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张说《论语》·连载180

2018-06-23 06:03 作者:张关林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张说《论语》·连载180

7.31,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注释——陈司败:陈国的司寇,主管司法。昭公:鲁国国君。揖:作揖。巫马期:孔子的学生。党:偏袒。取:同娶。吴孟子:鲁昭公夫人。秋时国君夫人的称号一般为她出生的国名加上她的姓。昭公夫人生于吴国,吴国与鲁国都是姬姓,按周礼规定同姓不能通婚,所以鲁昭公不称她为吴姬,而称她为吴孟子(孟,指长女;子,宋国的姓)。)

(白话)陈司败问:“鲁昭公懂得礼吗?”孔子说:“懂礼。”孔子走后,陈司败向巫马期作了个揖走近他说:“我听说君子无所偏袒,难道君子也会偏袒人吗?鲁国国君娶了吴国的女子,是同姓,称她为吴孟子(娶同姓违礼)。鲁君要是懂礼,还有谁不懂礼呢?”巫马期把这话告诉孔子。孔子说:“我真幸运,一旦犯错,就会有人知道。”

(张说)关于本节,有两种看法。有人说,本节说明孔子知错即改。这种解读属于弱智。另一种解释是,说明孔子有很高的外交水平。这种解读才是正确的。

陈司败问孔子,是孔子到了陈国后的事。这与常人向孔子请教问题不同,这是外交接触。问:你认为你们国家主席是不是守规则?回答必然是:那还用说,自然是守规则的。这是毫无疑问的。孔子只能这么回答。陈司败也知道孔子会这么说,他是设了个陷阱。随后背着孔子,在孔子学生面前诋毁孔子:“你们的国君娶了同姓女,明明没有守礼,你们的老师还包庇他,如果这也算懂礼,还有谁是不懂礼的?你们老师妄称君子!”(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很显然,陈司败问话的目的是为了有机会说这些话。如果是真诚询问,娶同姓的事就应该当面说。

其实陈司败已经犯了形式逻辑的错误而不自知。问:甲是不是好人?回答:甲是好人。又问:但我看到他随地吐痰,随地吐痰的人是好人,还有不好的人吗?——这是显而易见的偷换概念:好人不等于没有缺点。。

甲是好人吗?这是对甲的总体判断。甲随地吐痰是不是好的行为?是对具体行为的判断。对具体行为的判断不能等同于总体判断,这是常识,国家干部陈司败不会不懂。既然懂,那么他的提问本身就是外交陷阱。他明白孔子不可能说鲁国国君不知礼的,这样他就有机会提出鲁昭公违礼的证据来攻击孔子。其心可诛,一目了然。

陈司败为什么这么问,孔子是明白的,所以听到巫马期的汇报后,他没有进行正常的分辨,而是胸有成竹地说:呵呵,我真幸运,总是有人等我犯错,并及时给我指出,真是谢谢啦。——“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人必知之!呵呵,你不就是在那里等着我犯错,以便向全世界宣布吗?我是何等幸运,劳您大驾苦苦的等!

讥讽之意,溢于言表,怎么扯得上知过必改?因为孔子根本没错。

这应该是这段话的真实背景,说明孔子具有世事洞明的外交睿智。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ibi/vpyfskqf.html

张说《论语》·连载180的评论 (共 10 条)

  • 夕阳芦花
  • 西梓山水
  • 听雨轩儿
  • 沧海月明
  • 淡了红颜
  • 襄阳游子
  • 紫色的云
  • 王东强
  • 心静如水
  • 浪子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