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老来学点糊涂

2018-05-26 14:47 作者:和平年代  | 1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老 来 学 点“糊 涂”

蒋 立 周

小时候,常听人讲,“老不读‘三国’”。殊不知,反而勾起我的兴趣,上小学便读完线装书《三国演义》,还自费买本新版《诸葛亮传》,有的章节反复读,常能讲出一些智取巧胜的故事,中年之时,喜欢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杨洪基唱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常挂我嘴上。可是,不知咋的,越得老年,非但没学到一点世故计谋,反倒头脑简单、言行直率,毫无城府,更无心计,糊涂得与童稚无异,竟不如一些没读“三国“者精明老到。果真应验鲁迅先生名句“人生识字糊涂始”了?

“老不读‘三国’”和老年学点“糊涂”,有共同之处,两者皆为“糊涂”。前者是怕你老年熟读“三国”,细究谋略,老谋深算、工于心计,炉火纯青,怕你不“糊涂”;后者指人到老年犯不着精明透顶,事事上心,处处较真,不如学点“糊涂”,有利身心,希望你“糊涂”。亦有不同处,前者不读“三国”,乃不作为,或许仍不“糊涂”;老年学点“糊涂”,可以是真糊涂,也可以是巧装“糊涂”,还可以是“一半清醒一半醉”,不是要你傻笨呆痴、脑如浆糊,不是逃避现实,乃积极作为,尽力做到“糊涂”。

古人喜欢老年“糊涂”。汉代陆贾主张“糊涂治国”,象大舜那样,“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对汉王朝影响不小。晚年,他称病辞官居家,将出使南越时所得千金分给五个儿子,自己携宝剑随从,乘车马游乐。算“糊涂”吧。秋越王勾践俯首称臣、卧薪尝胆,灭吴国后,他便改姓易名,乘舟载西施,悠闲游太湖,不理政事。够“糊涂”吧。楚庄王的许夫人天姿国色,有次酒宴上,一醉汉暗中摸了她的手,庄王装没看见。三年后,那醉汉冒死救了庄王一命。装“糊涂”得好报应吧。明代四川才子杨慎词曰:“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多消洒!一定长寿。清人郑板桥老年卖画为生,与同道诗酒唱和,逍遥自在,“难得糊涂”当座右铭,美传至今。

“糊涂” 作为人生感悟——人的思维和智慧、身心寿命和生存力量极其有限。大千世界,矛盾错综;芸芸众生,千差万别;事物多变、真理相对;即便“人精”脑袋,未必能弄个一清二明?能够过分较真?“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古来多矣。“糊涂”作为超然境界——把人生追求看得高尚一些,超然一些,不为世俗所累,不为欲望所缠,清闲修心,陶冶情性,心胸旷达,宁静致远,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境界高尚多了。“糊涂”作为处世策略——巧装“糊涂”,“表面呆相,心里明亮”,大智若愚,藏巧于拙,以柔克刚,以退为进,以静制动,以虚避实,以假乱真,以屈求伸,皆是免遭祸难的“糊涂”术。济公和尚装疯卖傻,诸葛孔明唱《空城计》,“糊涂”战胜精明。“糊涂”作为生活方法——大事清楚,小事糊涂,小利不计,小节不拘,哼哼哈哈,皆大欢喜,身心健康。所以,多少老人的“糊涂”非真糊涂,实则“精明”。(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老年学点“糊涂”,是从生理考虑。人到老年,体力智力衰退,饭不香睡不实,耳不聪目不明,记忆力差,反应迟钝,行动迟缓,糊涂一些,规律使然,谁也别想逃脱。即便多少老人心有余、力还有,很想展示“余热”,也应把握分寸,“糊涂”一点为好。

学点老年“糊涂”,是从现实考虑。如今,竞争激烈,物欲横流,权欲甚嚣,逐官捞利,逐浪名望,“人精”辈出。试想,你若随波逐流,或者后悔人生路上错失,纠结昔日悲喜,愧疚未圆之,攀比他高我低,计算你多我少,较劲彼荣此辱;或者学诸葛、公瑾计谋周密,仿曹操、司马诡计奸佞,处处工于心计;或者看不惯就气壮如年,想不通即寝食难安,稍不顺眼,今不如昔,提到青年,一代不如一代,等等。恐怕你只有深陷其中,死拼恶斗,劳力劳心,没你好果子吃!倒不如学点宽容,学点“糊涂”,换种活法,尝尝人生多种滋味,也许别有洞天呢。

老年学会“糊涂”。装“糊涂”不能长久,有时需要真正糊涂。是非面前心明眼亮,但要讲究方式方法;前行不通,后退一步,见势不对,激流勇退,惹不起躲得起,忙不行闲可以;看不惯少看,不怕骂你“老糊涂”;与其关心后代,不如让他自立自强;不去计算存款遗产,免得分割不均;不忧疾病缠身,不求神医妙手,不信药商天花乱坠,不如学点“像没睡醒”的太极拳;“浑浑噩噩”,云里雾里,不要比人聪明,该吃就吃,该玩就玩,悠哉游哉,得天即乐,真正糊涂;人到老年,目标一个:益寿延年,如此一想,万念释然。

人生终有夕阳时。黄昏人“昏”,从容洒脱,清淡如菊,颐养天年。多好!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ibi/vptvrkqf.html

老来学点糊涂的评论 (共 15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