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张说《论语》·连载332

2018-11-19 13:48 作者:张关林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张说《论语》·连载332

16.1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注释——难(nàn):指发怒所带来的灾难。)

(白话)孔子说:“君子在九个方面一定要努力做到:看的时候要注意看清楚;听的时候要听明白,与人打交道时要注意神色温和,态度要恭敬,说话要实事求是,做事要谨慎认真,有疑问时要请教别人;发火的时候要想想发火的后果;得到财利的时候要审视一下是否符合道义。”

(张说)孔子手把手教学生,不怕繁琐,似乎把他们当儿童看待。他一一列举了在各种场合的注意事项,希望弟子按部就班照着去做,很简单。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真的照着“九思”去自我训练,久而久之,养成习惯,的确大有裨益。

看得清、听得明,就能最大限度获得正确的信息;态度温和恭敬,说话诚实,做事小心认真,就能获得他人的赞许,办事就容易成功。有问题不藏着掖着,虚心求教,别人会敬重你的谦虚;忍不住发火的时候想一想后果,火气会消掉大半;最重要的是,如果面对唾手可得的利益,能想一想道义,不合道义的好处不要,那么在前面八思的基础上,你的人格将巍然高耸。(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崇高的人格应该是一点一滴养成的。而“九思”中最重要的是最后一思:“见得思义”。这是前面八思是否作秀的试金石。丝如果我们做不到“九思”,必须做到注定最后一思“见得思义”——好处放在面前的时候,想一想是不是符合道义!只要能做到这一思,基本上就是君子。如果这一思做不到,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是假的!

16.11,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注释——汤:滚开的水。)

(白话)孔子说:“看见善举,要赶快去学,看见邪恶,像手碰到开水那样赶快避开。我见过这样做到的人,也听过人这么说过。隐居起来求得保全自己的志向,同时实行仁义来落实自己的主张。我听人说过这种话,但没见过做到的人。”

(张说)孔子对两种做法分别做出自己的判断。第一种做法是:“见善赶快去学,见恶赶快避开”。第二种做法是:“隐居起来保持自己的自由意志,同时通过为仁来实现自己的仁道主张”。

第一种做法,是指那种专门做好事不做坏事的人,孔子说见到过这样的人,也听到过这么说的。第二种做法,是说有人为了维护自己的意志而不出来做官,因为做了官就不得不遵行上峰意志了,不过他们处处为仁,从而实现了自己仁的主张。孔子说他没见到过做到的人,只听到别人这么说过。

很显然,孔子认为要实现仁的主张,必须出来做官,躲起来是不行的。

孔子说得很对。要推行自己的主张,当然首先要有德,但还必须有权,德、权结合,才会有号召力。隐居起来,的确能保住自己的自由意志,但却失去了推行主张的权力。比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意逢迎权贵,弃官隐居,虽然保住了自己的意志,但“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最后“饥来趋我去,不知竟何之”,饭都吃不饱,要推行自己的主张,只能做了。

做官必须妥协,也就是在需要时能牺牲自己的意志,这样的人才当得成官。但许多人由于牺牲了自己的善良意志,就把官场潜规则当做自己的意志,于是不用三年,就从一个“赤子”演化到贪官。不过,如果做官的目的是推行自己的主张,那么牺牲意志只是权宜。比如张居正,改造社会是他的大志,但要推行自己的改革主张,必须有权。那时严嵩当道,想进入上层就必须依附严嵩,于是张居正就设法让严嵩赏识自己。张居正用了正人君子认为“不光彩”的手段取得严嵩信任,并协同徐阶搞倒严嵩,继而再搞倒高拱,自己当上首辅,才开始推行自己的主张。他的改革使大明王朝起死回生,从衰落走向繁荣。如果张居正像陶渊明一样,看不惯严嵩的作风,为了维护自己的意志而隐居起来,历史上就少了一个伟大的改革家。可见孔子的说法完全符合历史事实。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ibi/voqcskqf.html

张说《论语》·连载332的评论 (共 3 条)

  • 雪儿
  • 心静如水
  • 浪子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