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张说《论语》·连载106

2018-04-17 06:17 作者:张关林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张说《论语》·连载106

5.14,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注释——第二个“有”:同“又”。)

(白话)子路听到一个道理,如果没有照着做,(他的借口肯定是)怕马上会听到新的道理。

(张说)对这节普遍解读为:子路是孔子学生中行动力最强的人,如果他听到道理,没去立刻执行的话,那是因为他要等等,生怕会有新的道理出来,等新道理出来再执行吧。

这样解读极为不妥。这么解读要说明什么?号召大家向子路学习,学到道理不要忙于去实践,等等新的指示?如果学了道理,不去实践,还等新道理出来,那就一辈子不会去实践,因为你怎么知道哪天学到的道理是最终结道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认为这节应该解读为:子路是学到新道理就会立刻执行的,如果他没去执行,他的借口必定是我要等新道理出来,这是不对的!。——这段话归纳了知行不能合一的人的普遍的心理托词。

这样解读才有教益,也应该是孔子的本义。《论语》开宗明义就要求“学而时习之”,可见,把学到的东西及时用于实践,是基本原则,怎么可能为不及时应用知识的行为开脱呢?

南怀瑾对这节的解读是:子路很怕听孔子教诲,因为听了他就要去做,天天有新道理,很烦的,不去做又不好,索性不听了吧。这是在开玩笑。钱穆大概看不懂这句话,所以对这节只有翻译,没有解读。他的翻译是:“子路有所闻,还没有能够去做,只怕又有所闻。”——这段译文我看不懂。

根据《论语》一贯的思想来解释,这段话显然是强调“道理要及时用于实践”,不要找等新道理的借口而不去实践。如果这个借口能成立的话,你就会永远等“新指示”,永远不实践,岂不是颠覆了“学而时习之”原则了?

学到知识立刻执行,与“三思而后行”不是矛盾关系。三思而后行,是指具体行为不要鲁莽,强调的是思虑周全,行为谨慎;而学到道理及时执行,是指知行合一,不要坐而论道,强调的是学知识的目的。两者指向性不同。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ibi/vvurrkqf.html

张说《论语》·连载106的评论 (共 7 条)

  • 春暖花开
  • 淡了红颜
  • 心静如水
  • 雪
  • 襄阳游子
  • 雪儿
  • 草木白雪(李淑芳)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