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张爱玲读得太多,女人怎么还能快乐呢?

2018-10-08 09:35 作者:如是我闻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玲真是天才,又读《流言》,唯有这样的一句感叹!文章大多从前读过,不是陌生的。但是她就有这样的本事,让你每隔一段时间读来都会为之击节慨叹:金句何其妙也,阅人何其透也,言词何其利也!

击节之余,忽然惶惶然。忠告年轻的女孩子一句:要想得寻常女子幸福,可千万要少读张爱玲啊。人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对于女人来说,可能还得加一条“少不读张爱玲”才好。

文艺女都喜欢张爱玲,可是张爱玲却不是一个文艺女。

张爱玲身上的贵族血液无比纯正,父系和母系都是清朝的高官贵族,成长和学习在上海和香港的顶尖贵族学校。十里洋场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很容易就出一个吟风弄月鸳鸯蝴蝶,然而她就是特别欢喜描写兴兴轰轰的烟火日子。她说:“我喜欢听市声。比我较有诗意的人在枕上听松涛,听海啸,我是非得听见电车响才睡得着觉的”,“一辆衔接一辆,像排了队的小孩,嘈杂,叫嚣,愉快地打着哑嗓子的铃‘克林、克赖、克赖’……”她很让人记忆深刻的是在香港做战地护工时“我记得香港陷落后我们怎样满街的寻找冰淇淋和嘴唇膏”,战后暂时的平静中她看到的是“街上摆满了摊子,卖胭脂,西药,罐头牛羊肉,抢来的西装,绒线衫,蕾丝窗帘,雕花玻璃器皿……”。

文艺女子海市蜃楼一样虚幻的精神享受她是不屑的,烟火女人在这些凡俗物质中的触摸可感,切实拥有是她更喜欢的。世间大多女子的快乐,在这样的烟火日子里兴兴头头地过出趣味来,也很好啊。享受这样琐碎生活的快活,也是拥有亮堂堂的幸福。

但是假如再深读下去,这样凡俗的快乐却渐渐消散了。日子在张爱玲的笔下热热闹闹,我却越读越冷。文字间明明有上海弄堂里的豆浆油条白粥冒着蒸腾的雾气,明明有霓虹灯里衣香鬓影市井街头的人声犬吠,读得多了就变成只有影像,没有热度。就象《胭脂扣》里已是鬼魂的如花来到人间找寻十四少,眼里看到的世象再热烈,内心里却是冰冷苍凉。读张爱玲,就是每每从热闹中读出悲凉来。她看京剧,“中国的悲剧是热闹,喧嚣,排场大的”,“锣鼓喧天中,略有点凄寂的况味”。那么倒过来也是成立的,“热闹、喧嚣、排场大的,原是悲剧的”,“凄寂的况味,必要在锣鼓喧天中才更深刻起来”。好象红的绿的浓烈的色彩,涂抹得愈是张灯结彩,掩藏在下面的底子就愈是悲凉。(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张爱玲处在一个很不太平的时代,不论是孤岛时期的上海租界里,还是汪伪时期的短暂和平里,烟火日子很多时候也是虚幻。那时的女人,很大部分人生的幸福应该还是来自男人。比如有功业的男子,就容易让太太过上无忧的日子。然而,读一读张爱玲笔下的男人,女子对于另一半那些玫瑰色的幻也会一一地破灭掉了。

京剧《红鬃烈马》,讲的是唐肃宗年间,薛平贵致力于男人的功业,留下王宝钏寒窑苦守十八载。终于在某一个日子,女人盼来了丈夫的衣锦荣归,要接妻子去享受荣华富贵了。戏里对薛平贵的设定是一个好男人,是功成名就不忘糟糠;对新妻子代战公主的设定,是贤德大度,以贵族之身谨守先来后到之理甘作小妾,认身份低微的当年女人作正房;妻子王宝钏坚贞苦守,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十八年苦守换来了皇后的名份。至此,男人的征战和女人的留守,都有了成功的结局。然而张爱玲写道:男人为了他自己的事功,“将他的夫人搁置在寒窑像冰箱里的一尾鱼”。这精准的一针,便刺破了这个玫瑰色的肥皂泡,哪里来的大好结局?男人总是“以为团圆的快乐足够抵偿以前的一切”,尊贵的封号给了,锦衣玉食给了……人生不是已经到达巅峰了吗?但是糟糠妻子顶着皇后的冠冕,“在一个年轻的当权的妾的手里讨生活,王宝钏封了皇后十八天就死了”。一个女人,十八年的寒窑苦守没有倒下,却在十八天的皇后日子里崩溃,其中的原因可能是薛平贵这样的男人至死也不会明白的。

