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张说《论语》·连载326

2018-11-13 15:45 作者:张关林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张说《论语》·连载326

15.39,子曰:“有教无类。”

(白话)孔子说:“对谁我都会教育,不分贫富贵贱的差异。”

(张说)历来人们对孔子的“有教无类”津津乐道,都说这是孔子作为伟大教育家的有力证据。比如,南怀瑾说,孔子“不分阶级,不分地域,不分智愚,只要肯受教,以人文文化为基础,一律谆谆教诲”。这岂不就是现在的义务教育政策了吗?我认为这个说法过于拔高。

首先,孔子的“有教无类”只是他个人的想法,没有社会实践意义。就是说,这四个字仅仅在理论上承认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但实际上改变不了只有少数人受教育的现实。就是说,并非人人有享受这个权利的条件。孔子自己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来孔子学院读书是要交学费的。不带束脩,就没这个权利。我们知道,过去之所以接受教育的人很少,主要障碍就是不仅交不起学费,在读书时还得有人来养活自己。不具备这个条件,空说有权,是纸上谈兵。所以,必须有实施的具体措施,有教无类才不是空话。

其二,孔子的谆谆善诱,也是要看对象的。他自己说,对有些人他是不愿意去辛辛苦苦教诲的。哪些人呢?第一种,“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狂妄而不正直、无知而不谨慎、貌似诚恳但内心不诚实的人,我不懂人怎么会这样的);第二种,“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听到开心的话不加分析,知道不足,却不去改正,我对这些人是没有办法的);第三种,“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遇事不思考,不提问的人,真拿他们没办法)。——这些话说明,孔子觉得有些人是教育不好的。既然教育不好,那肯定不会费劲去教育了。还有一种人他不愿教育。比如樊迟求教种田的事,孔子就不肯教,说:“你去问农民吧,我不如老农。”樊迟走后,孔子嘀咕一声,“樊迟真是小人呀!”——这显然不算是“有教无类”。(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所以,“有教无类”不仅在社会实践上只是一句空话,孔子在自己开办的学校里也没有做到。

15.40,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白话)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互相商议谋划。”

(张说)道不同,不仅指世界观、价值观有差异,还指志趣、习惯、思维重心等不相同。“为谋”,是指相互交流。价值观不同的人,是尿不到一个壶里的,交流往往会不欢而散。而志趣等情志习惯不同的人,交流也是一种相互折磨。所以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与谋”,是要告诉人们,如果觉得话不投机,就不要再继续说了,因为你们属于不合适交流的人。

这是符合实际的判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明人们对同一对象,看法往往是分歧的。这是“道不同”的原因。 但许多人往往在“道不同”的时候,不是“不相与谋”,而是非要争个对错高下——这是自我一元主义在作怪。

世上不乏狭隘的人。世界实际上是多元并存的,而你认为只有你这个一元是正确的,在多元的世界里,自我一元主义就是狭隘。

“道不同,不相与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志趣相左,各执一端。比如对古诗,有人欣赏李清照的“凄凄惨惨戚戚”,有人喜欢辛弃疾的“金戈铁马”。前者说李清照远胜辛弃疾,后者说辛弃疾甩李清照几条街。如果两人信奉多元主义,就能“不相与谋”,好说好散,因为青菜萝卜各人喜欢,不可强求。但如果是自我一元主义者,就会开始激烈争辩了。

第二种情况是“大知”对“小知”(庄子用语),就是知识相对丰富面对知识不足。庄子说:“虫不可语冰”。你和夏虫谈论冰,夏虫永远不会懂,所以应该“不相与谋”。但有些人虽然“大知”,却硬要“小知”接受他的说法。“小知”谦虚一点倒也罢了,遇到自以为“大知”的“小知”,那就会争个“一佛出世,二佛涅槃”。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争辩,愚蠢的是“大知”。

人总是想用自己的看法去影响别人,只是天性。但睿智者首先要想明白两个问题:首先,你的看法是不是对。你得尽可能验证看法的正确,然后拿出来影响人。其二,对方是不是能交流。这点尤为重要。苏东坡的文章之所以好,是因为行文如“行云流水,当行则行,当止则止”。王阳明之所以事事办得成,是因为他的行为也是“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可见,“道不同,不相与谋”,已经涉及到“当止则止”的问题。如果不能做到“道不同,不相与谋”,那你的人际关系有可能会一塌糊涂。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ibi/vhevskqf.html

张说《论语》·连载326的评论 (共 4 条)

  • 淡了红颜
  • 雪儿
  • 追梦
  • 心静如水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