家臣,但不适合当大夫,因为家臣的任务是出谋划策,当当参谋,而大夫需要独立处理问题,这两种职务所需的能力是不同的。孟公绰见识广、思虑深,是个很好的参谋,但缺乏决断,不能胜任独当一面的工作。这叫做量才录用。实际上,某人在一方面很出色,人们往往认为他在其他方面也会出色,这是一种经常会犯的错误。比如周星驰是个出色的笑星,但却不是出色的政治活动家,现在让他当政协委员,他的行为引起人们侧目。连他自己都认为当不好这个委员,可见这种陋习已经根深蒂固。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ibi/vxupskqf.html

张说《论语》·连载295的评论 (共 5 条)

  • 听雨轩儿
  • 雪儿
  • 淡了红颜
  • 潋滟相思
  • 心静如水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