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张说《论语》·连载137

2018-05-16 06:16 作者:张关林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张说《论语》·连载137

6.17,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注释——户:屋门。何莫:何不。斯道:这条路,即孔子主张的仁义之道。)

(白话)孔子说:“谁能走出屋子而不经过屋门呢?(仁道就是进入社会必须经过的门),但许多人怎么都不走这扇门呢?”

(张说)孔子用一个比喻,指出仁道是人进入社会必须经过的路径,就像走出房子必须经过门一样。他看到许多人不把他推广的仁道当回事,而是绕过这扇门,从旁门左道进入社会,所以才胡作非为。他心生疑虑:那是什么原因?——孔子想不通。提出了问题。但没人回答。

这个问题属于那种高境界人很难理解、而我们这类境界较低的人很容易理解的问题。境界高的人并非什么都比境界低的人高,孔子也知道,所以才会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话。当然,许多问题境界高的人能理解,境界低的人不容易理解。比如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少数仁者能理解,但多数人不理解。那是境界与视角的差异。(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许多人不喜欢走仁道这扇门进入社会,我们是很容易理解的。前面说过,孔子的理论不是他自己闭门造车想出来的,而是社会生活长期经验累积而成。这个经验是:人类在动物状态时,始终处于“利益争斗”(“他人就是地狱”是动物状态的特征)之中。人类进入社会状态后,发现社会存在的前提是“不同利益互谅共存”。如何从动物状态转入社会状态,人类开始摸索经验,这个经验逐渐积累,沉淀在人类的意识里,由优秀分子率先发现。于是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出现了中国的儒道学说,出现了印度的佛教,出现了古希腊文明。人类精神的先驱把积累的经验总结起来,加以推广,体现了人类作为种群的共同目的:人际关系和谐了,社会才能存在、发展。人际关系要和谐,个人不得不学会适度让利。这种理念和行为在儒家就凝聚为仁德。由于是经验的总结,不是与生俱来的天性,所以必须经过刻苦学习才能获得。但由于这个经验是要限制个人私利,与人的自利天性相冲突,所以比其他任何东西都难学,多数人会本能地加以拒绝。少数境界高的人自利性天生就弱,所以他们不能理解多数人的想法。

进入社会的正门开在那里,但许多人却喜欢绕门而入,因为他们认为正门的门票很贵,需要终身付款才行。但在孔子看来,门票不仅是免费的,而且还能得利,因为人人为仁之后,社会向好,给你带来的利益远远超过“逃票”的结果。其他人不怎么看,他们认为我限制自己的利益,把利益让给他人,我还算正常的人吗?

因此,喜欢走旁门左道进入社会的人永远是多数,孔子等高人大概也会始终看不懂的。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ibi/vvcdrkqf.html

张说《论语》·连载137的评论 (共 7 条)

  • 春暖花开
  • 程汝明
  • 浪子狐
  • 襄阳游子
  • 淡了红颜
  • 心静如水
  • 王东强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