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试问有多少男人知道王宝钏何以能坚守十八年,又何以在锦衣玉食中至死?甚至有多少女人愿意享受这苦尽甘来终得富贵,觉得这个十八天的皇后真是福薄命苦,竟然无福消受这样的“幸福”?张爱玲看透“《红鬃烈马》无微不至地描写了男性的自私”,所以,女人本来从这样的夫荣妻贵大团圆中能得到的快乐泡泡,也被张爱玲冷冷地刺破了。

贤德贞节女子的幸福不易,那么软萌少女加霸道总裁的设定又如何呢?无论是物质上的多金又多情的大叔,还是学问上的亦师亦友亦兄亦夫,有一温暖的大手牵引着生命的成长,象灵魂伴侣陪伴你的精神成熟,那是多么幸福的体验呢。

然而这样的向往,也会被张爱玲无情地击破。张爱玲写过这样的一段话:“以往的中国学者有过这样一个普遍的嗜好:教姨太太读书。其实教太太也未尝不可,如果太太生得美丽,但是这一类的风流蕴藉的勾当往往要到暮年以后,才有这闲心,收个‘红袖添香’的女弟子以娱晚景,太太显然是不合格了。”跟着一个象随园先生袁枚一样的老师,学问精进,才艺精进,那是多少才女的梦想啊。结果让张爱玲这么一写,整个就被恶心到了,饱学之士的形象崩塌。难道倾心的崇拜,无限的仰慕追随,只是人家以娱晚景的工具而已?多么地令人沮丧啊!

她的那些看透、说透,难道无不是虚张声势?因为人人知道,她遇见了胡兰成。“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也许在胡兰成《今生今世》书中罗列的七八个女子中,张爱玲的确是很不一样的一个,灵魂审美最能接近胡兰成的,可能真的是她吧。

有一段张爱玲描摹一幅日本画的文字这样写的:“而她只是不介意在潇潇笑着,一手执着描了花的博浪鼓逗着她,眼色里说不出是诱惑,是卑贱,是涵容笼罩,而胸前的黄黑的小孩子强凶霸道之外,又有大智慧在生长中。这里有母子,也有男女的基本关系。因为只有一男一女,没人在旁边看戏,所以是正大的,觉得是一种开天辟地之初的气魄。”读着读着,读出了胡兰成的味道。“正大的、开天辟地的气魄”,胡兰成也特别喜欢写这样的文字,混沌初开的气象等等,两个人的审美终究还是相通的,不然也不会有这样的旷世之爱。这时的张爱玲,锦袍也不要了,与胡兰成两人合写了一张纸,“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成了他的妻子。张爱玲这样的阅人阅世清醒到毒辣的女人,在碰到胡兰成之后,竟然就这样陷入无助无奈的爱情里,低到尘埃里,开出花来。那个男人,要有怎样的魅惑才行啊?

后来她的去国赴美,半世孤独,喜欢张爱玲的都一清二楚,与本篇主旨无甚相关不再赘述。古话早就说过:“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样的张爱玲,眼里时时含着冷茫的银针一样的她,在情感上一生的不幸是不是注定的呢?对于人生,做个一知半解的人,可能会更容易快乐些。只是赋到沧桑句便工,命运亦是如此,若无这样的沧桑,也无这样的爱玲留给我们了。

所以,女人啊,要小确幸,便糊涂一些;要通透,便强大一些吧!另外,该做梦的年龄,还是少读张爱玲的好。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ibi/viupskqf.html

张爱玲读得太多,女人怎么还能快乐呢?的评论 (共 5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