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张说《论语》·连载297

2018-10-10 11:12 作者:张关林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张说《论语》·连载297

14.14,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注释——防:鲁国地名,靠近齐国,是臧武仲受封的地方。臧武仲因为在鲁国得罪了孟孙氏,逃到邻国邾国。后回到防城,向鲁国国君请求为臧氏立后代,即让他的后裔袭受封地,并担任鲁国大夫。言外之意,如果不答应就据防城反叛。后来得到允许。要(yāo):要挟,胁迫。)

(白话)孔子说:“臧武仲凭借防城向鲁国请求立他的后代为大夫,虽然他没有公然要挟君主,但我是不相信的。”

(张说)臧武仲的行为是大员不服从中央的先例。他先是造反,失败后据守防城,向国君提出建议:把防城分给他的后代作为世袭封地,(他就不再造反)。孔子认为表面上看,他似乎是向中央提建议,但实际上是在提条件:你不把防城封给我的后代,老子就继续造反。后来历史上权臣造反不成,都是这样向中央提条件的。软弱的中央通常为了息事宁人就答应了,这是古代统一国家走向分裂的主要途径。

14.15,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注释——晋文公:秋时著名的政治家,姓姬,名重耳,春秋霸主之一。谲(jué):欺诈,玩弄权术,使用阴谋。)

(白话)孔子说:“晋文公欺诈不正直,齐桓公正直而不欺诈。”

(张说)这是孔子对两个历史伟人的评价:他否定晋文公,赞赏齐桓公。孔子判定晋文公“谲而不正”,是完全错误的。我认为主要是因为晋文公在遇到危险之时,外出避难待机,不像个忠诚的臣子所为,所以孔子加以否定。而齐桓公名正言顺继位,所以就“正而不谲”。其实晋文公比齐桓公伟大得多。他流离颠沛19年,经历沧桑而复国,全靠自己的人格魅力,使得一帮人才聚集在身边为他卖命,甚至出现介子推“割股奉君”的罕例。齐桓公的继位很顺利,他的伟大在于看重管仲的才能,不计较管仲曾经差点射死自己的宿怨。齐桓公与晋文公相比,人格力量差的太远。孔子的评价出于他的价值观,并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

14.16,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注释——纠:齐桓公小白的哥哥。齐桓公和公子纠都是齐襄公的弟弟,齐襄公无道,两个人怕受牵累,齐桓公由鲍叔牙护送逃往莒国,公子纠由管仲和召忽护送逃往鲁国。襄公被杀,桓公先进入齐国成为国君,接着兴兵伐鲁,逼迫鲁国杀掉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管仲却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召忽:公子纠的老师。九:是虚数,表示次数多。不以:不用。兵车:代指武力。)

(白话)子路说:“齐桓公杀了他的哥哥公子纠,他的老师召忽因此自杀,但另一个老师管仲没死。”接着又问:“管仲没做到仁德吗?”孔子说:“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国间的盟会,停止了战争,这是管仲的力量。这就是管仲的仁德啊!这就是管仲的仁德啊!”

(张说)本节其实是对“忠”的具体解析。齐桓公兄弟争位,齐桓公赢了,兄弟公子纠的两个师傅召忽和管仲应该跟随主人一起赴死,这才是“忠”。但是管仲没死,而且还受到齐桓公重用,似乎不忠。子路就是这么看的,所以问老师,说“管仲没做到仁德吧?”

孔子的伟大就表现在这里。他是从历史结果的角度来看管仲的。从儒家仁的角度看,管仲似乎的确不符合仁的要求,但是他九合诸侯,尊王囊夷,一统天下,对中华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面对这样一个人,如果从理论的角度去吹毛求疵,那就不是孔子,而是某大学的学究了。鉴于此,孔子强调指出“如其仁!如其仁!”——言外之意,看一个人是不是仁,不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仁的教条,而要看是不是产生好的结果。管仲的行为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他就是仁!换句话说,孔子在根据实践不断修正仁的理论。管仲没有跟随公子纠赴死,在通常情况下视为不忠,但他转而投靠齐桓公,为中华民族作出不可磨灭的大贡献,这就是大忠,不能以小不忠来抹杀大忠。

但是,如果管仲转投齐桓公没有做出任何历史功绩,那么他肯定要背上“不忠”的名号了!历史就是如此:因时因事而异。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ibi/vimpskqf.html

张说《论语》·连载297的评论 (共 6 条)

  • 听雨轩儿
  • 雪儿
  • 潋滟相思
  • 紫色的云
  • 淡了红颜
  • 心静如水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