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张说《论语》·连载343

2018-11-30 15:34 作者:张关林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张说《论语》·连载343

17.19,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注释——四时:指四季。)

(白话)孔子说:“我想不再讲述了。”子贡说:“您要是不讲述,那我们还转述什么呢?”孔子说:“上天何曾在讲述呢?四季依然运行,万物照样生长,上天何曾说什么呢?”

(张说)关于本节的解释,诸说纷纭。有的认为是孔子害怕弟子以言语求道,所以“无言”;有的说孔子认为“道”是不能用言语解释清楚的,所以索性“无言”。这些说法都是似是而非,涉及到一点意思,但没有拿捏准确。我认为孔子之所以宣称“我不再讲述了”,主要是因为该讲的已经讲完,接下来要靠学者自己去联系实际参悟,悟得出悟不出,凭自己的造化。孔子说“予欲无言”,并没有否定过去的讲述,但前面列举的解释都是对讲述的否定。

本节的重点,在于揭示一条教学的规律,即教学教学,其实是老师教一半,学生自己在实践中学一半。老师讲完,教学过程只完成一半,还有学生联系实际发扬所学的另一半。这就是孔子不再讲述的真义。(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子贡说的话给人一种印象,好像这个学生傻乎乎的,一辈子在转述老师的话,老师不讲了,他就没辙了。要是你这么认为的话,那就上当了。如果这句话是子路说的,极可能是真心话,但子贡说这话,是非常契合说话情景的话。因为凭子贡取得的成就,他不可能不懂学生是不能一辈子转述老师的教导的。子贡经商大获成功,在其他方面也有建树,人们甚至认为他超过了孔子。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一辈子踏着老师的足迹走呢?子贡在孔门十哲中属于辩才第一。所谓口才好,是指说出的话契合情景。孔子听了子贡的话,虽然知道有所夸张,但能体会到学生希望老师继续教导的用心,内心肯定美滋滋的。这就是口才好的作用。

孔子用大自然无言运行,来佐证自己不再讲述是正确的。这个比方源自当时中国社会哲学的基本理念:“道法自然”(老子语)。老天从不教诲,但万事万物却像最好的学生那样循规蹈矩,因此,老师不讲述,学生自然也能如何正确行事。这个比方的可笑荒谬是显而易见的。学习,是人脑认识世界的过程,与意识对环境的认知问题,而物理世界的运行是没有学习过程的,两没有可比性。但至今为止没有一个注家指出这个比方的荒唐,这说明什么?——说明迷信压倒常识的学者,是无法正确解读经典的!

17.20,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注释——孺悲:鲁国人,鲁哀公曾派他向孔子学习丧礼。)

(白话)孺悲想见孔子,孔子以生病为由推辞不见。传话的人出了门,孔子拿瑟来又弹又唱,故意让孺悲听到。

(张说)孔子不想见孺悲,借口是生病。但又故意让孺悲知道生病只是不见的借口,这是在羞辱人。这种曲来曲去的社交方式是孔子最拿手的:表面上很文明地拒绝了,暗地里抽人耳光!直接说不见,似乎不礼貌;让对方误以为是生病,又不甘心。这么做其实只是在面子上给人有个台阶,事实上却是极大的羞辱!——如果经常这么做,那很容易走向仁德的反面——虚伪!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ibi/vtixskqf.html

张说《论语》·连载343的评论 (共 5 条)

  • 雪
  • 程汝明
  • 王东强
  • 雪儿
  • 亓方文
    亓方文 审核通过并说 喜欢后边说老人家“虚伪”,嘿嘿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